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不包辦代替,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拿主意

不包辦代替,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拿主意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3W 次

不包辦代替,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拿主意

不包辦代替,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拿主意

不少父母都不自覺地認爲孩子完完全全是屬於自己的,沒有意識到其實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作家紀伯倫告誡父母:“孩子來自你的身體,但是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不能塑造他們的思想……”父母對孩子過度的保護、過高的期望及管教,會扼殺孩子本來的天性。不經意間,我們的做法正是以愛的名義代替了孩子精神的獨立。

父母不要一味地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這個味道不錯,吃這個吧!”“這個更可愛。”“這件很適合你,買這件吧!”這樣孩子會逐漸失去自己的主見。而應該將選擇權交給孩子,比如“選哪個呢?”“那個好嗎?挑你自己喜歡的吧!”這樣在餐廳點菜、買衣服、買鞋帽時,讓孩子從小就有發言和選擇的機會。

孩子年齡小,是非判斷標準還很模糊,他們主要是按自己喜愛和厭惡的情緒來判斷人物和事物的是與非。父母在生活中要耐心地正面誘導、糾正,使孩子通過成人對其行爲、言語的評價,逐步認識到自己行爲的是非,從而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一個人不能沒有自己的主見。沒有主見和定力,就不是一個獨立自主的人。從家教的角度上講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整天活在別人的陰影裏,太在乎他人的看法,難免會陷入隨波逐流的境地。失去“主心骨”的孩子很難培養獨立的人格,將來又如何能在人羣中獨樹一幟,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呢?

特別要講的一點是,要真正培養孩子的自主性,父母自身必須是一個很有“主心骨”的人。

不包辦代替,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拿主意

1.給孩子自己作決定的機會

我國傳統家教中十分注意培養孩子“聽話”、“順從”,卻不注意傾聽孩子的意見。小到生活上的事,大到孩子的發展方向,一概由父母決定,孩子缺少自己作決定的機會,這就不能培養他們的抉擇能力。然而,自我抉擇能力也是獨立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凡是孩子自己能夠想的,應當讓他自己想。”遵循這樣的原則教育孩子,就能培養其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們有的父母很注意豐富孩子的知識,也常常耐心地回答他們提出的問題,但往往忽略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例如,有的父母給孩子講故事,一頁頁地講,一本本地講,孩子只是靜靜地聽。其實,給孩子講故事,父母也應適當提出問題讓孩子自己參與,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正面管教祕訣】

心理斷乳不是突變的過程,而是孩子對父母的關係從依賴到獨立的較長的變化過程。21世紀社會變化更加劇烈,科技發展更加迅猛,因此,爲了適應現代社會需要,就要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2.不要將自己的過往經驗灌輸給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師,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但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只是直接灌輸自己的過往經驗,代替孩子回答問題,而不是啓發孩子,讓孩子在親身實踐中得出自己的答案[]。

孩子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當中會有許許多多的疑問。做父母的要意識到疑問是孩子求知的動力。猶太父母在孩子有了疑問的時候,先不忙着給孩子正確的答案,他們會因勢利導,讓孩子在疑問中探求事情的真相,藉此啓發孩子的探求慾望,這樣,孩子的分析問題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將會得到加強。

每位父母都應該鼓勵孩子勇於嘗試,讓孩子不斷提升自我。

【正面管教祕訣】

孩子的成長過程也是認知的過程,大人的經驗固然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但孩子的親自嘗試要比大人的教誨深刻得多。即使孩子在親身體會的過程中犯錯誤,我們也要多包容。

3.控制太多會影響孩子主動思考

孩子的年齡小,在這個充滿迷惑的世界裏容易由於無知而受到傷害,因此在他們成長過程中需要與一些敏感的、有責任感的、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的成人在一起,才能機智地避開生活中遇到的災難。

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太多,孩子將很難有機會發展獨立性,他們會更多地依靠父母來告訴他們該做什麼、如何做以及什麼時候做、怎麼做。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看到一些孩子不管做什麼事,總是不能離開父母的眼神或指導,這樣怎麼能真正地敢於嘗試、掌握做事的技能呢?

我們經常會遇見有些父母,一會兒讓孩子幹這個,一會兒指使孩子幹那個。對孩子來說,玩什麼、怎麼玩似乎都被大人限制住了,孩子自身的主動性思考常常無從體現。因而父母在培養孩子做事能力之前最重要的是訓練孩子學會自己獨立的思考。父母怎樣在做事中培養孩子的自主思考呢?下面的做法值得借鑑。

分享孩子做事的快樂。良好的情緒情感是促進孩子智能發展的重要因素。與孩子分享做事的快樂,能夠使孩子經常處於正常的情緒中,並且增加他做事的熱情和積極性。比如,孩子做成一件很小的事時,爸爸媽媽真誠地邀請孩子展示一下,或者和孩子一起重新體驗一遍他做事的過程。這種情緒將極大豐富孩子做事的激情。

父母要學會平衡自己的權威和孩子自主之間的關係。比如,媽媽在洗衣服的時候,孩子也想湊湊熱鬧,在旁邊轉來轉去,試圖“渾水摸魚”,這時媽媽不要怕麻煩或擔心孩子弄溼衣服,可以拿一塊小手巾給孩子,問孩子“手巾該怎麼洗啊?”有意識地讓孩子用行動或語言來展示一下,這樣孩子就會細心觀察、模仿學習、產生思考的興趣。

多鼓勵孩子的探究行爲。孩子的探究行爲是一種主動的適應性行爲。由於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內在興趣,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用於探索的時間逐漸延長,在這種情形下,父母千萬不要急於讓孩子做自己認爲有用的活動。其實孩子此時正是處於發揮想象力、思維能力和創造力的時候。

【正面管教祕訣】

孩子在做事的過程中總是在無意識地深化自己對世界的認識,逐漸形成自己的一套經驗和知識系統,並從中抽象出一定的規律和模式,進而增強自己的做事能力。所以,父母爲了培養孩子學會做事,從鍛鍊孩子學會思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