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摔跤吧爸爸精彩的觀後感

摔跤吧爸爸精彩的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92K 次

摔跤吧爸爸憑仗其超高口碑,成爲印度影史的票房冠軍。 摔跤吧爸爸精彩的觀後感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在這裏跟大家分享一下。

摔跤吧爸爸精彩的觀後感

摔跤吧爸爸精彩的觀後感【1】

「迫承載的夢想。」Geeta和Babita有個癡迷摔跤運動的老爸,因爲始終不能得到個寶貝兒子做繼承者,他把沒能實現的夢想強加到兩個女兒身上。兩個姑娘不過是教訓了欺負她們的男孩子,把兩個小夥打的鼻青臉腫,就讓老爸眼前一亮,感覺看到了希望。父親找到了摔跤繼承人,於是,地獄式的訓練拉開了帷幕,女孩子開始往女漢子的方向發展。看到這裏不禁感嘆,這老爸太自私了,強加給女兒們自己的夢想,問過她們的意願麼?

看過伍琦詩的《無聲告白》,母親那種窒息的關愛讓這個花季少女猶如困獸,有些抗爭毫無意義,只能用死亡吶喊出這無聲告白。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活在別人的期待裏,做別人眼中的自己真是太累了,這種期待成就了無形中的壓力。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給予我們生命,但他們到底有沒有隨意支配我們命運的權力呢?

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接受各種各樣的課外專題興趣班,各種樂器、各種舞蹈、聲樂、繪畫、棋類、奧數、跆拳道…怪獸家長們恨不得讓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或者去延續和完成他們沒有實現的夢想。培養一個各方面都出類拔萃的人才理論是可行的,但實踐當中卻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們產生逆反牴觸心理,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還要做好它,一旦做的不好,又打擊了某些小朋友脆弱的幼小心靈,真是從小就有心理問題的節奏。

現在的年輕人很少能認知自己真心喜歡的是什麼,沒有一個既定的目標又怎麼可以實現自我價值呢?琴棋書畫都成了怪獸家長們強加的負擔,管你們累覺不愛還是真能從中得到點樂趣。

夢想這個詞,現在拋給你,你會怎麼去詮釋呢?或者說你將來想成爲怎麼樣的人呢?如果是個性格獨立的人,估計會立刻有答案,但很多年輕人對這個詞很迷惘,所以從另一個側面去說,Geeta和Babita又是幸運的姑娘,在老爸的宏偉規劃裏已經讓她們上道了。

「最棒的父愛是給女兒自由和榮耀。」在印度,女性地位是你難以想象的低下,尤其是鄉下種姓不高的女性命運更可悲。倆女兒參加童婚朋友的婚禮後,朋友說:真羨慕她們爸爸讓她們摔跤,而不是像她從小各種做家務,等到了14歲就要嫁給她不認識的人,這就是印度很多女孩的命運,沒自己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力,要承擔鉅額彩禮(參考阿米爾•漢的《真相訪談》中的一期節目),結婚後則從一朵嬌豔的鮮花慢慢凋零。兩個月前看過印度電影《炙熱》(Parched), 松子說「生而爲人,我很抱歉」,在印度則是「生而爲女人,我很抱歉」,種姓制度、重男輕女一直都是印度社會的癥結,男權社會中女性地位低下,女性沒有絲毫尊嚴,被物化的女性在電影中只是一個縮影,等待她們的命運往往比電影裏更加坎坷。

聽了朋友的話,兩個姑娘不再對抗父親的強權,自己積極主動的開始轉變摔跤手的角色。可以看出,父親雖然像個魔鬼一般嚴厲,但他也是心疼女兒們的,在她們累的呼呼大睡的時候爲她們按摩,跑去求賣雞肉的小販降低價錢賣雞肉給他爲女兒增加營養,在村裏摔跤手賽場上,看到自家姑娘被對手挑釁時憤怒的表情亮了,這真是虎父無犬女,姑娘們也沒辜負老爸的期待。

這另類的父愛,就是給女兒們自由和榮耀,在這被承載的夢想支撐下,讓她們成爲更好的自己,能夠有自己選擇自己命運的權利。

因爲阿米爾•汗也是一位父親,我相信他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位偉大的父親。父愛不是給孩子優良的衣食住行和受教育的機會就夠了,父愛深沉而內斂,父親往往會培養出孩子剛毅的靈魂和戰勝挫折困難的信心,會讓孩子學會獨立,從而可以自己展翅高飛,而不是繼續縮在父母羽翼下。

「父權制衡下的女權意識。」所謂父權,就是男人通過強制壓迫決定女性應該做什麼,把女性置於男性統轄之下,女性是沒有話語權的,中國封建社會有三從: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父權社會下女性被徹底的物化,成爲男人的附屬物品,而在今時今日的印度,這些都不算新鮮。Geeta在進入國家體育學院的日子裏,逐漸放飛自我意識,努力擺脫父親的控制,她蓄長髮,課餘閒暇去看電影,質疑和怒懟父親,女兒放假回鄉和老爸有了一場對決,老爸被女兒虐到,這是父權重重被撂倒在地。猜想父親是既開心又難過,開心是因爲女兒在努力成爲他希望她成爲的樣子,能夠自己做主,不再依附男性;難過是因爲女兒這樣任性會讓她錯失做世界冠軍的機會。

這是包裹在父權體制下的女權主義。父權制高高在上的社會,女性價值被踐踏,尊嚴被摧毀,阿米爾•汗可以說是用心良苦選擇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去弘揚女權主義,很多時候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Geeta最後一場比賽,父親給她的建議就是爲“女權”去戰鬥吧!看看那些小女孩,她們會因爲你今天的榮耀而改變一生的命運,這不僅僅是一場比賽的輸贏,而是一個顛覆國家女性地位的翻身仗。

「你的恐懼纔是你真正的對手。」戰勝內心的恐懼是我們終其一生都在自我鬥爭的癥結,害怕別人對自己失望,害怕現實生活大大小小的不如意,我們甚至害怕到忘了自己可以結束這一切害怕。終極PK,看不到父親的身影,Geeta慌亂了陣腳。想起來年少時父親丟她和妹妹進河裏的場景,那時候父親說,我不是時時刻刻都在你們身邊,要學會面對自己的恐懼!面對曾在她面前兩次敗北的強大對手,面對肩負的重大責任,這個二十歲左右的姑娘彷徨了,很多時候,擊倒我們的只不過是自己的恐懼心理,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裏說:“恐懼是生活惟一真正的對手,因爲只有恐懼才能打敗生活…恐懼永遠都源自你的內心。”這是個殘酷的世界,真正阻擋我們、擊倒我們的往往不是競爭對手,而是我們自己認慫了。

現實中阿米爾•汗爲電影增肥28公斤又花費5個月時間減重25公斤,他做到了,雖然一度很有挫敗感,後來努力堅持,奇蹟就發生了。所以,做任何事情都一樣,腳踏實地勇敢的前進下去,雖然夢想和目標距離我們很遠,但只要你願意,前進一點,就多一點希望和收穫。

「成爲印度良心的男人。」阿米爾•汗是一位頗具社會責任感的人,在他製作的《真相訪談》裏,關注社會弱勢羣體、聚焦公職人員腐敗、犀利的揭露那些血淋淋和骯髒不堪的真相,他說 “批判自己和自己的國家是我們進步的第一步。沒必要爲自己祖國被放在聚光燈下而羞恥,應該羞恥的是我們的國家在那一方面有欠缺。”問題已經暴露出來了,接下來就要解決問題,直面還是逃避,阿米爾•汗作爲印度良心一直勇敢發聲亮劍,作爲一個功成名就有影響力的人,更是社會的一份子,就要有責任去引導這個社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不遺餘力的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請堅持跑下去,你會發現不是你一個人在努力。」終其一生,我們都在成爲更好的自己,這世界人間險惡也有時,春暖花開也有時,進階版的自我需要潛心修煉,然後和過去的自己告別,迎接全新的自我。我們每個個體對於這世界來說是很微小的存在,但在這個社會羣體裏,人與人之間應該是共生共榮的存在,Geeta奪冠後有那麼多女孩兒追隨她的腳步,阿米爾•汗的《真相訪談》播出之後也是舉國轟動甚至影響到國家法律的健全,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努力也會影響到周圍的人,同樣周圍的人也影響着我們,我相信只要你願意積極努力就會有所改變,就算微乎其微,態度很重要!

摔跤吧爸爸精彩的觀後感【2】

爭議最大的是關於價值觀的問題,大多說是我們要結合印度國情,那我們是不需要考慮它作爲引進國內的高分片之一的影響嗎?

所以我們考慮印度國情了,好的吧,讓我們乾了這碗雞湯,讓爸爸再打我一次。

如此說什麼只去考慮印度國情,那主要價值觀分歧點——關於父親讓女兒完成父親的夢想,我們就不需要在乎了嗎?劇情情節一路暗示這種錯誤的價值觀,難道對我們的認知不會有影響?

再說關於破的問題,不論在印度,還是對於中國,你想不想破,你準備從哪個領域去破,這是你的問題,不關於你父親,你父親可以影響你,甚至可以建議你,但他沒有權利決定你。女主沒有去摔跤,說不定就讀書上大學當導演拍3傻第二部揚名中外了呢!在自由意志得到尊重和重視這條路上,我們中國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有多少孩子可以不用考慮父母,自由選擇自己的道路,很少。但我希望有一天,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不在是禁錮你的理由,有一天,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的父母也懂得。

女主最後得到冠軍是happy ending,如果最後她就是成爲了一個婦女,她就很失敗嗎?對於民族的覺醒來講,對於女權主義的推崇來講,女主是偉大的,她給了印度女人了希望。但對於個人來講,真的成爲冠軍和她成爲一個普通的婦女,幸福值差距很大嗎?或許一個人活着,我們不止談個人的幸福,也講國家的榮辱,但是,我作爲一個人,不止是一個女人,所有的人,有沒有人權?(或許在我心目當中,尊重他人的自由意志高於一切)

在豆瓣上看到一個評論,大致講光是女權的這個話題他就願意打上滿分。女權可以是熱點,所以我們就就要讓它成爲噱頭?在電影界,好作品就是探究人性,引發思考,女權就必須特別、及高尚嗎?《摔跤》它細節就是不細緻,設定上就是有缺陷,僅僅沾個女權,它也不會變得多麼了不起!至少不是什麼因爲女權而滿分這麼簡單的話語。

最後我想說一點關於劇情人物設定的單一問題,很少片子讓我覺得角色設定單一,這個片子讓我有此感,我覺得是因爲所有人物都單一,大篇幅引起我的關注。最讓我感到不可思議的角色是體育學院的教練的完全黑化,最初的刻板傲慢就是教練給的印象了,然而到最後都決賽了還鎖住父親是不是太過了,難道他覺得一個冠軍,他是這個冠軍的教練這件事情這麼不重要?我表示懷疑。

總的來說我看完這部電影有一種讀完一篇優秀小學生例文的錯覺。

最後說,我不怕噴,只希望噴的人有水準,坐等賜教。

作爲一名鍵盤黨,噴完以後我要講我喜歡的地方了哈哈哈哈哈。

摔跤的鏡頭很喜歡,不誇張,但也讓人緊張,很是讓人對摔跤這個運動產生興趣啊。

第二真的很喜歡劇中的媽媽啊,父親說出錢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我既有對劇中母親的尊敬,還有對印度大男子主義的憤懣。

第三表哥真的太可愛了,希望有一個表哥這樣的南朋友哈哈哈哈。

決賽時女主對手的鞋很潮流我很喜歡。

最重要,女主最後那句“太完美的人生是沒什麼意思的”,好吧,原句我忘了,但是真真喜歡,戳心了。

摔跤吧爸爸精彩的觀後感【3】

我認爲,一部電影能否稱之爲優秀,主要看三個部分:立意,效果,和演員。

首先,立意。這部電影的立意主要就是女權,很多文章都對此有過很深入的分析。整個故事的主線就是兩個印度小村莊的女孩,吉塔和巴比塔,從一開始的全村笑柄(因爲摔跤,在吉塔和巴比塔出生的那個小村莊裏被視爲男性運動)變成了全村乃至全國的驕傲。而整部電影宣揚的是一種平權的思想:即男女平等,男性能做的事情女性也能做到。

其次,效果。《摔跤吧》有一個深刻的主題,但是該有的喜劇效果也沒少。比如吉塔表哥在馬哈維亞(爸爸)的一個怒視下把話吞下去,還有在吉塔緊張比賽的時候,教練與父親佈置戰術的差異,等等都是不錯的包袱。比起某些國產電影用髒話或者網絡用語做笑點,這部電影用的是演員表情的'變化及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差異來做包袱。除了喜劇效果之外,比賽的氣氛也渲染的非常成功。在每場比賽關鍵時刻,觀衆的吶喊掌聲,親朋好友眼神中的信任、期待與緊張,都把觀衆拉入了比賽現場:把電影觀衆,拽進了比賽,身臨其境。吉塔每一次的得分,讓電影觀衆都想爲她鼓掌。(筆者在看的時候,電影院裏就有人在鼓掌)。吉塔半決賽的最後跟一位悍將決勝負的時候一個由守轉攻得分取勝的片段非常的振奮,筆者在看第二遍的時候依然心裏咯噔一下。當然,這部電影催淚的地方也很到位。比如最後馬哈維亞聽到國歌知道自己女兒奪冠的時候包含淚水的眼睛,還有巴比塔在場邊眼睛裏含着淚水依然努力喊着:“加油,吉塔”,再來吉塔屢次受挫跟父親通電話的時候......總的來說,喜劇效果,比賽該有的氣氛,淚點這部電影都做的非常好。

而好的效果,往往離不開演員對角色的刻畫。可以說,這部電影裏面的每一個角色都是鮮活的。Zaira Wasim和Suhani Bhatnagar 把幼年時吉塔和巴比塔一開始對訓練的憎惡和到後來對摔跤比賽的熱情和堅定表演的淋漓盡致;阿米爾汗的演技,筆者認爲已經不用在這多贅述了;吉塔和巴比塔的表哥,一個承包了整部劇60%笑點的角色,把看到親人贏得比賽時候的興奮、對親人的關心,以及對自己叔叔的畏懼中帶着敬佩與喜愛都演的非常到位。而劇中的其他角色,該小人的小人,該市儈的市儈,該小迷妹就演好自己小迷妹的角色。整部電影主要描寫的是吉塔的失敗和成功,巴比塔在全國比賽的成功主要是來反襯吉塔在國際大賽的失敗。但是,筆者以爲,桑亞·瑪荷塔所刻畫的成年巴比塔在整部電影的效果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在比賽關鍵時刻巴比塔的加油鼓勁,還有她充滿信任卻時常包含淚水的眼神,還有吉塔得分時候的吶喊都是渲染比賽氣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部電影中,演員的眼睛裏經常含着淚水,他們每一個挑眉,轉眼珠,微笑......都那麼的恰到好處,不做作。

分享一些筆者最喜歡的一些片段和電影的其他小亮點。第一個就是吉塔準備參加決賽的時候的一個背影,這個背影在電影中大概兩秒鐘,卻很振奮人心,或許是因爲筆者是一個競技體育迷吧。

再說說電影的配樂。同樣的旋律,不同的詞,不同的樂器就可以刻畫出不同的人物心理。《摔跤吧》在音樂運用上,筆者認爲是做的非常好的。

還有就是最後吉塔得到冠軍與父親分享喜悅的那一刻,沒有過多的言語,只有敘述者(吉塔的表哥)說了一句:“經過十幾年的努力,我們終於聽到了這句話”緊接着就是馬哈維亞一句簡短的話:“薩巴斯”(音)。字幕給出的是“你是我的驕傲。”(所以筆者還是建議看原版,印度語這句話不要太感動)筆者喜歡簡潔但是有力量的結尾,這部電影就是了。

當然,這部電影還是有瑕疵的:被些許人詬病的父權主義,還有略顯老套的故事情節。父權主義在這最開始的時候馬哈維亞逼迫自己的女兒們實現自己的夢想體現出來,但是筆者認爲如果吉塔和巴比塔對摔跤沒有熱愛就不可能到達最後的高度,還有從馬哈維亞對學校管理人的獨白以及對女兒們的各種擔憂都可以體現出他對女兒們的愛。

故事情節略顯老套。的確,電影故事的主線不過就是失敗堆砌小成功,小成功推向大成功,小成功與大成功之間又有失敗的阻隔。但是,就像籃球比賽的回放,你已經知道了結果,但是在看回放的時候依然會爲運動員的表現而驚歎。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