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周瑜-名人簡歷

周瑜-名人簡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周瑜-名人簡歷

周瑜-名人簡歷

寄語:周公瑾英姿偉略,諸葛孔明而下一人而已。然其欲徙昭烈於吳,盛宮室美女玩好以娛樂之,分關張各置一處,使如瑜者挾與俱戰,則其計亦左矣。昭烈以梟雄之姿,少有大志,其心固欲建霸王之業耳,故髀裏肉生至於墮淚。今方破曹操,勢可有爲,豈甘爲吳所豢養?今天分享的是周瑜-名人簡歷,歡迎閱讀。

周瑜-資料介紹

名:周瑜

字:公瑾

生卒:175—210(36歲)

終屬:吳

籍貫:廬江舒人(安徽廬江西南)

容貌:長壯有姿貌

官至:偏將軍、南郡太守

父親:周異

母親:未知

配偶:小喬

子女:周循、周胤、周氏

曾效力過的勢力:吳、袁術

周瑜-名人簡歷

周瑜-生平簡述

周瑜是廬江舒縣(今安徽舒城)人。其堂祖父周景和叔叔周忠均作過漢朝的太尉,父親周異是洛陽令,叔父周尚是丹陽太守,從小便是世家子弟。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 孫堅參與討伐董卓時,將家搬到了舒城。孫堅的兒子孫策和周瑜同年,兩人關係非常好。周瑜好客,生性慷慨,在徵得家中長輩的同意後,便把自己家城南的大房子讓給孫策全家住。周瑜對孫策“升堂拜母”,二人遂以兄弟之禮相待。

興平二年(195年) 周瑜的叔父周尚是丹陽太守,周瑜前去看他,時孫策入歷陽(今安徽和縣西北),準備渡江時,寫信給周瑜。周瑜奉叔父周尚之命,帶部隊和糧草迎接孫策。孫策高興的說:“吾得卿,諧也。”

接着周瑜跟從孫策破橫江(今天安徽和縣東南長江北岸)、當利(今安徽和縣東,當利水入江處),接着渡江攻破秣陵(今江蘇江寧秣陵關),打敗了笮融和薛禮,轉而攻佔了湖孰(今江蘇江寧湖熟鎮)、江乘,進入曲阿(今江蘇丹陽),劉繇逃走。這時,孫策的部隊已經發展到了數萬人。他對周瑜說:“以我現在的兵力,攻吳會、平山越已經夠了。你還是回去鎮守吾丹陽。”於是,周瑜率部回到了丹陽。

不久,袁術派他堂弟袁胤代替周尚成爲了丹陽太守,周瑜隨周尚回到了壽春(今安徽壽縣)。

建安三年(198年) 袁術發現周瑜很有才能,便想要收周瑜爲己將。但周瑜看出袁術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只請求做居巢縣長,欲藉機回江東,袁術同意了周瑜的請求。周瑜經過居巢回到吳郡(今江蘇蘇州)。孫策聽說周瑜來了,親自迎接周瑜,並授周瑜爲建威中郎將,調了兩千士兵,戰馬五十匹給周瑜。除此之外,孫策還賜給周瑜鼓吹樂隊,替周瑜修建了住所,賞賜之厚,沒有人能與之相比。而且孫策還在發佈的命令中說:“周公瑾英雋異才,和我有總角之好,骨肉之情。在與孤有總角之好,骨肉之分。像在丹陽的時候,他率領士兵,調發船糧助我成大事,論德酬功,現在的賞賜還遠不能回報他在關鍵時候給我的支持。”

這年,周瑜二十四歲,吳郡的人都稱他爲周郎。因爲廬江一帶的百姓都信服周瑜的恩德信義,所以孫策令他出守牛渚、後來又兼任春谷長。

建安四年(199年) 不久之後,孫策想要攻取荊州,拜周瑜爲中護軍,兼任江夏(今湖北新州西)太守(空銜),隨軍出征。孫策和周瑜攻破皖後,得到了橋公的兩個國色天香的女兒。孫策自己納大橋,周瑜納了小橋。孫策對周瑜說:“橋公之女,雖然戰亂流離之苦,但有我們兩人作女婿,也足以高興。孫策接着又進攻尋陽,擊破劉勳,然後討江夏,又回後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廬陵。而周瑜則留下來鎮守巴丘。

建安五年(200年) 孫策遇刺身亡,臨終之前把國家大事交給了孫權。周瑜帶兵從外地回來奔喪,留在孫權身邊做了中護軍,與長史張昭一起掌管軍政大事。

建安七年(202) 曹操自官渡之戰打敗袁紹後,兵威日盛。曹操下書責令孫權,讓他把自己的兒子送到許昌去做人質。孫權召集羣臣會議,張昭、秦鬆等猶豫不決。孫權不想送兒子去當人質,於是他獨自帶着周瑜去母親面前議定此事。周瑜說:“當年楚君剛被封到荊山之側時,地方不滿百里。但他的後輩都很賢能,擴張土地,開拓疆域,最終在郢都建立根基,佔據荊楊之地,直到南海,子孫相傳,延續了九百多年。現在將軍您繼承父兄的餘威舊業,又統率又郡,兵精糧多,將士用命,鑄山爲銅,煮海爲鹽,鏡內富饒,人心安定,泛舟舉帆,朝發夕到,士風勁勇,可以說是所向無敵。爲什麼要送人爲質?人質一到許昌,我們就不得不和曹操相呼應,相呼應則他讓我們怎樣,我們就得怎麼樣,也就必然會受制於曹操。而我們所能得到的,也不過就是一方侯印、十幾個僕人、幾輛車、幾匹馬,怎麼能跟我們在南方建功立業稱孤道寡相提並論呢?爲今之計,最好是不送人質,先靜觀其變。如果曹操能率義而正天下,那個時候我們再歸附也不晚。如果曹操圖謀生嶴,那麼玩兵如玩火,玩火必自焚,將軍你韜勇抗威,只要靜待天命即可,爲何要送人質給他呢?”孫權之母說:“公瑾所言是也。公瑾只比伯符小一個月,我一向把他當親兒子看,你該把他當成兄長才是。”於是,孫權便沒有送人質去許昌。

建安十一年(206年) 周瑜率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斬其首領,俘虜敵人萬餘。

建安十二年(207年) 江夏太守黃祖派鄧龍率兵數千攻入柴桑,周瑜率軍追擊之,生俘鄧龍押往吳郡。

建安十三年(208年) 孫權討江夏,周瑜爲前部大督都,打敗了黃祖。

九月,曹操揮軍入荊州,劉琮率部投降。曹操得到了荊州水軍,擁有大軍數十萬。

這種情況下,東吳的謀士將士都十分驚恐。孫權召集他們商量對策,以張昭爲首的大部分人都認爲應該“迎曹”。

張昭說:“曹公豺虎也,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爲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爲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而勢力衆寡,又不可論。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而魯肅等少數卻認爲應該“拒曹”,但是卻不足以扭轉局勢。於是他們建議孫權把周瑜從柴桑召回。果然,周瑜一回來就說:“不然。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裏,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爲漢家除殘去穢[]。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請爲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場,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韓遂尚在關西,爲操後患。且舍鞍馬,仗舟揖,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又今盛寒,馬無藁草。驅中國士衆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將軍擒操,宜在今日。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爲將軍破之”。堅定了孫權主戰的決心。

孫權對周瑜說:“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陡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君言當擊,甚與孤臺,此天以君授孤也。”

當夜,周瑜請見孫權說:“大臣們一見曹操的戰書上寫着有水陸兵八十萬,心中恐怖,也不認真算算虛實,就提出迎曹的建議,這是沒有道理的。現在我們來認真核實一下,曹操所帶的中原士兵,最多不過十五六萬,而且經過長途跋涉而來,肯定是疲憊不堪之衆。投降得到的劉表水軍,最多也就七八萬,而且這些人肯定還心存懷疑。曹操帶着這些疲憊病弱、狐疑觀望的士兵,人數雖然多,但有什麼可以畏懼的?我們只要精兵五萬,就足以戰勝他了。請將軍不要擔心。 ”

孫權拍着周瑜的背說:“公瑾,你的話真是大合我心。子布、文表等人,只顧着他們的妻小,爲自己考慮,真是讓我失望。只有你和子敬跟我看法一致,這是老天讓你們倆人來輔助我啊!五萬兵,一時難湊齊。但我已選好三萬人,船隻糧草和各種戰具已經準備好,你和子敬、程普馬上帶兵出發。我會繼續調發人衆和糧草,做你的後援。如果你能一戰破曹當然好,如果不能,就回來找我,我將與曹操決一死戰!”

這時,劉備已經被曹操所打破,正想引兵渡江,與魯肅在當陽相遇,共圖計策。因此劉備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謁見權,孫權遂遣周瑜及程普與劉備一起共同抗曹。

孫劉聯軍與曹軍在赤壁相遇。正值曹軍新至江南,不服水土,疾病流行,士氣低落,剛一交戰,曹軍便敗退。只好駐紮江北,而周瑜等着駐紮在南岸。  

周瑜部將黃蓋說:“現在敵衆而我寡,難與持久。但我看曹操把戰船都用鐵索鎖在了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火攻燒他。”周瑜認爲黃蓋說的對,便選了蒙衝鬥艦數十艘,裏面裝滿柴草,灌上油脂,外面用布包好,插上牙旗,準備火攻。

而黃蓋則先派人送信給曹操,信中說:“我世受孫氏厚恩,地位待遇本不低卑,但是爲人當識時務。孫氏要用江東六郡山越之人與中原百萬之衆對抗,衆寡懸殊,勝負已定。江東士吏,不分賢愚,均知此理。只有周瑜、魯肅執意如此。”他還在信中表示:“交鋒之日,蓋爲前部,當因事變化,效命在近。”

周瑜選了一個刮東南風的日子,命令黃蓋帶着數千戰船,向曹營進發。而曹軍都以爲黃蓋是來投降的,毫不防備,只是指點觀看。船隊行到距離曹軍水寨一里左右,黃蓋下命各船同時點火。這時風中盛猛,很快就燒到岸上營寨。頃刻之,煙炎滿天,曹軍人馬燒死溺死者很多,遂敗退南郡。曹操合曹仁守江陵,自己則返回北方。周瑜又和程普進攻南郡,和曹仁隔江相對,兩軍並未交鋒。周瑜派甘寧前去佔據夷陵,曹仁分出一部分兵馬去攻甘寧,甘寧向周瑜告急。周瑜採用呂蒙的莊重,留淩統守衛後方,自己和呂蒙去救甘寧。甘寧之圍解後,周瑜變屯兵於北岸,與曹仁約定日期大戰。周瑜親自騎當督戰,卻不幸被流箭射中右脅,傷勢很重,只得退兵營。曹仁聽說周瑜臥病不起,便親自領兵上陣攻擊吳兵。周瑜奮身而起,巡視各營,激厲士兵,用兵殺敵,曹仁只好退走。

建安十四年(209年) 周瑜攻曹仁一年有餘,曹仁死傷甚衆,只好棄城逃走。孫權任命周瑜爲偏將軍,兼任南郡太守,並把下雋、漢昌、劉陽、州陵作爲他的奉邑,讓他屯兵於江陵。

而這時,劉備則以左將軍領荊州牧,已攻佔了武陵、長沙、零陵、桂陽四郡,駐在公安。劉備爲了更進定步擴大地盤,去京口見孫權,請求他把南郡借給自己,使自己能得以控制荊州全境。曹操派九江蔣幹前去說服周瑜。蔣幹儀容出衆,很有才氣,善於辨論,江淮人士,無人能及。蔣幹頭戴葛巾,身着布衣,裝作閒遊去見周瑜。周瑜出來迎接,立刻就問蔣幹:“子翼真是用心良苦,居然跑了那麼遠的路,來幫曹操做說客?”過了幾天,周瑜帶蔣幹參觀了軍營,檢視倉庫和軍資器仗,然後還置酒高會。席間,周瑜還展示了自己的侍者、服飾、珍玩,並對他說:“丈夫處世,遇知己之主,外託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言行計從,禍福共之,假使蘇、張共生,能移其意乎?”蔣幹只是微笑着無話可說。蔣幹回來見曹操,對曹操說:”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辭所能說動的。”

建安十五年(210年) 周瑜上疏孫權說:“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爲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爲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但孫權認爲曹操在北方勢力大太,現在應該廣攬英雄;而劉備又絕非可以輕易制服的人,所以沒有采用周瑜的意見。當時,劉璋爲益州牧,而張魯則不斷生事滋擾。周瑜對孫權說:“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

孫權當即表示同意。周瑜回江陵,準備出征事宜,但卻不幸於巴丘(今湖南嶽陽)病逝,享年三十六歲。

周瑜死後,孫權親自穿上喪服爲其興哀,他痛哭流涕說:“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後依賴誰呢?”他稱帝后,也仍然念念不忘周瑜,他對大臣說:“沒有周公瑾,我哪能稱尊稱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