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精選20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精選20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5W 次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精選2000字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精選2000字

導語:在這部影片中,少年派的海上漂流可謂是時刻充滿着生與死的較量。派與理查德·帕克面對許多無法想象的挑戰,包括大自然的壯闊以及無情襲擊渺小救生船的狂暴。其中一場特別兇猛的暴風雨,爲派帶來精神上的體驗,讓他質疑神對他的安排。然而從頭到尾,派都沒有絕望。一本舊的求生手冊、海上的生物光、壯觀的飛魚羣在空中畫出的虹弧、閃閃發亮的碧波、以及一頭躍出海面的座頭鯨,都能讓派得到喜悅 。下面是由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這部電影的一些優秀的影評,以供大家的參考。希望你們能喜歡!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影評精選2000字

第一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活着的野獸還是死去的好人

幾年前我在美國訪學時,有很多機會被傳福音,每次在我百般抵抗後,聽到最多的一句話總是:“你怎麼能不信呢?”在那一刻,在信徒們悲憫的眼神中,我一定是一個被神遺棄的可憐人。很對不起他們的是,對於一個死硬理性派來說,即便是皈依,也得必須給個理由。我想反問的是:“我爲什麼要相信,如何‘選擇’去相信?”

那一段被傳福音的經歷可以部分解釋我喜歡《少年派》的原因,這部影片雖然未必給出讓我滿意的皈依理由,但至少它做了這樣的暗示:信仰並非無理由的皈依,而是一種主動的選擇。

雖然很多人似乎不這麼看,但我還是覺得《少年派》無非就是一個關於信仰的故事:我們如何獲得信仰,以及人性中幫助我們獲得信仰的“靈性”如何面對人性中與信仰相悖的“獸性”?

少年派原本是信徒,但他曾經失去信仰。雖然我們很難知道少年派究竟是在什麼時刻失去信仰的(因爲我們不知道他的經歷的真實細節),不過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如下的經歷對一個人的信仰會有怎樣的觸動:

暴風雨,貨船沉沒,少年派、母親、廚師和水手成爲救生艇上的倖存者,食物很快短缺。水手腿斷,在截肢手術後,廚師用水手的斷腿做魚餌釣魚。很快,水手死亡,廚師將水手肢解後晾乾作爲魚餌和直接吃的食物。後來母親與廚師起爭執,母親被廚師殺死。後來憤怒的派將良心有愧的廚師殺死,並將廚師肢解晾乾,靠吃廚師的肉存活。吃完廚師的肉之後,派繼續吃母親的屍體與屍體上的蛆維生,直至獲救。

在漂流中,派遇到過另一場暴風雨,他向着神呼喊,我的家人都死了,我把一切都獻給你,你爲什麼還要這樣對我?至少在這一刻,派的感悟與《一九四二》的牧師安西滿有些相似: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爲什麼我還會經歷這樣的人間極惡?——信仰在人間地獄裏崩塌。

接下來,派面臨的問題是:如何重新獲得信仰?

《生命之樹》之流的福音電影告訴我們說,你只要去相信上帝就好了,或者退一步說,你一開始不信、彷徨,然後看見一些相信上帝的人最後得了幸福喜樂、得了救贖,你自然就會感悟,隨後加入信衆的行列。總歸,建立信仰其實並不需要理由,要麼自始而然,要麼中途頓悟,信了就好。

《一九四二》的安西滿後來的經歷似乎就是如此。神父告訴他,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質疑上帝,於是聖歌、禱告……,重拾信仰。只不過這些手段在一個心理諮詢師看來也許更像是廉價的精神麻醉,而非建立信仰。

少年派後來的經歷則是這樣的:獲救後的少年派編了這樣的故事。他說,一開始只有自己和幾隻動物倖存了下來。在故事裏,廚師變成鬣狗,母親變成猩猩,水手變成斑馬,食人的經歷變成了一座漂浮在大洋中的食人島,被切割成一片一片晾在救生艇中晾乾的人肉變成了沼狸。而少年派自己,分裂成了少年派和孟加拉虎理查德帕克。

在這個故事裏,少年派和理查德帕克到底代表了什麼?

派後來說,對理查德帕克的警覺讓他在大海上存活了下來,那麼理查德帕克就是“危險”本身了。而這個讓派感到危險的東西既是從派自己身上分裂出來的,又是派之前並沒有意識到的,而且在苦難過去之後又似乎再次離開了它。這個危險的分身,就是派心中獸性的本能。完整的靈魂分裂成了靈性(少年派)和獸性(理查德帕克)。

我試圖在腦子裏搜刮一些用來描述理查德帕克象徵意義的詞,最後發覺最合適的是一個老掉牙的概念,那就是弗洛伊德人格理論中的“本我”。(而那個分裂之後的少年派自己則是“超我”。)

理查德帕克是少年派身上所有求生本能的象徵。

這其中有爲求生存而躲避危險的趨利避害本能——在母親被殺時,派的恐懼取代了勇氣。

也有面臨威脅時爆發出的巨大攻擊本能——派最終殺死廚師。

而這其中最不容易在文明世界中暴露卻又蘊含最強大能量的,就是飢餓時不擇手段尋找食物以延續生命的本能,在這強大的本能驅使下,即使最不可觸碰的道德禁忌也被輕易突破,例如包括吃食同類(甚至是吃食親人)。

“人相食”,在漂流中,派看到的是自己身上的求生本能展示出的巨大又令人畏懼的能量,而這股讓他恐懼的能量與他心中應該有的靈性完全背道而馳,這股能量讓他完全淪爲野獸。

而救生艇上那個被理查德帕克威脅、又試圖去馴服它的少年派,則是他心中靈性的那一部分。或者用弗洛伊德的話來說,是人的“超我”,人心中代表道德、良心的部分。

堅守靈性,他纔是一個人。而只有順從獸性,他才能生存。他該如何抉擇?

所以在我看來,《少年派》的主題就是人心中的靈性與獸性的衝突。

有人說《少年派》的故事可以做多重解讀,每一重解讀中可以反映出人性的某個側面,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羅生門》。我不這麼認爲。吃人的故事爲真,老虎的故事爲假,再明顯不過。

也有人說《少年派》講的是一個經歷苦難的少年用一個幻想出來的童話故事慰藉自己的心靈以逃避痛苦的故事,所以《少年派》是李安版的《潘神的迷宮》。我也不這麼認爲。《潘神的迷宮》中的小女孩幻想出來的童話故事可以說是苦難中下意識的被動逃避,而少年派在獲救後接着要做的,卻是一種主動的抉擇。在我看來,與《少年派》最相像的作品應該是一部看上去風馬牛不相及的作品——杜琪峯和韋家輝的《大隻佬》。劉德華飾演的大隻佬也曾失去信仰。表面上看來,他失去信仰的原因是女友被殘殺後看見了因果,然後就“當不成和尚了”。

看得見因果怎麼就當不成和尚了呢?這背後真正的原因是借張柏芝扮演的李鳳儀之口道出的。李鳳儀的前世是個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殺了人,李鳳儀就要死。李鳳儀說:“這樣公平嗎?”——是的,完全不公平。大隻佬心裏明白這點,因此再也當不成和尚,因爲他看見了因果背後的不公,而一個被信仰的對象不應該是不公義的。

大隻佬後來的經歷是這樣的:人性中獸性的一面隨着李鳳儀的被殺而爆發,眼見新的惡因又要種下,心中的靈性卻在此時顯現。如果心中有佛,你就可以不去種下當下的因,雖然對舊的惡因帶來的不公無能爲力,卻可以因爲信仰而不去種下新的惡因。心中獸性的一面被靈性的一面取代,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不過,這是一種皈依,還是一種選擇?在我看來,這裏的信仰,是選擇用心中的靈性來取代獸性,而不是無理由的皈依。所謂佛性,其實是相信自己心中的靈性終會取代獸性。在大隻佬這裏,靈性戰勝了獸性。

而少年派如何面對心中靈性與獸性的衝突呢?——他將一個獸性的故事,轉變成一個充滿靈性的童話故事。

在影片中,成年後的派與作家有過這樣一段對話:“你更喜歡哪個故事?”“我更喜歡老虎的那個。……”“對,所以你追隨上帝[]。”

對,獸性還是靈性,這其實是一個選擇。派面臨的問題和大隻佬一樣,眼前獸性的事實已經發生,但接下來的路怎麼走,選擇卻在自己,是在獸性中沉淪,還是堅信靈性必會復甦?心中有靈性,因此可以選擇相信上帝。或者反過來說,因爲相信上帝,所以相信心中的靈性一定會復甦。對上帝的信心與對靈性必存的信心其實就是一回事。心外無物。

但是少年派對待獸性的態度與大隻佬又是完全不同的。大隻佬心中的佛性被喚起,獸性隨之不復存在。因此佛性被喚起的那一刻起,大隻佬就不再是“人”。

少年派獲救的那一刻,獸性也同樣離他而去。但《少年派》的原著中是如此描寫他當時的心情的:“我像個孩子一樣哭起來,不是因爲我對自己歷盡磨難卻生存下來而感到激動,雖然我的確感到激動。也不是因爲我的兄弟姐妹就在我面前,雖然這也令我非常感動。我哭是因爲理查德帕克如此隨便地離開了我”。

在理查德派克消失在叢林之前,派以爲它會回過頭來看他一眼,好讓他對它道別。可理查德派克卻頭也不回地走了,一去不返。文明的力量是如此強大,以至於一旦身處其中,心中的獸性便被重新壓抑得無影無蹤,再也不會以那樣清晰的面貌展現在面前了。《少年派》的原著中說:“我們活下來了,你能相信嗎?我對你的感謝無法用語言表達。如果沒有你,我做不到這一點”。面對自己內心的獸性,派沒有用靈性壓制它、消滅它、取代它,而是對它心懷感激。

派說,那個沒有說出的再見直到今天都讓他傷心。但其實該說的話早就已經“說過”了。在那場差點殺死派和理查德帕克的暴風雨過後,派讓帕克依偎在他的膝頭,一同喘息和啜泣,在那一刻,他心中一直爭鬥着的獸性與靈性就已經和解了。

於是,《少年派》其實回答了影片《禁閉島》結尾的那一個“天問”:“Live as a monster or die as a good man?”是像野獸一樣活着還是作爲一個好人死去?靈魂中的獸性與靈性能否兩全?

《禁閉島》給出的選擇是:消滅自己的靈魂以阻止自己的獸性,獸性與靈性一同滅亡。

《大隻佬》給出的選擇是:以靈性取代獸性。

而《少年派》的選擇是這樣的:做一個活着的好人,心中住着一隻野獸。

感謝上帝賜予我靈魂,也感謝野獸的本能讓我的靈魂延續。

第二篇:

晚上打開豆瓣,看到給少年派9.1的高分,竟然一時回不過神來。只得順手抓起身邊的啤酒,意欲澆灌下因對地球人的不解而產生的心火。不料吞嚥下大口的涼意之後,偶然間看見啤酒罐上印着一頭灰色的大象,似乎一切便豁然開朗了。

於是打算寫這些主觀的文字,像各色人等對少年派的解讀一樣主觀。

開宗明義的說,我不喜歡少年派,就像我不喜歡臥虎藏龍和色戒一樣的不喜歡。在我的眼裏,這是一部極度自我同時又極度功能化的電影,比起臥虎藏龍狡黠卑微的逢迎取巧,色戒自我中心的按需改編,我更喜歡早期李安在冰風暴裏所表現出對人之爲人的動情關注。在冰風暴那些冰冷絕望的鏡頭背後能看出愛莫能助的悲天憫人乃至某種餘恨,就好像一個身無分文的窮人在雪夜裏走過一個年邁乞丐的身旁,除了在眼睛裏蓄滿同情,就只能請上帝將自己的無能原諒。那時的李安還遠遠算不上廣爲人知,可是冰風暴我看了不止一遍,並且四處推薦。當然,真正去看的都沒幾個,更別說看完了。

李安的一鳴驚人在臥虎藏龍,然而讓我自己都沒想到的是,這部讓他捧着小金人對全世界說謝謝的電影,卻讓我有着說不出的鄙夷。他以東方文化向西方文化的徹底臣服和跪拜換取了自己站在奧斯卡的領獎臺上的無限風光,當然作爲文藝思想載體的電影本身難免會帶有導演的主觀色彩,但是我不理解的是他爲何採用如此繁複龐大的形式來表現自己對西方文化的頂禮膜拜。就好像我接受華人喜歡麥當勞,但是我不接受華人在向小丑表達自己的愛時把川魯粵淮揚、閩浙湘本幫都狠狠的踩在腳下。

不過他成功了,甚至一度在熱議中被視爲華人導演的驕傲,然而對我來說,卻發現了這個細膩導演的另一面,就是骨子裏的柔弱與卑微。同時還從給他的掌聲裏,看到了有多少人渴望西方的認同。

遠的不扯,少年派的上映,我是第一天去看的,之前我對自己說對於臥虎藏龍和色戒的種種不快可能僅僅是因爲自己的立場問題,如果我是一名金髮白皮的西方人士,可能就會得出不同結論。加上網絡炒的沸反盈天,某些權威的不吝溢美,以及自己潛意識裏還是很想看到華人導演出類拔萃的民族主義思想作祟,就買了IMAX的票,跑了半個城市趕了早場。

看完出來我毫不掩飾我的失望。

在電影院裏我看到了絢麗的畫面,鬆散的故事,僵硬的表演,還有片尾像趙本山改行搞家裝一樣粗糙,算命先生給三位趕考書生豎起一枚食指一樣忽悠的二次解讀空間建構。而在網絡上,我看到的是各種各樣牽強附會自我意淫式的單相思解讀:樸素一點的說畫面如夢境,五星。看過指南的則像模像樣的去分析導演思想,挖掘細節讚歎偉大,五星。更有甚者說“沒有什麼內心的鏡頭,可是我能感覺到它。”如此種種玄妙解讀不一而足,我一位從事影視行業的朋友說的是“我覺得每個準備結婚的男人都應該帶女友去看少年PI,然後問她你相信哪個故事,回答第二個故事的,那麼這個男人可以考慮換一個結婚對象。”並且下了2012年最好的華人導演電影沒有之一的評價。對此,我的回答是如果一個男的以此來做婚姻的決定,那麼這個女的也應該考慮換個男朋友了。

對於少年派,網絡上的熱評讚語,生活中朋友的一般看法時常讓我覺得有些錯亂,就好像我看見啤酒罐上的大象產生的頓悟一樣猛烈且突然。這個銀灰色的、眼睛深沉的大象讓我想起了自己被各種奇幻文學包圍的童年,那時的我看山海經,封神榜等本土神話故事,看格林、安徒生、豪夫等異國童話,看俄羅斯、日本、印度等民俗傳說。動輒和小朋友們擺龍門陣,講夸父追日張羽煮海,講鬼怪被人類捉弄、女妖在鐵犁下歌唱,北風被太陽戰勝,講無耳琴師、伊萬智取血滴變成的魔鬼、印度王子與神猴攜手打敗十頭魔王。。。更不用說大師們的科幻力作。就在今天下午,我還聽到了善神與惡魔拔河爭奪永生之水的故事。這些故事雄奇瑰麗浪漫壯闊,形式華美內涵深刻,它們代表了人類豐富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思想力,在歷史的長河中憑藉熱情的智慧緩緩匯聚成爲一個璀璨的起點,奠定了我對類似定義的內容的一些粗疏的看法,也同樣造成了我對某些冠以藝術作品之名實在不過啓蒙讀物的主觀看法。

是的,少年派在我眼裏就是這樣的初起作品,其形式最多算得上比下有餘還談不上美輪美奐,而思想表達又是如此匆忙膚淺欠缺說服,唯一能讓人分辨出其作品的似乎就是他那一貫的細膩和多愁善感,當然技術也能讓人說句不壞。就好像我和朋友說如果這一筆錢給BBC再加上一個韓國反轉劇的編劇去拍兩個小時的3D故事電影,那麼肯定要好看的多,當然文藝青年們肯定不會買賬。因爲姿態高端卻見識有限的人是最難伺候的,他們要的是一個品牌然後拿來進行各種自我感動的解讀,卻全然不顧形式與內容的基礎結合纔是故事的根本。甚至他們都不需要故事,因爲一顆矯情的心可以把品牌加工成任何他們所想象的東西以供自賞,你不會懂他們對標籤的渴望就好像你不會懂最炫民族風和江南style的風靡一樣,而他們也沒想讓你懂,他們只是想讓你知道他們與衆不同。

寫到這裏,突然想起老高來,這位河北漢子前兩天拿了三個金馬獎項,而他這部亦莊亦諧的作品在豆瓣是6.5分,並且也好像沒有引發什麼關注激起什麼波瀾。想想少年派被各色人等捧的天花亂墜的現狀,我真的想重複一遍今晚和我一位朋友說的話:電影的墮落,和觀衆有着很大的關係。在這裏並不是說意淫是一種罪過,只是想說,意淫也該有個限度,別讓文化的娛樂消費主義毀掉一切,吹捧少年派的不妨看看吹捧寒戰的然後冷靜的想一想:就算你們在解讀上都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賦,可熱衷文藝電影的你們難道真的能容忍和熱衷商業電影的鑽進一個陣營麼?

還是多看點好東西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