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三則

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三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16K 次

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三則

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三則

導語:取得成功,需要付出很多的艱辛,很多的汗水。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三則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成功創業的真實案例三則

故事一:

洪斯堅:武漢大學澳門文科生大一開店年入百萬。

昨天下午,武漢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四學生洪斯堅開着40多萬元的奔馳車來到教4樓,上完課後應學院老師要求給同學們分享他這幾年在武漢創業故事

洪斯堅讀中學時就喜歡書法和古詩詞的創作,也愛鑽研易經術數以及道教佛教的經書,高三下半年他已經提前保送武大,他把收藏的易經、佛教等古籍複印掛網上賣,每張幾塊錢的成本賣幾百元,半年竟賺了3萬元。帶着澳門特區政府頒發的2.4萬元獎學金以及以往積蓄——共7萬元來武大上學。

大一下學期,洪斯堅瞄準大學生聚會市場,爲了開間聚會吧店子,他幾乎把帶來的錢全投進去。店子於2013年5月開起來,但只有1個月的旺季,賺的兩萬元很快在接下來的暑期中虧完,其間還遇到同行搗鬼。但他還是咬牙堅持下來,這一年他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15萬元。

他決定把自己的興趣做成大產業,創造帶有道教等傳統文化色彩的珠寶產品。因爲缺乏經驗,初期吃了幾次玻璃代替水晶、正式貨品不如樣品的悶虧。後來,他將合同漏洞一個個堵住,團隊壯大起來,開了全球首家信仰文化藏品網店,從開始的月入幾百元,到最後月入幾萬甚至十幾萬元。

“真像是漫畫裏走出來的,好帥啊!”昨日下午4時許,當洪斯堅走上講臺,底下不少學生竊竊私語。沒多久,他們就發現,僅用“帥”來讚美這名學長,實在是太淺薄了。

洪斯堅今年23歲,就讀於武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在澳門讀高三時,他因成績拔尖被保送到武漢大學。他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當時收藏有一些道教、佛教相關的手抄古籍資料。想到上大學要花不少錢,他利用課餘時間,將這些古籍進行復印,在網上銷售。“當時複印一本古籍的成本不過幾塊錢,但是願意花幾百元跟我買資料的人卻非常多。”半年下來,他就賺了3萬多元。

高三畢業時,他獲得了澳門政府頒發的約2萬元人民幣獎學金。“加上我賺的錢,以及以前存的零花錢,總共有7萬元左右。”2012年9月,他就揣着這7萬來了武大。

看到同學聚會的商機,2013年5月,洪斯堅在學校附近開了家“xx聚會吧”。“當時快要放暑假了,只有一個月左右的旺季,這個月我賺了2萬元左右。”從6月中旬到9月,學生忙考試、又放暑假,基本沒有生意,每個月虧六七千元,把賺的錢又賠了進去。

最糟糕的是,他們還遇到了同行的惡性競爭。“經常到半夜12點,就有小混混來敲門,把店員都嚇壞了。”洪斯堅說,後來他報警,才查出來是同一棟樓裏的同行乾的。“當時有朋友勸我不要做了。”執着的他並沒有放棄,動員朋友幫忙發傳單,還在各大貼吧發廣告,生意漸漸有了好轉。一年後,他賺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15萬元,並在光谷新開了一家分店。   大二下學期,洪斯堅創辦了網店。他自豪地說,通過以前長時間閱讀和收集的道教書籍《道藏》,他和團隊成員設計了一系列用道教符篆做成的珠寶產品,請廠家製作,然後在網店銷售。現在年銷售額達到100多萬元。洪斯堅說,幾家店加在一起,他今年的純收入有百餘萬元。

對於想創業的學生,洪斯堅出了個點子:去櫻花節練手。他說,去年的櫻花節,他跟朋友在現場賣了一個星期左右的手鐲,由於備貨不及時,10天下來只銷售了12400元。今年他吸取教訓,做到了25000元的銷售額。“櫻花節的時候人流量大,大家可以擺攤,試試自己營銷方法如何。”

一些同學感到困惑,學文科的不如學理工科的創業有優勢,“因爲沒技術。”但在洪斯堅看來,“不管學的是什麼,用心去學習,在日後一定有用,文科生一樣能創好業。”

“我很木訥,從小到大一直覺得自己口才不好。創業後我發現,生意場上,並不是要口才好才行,而是要有好的品質,要給人感覺靠譜,別人纔會信任你。”他這樣告訴學弟學妹。

該校文學院黨委副書記王懷民介紹,洪斯堅還被一位投資人相中,擁有了一家影視公司30%的股份。

故事二:

初來乍到做家教賣T恤賺外快,當年只有22歲的潘文偉出生在貴州一個小縣城的工人家庭,原來一家五口全靠在供電局當技術工的父親每月1000多元的工資維持生計。2007 年,潘文偉考入中大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創業如何選項目?來到廣州後,爲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潘文偉不但申請了學校的勤工助學,還四處找機會賺錢。

當他揣着荷包裏勤工助學賺下、僅有的200元去市中心準備闖世界時,百貨大樓琳琅滿目的商品和濱江東“天價”的樓盤讓他頓時蒙了,“我到底要奮鬥多少年才能在這個城市容身?”於是在很多同學還在盡情享受大一優哉遊哉的校園生活時,潘文偉開始賺外快,做家教、推銷信用卡、賣T恤……

小試牛刀從院服開始,他就意識到了裏面有錢可賺,2007年底,學校公開招投標一些院系的院服訂做項目,潘文偉看到了商機。潘文偉首先“摸查敵情”。他從學生會的“哥兒們”那裏弄到了參與招投標公司的名單,並扮成顧客挨個兒打電話到那些公司問出不同質量服裝的底價。然後,他直接在網上查出一些生產商的地址,主動上門與廠家談生意。

學校的院服投標價和貨源確定後,潘文偉私底下向學院有理有據地分析自己代理的服裝在價格和質量上的優勢以博取印象分。投標當日,他更一人以5間公司的名義巧妙地參與投標。最後,他這個“初哥”竟然贏了做了幾十年生意的行家,投下學校的院服項目。雖然第一個院服生意只賺了2萬元,但這卻讓他在創業路上找到了感覺。

潘文偉靈活的頭腦能夠見機行事,去年初,潘文偉無意間認識了一名做安全監控設備的商人朋友,而他此時又得知中學“死黨”家中開發的房地產項目正好在招標安檢設備,於是潘文偉充當了雙方談判的橋樑促成了這一單生意,競標成功後,他一下就賺了50萬元。

賺到這筆錢後,他第一時間給父母匯去了10萬元,嚇得母親驚恐地在電話中問了10多次“錢從哪裏來的”。幾年間潘文偉陸續做了外牆磚生意、與朋友合夥開酒吧,並開始投資股票並利用“第一桶金”繼續生財。今年3月,潘文偉還投資了50萬元在大學城開了間網絡公司。

故事三:

即使對時尚和服裝行業再不感興趣的人,應該也都聽說過“網紅”這個詞。對經常在淘寶買買買的女網友來說,張大奕、大金、管阿姨等網紅的名字絕對不陌生,而她們身後的店鋪,實際上都屬於同一家公司——杭州如涵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如涵)。

11月22日,阿里巴巴3億入股如涵,成爲其第四大股東,佔總股本的9.58%。由此推算,“網紅第一孵化器”如涵的估值已達 31.3億元,其80後創始人馮敏身家已漲至12.5億元。

馮敏,溫州蒼南縣人,1981年生。2002年,他大學畢業後就職於通信公司,2005年與人合夥開始一起進行SP(服務提供商)相關內容的創業,隨後幾個人合作至今。

2007年,馮敏曾創辦過一家電商公司,開展類似麥考林的郵購業務,但以失敗告終。2011年底,馮敏又在淘寶創辦了自有品牌“莉貝琳”,並聘請1988年生的平面模特張大奕當店鋪模特,以真人穿着的照片吸引客流。憑藉前期自建平臺時積累的女裝經驗,加上張大奕在微博的營銷,兩年內,店鋪升至雙金冠,居於淘寶女裝前十。

但之後,莉貝琳的增速開始減緩。馮敏介紹,當時他們有兩條路選擇,左是像韓都衣舍、茵蔓等成熟的淘品牌那樣,參加各種平臺的活動進行導流;右是利用粉絲經濟做個人品牌,將影響力變現。馮敏選擇了向右轉,2014年7月和張大奕合作開了第一家淘寶網紅店,張大奕負責塑造自己的風格和個人品牌,馮敏團隊則做最擅長的供應鏈管理等基礎運營工作。

雙方的默契合作,很快讓張大奕的淘寶店佔據了網紅店銷售量第一的位置。如今,她的微博粉絲達468萬,每天她會發兩到五條微博,除了普通的文字微博,還有短視頻。視頻中她會詳細描述服裝特點,比如大衣版型,比如怎樣搭配才能顯瘦、臉小和皮膚白……

張大奕這樣解釋自己的開店祕訣:“我只是把網友看博主的角度從45度轉成了15度,沒人願意把頭擡很高去看人,脖子會不舒服。如果你願意親近,他們就會靠近你。現在想可能0度看的話會有人更討厭我。”馮敏則將之歸結於人性:“用戶從15度角到30度角看你最舒服,我會羨慕你,但我不嫉妒你。我努力夠一夠,也是可以住五星級酒店,自拍自拍,曬曬太陽。”

眼看網紅店鋪這條路大有可爲,“莉貝琳”正式轉型爲如涵,專注於網紅孵化。2014年起,如涵簽了100個網紅,包括張大奕、大金、管阿姨……簽約前會有面試、筆試和考察期,各項指標達標之後纔會去投入和孵化,跟蹤個人發展再將資金分批投入。

從自己開店做品牌、只有十幾個人的小作坊,到如今運營網紅店鋪、足足8層的辦公大樓,馮敏始終堅持自建研發、設計、打版、生產甚至押運工團隊,爲旗下的網紅店鋪提供完備的服裝供應鏈服務。“張大奕們”更像是如涵旗下的買手、模特和代言人,她們店鋪裏標註“原創”“獨家”的服裝,其實大都來自如涵的工廠。傳統服裝品牌的不良庫存率約爲15%-18%,如涵電商全年的不良庫存率則爲2%-3%。與傳統服裝製造商合作往往需要提前半年下單,8000-10000件起做。但在網紅模式下,“哪怕一共做了8000件,我們也是把單子拆成5次甚至10次下單,通過不斷翻單的方式製作。”

馮敏表示,他和團隊核心成員幾乎都是技術出身,“如涵本質上是一家服裝公司和技術企業,通過完善的供應鏈閉環和經紀人服務,幫助網紅打造個人品牌,將影響力變現。”

2014年底,如涵獲得賽富亞洲A輪融資,2015年10月又獲得君聯資本領投的數千萬B輪融資。今年4月,如涵董事長馮敏以7.66元/股的價格,總計9958萬元定增進入蘇州克里愛工貿股份有限公司。8月5日,克里愛公告更改公司名稱、註冊地址和經營範圍,如涵控股正式“借殼”登陸新三板。

11月22日,如涵以96.43元/股的協議價格,在新三板定增募集資金4.3億元。其中,阿里巴巴出資3億元認購311.11萬股,佔如涵總股本的9.58%,位列第四大股東。如涵此次定增完成後,整體估值已達31.3億元,而持有40.05%股權的馮敏,身家已漲至12.5億元。

馮敏表示,“‘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這句話最能形容如涵目前的商業模式。隨着網紅紅利期的到來,會有越來越 多的人想要入局。阿里做的是水電煤工作,如涵願意去做嫁接在上面的插座和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