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三篇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三篇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三篇

導語:每個人的每個閃光點都能得到及時反饋,幫助他及早穩固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篇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大家快來看看吧!

電影《摔跤吧!爸爸》觀後感三篇

觀後感一:

在父親節前一天,我走進電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摔跤出身的父親未完成爲自己的國家奪得金牌的夢想,之後發現兩個女兒有“打架”的天賦,就讓女兒進行魔鬼般的訓練,兩位女兒成爲摔跤手,成爲全國冠軍,又代表印度參賽成爲世界冠軍的故事。

影片中最使我感動的是吉塔離開父親的訓練,忘掉父親的教誨,她放縱自己,導致在幾場國際比賽中失敗。她失敗後在妹妹的勸說下,最終鼓起勇氣去尋求父親的理解,也尋求父親指導。在撥通爸爸電話的那一刻,她泣不成聲,電話那頭的爸爸也淚流滿面。通電話後,吉塔開始重認清自己,爸爸也來到體育學院附近租屋,在父親無私的父愛和嚴厲的訓練下,進入決賽。

最終吉塔聽從了父親的指導,最後關鍵時刻,在父親缺席的賽場,吉塔沉靜下來想起父親的話:“爸爸不能時刻都能來救你,你要靠自己”,“你如果贏了這場比賽,就能成爲上百萬女孩的榜樣,在印度永載史冊!”她最終依靠自己的積蓄的能量及智慧反敗爲勝。當吉塔把金牌遞給爸爸,爸爸給女兒戴上金牌,爸爸說出你是我的驕傲!的那一刻,我用手捂上雙眼,任感動與幸福的淚水順着指縫流下來。

我看着感動的畫面,我不禁也回想起父母爲我做的點點滴滴,對我既嚴厲又鼓勵呢。

我記得去年,我班語文老師選我參加“魅力玉林,五彩田園”的徵文比賽。我就信手拈來在小記者網發表那篇《秀麗的荷花》抄上去後,就開始看《熊出沒》。

看着看着,我聽到開門聲,我立即拿數學練習冊出來,一邊寫一邊看動漫片。

“曉峯,這天在校園有什麼收穫?完成作業了嗎?”爸爸笑呵呵地問。

“語文作業是一篇徵文,我完成了。此刻正在寫數學練習呢。”我興高采烈地說,心裏想着得到老爸的讚許。

爸爸拿過我剛纔的“傑作”一看,眉毛就皺起來一怒“那怎樣行,這文章不是已刊登了嗎?你不開展思維想一些新穎的,還有字體不夠工整美觀,上到初中語文卷面書寫有6分,那你就吃虧了。”

“我又不是初中生,吃什麼虧?”我嚷道。

“你忘了,你前幾年書寫都工整美觀,做什麼事都要用自己最大的潛力作好才行。”老爸說,“還有做作業要認真而細心,不要趕着完成,或者一邊寫一邊看電視,這樣容易作錯題。”

“爲什麼這樣呢?我完成就好了,我就要一邊聽歌一邊寫。”我和老爸對質起來。

老爸火冒三丈,關了電視機,藏起遙控,關掉了手機音樂。從這天開始,要進入複習狀態了,不許看追星電視劇。

老爸又拿來徵文“傑作”,在身旁輔導我,打開思路,重新寫作。最後,在徵文比賽揭曉時,我獲得二等獎。我把獎狀交給老爸,老爸撫摸着我的頭說:“你是我的驕傲!做什麼事要有始有終才行。”

我想:正如《摔跤吧!爸爸》中的爸爸,如果他對女兒不嚴厲訓練與心理輔導,女兒忘掉初心,不重拾自信,那金牌就會落在別人身上了。由此,我讀懂了父愛,也懂得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觀後感二:

劇中,吉塔獲得全國摔跤冠軍的榮譽,來到國家體育學院讀書,準備問鼎世界冠軍,實現爸爸的夢想或許彼時也已經是她自己的夢想。

同時也開啓了她的成長難題——到底聽誰的?聽爸爸的,繼續按照原來的“過時”“老舊”方法訓練?還是聽教練的,按照新的“更科學”的技巧訓練?

她選擇了後者。於是父女之間有了一次嚴重爭執。

到底該聽誰的?

吉塔會選擇聽教練的,按新方法訓練,也是很正常的反應。

小山村的女孩第一次走出家門,看到那麼多新鮮事物,這才把心底那個曾經無數次想反抗爸爸的小惡魔勾引出來。她一定要有這麼一次內心的掙扎與探索,才能完滿她的人生選擇。

但是最終,聽爸爸的,纔是正確的選擇,纔是她能夠最終戰勝自己,戰勝恐懼,讓世錦賽頒獎會場奏響印度國歌的關鍵所在。

爲什麼一定要聽爸爸的?

因爲,對於教練來說,吉塔是幾十分之一,拿不拿獎沒關係,拿了獎更好,不拿獎可能別人會拿;

而對於爸爸來說,吉塔是百分之百。爸爸選擇百分百相信她能做到,百分百肯定只要你如何就能如何,帶着她不折不扣執行訓練。而且,爸爸最瞭解她,爸爸最愛她。

這就是爲什麼要聽爸爸的。

就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已經產生了強烈的共鳴,因爲這些情節讓我想起了一個朋友的故事。

朋友的孩子今年讀二年級,但學校和老師似乎都屬於上個世紀,我們這代人讀書的年代——赤裸裸的應試教育。孩子每天帶回家的作業都是一堆卷子,上課練習也是一堆卷子。看着孩子每天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做作業上,成了朋友的噩夢。

隨着對教育的認知不斷提升,朋友清清楚楚地知道,孩子此時最重要的任務不是用那寫字不夠快,不夠好,不夠正確的筆,去做海量的試題,而是大量輸入語言,培養閱讀習慣,激活母語思維能力。

爲此,性格內向並不是特別愛拋頭露面的她,選擇了保護自己的孩子。她先是跟孩子的老師溝通,送書給孩子的語文老師班主任,無果;接着選擇找校長座談,試圖把新鮮的思想、理念和正確的教育規律,帶給學校,以一個家長的身份去影響和改變學校的教育。真真勇氣可嘉!

她跟我說,在跟校長座(jiao)談(liang)的時候,剛開始有點兒緊張,畢竟面對的是高高在上的一校之長,但是她很快就進入了狀態,文思泉涌。校長無論怎麼說,她都能接上,並把問題回拋給他。總之,如果這是一場兩種教育理念的辯論賽,朋友是鐵定的勝利者。

可是,校長的腦筋並不那麼活絡,朋友的一番開導,並沒有讓他意識到學校語文教學和教育的問題。最終他只是試圖說服朋友放棄,而跟着學校走應試的老路。

在與學校不斷抗爭的過程中,孩子一定會面臨着兩難選擇:到底該聽誰的?聽老師的,還是聽媽媽的?

很顯然,孩子應該聽媽媽的。

對於老師來說,孩子只是衆多孩子中的一個,不管他學習如何,班裏總有第一名,總有學習相對好的孩子,不管這個好是哪裏來的,老師都會自動把它據爲己有。就像教練口中說的“你們總有三個要獲獎,或者是你們三個或者是他們三個,無所謂。”

而對於媽媽來說,他是媽媽的全部,媽媽要想盡一切辦法,不讓孩子像父輩一樣,成爲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做語文老師這麼多年,跟數學、英語老師也經常交流,我發現,中國的體制內教育永遠如此——如果有人質問你的教學方法出了問題,老師能找到的最有力說辭就是:那我們班學習好的多了去了。你家孩子自己不行,能怪誰?

這不是吉塔在賽場上失利的時候,吉塔教練的抱怨嗎?——你今天怎麼搞的?你只能在51公斤級獲獎,55公斤別想了。他肯定堅決不承認是自己的指導出了問題。

這些學習好的,有多少是老師教學方法的功勞?是學校教育理念的功勞?又有多少是課外培訓機構或者家長的功勞?有句流行語說得很好,不管是幾小畢業的,都是培訓機構畢業的。

總有學習好的,總有能把分數考得很像樣子的孩子。可是關鍵問題是,學校是否應該選擇,能夠讓大部分孩子都有較大提高的教學方法?是否應該選擇可以讓每個孩子都能高效學習的方法?是否真正去探尋教育教學的內在規律?而不是因循守舊,按部就班領導讓我們怎麼教,我們就得怎麼教,教委讓我們這麼做,我就必須這麼做。

我覺得,朋友孩子的老師和校長,明顯就是那個體育學院的教練,他們按照上級的指示來做事,而不是按照自己領會的規律來做事,不是本着對每個孩子負責的原則來帶孩子學習、訓練。

朋友最近非常苦惱,也日漸明晰了一個不得不走下去的路:讓孩子回家上學。不惜放棄學籍。跟摔跤爸爸的行爲如出一轍。這源自對孩子深切的愛和責任。你們可以犧牲大多數孩子,用你們所謂“多做題”的“好”方法,來篩選出所謂的“優秀成員”。而我,只有這一個孩子。我得確保他的成長與優秀,我要用我最大的努力讓他成爲他想成爲的人。對他,我會給予我最大的信任和最多的幫助。對學校,他是N分之一;對我,他是全部。

看到摔跤爸爸對學校的反抗,吉塔對教練的抵禦,我禁不住就想到了她,我這位可愛的朋友,和她所經歷的一切,還有她將要抉擇的一切。這是創舉。至少對於她自己,和她的孩子來說。我們應該聽誰的?用心判斷,用愛鑑別。去聽那個全心全意愛着你的人的話。Ta是對的[]。因爲你是ta的全部。

觀後感二:

很久不寫影評了,懶是一個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沒有看完很想寫的慾望。昨晚看完《摔跤吧,爸爸》,回到家,特別想寫點什麼。

《摔跤吧,爸爸》講的是印度一個全國摔跤冠軍爸爸,畢生的夢想就是爲國爭光,站到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然而他因生活所迫放棄摔跤。他希望兒子可以幫他完成夢想——爲印度贏得世界級金牌。不料命運捉弄讓他生了四個女兒,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女兒有摔跤的天賦,於是開始訓練女兒摔跤,努力使女兒變成世界級的摔跤手。在男權社會的印度女孩子練習摔跤,引來了全村人的譏諷和嘲笑,吉塔姐妹倆也受到了同學們的冷嘲熱諷,他們排除所有的困難,最終,女兒終於達成了爸爸的夢想。

這部片子中的爸爸,褒貶不一,很多人認爲爸爸過於專治,爲了完成自己的夢想,把願望強加於女兒身上,並對女兒進行了慘無人道的訓練,有觀衆甚至認爲這是一部家庭暴力片。可是我卻不認同這個觀點。

我們在羨慕郎朗高超的琴藝、某某又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同時,只看到了他們的光鮮,殊不知背後他們同樣付出了無數的汗水和努力。沒有一個孩子不喜歡玩耍,沒有一個孩子喜歡天天坐在琴凳上練琴,如果沒有家長的嚴格要求,哪來的成功。所謂的天賦和神童,那只是傳說而已,再大的天賦,再神奇的神童,如果沒有後天的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最後的成功。永遠都要記住“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

小的時候,我們往往責怪父母,管的太嚴,管的太寬,可是長大後,往往會感謝自己的嚴父厲母。影片中的女兒開始也對爸爸充滿了抱怨和不解,當大女兒吉塔取得全國冠軍離開爸爸,前往國家體育學院學習之後,脫離了爸爸的管理,她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甚至不屑於爸爸的教學方式,最終在世界賽中完敗。她懊悔的同時開始理解爸爸,在撥通爸爸電話的那一刻,她泣不成聲,電話那頭的爸爸也淚流滿面,而熒屏前的觀衆更是熱淚盈眶。

覺悟之後的吉塔,再一次開始按照爸爸的指導刻苦訓練,最終,終於在父親的不懈教導下站在了世界最高領獎臺上。那一刻,爸爸的一句“你是我的驕傲”,再一次把劇情推向高潮。

一部主色調本該暖心、幽默、勵志的片子,除了影片本該有的特色外,卻幾度讓人有落淚的衝動。面對質疑,父親不爲外界所擾,堅持給姐妹倆訓練時的偉岸形象出現時;爲去除長髮干擾,清晨減掉姐妹倆作爲女性特徵的長髮,剪動、發落,吉塔絕望落淚時;在只有男孩的摔跤場,經過惡鬥取得勝利,裁判舉起已是灰頭土臉的吉塔的手臂時;在爲女兒與體制內國家體校的不公進行抗爭,父親含淚舉起並一頁頁翻過悉心珍藏的女兒所取得的榮譽時。太多讓人因愛而產生感動的片斷不能一一歷數。

影片快結束時,父女對話的場景,揭示了影片的主旨。在決賽的前一晚,父親對吉塔說,只有你取得了勝利,你纔將作爲榜樣被人們永遠記住,你才能通過自己改變印度所有本來註定要與鍋碗瓢盆,相夫教子過一生女孩兒的命運!這一番話,再一次觸動了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又讓人熱淚盈眶!

用愛心、努力和熱情去澆灌希望。當結尾振奮人心且歡快的音樂響起時,我還沉浸在那個真實勵志的故事中不忍離場。

一部好劇,推薦你去看,定會不負期待!

觀後感三:

別以爲你看懂了“狼爸”教育學!

最近,最火的電影無疑是《摔跤吧!爸爸》,這是一部推薦給所有家長和孩子看的電影。

這部影片記錄着一個父親下狠心苦心栽培兩個女兒成爲優秀的摔跤手,同時向世人展示着男女平等之期望。

在電影院看完《摔跤吧!爸爸》,出來的時候,聽到前面一家三口中爸爸對媽媽在說:“你看,我就說了吧,就是要嚴厲要求孩子,這樣才能培養出一個有出息的孩子。電影中的兩個女兒要是沒有嚴厲要求,她們怎麼可能獲得世界冠軍。你平常就是太慣着孩子了,你再繼續這個樣子,孩子遲早會被你毀掉。”

我不禁毛骨悚然。

在中國這個盛產虎媽狼爸的國度,希望一些家長,不要因爲《摔跤吧!爸爸》這部電影的大熱,而產生更多的虎媽狼爸。

說實話,雖然很多朋友看《摔跤吧!爸爸》看到了勵志,我卻看到了更多的心酸和無奈。如果還有更多中國父母僅僅把劇中父親嚴厲要求女兒的那一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我更會覺得無奈了。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的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真的是因爲父親的嚴厲要求而獲得父親期待的成功嗎?

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摔跤吧!爸爸》中,女兒爲何能獲得父親期待的成功?

1、心理動機和學習興趣

劇中的兩個女兒有強烈學習摔跤的心理動機和學習興趣。

最初劇中的爸爸逼迫兩個女兒學習摔跤,進行高強度的運動訓練,女兒雖然出於害怕嚴厲爸爸的心理,剛開始能夠按照爸爸的要求來做,但是之後是反抗的,反抗被鎮壓無效後開始消極怠工。

因爲這只是爸爸的一個未完成夢想,希望通過女兒來實現。而正是因爲這個夢想是爸爸的,不是女兒的,所以兩個女兒根本沒有強烈的心理動機來做這件事情。

你可以逼迫奴隸聽話做苦工,但是你無法逼迫奴隸愛上他的工作。

所以,女兒根本不可能愛上摔跤,當你都不熱愛一個項目的時候,你怎麼可能長時間投入地去堅持下來,堅持不下來也就更談不上取得成就了。

轉機在兩個女兒去參加朋友婚禮後發生了。兩個女兒聽到比自己年長不了幾歲的新娘對她們說:“我們的現實就是這樣:以女兒身降生的一刻起,就註定與鍋碗瓢盆爲伍,終日操持家務。待到14歲,便要嫁爲人婦。爲了擺脫家庭的負擔,要嫁給一個從未謀面的男人,相夫教子,這是我一生所有的使命。至少,你們的父親把你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他爲你們遮風擋雨,他爲你們忍辱負重,他就是爲了讓你們有自己的將來,有自己的人生,他又有什麼錯呢?”

兩個女兒與其說是被激勵了,我更覺得其實是被嚇着了:一想到自己14歲就要嫁人,今後一輩子只能與鍋碗瓢盆爲伍。與這樣的人生相比,實現爸爸的夢想,成爲摔跤運動員的人生真是要好上百倍。

在那個當下,成爲摔跤運動員已經是這兩個女孩子唯一的最好的道路。這是第一條分水嶺。兩個被嚇着的女兒立馬有了強烈的學習摔跤的心!理!動!機!

一改之前消極怠工的學習態度,開始出乎爸爸意料之外地主動認真訓練。之後,隨着兩個女孩能力的提高,爸爸開始帶着女兒去參加比賽。

第一次比賽,沒有任何比賽經驗的吉塔輸了。

雖然輸了,但是參加了第一次比賽,體會了競技體育項目帶給人的激動、興奮、愉悅和滿足之後的吉塔,開始主動對爸爸說:爸爸,我還想參加比賽。

這是第二條分水嶺。從這個時候開始,意味着之前僅僅只有學習動機的吉塔不僅有了學習動機,她愛上了摔跤運動,開始有了強烈的學!習!興!趣!

父親同時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激勵師,不斷給予女兒正向的積極激勵。比如在決賽前夜對忐忑的吉塔說:“如果你明天贏了,並非自己獨享勝利,有幾百萬個像她們一樣的女孩跟你一起得勝,所有被認爲不如男孩的女孩們、那些被迫做繁瑣家務的女孩們、那些被嫁出去生兒育女的女孩們,明天你不僅跟澳洲選手比賽,還是跟這些輕視女子的人比賽!”

2、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方面,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發揮自己的優勢。一個人如果能在自己有天賦有優勢的方面進行深入學習,相對於沒有優勢的人而言,往往更能夠事半功倍。

劇中的兩個女兒明顯有着在身體運動方面的優勢,尤其有着在摔跤方面的身體天賦和優勢。這個肯定得益於父親的基因遺傳。

她們的父親原本就是摔跤運動員,曾經獲得國家級別的比賽冠軍。而且也正是因爲父親曾經是專業運動員,他能敏銳發現女兒在這個方面的天賦和優勢。

當劇中的爸爸在收到鄰居投訴兩個女兒把他們家兒子打得灰頭土臉時,一下就如同發現寶藏般意識到兩個女兒具有摔跤方面的天賦。

這個發現讓他走上了培養兩個女兒成爲專業摔跤運動員之路。而作爲陪練的侄子,劇中的父親最初就發現了其沒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對他的定位僅僅是陪練。

而我們周圍太多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壓根就不具備某些方面的學習天賦和優勢時,美其名曰嚴格要求孩子,實則是逼迫孩子去學習自己不喜歡和不擅長的事情。

明明孩子是在數理邏輯和言語智能這兩方面不具備優勢,硬要逼迫他努力在我們基本上只考驗這兩項智能的中國應試教育中脫穎而出。

明明孩子不具備鋼琴演奏方面的天賦和優勢,還是要逼迫他努力堅持考過鋼琴十級。

就如同逼迫兔子去游泳,鴨子去跑步。爲何不能是兔子就去跑步,是鴨子就去游泳呢?

而電影中的兩個女兒正是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天賦和優勢。

在這樣的高起點下,在父親有效的訓練下,她們的摔跤運動員之路可謂一路通暢。

過關斬將,最後順利獲得國家級別的獎牌。

3、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各類學習都是有方法的,掌握了正確的、合適的方法,往往能讓我們的學習更有效率,提升更快。

劇中的父親因爲是專業摔跤運動員,而且還是全國冠軍,所以在培養兩個女兒成爲摔跤運動員的過程中,一直給予了女兒非常有效的針對性學習方法指導。

也正是基於父親有效的學習方法指導,兩個女兒成功實現了從農村土妞到專業運動員的逆襲。

之後進入國家體育學院學習的女兒吉塔,因爲沒有得到教練有效的學習和訓練方式指導,導致在後續的一系列比賽中連連失敗。

而在接受了父親更加針對性有效的訓練方法和比賽方法指導後,吉塔又開始了連連勝利之路,這也說明了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是孩子學習中必不可缺的一個要素。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清晰看到劇中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在獲得摔跤運動方面的成功的過程中,劇中的父親確實非常好地發揮了伯樂,激勵師,教練的作用,成爲了兩個女兒摔跤運動成功路上必不可缺的人。

所以,吉塔和巴比塔的成功,絕不是因爲父親的嚴厲要求。而是上述綜合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結果。

最好,希望這篇觀後感能對你有所啓發,讓你更多看到孩子教育的全貌,同時也希望更多的孩子在家庭教育的幫助下能夠真正成爲愛學習、能學習、會學習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