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三篇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三篇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三篇

導語:從《喪鐘爲誰而鳴》的書名開始,一向讀完最後一頁的那首詩。那首像是對所有的世界人民發出號召一般的詩,是我的心靈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始終都在被一種精神震撼着。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希望你們喜歡。

喪鐘爲誰而鳴讀書筆記三篇
一九三六年初秋到一九三九年春的西班牙內戰早已成爲歷史陳跡,今天已不大爲人們所提及。然而它實際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線的序幕,是全世界進步力量和德意法西斯政權之間的第一次較量。由於種種複雜的歷史原因,進步力量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以文學形式來反映這一頁歷史的作品爲數不多,而今天尚被人推崇、文學閱讀的恐怕就只有這一部《喪鐘爲誰而鳴》了。

這是海明威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說,但全書情節侷限於三天之內(一九三七年五月底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到星期二上午),寫得緊湊非凡。那時候,由於三月中政府軍在首都東北瓜達拉哈拉城附近大敗意大利侵略軍,首都已轉危爲安。戈爾茲將軍這時正準備在首都西北向瓜達拉馬山區叛軍山上防線發動進攻,爲了切斷敵人的增援路線,派美國志願人員羅伯特·喬丹到敵後深山中和游擊隊接上關係,等戰鬥一打響,炸燬一座鐵橋。本書即從老向導安塞爾莫帶喬丹到橋頭哨所偵察寫起,接着兩人就向游擊隊的營地進發。老人喚來了小組頭頭巴勃羅,喬丹和他立刻進行了交鋒,矛盾就一步步展開了。巴勃羅當年原是馬販子,給部隊和鬥牛場供應馬匹,後來在鬥牛場做幫手時結識了和鬥牛士菲尼託同居的比拉爾,菲尼託被牛挑傷死去後,她跟巴勃羅待在一起。革命爆發時,巴勃羅率衆在家鄉小鎮包圍了民防暈的兵營,逮捕了所有的法西斯分子,把他們都處死了。三天後,遭到反動軍隊的反攻倒算,撤至深山中打游擊,一年來,襲擊了幾次敵人的據點,炸了一次火車,弄到了幾匹馬,開始酗酒,意氣消沉,只求能在這山區混下去。他得悉了喬丹的來意,當場提出他所謂的狐狸的原則:要在一個地區待得下去,就只能到別的地區去活動,不然會被敵人趕走。比拉爾是個直爽熱情的婦人,和幾個苦出身的鬥牛士生活過來,多少嚐到了些人間的歡樂,因巴勃羅當初富有男人氣概而傾心於他,但如今年近半百,看他墮落成個鼠目寸光的酒鬼和膽小鬼,心裏非常懊惱,和那些苦大仇深的游擊戰士一樣,正苦於無法爲他們所熱愛的共和國作出貢獻。在這節骨眼上,共和國派來了爆破手。當晚大家聚集在山洞裏,比拉爾帶頭反對巴勃羅,贊成炸橋,大家一致表態支持她,她豁出來說:“這兒我作主。”在這劍拔弩張的關頭,喬丹不由得伸手按在手槍上,巴勃羅屈服了,但後來出爾反爾,處處只從他個人的安危出發,喬丹不得不在比拉爾和大家的幫助下,克服了他的破壞活動以及敵機敵騎兵的干擾所帶來的困難,於星期二早晨及時完成了炸橋任務,但不幸以身殉職。

海明威發揮他獨特的敘事藝術,以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及豐富多彩的對白,緊緊環繞着羅伯特·喬丹的行動,一氣呵成地把這故事講到底,同時插入了大段大段的內心獨白及回憶,使這個主人公的形象非常豐滿……

讀後感一:

讀完整本小說的時候,午後的陽光斜斜地透過窗戶照耀進來,投射在屋內簡潔的水泥地板上,空氣中隨處可見的微塵在陽光裏飄揚舞蹈。向着陽光照射來的方向,擡頭便看見了城市上空湛藍的天空和一絲清晰可見的白雲,屹立的高樓層層疊疊延伸向遠方。

這就是我們活着的世界,美好而自由。即使你知道在這個世界的很多角落還有着貧窮與飢餓,有着戰爭與暴動,還有着不公與壓迫,即使你天天刷着微博上着人人看着一條條匪夷所思的圖片和報道,並且在信與不信之間徘徊,可是此時此刻,這個在你身上發生的美好的午後讓你覺得,活着真好,世界真好。

我不禁再次回想起喬丹(主人公)在生命最後一天的黎明,與深愛的女人共享最 後的永恆時刻:

“他們合二爲一了,儘管錶針在走動,但是沒人看了,他們知道,一個人有的感受另一個人也一定會有,只有這種感覺,這就是永恆,過去、現在、將來,都是這樣。他們現在正在享受的,他們將來不可能在享受了。他們現在所擁有的,過去有過,一直都有,但重要的是現在,現在,現在,啊,現在,現在,現在,唯有現在,首先是現在,除了你這個現在,沒有別的現在,而現在是你的先知。現在,永遠是現在。來吧,現在,因爲除了現在只有現在,是啊,現在。就是現在,只有現在,除了現在什麼都不存在,你在這,我在這,一個在這,另一個也在這,別問爲什麼,永遠別問,只有現在;一直這樣,但願永遠是現在,永遠實現在,因爲永遠只有一個現在。只有現在,只有一個,出了一個現在沒有別的,一個,正在進行的現在,正在升騰,漂流,離去,盤旋,翱翔,小時,一直在消失,不停地小時;一個加一個等於一個,一個,一個,一個,還是一個,還是一個,下沉地在一起,溫柔地在一起,渴望地在一起,親切地在一起,幸福地在一起,美滿地在一起,寵愛地在一起,一起躺在地上,胳膊肘支在看下來當牀用的松枝上,散發着松枝和夜的氣息;現在終於回到大地上,清晨即將來臨。”

不斷地排比、重複,文字激盪出主人公內心強烈的情緒,直抵讀者內心。傷感的、悲壯的、不捨的、感動的、震撼的,種種感情在這一刻矯揉在一起,似乎昇華了,似乎還是停留在那裏,留着一分期許,等待着美好的結局發生,無論種種,這複雜的情緒作爲這一份永恆的存在駐留在心中。是的,他就要度過人生最後的一天了,他就要去完成那項光榮的使命了。哦不,誰也不知道他是否能活過這一天,他自己也不知道,至少他還希望能回到馬德里,能帶着瑪利亞去會見他在蓋洛德飯店的朋友,回到蒙大拿繼續自己的工作。

他就是一個教西班牙語的大學講師,也許他也曾經欣賞過無數個如此美好的午後陽光,只是動盪的社會和崇高的使命感讓他投身到了革命中。這項任務發生的始末不過僅僅四天的時間,羅伯特.喬丹卻在四天的時光中度過了人生最美好而完整的時光。他遇到了自己的愛人,遭遇了叛變和迴歸,思考了一生中最多的東西。或許這是一種昭示,因爲迫近死亡,所以五官通靈,六神發達,更能感知這個世界,在啓示中人生得到昇華,思想得到歷練。

我們的生活過於安逸,安逸到一點點挫折便足以讓自己稱苦到累。陶醉在這樣的午後,我們沒有辦法體會人間冷暖,更無法得知何爲真正的痛和苦,我們所跨過去的那些所謂的小小苦難,在這些人間大是大非面前,在和平與正義的大命題裏,實在是微不足道。而在那些戰士眼中,苦痛不過是人生的必經路,那麼死又是什麼呢?或許他們已經忘了死者一回事了,因爲有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在等待他們思考。

海明威寫道“死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他沒有想過死是怎麼回事,也沒有對死的恐懼。但是山坡上田野裏起伏的麥浪、天空中的蒼鷹、打穀篩秣時喝的一陶罐水、你胯下的馬兒、腿下夾着的卡賓槍、小山、河谷、樹林裏的小溪、河谷另一邊的羣山,一切都那麼生意盎然。”

在海明威筆下的村莊總是充滿生活的氣息,大自然的清香,是的,一切都那麼生意盎然,我想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那個時代的人們,那些維護和平的戰士對生命的渴望,渴望着“生命、自由和對幸福的追求”,這句被寫入美國憲法裏的話,彷彿是人類追尋着的永恆的主題[]。我們所做的那麼多的努力,追溯歷史,每一場戰爭,每一次革命,只是一羣不甘於生活困苦潦倒、命運曲折不公的人出於這樣一個美好的願望,用這樣或者那樣的方式向社會抗爭,爲命運反抗。

在如此厚重的主題面前,我寫不出更好的讀後感。只是想象着主人公,和瑪利亞,和比拉爾、巴勃羅,和所有同伴一起,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在馬德里的午後,這對幸福的愛人,享受着陽光,自由如同他們正在呼吸的空氣,握住彼此手中的幸福。

只是最後要記得,我們今天所有的美好,都是諸如羅伯特.喬丹一樣的戰士們賜予的。

讀後感二:

這部小說翻譯成中文共有40多萬字,但其實描述的只是三天的故事,主人公三天來不停的心理變化,還有其他配角的變化以及帶給主人公的影響,讓這個故事非常的真實。真實到我以爲這是海明威自己親自參與過的事情。事實上,海明威也確實在西班牙內戰的時候作爲國際縱隊去協助西班牙共產黨,所以我相信,唯有真實的體會方能寫的如此真實,唯有參與過才知道心靈的變遷,唯有生活纔是有價值的文學的襁褓。

之所以我認爲這本書的價值很高,首要在於它反映了大時代,在那個時代下的人、事的交流碰撞用這一個事件就把大致的輪廓完全勾勒出來,可以幫助讀者去了解那個時代。我相信,數百年後數千年後,當人們讀到那個時候甚至於現在的資料的時候,這部小說的意義就會凸顯出來。

其次在於它裏面有很多人的心理的描寫,主人公處於好幾個矛盾的衝突之下,每天都在做着強烈的心理變化,在用理想來說服自己做自己不想做卻不得不做的事情。而即便是在這樣的逆境中,他仍然在用他的堅韌、才華、技能、指揮來將事情安排妥當,仍然在用自己的溫柔來呵護關心的人,恐怕硬漢就是如此,面對逆境更能奮發。#逆境奮發#

再次,這部書用真實的故事刷新了我的戰爭觀,戰爭中,真正的敵人從來都是少數,

在《喪鐘》中,真正的長槍黨(反派)在後方屠殺着人民,而在戰壕裏和共和派對壘的是敵佔區的平民。長槍黨人在屠殺,共和派也在屠殺,雖然有一個看起來很有道理的理由, 但那是因爲我們缺乏教養,不知道該怎麼辦,而他們是蓄意地、深思熟慮地幹着。

我在之前的很長時間都是好戰者,認爲戰爭是鑄造英雄的火爐,而《喪鐘》卻告訴我,戰爭,受苦的都是下層人民。一將功成萬骨枯, 爾曹身與名俱滅。

相信小時候,很多男孩都會有英雄情結,我也有。因而導致了我的好戰情結。其實這種心愫是對激昂狂飆的生活的嚮往。但工作以後,卻發現生活仍然是循環往復,剛開始的時候甚至有些無聊。但現在逐漸適應了這樣的生活之後,我卻發現,生活本來恐怕就是這樣,羅伯特喬丹如果沒有去西班牙參加內戰,恐怕他也是個循規蹈矩的老師。而生活中的硬漢,想必就是那些能在循規蹈矩中仍然堅持自己的理想,在往復的日常推陳出新,做出自己的獨特。

最近這段時間,看到幾篇文章,都在講英國式的變革是理性的,而法國大革命式的革命似乎很濫殺無辜,損害了社會。從《喪鐘》中看,暴力革命似乎也並不那麼有智慧,也有很多瑕疵。

從我的角度來看,如今的社會,技術是比較強的驅動力,正如第二次技術革命前夕,電力的發明之前的那段黑暗。我相信,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的洗禮和武器大發展,維持穩定的前提之下,技術尤其是機器學習乃至於人工智能會是改變社會的當仁不讓的驅動力。

不過我在這場新的技術變革裏面起的作用恐怕只是一個小小的螺絲釘,人生的悲劇在於當機遇到來的時候,卻沒有準備好成爲風尚的弄潮兒。但《喪鐘》中的主人公,卻是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一種悲情硬漢,很多人都說,做什麼事想要做就去做好了,不用考慮後果如何,我想,《喪鐘》裏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不過有很多道理,口頭上接受,心理上未必就可以接受;心理上接受,膽量上未必就可以承受。

不管如何,喪鐘爲每個人敲響,但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是奮發壯烈不屈不撓,還是得過且過不懂珍惜。

讀後感三:

一九三六年初秋到一九三九年春的西班牙內戰早已成爲歷史陳跡,今天已不大爲人們所提及。然而它實際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線的序幕,是全世界進步力量和德意法西斯政權之間的第一次較量。由於種種複雜的歷史原因,進步力量在這場鬥爭中失敗了。以文學形式來反映這一頁歷史的作品爲數不多,而今天尚被人推崇、文學閱讀的恐怕就只有這一部《喪鐘爲誰而鳴》了。

這是海明威篇幅最大的一部小說,但全書情節侷限於三天之內(一九三七年五月底一個星期六的下午到星期二上午),寫得緊湊非凡。那時候,由於三月中政府軍在首都東北瓜達拉哈拉城附近大敗意大利侵略軍,首都已轉危爲安。戈爾茲將軍這時正準備在首都西北向瓜達拉馬山區叛軍山上防線發動進攻,爲了切斷敵人的增援路線,派美國志願人員羅伯特·喬丹到敵後深山中和游擊隊接上關係,等戰鬥一打響,炸燬一座鐵橋。本書即從老向導安塞爾莫帶喬丹到橋頭哨所偵察寫起,接着兩人就向游擊隊的營地進發。老人喚來了小組頭頭巴勃羅,喬丹和他立刻進行了交鋒,矛盾就一步步展開了。巴勃羅當年原是馬販子,給部隊和鬥牛場供應馬匹,後來在鬥牛場做幫手時結識了和鬥牛士菲尼託同居的比拉爾,菲尼託被牛挑傷死去後,她跟巴勃羅待在一起。革命爆發時,巴勃羅率衆在家鄉小鎮包圍了民防暈的兵營,逮捕了所有的法西斯分子,把他們都處死了。三天後,遭到反動軍隊的反攻倒算,撤至深山中打游擊,一年來,襲擊了幾次敵人的據點,炸了一次火車,弄到了幾匹馬,開始酗酒,意氣消沉,只求能在這山區混下去。他得悉了喬丹的來意,當場提出他所謂的狐狸的原則:要在一個地區待得下去,就只能到別的地區去活動,不然會被敵人趕走。比拉爾是個直爽熱情的婦人,和幾個苦出身的鬥牛士生活過來,多少嚐到了些人間的歡樂,因巴勃羅當初富有男人氣概而傾心於他,但如今年近半百,看他墮落成個鼠目寸光的酒鬼和膽小鬼,心裏非常懊惱,和那些苦大仇深的游擊戰士一樣,正苦於無法爲他們所熱愛的共和國作出貢獻。在這節骨眼上,共和國派來了爆破手。當晚大家聚集在山洞裏,比拉爾帶頭反對巴勃羅,贊成炸橋,大家一致表態支持她,她豁出來說:“這兒我作主。”在這劍拔弩張的關頭,喬丹不由得伸手按在手槍上,巴勃羅屈服了,但後來出爾反爾,處處只從他個人的安危出發,喬丹不得不在比拉爾和大家的幫助下,克服了他的破壞活動以及敵機敵騎兵的干擾所帶來的困難,於星期二早晨及時完成了炸橋任務,但不幸以身殉職。

海明威發揮他獨特的敘事藝術,以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及豐富多彩的對白,緊緊環繞着羅伯特·喬丹的行動,一氣呵成地把這故事講到底,同時插入了大段大段的內心獨白及回憶,使這個主人公的形象非常豐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