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經典禪語 > 禪語故事

禪語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8W 次

看禪語故事,領悟人生大道理。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幾則禪語,願大家能有所感悟。
 

禪語故事

  人生短暫亦苦難

  累了自我累別人

  欲如行雲流水意

  入禪悟道佛蒲參
 

  —胡楊月

1、還要我放下什麼

唐代,嚴陽尊者問趙州禪師:“一物不將來時如何?”

——大意是:在禪修的道路上,我拋棄了一切,下一步怎麼做?

趙州禪師答:“放下吧。”

嚴陽尊者說,已經兩手空空,還要我“放下”什麼?

趙州禪師指示他:“放不下,那就把它挑起來!”

嚴陽尊者聽到這裏,忽然有所領悟。

2、洗鉢去

唐代時,有參學禪法的僧人不遠千里,來到河北趙州觀音院(今柏林禪寺)。早飯後,他來到趙州禪師身前,向他請教,“禪師,我剛剛開始寺院生活,請您指導我什麼是禪?”

趙州問:“你吃粥了嗎?”

僧人答:“吃粥了。”

趙州說:“那就洗鉢去吧!”

在趙州禪師話語之中,這位僧人有所省悟。

趙州的“洗鉢去”,指示參禪者要用心體會禪法的奧妙處,必須不離日常生活。這些日常的喝茶吃飯,與禪宗的精神沒有絲毫的背離。

3、一切都在

有好多天,一休和尚獨坐參禪,默然不語。師父看出其中玄機,微笑着領他走出寺門。寺外,一片大好的春光。放眼望去,天地間瀰漫着清新的空氣,半綠的草芽,斜飛的小鳥,動情的小河……

一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偷窺師父,師父正在安祥打坐於半山坡上。

一休有些納悶,不知師父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過了一個下午,師父起身,沒說一句話,打個手勢,他把一休領回寺內。

剛入寺門,師父突然跨前一步,輕掩兩扇木門,把一休關在寺外。

一休不明白師父的旨意,獨坐門外,思悟師父的意思。

很快天色就暗了下來,霧氣籠罩了四周的山岡,樹林、小溪、連鳥語水聲也不再明晰。

這時,師父在寺內朗聲叫一休的名字。

一休推開寺門,走了進去。

師父問:“外面怎麼樣?”

“全黑了。”

“還有什麼嗎?”

“什麼也沒有了。”

“不”,師父說:“外面,清風、綠野,花草,小溪……,一切都在。”

一休忽然領悟了師父的苦心。

4、放下

兩位禪者走在一條泥濘的道路。走到一處淺灘時,看見一位美麗的少女在那裏躑躅不前。由於她穿着絲綢的羅裾,使她無法跨步走過淺灘。

“來吧!小姑娘,我揹你過去。”師兄說罷,把少女背了起來。

過了淺灘,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後和師弟繼續前進。

師弟跟在師兄後面,一路上心裏不悅,但他默不作聲。晚上,住到寺院裏後,他忍不住了,對師兄說:“我們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親近女色,你今天爲什麼要背那個女人過河呢?”

“呀!你說的是那個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現在還掛在心上?”

5、磨磚作鏡

道一十二歲時到南嶽衡山,拜懷讓禪師爲師,出家當了和尚。

一天,懷讓禪師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裏參禪,於是便見機施教,問:“你整天在這裏坐禪,圖個什麼?”

道一說:“我想成佛。”

懷讓禪師拿起一塊磚,在道一附近的石頭上磨了起來。

道一被這種噪音吵得不能入靜,就問:“師父,您磨磚作什麼呀?”

懷讓禪師:“我磨磚作鏡子啊。”

道一:“磨磚怎麼能作鏡子呢?”

懷讓禪師:“磨磚不能作鏡子,那麼坐禪又怎麼能成佛呢?”

道一:“那要怎麼樣才能成佛呢?”

懷讓禪師:“這道理就好比有人駕車,如果車子不走了,你是打車呢?還是打牛!”

道一沉默,沒有回答。

懷讓禪師又說:“你是學坐禪,還是學坐佛?如果學坐禪,禪並不在於坐臥。如果是學坐佛,佛並沒有一定的形狀。對於變化不定的事物不應該有所取捨,你如果學坐佛,就是扼殺了佛,如果你執着於坐相,就是背道而行。”

道一聽了懷讓禪師的教誨,如飲醍醐,通身舒暢。

6、人生鹹淡兩由之

1925年初秋,弘一法師因戰事而滯留寧波七塔寺。

一天,他的老友夏丏尊來拜訪。他看到弘一法師吃飯時,只有一道鹹菜。

夏丏尊不忍地問:“難道這鹹菜不會太鹹嗎?”

“鹹有鹹的味道。”弘一大師回答道。

吃完飯後,弘一大師倒了一杯白開水喝。

夏丏尊又問:“沒有茶葉嗎?怎麼喝這平淡的開水?”

弘一大師笑着說:“開水雖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7、佛法大意

白居易向鳥巢禪師請教:“佛法的大意是什麼”

鳥巢禪師答:“諸惡莫作,衆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裏哼了一聲,說:“這個,三歲的小孩也知道這樣說。”

鳥巢禪師說:“雖然三歲的小孩也說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夠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禮退下了。

8、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禪師與蘇東坡同遊靈隱寺,來到觀音菩薩的像前,佛印禪師合掌禮拜。

忽然,蘇東坡問了一個問題,“人人皆念觀世音菩薩,爲何他的手上也和我們一樣,掛着一串念珠?觀世音菩薩念誰?”

佛印禪師:“念觀世音菩薩。”

蘇東坡:“爲何亦念觀世音菩薩?”

佛印禪師:“他比我們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9、先把你的杯子空掉

有一天,一位在大學裏教授禪學的'教授來請教南隱禪師,什麼是禪。

南隱禪師以茶相待。他將水注入來賓的杯中。杯子滿了,南隱禪師好像沒有發覺,他繼續往杯子裏注水。

望着茶水溢出杯來,滿桌都是,教授忙着用紙巾拭水,並對南隱禪師說:“杯子滿了,茶水已經漫出來了,禪師不要再倒了。”

南隱禪師停下來。

“你就像這杯子,”他微笑着說:“你的頭腦裏裝滿了你對禪的看法和想法,卻來問我。如果你想讓我說如何是禪,你得先把自己的杯子空出來啊。”

10、無

從前有一個僧人問趙州和尚:”門前那隻狗是否有佛性”,發問的僧人心裏想,佛說一切衆生皆有佛性,那麼狗自然有佛性,師父回答一定是“有”。可趙州和尚回答卻是“無”!趙州和尚是有道高僧,他不會不懂得“衆生皆有佛性”。可見趙州和尚所說的“無”不是世俗所說“無”,而是超越了世俗認爲的“有”“無”之上的“無”,這正是佛的世界觀反映。講到“無”不能不提及五祖傳道的典故。禪宗五祖弘忍在將要傳授衣鉢之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門人,要他們各自寫出對佛法的了悟心得,誰寫的最好就把衣鉢傳給他。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個飽學高僧,他寫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弘忍認爲這偈文美則美矣,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諦。而當時寺中有一個燒水的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弘忍認爲“慧能了悟了“,於是當夜就將達摩祖師留下的袈裟和鐵鉢傳給了慧能,後來慧能變成了禪宗六祖。他參透了佛的三法印,明白了”諸法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的真理。只有認識到”本來無一物“,才能進一步認識:”無一物中無盡藏,有花有月有樓臺“的真境。

11、求人不如求己

某人在路上走着,突然天下大雨。某人就躲到屋沿下躲雨,看見觀音打着雨傘在前面雨中走着。某人對着打着雨傘的觀音說:“觀音度我一度。”意思是要觀音手中的雨傘。觀音說:“你在屋沿下,我在雨中,誰度誰呀!” 某人聽觀音這樣一說,就從屋沿下走入雨中.。某人對觀音說::“現在我也在雨中,請觀音度我一度”。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只不過我手中有傘,你手中沒傘.。你應該要傘度你,而不是叫我度你。”某人聽後鬱悶,回家去了。

某人有次碰到難題,於是想到廟裏去求觀音。正在想磕頭的時候,看到前面有個女人也在拜觀音。看這個女人很像觀音,越看越像,越看越像,於是某人上前問:“你是不是觀音?”觀音說:“我是觀音。” 某人問::“你爲什麼要拜自己? ”觀音說:“人有難事,我也有難事,我現在也遇到難事.。我該求誰呀.,我該去求佛是吧?可是我一想,求人不如求己。於是我在這裏要拜自己。

某人聽後恍然大悟。

12、鋤草斬蛇

有一個學僧到智常禪師的道場來參學。

智常禪師正在鋤草,草中剛好跑出一條蛇,禪師舉起鋤頭便砍。學僧很不以爲然的說道:“很久就仰慕這裏慈悲的道風,到了這裏,卻只看見一個粗魯的俗人。”

智常禪師道:“像你這麼說話,是你粗,還是我粗?”

學僧仍不高興的問道:“什麼是粗?”

智常禪師放下鋤頭。

學僧又問:“什麼是細?”

禪師舉起鋤頭,作斬蛇的姿勢。

學僧不明白智常禪師的意思,道:“你說的粗細,叫人無法瞭解!”

智常禪師就反問道:“且不要依照這樣說粗細,請問你在什麼地方看見我斬蛇?”

學僧毫不客氣的道:“當下!”

智常禪師用訓誡的口氣道:“你『當下』不見到自己,卻來見到斬蛇做什麼?”

學僧終於有省。

禪宗史上有南泉斬貓的故事,有謂殺生究是佛門根本大戒,南泉不應殺生;有謂這是南泉古佛的大機大用,不能以狹義的見解,誣謗大德。南泉斬貓或許以手作勢,爲斬斷大家的物慾和執着。現在智常斬蛇,這可能也是作勢欲斬,學僧見風即雨,故脫口批評太粗氣了,意謂些慈悲沒有。

但智常禪師既有德望可以號召學者,豈容你說粗說細,所以教誡學僧不要停滯在見聞覺知上,禪要割斷常情常識,爲什麼一定要在外境上分別執着,而不能照顧當下的自我呢?

13、月亮偷不去

良寬禪師除弘法外,平常就是居住在山腳下一間簡陋的茅棚,生活過得非常簡單。有一天晚上,他從外面講經回來,剛好撞上一個小偷正在光顧他的茅蘆,小偷看到禪師回來了,慌張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寬和悅的對雙手空空的小偷說:“找不到可偷的東西嗎?想你這一趟是白跑了,這樣吧!我身上的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寬禪師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無限感慨的說:“可惜我不能把這美麗的月亮送給他!”

“美麗的月亮”,象徵着我們的自性,每一個人,自性中都有無限的寶藏,假如能識得自家寶藏,何用偷竊他物?禪師的惋惜,不能將美麗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訴天下衆生,人人都有佛性至寶,何必淪爲竊盜?

14、八風吹不動

宋朝蘇東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職,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禪師,經常談禪論道。一日,自覺修持有得,撰詩一首,派遣書僮過江,送給佛印禪師印證,詩云: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

(注:八風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八種境界,能影響人之情緒,故形容爲風。)

禪師從書僮手中接看之後,拿筆批了兩個字,就叫書僮帶回去。蘇東坡以爲禪師一定會讚賞自己修行參禪的境界,急忙打開禪師之批示,一看,只見上面寫着“放屁”兩個字,不禁無名火起,於是乘船過江找禪師理論。

船快到金山寺時,佛印禪師早站在江邊等待蘇東坡,蘇東坡一見禪師就氣呼呼的說:“禪師!我們是至交道友,我的詩,我的修行,你不讚賞也就罷了,怎可罵人呢?”

禪師若無其事的說:“罵你什麼呀?”

蘇東坡把詩上批的“放屁”兩字拿給禪師看。

禪師呵呵大笑說:“哦!你不是說“八風吹不動”嗎?怎麼“一屁就打過江”了呢?”蘇東坡慚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說的,行到纔是功夫。

15、凡聖兩忘

南塔光涌禪師初參仰山禪師時,仰山問他:“你來做什麼?”

光涌答:“來拜見禪師。”

仰山又問:“見到了禪師嗎?”

光涌答:“見到了!”

仰山再問:“禪師的樣子像不像驢馬?”

光涌說:“我看禪師也不像佛!”

仰山不放鬆再追問:“既不像佛,那麼像什麼?”

光涌則不甘示弱地回答:“若有所像,與驢馬有何分別?”

光涌大爲驚歎,說道:“凡聖兩忘,情盡體露,二十年之中,再也無人優勝於你,你好好保重。”

事後仰山禪師一見到人就讚歎說:

“光涌爲肉身佛也。”

這則公案究竟有何含意呢,譬如有人問人像什麼?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爲假如有所像,就有所不像。如果回答說人像鬼,鬼中也有人;如果說鬼像人,人中也有鬼。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虛空像什麼?虛空無相無所不相,正因爲虛空無相,才能包容萬有;虛空無相,所以像一切的樣子。仰山禪師和光涌禪師議論不像驢,不像佛,那麼究竟像什麼?像自己。唯有見到自己的自性,才能與虛空一個鼻孔出氣,像什麼?像虛空無相之相。能夠凡聖兩忘,體用一如,那就是見到無相的真理了。

16、詩偈論道

蘇東坡住在盧山東林寺,做了一首七言絕句,詩云:

“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

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這首詩的前面兩句,氣勢博大,確是驚人。

一天,證悟禪師前往謁見庵元禪師。他倆夜裏閒談,證悟就舉出東坡的東林詩偈,並讚歎地說:“這也是不易到達的境地哦!”

庵元不以爲然,批評說:“這種說法還沒有看到路徑,那裏說到了目的地呢?”

證悟:“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若不是已到了那種境界,如何有這個消息?”

庵元:“是門外漢而已。”

證悟:“和尚慈悲,可爲指破?”

庵元:“且從這裏用心參破,即可以知道本命元辰落在何處?”

證悟聽了茫然一片。整夜深思,無法入睡。不知不覺中,天已亮了,忽聞鐘聲,恍然一悟,去其疑雲,說道:

“東坡居士太饒舌,聲色關中欲透身;

溪若是聲山是色,無山無水好愁人?”

拿此偈語奔告庵元禪師,庵元說:“向你說是門外漢嘛!”

禪,不是用語言能說的,也不是用文字能寫的,更不是用心思能想的;禪,完全是透過悟才能體認的。證悟禪師的一夜深思,那鐘聲終於敲開了心扉,他和東坡的境界就不同了。

17、不變應萬變

道樹禪師,建了一所寺院,與道士的“廟觀”爲鄰,道士放不下觀邊的這所佛寺,因此每天變一些妖魔鬼怪來擾亂寺裏的僧衆,要把他們嚇走。今天呼風喚雨,明天風馳電掣,確實將不少年輕的沙彌都嚇走了。可是,道樹禪師卻在這裏一住就是十多年。到了最後,道士所變的法術都用完了,可是道樹禪師還是不走,道士無法,只得將道觀放棄,遷離他去。

後來,有人問道樹禪師說:“道士們法術高強,您怎能勝過他們呢?”  禪師說:“我沒有什麼能勝他們的,勉強說,只有一個“無”字能勝他們。”

“無,怎能勝他們呢?”

禪師說:“他們有法術,有,是有限、有盡、有量、有邊;而我無法術,無,是無限、無盡、無量、無邊;無和有的關係,是不變應萬變。我“無變”當然會勝過“有變”了。”

18、不信是真諦

有學僧請示慧忠國師道:“古德雲:“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郁黃花無非般若”;不信的人認爲是邪說,有信仰者認爲是不可思議,但不知如何才正確?”

慧忠國師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賢等之境界,非諸凡夫小乘們所能信受,故《華嚴經》雲:佛身充滿法界,普現一切羣生前,隨緣赴感靡不周,而常處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於法界,豈非法身?又《般若經》雲: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黃花既不越於色,豈非般若?故經本不定法,法本無多子。”

學僧聽後,仍不明白,再問道:

“此中消息,信者爲是?不信者爲是?”

慧忠國師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

“信者爲俗諦,不信者爲真諦。”

學僧大驚道:

“不信者譏爲邪見,禪師怎可說爲真諦?”

“不信者自不信,真諦自真諦。因其真諦,故凡夫斥爲邪見。邪見者,何能語真諦?”慧忠國師作了總結。

學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

佛陀初證悟,即慨嘆所悟與衆生相違,衆生認爲欲樂爲真,佛陀則認爲欲樂爲假;衆生認爲佛性真如爲無,佛陀則認爲是有。故世間之法,莫以信與不信爲準,莫不以說好說壞爲準,實則是佛道的歸於佛道,邪見的歸於邪見。

19、一切皆禪

有一位雲水僧聽人傳說無相禪師禪道高妙,想和其辯論禪法,適逢禪師外出,侍者沙彌出來接待,道:“禪師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勞。”

雲水僧道:“你年紀太小不行。”

侍者沙彌道:“年齡雖小,智能不小喔!”

雲水僧一聽,覺得還不錯,使用手指比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攤開雙手,劃了個大圓圈,雲水僧伸出一根指頭,侍者伸出五根指頭。雲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雲水僧誠惶誠恐地跪了下來,頂禮三拜,掉頭就走。雲水僧心裏想:我用手比了個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問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攤開雙手,劃了個大圈,說有大海那麼大。我又伸出一指問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說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問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說三界就在眼裏。一個侍者尚且這麼高明,不知無相禪師的修行有多深,想想還是走爲上策。

後來,無相禪師回來,侍者就報告了上述的經過,道:“報告師父!不知爲什麼,那位雲水僧知道我俗家是賣餅的,他用手比個小圈圈說,你家的餅只這麼一點大。我即攤開雙手說,有這麼大呢!他伸出一指說,一個一文錢嗎?我伸出五指說五文錢才能買一個。他又伸出三指說,三文錢可以嗎?我想太沒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認識貨,不想,他卻嚇得逃走了!”

無相禪師聽後,說道:“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禪也!侍者,你會嗎?”

侍者茫然,不知爲對。

佛法講究機緣,禪,就是機緣,你懂得,無時不禪,無處不禪,無人不禪,無事不禪。不懂,即使說得天花亂墜,也與禪無關。禪史中有趙州茶,雲門餅之說,此皆禪也,俗語云:講者無心,聽者有意,故無相禪師曰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禪也。

20、百年一夢

金山曇穎禪師,浙江人,俗姓丘,號達觀,十三歲皈投到龍興寺出家,十八歲時

遊京師,住在李端願太尉花園裏。有一天,太尉問他道:“請問禪師,人們常說的地

獄,畢竟是有呢?抑是無呢? ”曇穎禪師回答道:“諸佛如來說法,向無中說有,如眼見空華,是有還無;太尉

現在向有中覓無,手搘河水,是無中現有,實在堪笑。如人眼前見牢獄,爲何不心內

見天堂?忻怖在心,天堂地獄都在一念之間,善惡皆能成境,太尉但了自心,自然無

惑。”

太尉:‘心如何了?’

曇穎:‘善惡都莫思量。’

太尉:‘不思量後,心歸何所?’

曇穎:‘心歸無所,如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太尉:‘人若死時,歸於何處?’

曇穎:‘未知生,焉知死?’

太尉:‘生則我早已知曉。’

曇穎:‘請道一句,生從何來?’

太尉正沉思時,曇穎禪師用手直搗其胸曰:‘只在這裏思量個什麼?’

太尉:‘會也,只知貪程,不覺蹉跎。’

曇穎:‘百年一夢。’

太尉李端願當下有悟,而說偈曰:

‘三十八歲,懵然無知。及其有知,何異無知?’

‘滔滔汴水,隱隱惰堤。師其歸矣,箭浪東馳。’

生從何來?死往何去?這是一般人經常想到的問題,甚至不少人都在探究的問

題,但都沒有人揭破這個謎底。釋迦牟尼佛和歷代禪師們道出了原委,又不易爲人了

解。生命有隔陰之迷,意即換了身體就不知過去一切,故千古以來,生命之源,一直

衆說紛紜,莫衷一是。其實生命的形相雖千差萬別,而生命的理性則一切平等,佛教

的緣起性空、三法印、業識、因果等的義理能通達明白,則生從何來?死去何處?即

不問可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