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80後投行女孫一帆的故事:爲追夢辭職投行走遍56國

80後投行女孫一帆的故事:爲追夢辭職投行走遍56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K 次

80後投行女孫一帆的故事:爲追夢辭職投行走遍56國


80後投行女孫一帆的故事:辭職投行走遍56國夢想世界更美好

她叫孫一帆,網名:小野人帆帆,一個80後投行女。2013年12月31日,她告別金融業的工作,離開英國巴克萊投資銀行,從伊斯坦布爾出發,陸路重走絲綢之路回到家鄉,之後她又跑去拉丁美洲,一待就是9個月。在一路,她在美國參與了8日的沙漠烏托邦Burning Man,在各個農場學習樸門農業,在危地馬拉學習形而上學與清醒夢,在祕魯拿到瑜伽老師資格證書,並尋找薩滿巫師學習靈性植物,在洪都拉斯學習自由潛水,在古巴和哥倫比亞學跳Salsa舞,26歲的她,走過了56國,辦過攝影展,做過民樂指揮,甚至還出了屬於自己的書。

從投行辭職,行走56國,行走在地球的各個角落,對小野人帆帆而言,這世界是所最棒的大學。她說,世界是我念過最好的大學,生命裏有很多種可能,每個人都應該去遇見和經歷美好。

一起來看這位80後投行女的故事:

離開投行 繼續新旅程

孫一帆簡介:

孫一帆,1989年出生,山東人,雙魚座,17歲以全額獎學金得主的身份進入新加坡國立大學,2011年畢業於應用數學系,雙輔修經濟和科技創業管理。在大學四年裏曾經靠自己打工賺的錢周遊三十多個國家,關注第三世界的發展問題。她從新加坡國立大學畢業後進拿到了旁人眼中最好的工作的offer——英國巴克萊投資銀行,剛入職時公司甚至給她發了5000新幣的新人獎金(約合25000人民幣)

投行,這個熱門度高但爭議很大職業,外人眼中的銀行家都是拼命工作,一心賺錢,而一帆則看是重了投行人脈廣,學習平臺大,同事優秀薪水高,爲她做慈善事業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她最喜歡羅素的一句話:有三種簡單而強大的情感主宰着我的一生——對愛的渴望、對真理的探求和對苦難大衆的悲憫。一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個世界變的更美好。

一帆說,進入巴克萊投資銀行工作以後,逐漸地,覺得自己的節奏有點問題。“每當我得到一件東西,立即,我就開始設置好下一個目標了。又去追尋,追尋不到我就會非常失落。追到了我會高興一陣子,可是沒多久又開始設定下一個目標了……”難道人生就是這樣追尋、獲得、喜悅、失落的輪迴?

她開始減慢自己從一個目標到下一個目標的過程,體察自己的情緒,意識到:外在的目標是沒有辦法給人滿足感的。人必須要追求一些內心的東西。

於是在2013年12月31日,她從巴克萊投資銀行辭職,開始了另一段新的旅程。

對一帆來說,辭職算不上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在投行的時候,我不能做回真正的自我。”她是作爲管理培訓生被招進公司的,這是一個培養公司未來管理者的項目,接受了各種各樣的培訓,先是在英國總部培訓兩個月,然後在新加坡公司,每9個月輪一次崗。“每天都要穿的很正式,說話也要拿捏着,我性格直率,所以覺得挺憋得慌的。而且每天干的事情都是關注細節的那種枯燥的工作,我不是那種能特別關注細節的人,所以就很痛苦。”而且投行高管們那種“拿捏”也讓一帆看不慣,“有時候覺得,他們怎麼這麼能“裝”啊?”

她參與的第一個項目是優化流程,要找相關員工一個一個地聊,本來應該聊目前流程是怎樣的,應該優化成怎樣的,但我們的一帆同學聊不了半個小時就一定會問,“你工作的開不開心啊?能不能按時回家照顧小孩啊?”她總是覺得一個人的生活狀態比他的工作效率更重要。

雖然收入很高,看起來未來的職場生涯也一片坦途,一帆還是辭職了。“我想給自己一年時間,去做一些之前沒有時間、沒有錢做的事情。哪怕將來我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我現在輸得起。我不想到40歲的時候再爲年輕時沒有做這些事情而遺憾。”

投行的辭職率很高。經常郵箱裏會收到一封羣發郵件說,“今天是我在公司的最後一天,我非常感激這裏,我在這裏度過了最美好的一段時間,但是我有了一個新的工作……”一般都是類似的一個簡短的告別信。

但一帆想跟這段經歷好好地說一聲再見。所以她寫了一封長長的告別信,發給她認識的公司同事。“寫了三段,第一段說我想有更多時間陪陪家人,第二段說我想做一些從前想做沒做的事兒,我想去中東、中亞旅行,想去考哈佛,想去做公益。第三段說我想去做一些禪修。我覺得一個人不停地追求外在的東西,是永遠沒法快樂的。我想更瞭解自己的內心。”

沒想到,她的這封告別信在公司裏被瘋狂轉發,倫敦總部那邊也收到了。好多不認識的同事都給她回信,一個日本女生寫道,“一帆,如果不是你,我已經忘記了我曾經有過做心理醫生的夢想了。“女生說,她在投行過得也不快樂,她也計劃辭職,去念一個心理學研究生,將來開心理診所,過自己真正向往的生活。

甚至那些在一帆眼裏很能“端着”、很能“裝”的公司高管也非常真誠的對她說,“去吧,小姑娘,其實我真羨慕你,我要是像你這麼年輕,我早就辭職去旅行了!”

這讓她發現,其實在不同的外表下面,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樣的,追求快樂的有意義的生活。

但她不想鼓勵別人輕易去辭職旅行。“因爲你早晚有一天要回來面對你的生活。日常生活得不快樂的人,上路也不會很快樂。一定會抱怨這個抱怨那個的。很多人把旅遊當做一種對現實生活的逃避。覺得生活不爽了,男朋友分手了,工作不順利了。就辭職去旅遊了,可是早晚有一天你要回來的。我很愛旅行,但我心裏知道我有一天會安定下來哪兒都不去了。有一天我會覺得看夠了,看透了,往哪裏走,都不如走進內心了。”

她被最常問到的一個問題是:錢從哪來的?每每問及,一帆都是自信一笑:我自己賺到的。爲了賺到旅費,她教過鋼琴、輔導過數學和中文、在香格里拉酒店做過服務生、倒賣過孤獨星球系列書,曾經在大學裏做了四分國內外的實習工作。拿到工資,即使有時候是翹課也要出去旅行的。“我不愛名牌,也不愛奢侈品,學費住宿費由獎學金支付了,於是賺到的所有錢我都用來旅行和玩音樂啦。”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反駁了“大學生有時間沒錢,工作了有錢沒時間”的經典借口。她想以自己的經歷告訴大家,任何“白日夢”都有被實現的可能性。

“我去過50多個國家,50多個國家是我用了過去8年的時間慢慢走的,其實我父母不過是普通工人,我18歲後就沒怎麼拿過家裏的錢了。大學四年裏爲了旅行,我勒緊褲腰帶地攢獎學金,兼過不少工,做過鋼琴、數學和中文等家教,倒賣過書,也在五星級酒店裏端過盤子,還做了四份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