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茶花女》讀後感1000字精選

《茶花女》讀後感1000字精選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9W 次

《茶花女》讀後感1000字精選

《茶花女》讀後感1000字精選

導語:牆角里鑽出一朵茶花。一個陰冷、黑暗、潮溼、沒有陽光的牆角,糜爛是它的養料。然而,這茶花卻比別的茶花,甚至別的任何一種花都美麗。這就是《茶花女》,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分享一些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茶花女》讀後感1000字精選

讀後感一

《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成名作,她開創了通俗劇的先河。使得人們對世俗情感有了一個較深的理解,也使得人們心中的一些世俗偏見有了一定程度的轉變。

《茶花女》主要講述的是一位巴黎名妓悲情的的一生。這裏採用了倒敘的寫法,男主角那痛苦悲傷的回憶,使得情節看起來更加煽情。巴黎名妓瑪格麗特是一位貌美鍾情的女子,她生活在一個充滿金錢和色慾的骯髒的社會裏。在這樣的環境中,任何一個純潔的生靈也會身不由己而走上歧途。往往這種人又正是被人們所忽視的,甚至是歧視的。而誰又知道像瑪格麗特這樣柔弱女子在那荒淫無度的生活下,內心感受又是怎樣的呢?

瑪格麗特是位貌美的女子,她也正是靠着這點姿色去討好那些貴族以維持生計。但她的內心世界其實是很空虛的,沒有人能給她真愛,沒有人能去理解像她那樣的人,爲此使我想到了妓女這個討人厭、而且又是很可怕的名詞。

在小仲馬那個時代,資產階級佔有大量的生產資料,貧富分化嚴重,不少人爲了生存只好走向極端,而當時的一些妓女就是這樣情非得已,但生活所迫只有出賣肉體纔有一絲希望。這樣的生活可能是寢食無憂,但是這些妓女們還是要儘量力擺脫這種生活,她們依然是嚮往那種平淡自由的生活畢竟只有那樣的生活纔有可能幸福,那樣的生活纔有可能做到真實的自己,那樣的生活纔有可能擺脫世俗的偏見,就像普通的百姓一樣。

瑪格麗特正是爲了這樣的生活,寧願捨去一切和心愛的人一起過上平淡幸福的生活。但世俗的偏見的力量就是那樣的強大,男主角甬迪的父親因爲她有損於他們家的名譽,毅然要求瑪格麗特離開他的兒子。人都是自私的,但那位遭人賤視的妓女用自己的幸福無私的換取了一個家族的名譽。

瑪格麗特和甬迪兩位悲情戀人最終還是擺脫不了世俗的偏見,陰陽分隔,這本著作讓我們重新審視了妓女這個特殊的人羣,在我們對這些人警惕和批評的同時也情給予一些的憐憫吧,畢竟沒有人甘心墮落,沒有人願論位唾罵之人,只不過有苦衷罷了。

讀後感二

在一個悲慘的世界裏造就了一個悲慘的人物──茶花女。雖然她是一個妓女,但是她的命運卻如此催人淚下。對這個飽受創傷,最後在一個冷漠中死去的可憐姑娘,作者同樣給予了深切的同情。

她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姑娘,否則她不會爲愛放棄一切,但是她爲何入紅塵,做了妓女。這個使她永無翻身的地獄,是她自願的,還是被逼於無奈?在這個只是表面華麗,而內心裏醜陋的現實裏,人們彼此互相欺騙,用虛僞遮掩在世界裏,她在存在是必然的,她的命運更是無法逆轉的。或許連她自己都在厭惡這一切。

在她的周圍,沒有人對她付出真情,沒有人是因爲爲了她而愛她。普呂璫絲,若不是爲了得到酬金,她會對瑪格麗特到奴顏婢膝的地步;那些情規,若不是爲了得到她,他們會供養她嗎;那些買賣人,若不是爲了在她身上大賺一筆,會在她身上搞投機嗎......不會,不會,不會......一直到她名將就木之時。她們才露出原形。一張張可怕甚至事業心的臉,而對她,他們不再需要那張虛僞的面具,只因爲她再也沒有利用的價值。最可悲的是她死後,那些人便急於拍賣她的物品。她就像一羣沒有用的垃圾,被遺忘,被拋棄,被壓在塵芥堆的底層,無聲無息。

或許她生命裏最閃光的一點是阿爾芒,他們彼此都負出了趨勢的感情,都爲對方做出了犧牲。但是他們這段愛情,卻得不到任何人的承認,得不到任何人的允許,得不到這個社會的許可。瑪格麗特是妓女,雖然她放棄了一切,但是仍無法改變現實,在那裏沒有人能接受,也不用說相信,一個妓女會從良,她永遠活在妓女的陰影裏。最終還是爲了阿爾芒,又淪落了。同時也爲了他的妹妹。是的,“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樣冰清玉潔。有多麼貪婪,她就有多麼無私”。

阿爾芒雖有軟弱的一面,但是他衝動,易怒,妒忌心又如此之強。他並不理解瑪格麗特,他如此偏激地認爲自己受騙了,不斷地進行報復,他的心中越是充滿恨,越是顯得瑪格麗特的痛,她的悲。但是瑪格麗特並不後悔所有的選擇,她深信當他知道真相,她會在他的眼中顯得格外崇高,然而卻發生在她死後的事情。瑪格麗特是一個堅強的姑娘,她一個人面臨着死亡,她又如此善良,不願讓他看到自己死亡前的痛苦。她一生最快樂的時光是阿爾芒給予的,但她一生最痛苦的時光同樣也是阿爾芳給予的。(面臨死前要永遠的訣別是最痛苦的)阿爾芒的出現,是使她走向命運終點的催化劑。使她的悲慘命運更加深化。或許沒有阿爾芒出現即使沒有了閃耀點,也不會有深切的痛苦。或許正是因爲阿爾芒,她的生命纔有了光彩。她才能夠從這個悲慘的世界裏完全的解脫。

瑪格麗特是一朵在黑暗中盛放的雪蓮,潔白無瑕,透着光亮,但是這光卻那麼微弱,漂涉渺。最終還是被黑暗,這般強大的力量吞食掉,她也是一張弓,外表被剝食得一無所剩,而內心卻是堅固、聖潔的。但是她爲了能將箭射得更遠、更準,她在不斷崩累自己,直到自己被毀滅掉。

觀後感三

讀完厚厚的一本《茶花女》我深深的鬆了一口氣。

我感受着瑪格麗特的悲劇,期間不知有多少回想哭的衝動,竟沒有流出一滴眼淚。這也許就是瑪格麗特在我心中的定格[]。讀完小仲馬先生的《茶花女》,我的心情許久不得平靜。也許是一口氣讀下來的緣故,又或者是由於作者是有過類似的親身經歷,整個故事異常真切。頭腦裏清晰地呈現着茶花女美麗聖潔的面容——因爲“她的一生是罪人,而她死時是基督徒”。

瑪格麗特是個天使,她生活在最骯髒的領域,卻保持着茶花般潔白清新的氣質,她富裕奢侈卻又一無所有。命運待她不公,試問誰想成爲人們蔑視的對象?一個軟弱的女子,在那樣的生活環境裏,哪有能力抗爭?直到阿爾芒的出現,才帶來了茶花女生命的陽光。偉大的愛情似乎總免不了缺憾,也許還是致命的。不是因爲阿爾芒負擔不起茶花女的生活,而是茶花女竟然爲他改掉了過去奢侈的生活習慣並願意與他過上樸實幸福的平淡生活。我所敬佩茶花女的也正是這一點。阿爾芒遭到父親反對後未動搖對茶花女由衷的愛,他立場堅定,甚至不惜與父親反目;茶花女對阿爾芒的感情也始終如故,但她表現得更無私,她爲了阿爾芒的幸福,爲了阿爾芒家庭的利益,毅然決定離開他。可想而知,茶花女離開小村莊的那天晚上,是多麼得撕心裂肺啊! 最不忍心讀的是茶花女臨終的日記。在日記裏,她向阿爾芒述清了一切,字裏行間到處可以體味到她對阿爾芒真切的愛。失去他,茶花女便覺生活已無希望,一切也可告以完結。於是,她放任自己,以至病情逐日加重。直到死神就站在她身前時,她還一心惦戀着阿爾芒,多想臨死前再見他一面,卻至死也未能如願以償。

在看看馮夢龍筆下的杜十娘,她的命運和茶花女驚人的相似,她的那個百寶箱裏還有着驚人的財富。從何而來,那是她血淚的見證。她是用她的屈辱換來了物質上的富足,心中卻無限嚮往美好的正常人的平靜的生活。她同樣聰明、美麗、善良。李甲對她的感情開始也是真的,但是自古以來,煙花女子的命運都是血和淚寫成的,杜十娘也不例外。李甲一面對自己的家人心存畏懼,一面是又把杜十娘看成了一個待價而沽的貨物。當孫富要高價購買杜十孃的時候,李甲的醜惡嘴臉就一覽無餘了!李甲的醜惡用心是一舉多得,既擺脫了負擔,又得了一大筆錢,這就是我們的謙謙君子!杜十娘終於明白,自己離開了一個小的醜惡的地方,最後還是逃到一個大的罪惡的地方罷了。她帶着她對命運的絕望、憤怒、屈辱跳進了江裏。她至死最終無依無靠。杜十娘是那樣的愛生活,可是生活到底又給了她什麼?——絕望!

杜十娘比茶花女不幸的多,因爲她的一生沒有遇到人性的美好的東西,而至少茶花女遇到了,這一點美好的東西讓她的一生有意義。

還記得金庸名著頻繁出現的經典語錄:“問世間情爲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又或是作者的言語:“一顆只能用世間最澀的淚才能打開的心,曼儂·萊斯特,面對瑪格麗特·戈蒂耶,最終只有慚愧。”

“上天更加喜歡一個懺悔的罪人,而不是一百個沒有犯過罪的遵守教義的人”。當天主允許一個妓女萌生愛情的時候,這種愛情起初似乎是一種寬恕,後來幾乎總是變成對她的懲罰,沒有懺悔就談不上赦罪。快樂,憂鬱,純真,奢淫於一身的瑪格麗特對往昔深自譴責時才覺察到自己產生了深沉的,真誠的,不能遏止的愛情。激起這種贖罪愛情的阿爾芒有一顆寬恕的心,也蘊摻了些許忌疑,顯得純潔無邪,卻也來勢洶洶。一個靠賣笑度生,受人供養的女子在輕浮,放蕩間縱容,從來也沒敢奢望過真愛。對伯爵的冷漠,與老公爵的密切讓世人透析到,也應該想到她們需要的僅僅是金錢和金錢換來的花天酒地,他們什麼都猜到了,真情卻除外。

然而在這極度虛榮背後的一絲縫隙卻被阿爾芒物以稀爲貴的眼淚滋潤了,擺脫了暗戀的憂悶,有幸升級爲瑪格麗特一生中繼那條寵物狗後第二個愛過的生物。與那個從來沒有對她講過她女兒沒法入耳的話的老公爵間的一絲真情滋長了與阿爾芒間那驚天地的愛情,而披着糖衣的真情終究敗在了愛情這個東西的手下。瑪格麗特的大義凜然,堅韌,純真,自由的個性也可窺見。在衝動,豪爽,毫無保留,妒忌還略帶軟弱的阿爾芒的幾經周折下,他們的愛情終於也堅固了一段時間。

正沉浸在“想象能給他們感官以詩意,肉慾能向心靈的幻想讓步”的甜蜜美滿中時,老迪瓦爾的駕臨猶如一支鎮靜劑,使他們預感到災難的即將來臨。愛情與親情的碰撞卻沒能激盪絢爛愛河的漣漪。老練的資本家在這場戰爭中獲勝了!小仲馬再一次渲染了瑪格麗特善良,堅貞的個性。倆個悲痛欲絕的年輕人在經歷人生最幸福和最痛苦的極限時刻後熄滅了初長的情焰。瑪格麗特繼續了自己曾爲愛情而捨棄的奢侈生活來填補他內心的傷窮。不知真相的阿爾芒卻開始了他的報復,而他卻不知犧牲了自己的瑪格麗特再他的打擊下已痛不欲生幾經死去。可憐的茶花女,堅持到了最後!彌留之際一次次的呼喚,阿爾芒心如碎石。

他在怨恨天主爲什麼不給他懺悔的機會!瑪格麗特曾經希望天主留給她美貌和健康,以換取她的懺悔和舨儀!可是,她已夭折,如同一件藝術品一樣被毀壞了。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渴望擁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酷的道德觀念和虛僞的摧殘之下,那一段高尚純潔的愛情卻破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美麗善良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出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最終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的悲劇故事。

首先當我看到瑪格麗特找藉口推辭他們的約會,阿芒認爲她欺騙了他,於是寫一封絕交信給她,我真爲瑪格麗特心痛,阿芒怎麼就不明白她的處境呢?她的也是身不由己的啊!我多想跳出來對阿芒狠狠地說:你這個大傻瓜,你們如此胡愛,卻又傷害彼此,爲什麼這樣做呢?我暗暗想,也許這就是嫉妒與虛榮心在搗鬼吧!可接着又讀到阿芒和瑪格麗特一起去鄉間過美滿的田園生活時,我也和他們一起開始憧憬着未來美好,要是兩人能這樣快樂生活在一起該多好啊!可是我明白如果這樣的話這本書就不會有了,我猜想着後來又會發生什麼變故呢?是缺錢用,還是那老公爵不許他們在一起…可等我看完全書之後,才知道是後來的變故讓他們永別了。瑪格麗特被阿芒所謂的正直父親逼得與他斷絕來往,可不明真相的阿芒卻以爲她變心了,不斷找人羞辱她,我真不明白爲什麼不告訴他真相呢?不是深愛對方嗎?爲何還要離開他,使兩人痛苦呢?而阿芒也是那樣衝動,嫉妒象魔鬼深深地傷害了她。唉,真是應證了“愛之深,恨之切”這句話,心裏明明愛着卻又恨得那麼深。世上純潔的愛情難道結局都這麼令人痛心嗎?爲什麼兩人真摯的愛情卻得人們的祝福,因爲他們身份的差異,我找到了答案。唉,常人都說什麼“有情人終成眷屬”,在我看來有情人未必可以終成眷屬,這兩個可憐的人兒不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嗎?

讀完全書,文章情感的流露中打動了我的心絃,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一點我不滿意,可這本書是小仲馬的自傳體小說,作者描寫心理活動上只有男主人公(我)的心理,可是女主人公的心理卻絲毫沒有體會到,包括旁人也沒有描寫,而在國內大多數書籍中,是不一樣的,它們將文中人物的心理,神態都寫得很到位,那樣看起來更有酣暢淋漓之感。我想這也許中西文化的差異吧!《茶花女》讓我看到了法國當時的社會,看到了這兩個不幸的人兒,看到了人世間的真情真愛。讓我不得有對“書”這個字眼肅然起敬,一個個靈動的方塊字,真的是給我多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