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創業90後案例真實故事三則

創業90後案例真實故事三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5W 次

創業90後案例真實故事三則

創業90後案例真實故事三則

導讀: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接下來,快來跟本站的小編一起來欣賞一下創業90後案例真實故事三則吧!

創業90後案例真實故事三則

一:

美團創始人的故事

提到王興王興,很多人腦海裏邊第一想到的一個詞彙即是連環創業者,由於他是校內網,飯否網,美團網這三個我國大名鼎鼎的網站的聯合創始人,除此之外,他還有另外一層身份,大學生創業者,在結業以後,沒有豐富的職業閱歷就開端創業的人。他是一名人們口中的天才少年,高中沒有參與高考就被保送到我國名牌學府清華大學,結業後拿到全額獎學金去了美國特拉華大學師從第一位取得MIT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的內地學者高光榮,隨後歸國創業,在前一兩次不算成功的創業項目以後,王興創立了我國版facebook校內網,並很快風行於大校園園圈當中。校內網於2006年10月被千橡以200萬美元收買。2007年5月12日,王興興辦飯否。這也是我國第一個類twitter項目飯否網,但就在飯否開展勢頭一片傑出之際被封閉,讓王興工作遭到波折。以後連環創業客王興於2010年3月上線新項目美團網,並在千團大戰當中脫穎而出,穩居職業前三,並先後取得紅杉和阿里的兩輪數千萬美金的融資,這個連環創業客的工作正逐步走上正軌。近年五月份,美團單月流水現已打破10億人民幣。

二:

靠“包郵服務”賺得第一桶金的故事

在西安市雁塔區的一個小巷子裏,有一個粥屋的生意特別好,每天一到吃飯時間顧客裏三層外三層,讓周圍的商家羨慕不已。

“也不知道這位大學生店主有什麼魔力,他這個店的生意明顯要比其他店的生意好得多,而且好多還是從很遠的地方過來的。”旁邊一家超市的老闆向我們介紹說。

這位老闆口中的大學生店主就是楊松科,2012年從西安某高校畢業後自主創業,租下這個門店賣一些涼菜、小吃和粥。經過兩年的時間,楊松科和他的粥屋成了這一片的明星,附近的人也給了他一個特殊的稱號——大學生店主。

“其實在上大學時我就開始創業了,因爲我成績不是特別好,很擔心畢業以後不好找工作,想積攢點社會經驗。所以大二時就開始在宿舍賣零食、日用品。剛開始是我一個人,後來我們宿舍的也都一起加入,沒想到賺了不少錢。”楊松科說。

分析大學創業成功的原因,楊松科認爲是緣於他們的“包郵服務”。“其實大學裏超市並不少,但是很多大學生覺得沒必要爲了日用品或者零食跑下去,而我們的東西無論大小都免費送上門。反正也不遠,權當鍛鍊身體。”楊松科說接着說,“也正是這個原因越來越多的同學想買東西時直接給我們打電話,大家覺得買誰的價錢都一樣,幹嘛不省點勁。”

三:

靠網絡營銷盤活粥屋的故事

畢業後,楊松科一開始並沒有打算自己創業,而是和其他同學一樣到處求職,結果情況並不理想。

“我們是學市場營銷專業的,很多公司給出的待遇並不高,3000塊錢都不錯了!”楊松科和宿舍的室友張小可一合計,乾脆拿出自己的積蓄租下一個店面合夥做生意。

“一開始真的很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起來熬粥。辛苦點還可以忍受,看着每天喝粥的人不都是個位數我就頭疼不已,心裏壓力特別大[]。”據楊松科介紹,他們第一個月就賠了好幾千,天天剩下的粥喝不完。

楊松科開始意識到創業並沒那麼簡單,於是開始和同學想方設法提高銷量。

“當時微博非常火爆,於是我們就在微博上下功夫。我來負責店鋪的經營,我同學專心做微博營銷。正好不遠有個學校和寫字樓,於是我們就以學校學生和寫字樓上各個公司的微博爲突破口,在他們的粉絲中挖掘用戶,傳播一些關於健康飲食的知識、搞一些免費試粥的活動。後來我們又建立了一個以飲食健康爲主題的qq羣,維護了幾百個比較忠實的客戶。經過三個月的努力,店裏的生意終於有點起色。”楊松科介紹說,“我們現在的微博和微信粉絲超過10萬,我們的粥屋成了大家溝通交流的一個場所,大家可以在這裏認識各式各樣的朋友。”

大學生創業拼的是創意和服務

生意逐漸好轉之後,楊松科和他的粥屋又面臨新的問題:第一個是人多店小,很多客戶來了之後沒位置做;第二個是粥的品種一年四季變化不多,客戶流失較大。

“第一種情況很頭疼,對客戶的體驗很不好,這次沒位置下次可能就不來了。一開始我們的做法是使勁加桌椅,把屋子塞得滿滿的,客戶抱怨很擁擠。後來我們換了一個思路,在角落裏騰出一個地方,準備了psp遊戲機供等待的男性顧客消遣。而針對等待的女性客戶,我們免費給大家提供材料,讓大家疊千紙鶴、疊星星,疊好的作品可以帶走送給心愛的人,數量達到100個還免費送星星瓶一個。另外也可以一定價格交給我們回收,然後我們再送給就餐的顧客,營造出一種很溫馨的氛圍。”楊松科介紹說。

“針對第二個問題,我們想到的辦法是根據時令準備不同的粥品,而且幾乎每天都推出一道特殊的粥品。即使同一道粥品,我們也會想一些比較詩意、溫馨的名字,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另外我們在小菜、小吃上也下了不小功夫,這樣我們的粥屋保持了較好的回頭率。”楊松科繼續介紹說。

雖然粥屋不大、員工比較少,但楊松科他們每天的營業額都在萬元以上,每月的純利潤在10萬元以上。

“作爲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跟其他人相比我們在人脈、閱歷和資本上都差距不小,所以我覺得我們拼的就是創意和服務,用心把我們的粥屋一點一點做好,我相信我們未來一定會有做大的一天。”楊松科總結自己的創業心得時表示。

楊松科的合作人張小可也認爲:“我們大學生創業並非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想通過創業讓我們的思想價值最大化,用我們的創意去改變我們的生活,所以創業過程中千萬不要少了創意。”

最後,楊松科和他的小夥伴們忠告準備自主創業的學弟學妹們:創業千萬不要只盲目追隨,一定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打破傳統纔有更大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