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職場勵志 > 4個女性創業的故事及感悟

4個女性創業的故事及感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下面是關於4個女性創業的故事,以及她們的創業感悟,希望對大家也有啓發!

4個女性創業的故事及感悟

洪晃:女性創業真的很難

洪晃,1961年出生,中國互動媒體集團的CEO,《世界都市iLOOK》雜誌主編兼出版人。

作爲一個有着豐富人脈資源與政治資源的“名門痞女”,中國互動媒體CEO洪晃在被問及創業之路時,只輕描淡寫說了一句,女性創業真的很難。

時間軸從96年她辭去年薪優渥的外企首代職位開始,洪晃就成了一個創業人。創辦過《名牌世界樂》《iLook世界都市》,把新興樂潮時尚生活方式帶進中國的雜誌出品人,有着不爲人道的故事。“其實剛開始做雜誌是“誤入歧途”,自己以前是做投資諮詢的,因爲朋友決定要做雜誌,所以就跟着進來了。”入行後,朋友告訴洪晃,她外公章士釗也曾經辦過雜誌,這下,洪晃更興奮了,覺得自己創業也算是繼承祖業呢,或許能得到老爺子的真傳,更應該好好地幹。洪晃回國創業期間,她覺得在中國做事特別刺激,“因爲你會意識到有太多的事可以去做,沒有哪一行是滿得容不下一個人的。

名人之後創業必定會戴一頂帽子,無論你做的好與不好,都會被大家詬病,但洪晃是一個例外。這個熱衷寫書、上節目、談政治、講時尚的女人符合大衆的口味,她自嘲,敢說,痞,反正大家喜歡她,要是她遇上了麻煩事兒,頂多用她慣有的懶得搭理的勁兒說一句:愛誰誰了就。

她豁的出去的性格也促使她創業的一個因素。全國人都八卦她的家庭,她的全家人都能跟毛澤東扯上關係,爺爺是毛澤東的故交,媽媽是毛澤東的老師,她父母的離異追究歷史因素搞得滿城風雨。直到現在她的親生父親還把當年的事兒拿出來說,她也不在乎。她從來就是活在媒體之中的,她懂得遊戲規則。

她在京郊有一個家,在她的微博上,常常貼出她和女兒做遊戲的照片,關於女人如何平衡事業與家庭,洪晃用行動回答了這個問題。用心的關愛與真誠付出是最重要的。

陳懿:從一個僱員到創業家的轉變

曾經供職於中國最大的虛擬社區,一位溫婉的職場媽媽毅然決定自己創業。陳懿在互聯網行業工作了7年,支持她創業的是曾經的搭檔。既然有一個好的點子,爲什麼不去實現它?

陳懿項目是一個“兒童虛擬社區”。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害怕孩子沉迷於網遊的時代,70年代的人那時候是一個TVgeneration,而現在90年代的孩子是一個internationalgeneration,陳懿有一個長遠的眼光。與普通家長苦於如何防止孩子長時間沉迷網絡不同,她從困惑中汲取靈感,打造一個益智類兒童社區,擁有來自於3-12歲近300萬兒童註冊用戶。在蜂蜂樂園裏,孩子們通過完成每天的任務量——這些融合了語數外知識的智力遊戲補充了孩子們在課外的休閒需求,又不至於沉迷網遊。

在以男性爲主導的互聯網行業,陳懿的創業之路困難重重。由於這個全新的商業計劃在國內從未有可借鑑的先例,網站的建設就花了整整兩年。在被問及蜂蜂樂園與摩爾莊園的區別是,陳懿說,這是兩個不同的產品概念,蜂蜂樂園不是網遊,不通過賣道具賺錢,是一個純學習型的網站。目前,蜂蜂樂園已完成首輪風投,未來的盈利狀況可預見。

陳春虹:節水馬桶進世博

與陳懿的職場女性身份不同,沒有受過優越高等教育的陳春紅來自農村,節約的觀念貫穿在日常生活中,她發明了一個節水馬桶,“一杯水馬桶”,她很興奮的跟在場的記者解釋。當初她拎着兩個大包來到上海,想推銷她的“一杯水馬桶”,如何去敲開第一扇門,是每一個創業者走出的第一步。陳春紅遍尋無果,在她此時最低谷的時候遇到了一個貴人。這個人說“我對你產品感興趣“,陳春紅非常驚奇,滿懷感激的幫他裝上自己的“一杯水馬桶”,並且決定免費給他試用。

走出了第一步,陳春紅便有了信心,我有一個可以讓中國人節約水的好產品,爲什麼不去推廣它?她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中遇到了聯合國館的負責人。這個馬桶省去了儲水水箱,利用一個閘門將污水和清水隔離,與傳統的6升馬桶相比,整個過程只需消耗1升水,節水能力高達83%,也不會散發臭氣。聯合國館的那位負責人對陳春紅的'專利非常讚許,也符合世博會環保與可持續的理念,就這樣,陳春紅的“一杯水馬桶”走進了世博會。

“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轉變”,陳春紅參與了世博,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知道了中國人也有自己節能環保的項目。儘管對於即將前往法國參賽,非母語陳述的要求對她是個不小的挑戰,但陳春紅還是堅持說,我不會說話,難道不能從事節水事業嗎?

她堅信好的節能的創意會被全世界的人認可,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一杯水馬桶”會走進中國的千家萬戶。

喬琬珊:創業是一個Life long的過程

喬琬珊,Shokay 創始人。2012福布斯評中國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之一。

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喬琬珊就像所有幸運的、天才的、進入世界名校的女生一樣,有一個非常好的attitude。但跟其他從Top100名校出來女生不同,學商科出身的她並沒有選擇進世界名企,放棄了優越的條件和常規的職業生涯,學生時代參加過許多創業競賽的她立志在國內創業。“我想做一個‘社會型企業’,這個概念很新,但被社會經濟學界公認,在後金融危機時期,它將具備強大的發展潛力和生存空間。”

她從青藏和內蒙採集羊絨,在當地建立針織廠,改善了當地牧民的生活。在上海崇明,組織下崗女工進行編織。這個有點類似於“公平貿易”的商貿模式讓喬琬珊的織物項目具有了更深的意義。後來,她的SHOKAY品牌織物選擇與設計師合作,讓原始的東西與藝術結合,走上了一條更好更具文化意義的道路。

這個講話中英夾雜,非常attractive的哈佛女生讓大家找到了創業的力量,“最開始它是一個夢想,當它實現後,你需要毅力去支撐。創業是一個lifelong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