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名人辯論精彩故事四篇

名人辯論精彩故事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44K 次

名人辯論精彩故事四篇

名人辯論精彩故事四篇

導語:口才並不是一種天賦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訓練得來的,可以通過速讀法、背誦法、練聲法、複述法、模仿法、描述法等多種訓練方法獲得優秀的口才能力。這裏本站的小編爲大家整理了四篇名人辯論精彩故事,希望你們喜歡。

名人辯論精彩故事四篇

故事一:湯顯祖譏言揭醜

明朝萬曆五年,宰相張居正爲了讓兒子張嗣修能名呈榜首,會試之前, 買通墨客騷士,在朝野爲其兒子大肆吹捧。同時,又暗中策劃讓前來會試的 臨川才子湯顯祖取第二名,列在他兒子之後做墊襯,以擡高其兒子的身價。 爲此,張居正派堂弟張居直去見湯顯祖。張居直不學無術,卻要賣弄才學,見了湯顯祖笑道:“湯才子仙鄉乃產筆名地,故王勃在《滕王閣序》裏寫有'光照臨川之筆’的佳句。湯才子如帶了幾枝來京,可否讓老夫一飽眼福?” 湯顯祖聽了,不禁啞然失笑:“據我所知,王勃所題'光照臨川之筆’,乃指王羲之的書法,並非指臨川產的毛筆。”

張居直鬧了笑話,頗爲狼狽,但仍厚着臉皮說:“吾兄張居正提倡以文會友,希望兒子能與才子交遊。

湯顯祖譏諷道:“宰相爲子侄輩在科場中通關節者,我只知南宋秦檜幹過這種醜事。他要主考官陳子茂取其孫秦壎爲第一名,但陳子茂在卷議時毫 不猶豫取了陸游爲第一名。秦檜事成了千古笑柄。那秦檜是個奸臣,營私舞 弊不足爲奇。張宰相乃當代名臣,斷斷乎不會出此下策吧?”一席吐鋒露銳之言,說得張居直滿臉羞紅,瞠目結舌。

結果,湯顯祖會試之後,連殿試的資格也被取消了。他回到臨川時,撫州知府親赴文章橋迎接他,讚揚道:“你雖未中,但比考中頭名狀元更光彩。”

故事二:馬薇薇的辯論

由高曉鬆、蔡康永等文化名人加盟打造的視頻辯論節目《奇葩說》近來紅爆網絡,節目中人氣最高的“頭牌奇葩”馬薇薇因其出色的辯才、犀利的反擊、鬼馬的語言獲得廣大網友追捧,她在節目上的言論被網友製作成“金句良言”在網上熱傳,進而被網友譽爲“辯神”、“金句女魔頭”。其實,這位出身中山大學的法學碩士,早在大學時期就展露出出色的辯才,曾和辯友代表中大參與2003年的國際大專辯論賽並獲得冠軍。

馬薇薇的二重詭辯堪稱辯論賽裏面的奇蹟辯論法。

她的辯風絕不是戲辯,行爲中規中矩,沒有絲毫的“越權”。也不是雄辯,語言算不上犀利,形式又不夠洶涌澎湃。也不是儒辯,機智幽默是有的,詼諧也是夠的,博學也達到了要求,但就是怎麼也不能讓人把它和儒辯聯繫起來。到底是什麼辯風呢?就跟她的那場2003年的辯論會一樣,很難有個明確的說法。

她應該屬於,中規中矩的行爲中有着“不安分”的思想,看似柔弱的語言,給人的是絕對的震撼,機智幽默的另一種表現方式,是對儒辯的再度昇華。

“如果我們的憐憫卻阻礙了他們在逆境中成長的話,這不是一種道德的虛僞嗎?至於僧侶的問題,印度的苦行僧,可是能七天七夜在墳墓裏不吃不喝,他成長好了,難道咱們成長,也要不吃不喝修道成佛嗎?”這話只有從馬薇薇的嘴裏出來才令人沉醉[]。她的辯詞不但富有智者的詼諧,而且語調適中,有着女生的撒嬌,在衆多的選手中獨樹一幟。

篇三:白巖鬆的辯論技巧

一次,白巖鬆去南京進行新書籤售,一位數年前就將見到白巖鬆作爲心中最大願望的桂林女孩,見到偶像後興奮至極。她說:“白巖鬆老師,我能稱呼一下你小白馬嗎?我人生的最大理想今天實現了,我覺得我的青春都可以死了。”白巖鬆打趣道:”還是喊我老白吧,我印象中小白是《蠟筆小新》裏的人物。從你身上,我發現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有些事不是因爲可以看到希望纔去堅持,而是堅持了纔看得到希望。不過說句實話,其實見我很容易,和去動物園看猴子一樣容易,希望你以後把自己的理想修改得更高一點。你的青春剛開始,聯合國規定45歲以前還算青年,我還是青聯委員呢。”

面對女讀者的追捧,白巖鬆的回答如果以正兒八經的回答對方的褒獎,既不適合當時的現場氣氛,又顯得彼此之間充滿差距。所以,白巖鬆一改以往嚴謹認真的說話姿態,巧借《蠟筆小新》裏的小白巧拒對方的提議稱呼,再一番恰當自嘲“見我就像見動物園裏的猴子”,讓人聽來親切隨和。最後,他不忘還給女孩鼓舞,讓她把理想定得高一點。在這樣的氛圍中,將“堅持就看到”希望的道理傳授給粉絲,很容易讓其接受,起到良好的效果。

篇四:何妥反嘲顧教官

有一天,左鄰右舍的大人取笑他說:“小妥啊,你在我們地方上可算得上是沒有對手的神童了,要是你到京城的最高學府國子學去,那就可要處處碰壁,大敗而歸了。”

8 歲的何妥撇了撇嘴,不服氣地說:“國子學又怎麼?難道有三頭六臂會吃人嗎?”

那人說:“吃人倒不會吃人。不過,那兒都是知道豐富、學問淵博的人,你去了只能虛心求教,否則,必定自討沒趣的。”

何妥笑道:“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聲大。我若去國子學當然是虛心學習,但如果有人恃才傲物,欺侮我是小孩,我也不會買帳的呀。”鄰居聽了,似信非信地搖搖頭,走了。

何妥果然不服氣,終於找了個機會,跑到國子學裏去,站到教室旁虛心聆聽那些學者的講課。

忽然,某教室下課了,涌出了一批學生。走在最後的是一個教官,名叫顧良。他看見了何妥,又驚又喜他說:“嗨,你不是遠近聞名的神童何妥嗎!今朝什麼風把你吹來啦?”

何妥恭恭敬敬他說:“顧大人,特來國子學一遊,順便恭聽你的教課,得益非淺。”

顧良見他小小年紀說起話來,老成持重,剛柔相濟,在暗暗佩服之餘,不免生出開玩笑的想法,便說:“你這何妥的姓氏,究竟是‘荷葉’的‘荷’,還是‘河水’的‘河’啊。”

顧良說着,頓時就有一些大學生圍攏來,嘻嘻地笑着,看何妥怎麼回答。

何妥略加品味,就明白了顧良玩笑之中揶揄的意味,於是應聲答道:“您老先生不是姓顧嗎,請問,那是‘眷顧’(照顧、關懷之意)的‘顧’,還是‘新故’(新近死去或新舊之意)的‘故’啊?”

顧良頓時面孔緋紅,有些難以招架。

何妥到17 歲,憑着他的智慧和才幹,給湘東王用重金聘去幹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