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絕色二喬與孫權周瑜的故事,男人爲女人而戰,女人依附男人而活。

絕色二喬與孫權周瑜的故事,男人爲女人而戰,女人依附男人而活。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23K 次

絕色二喬與孫權周瑜的故事,男人爲女人而戰,女人依附男人而活。

絕色二喬與孫權周瑜的故事,男人爲女人而戰,女人依附男人而活。

寄語:東漢末東吳世家喬玄家業豐厚與孫堅家是世交,往來頻繁,早有結親。據說喬玄家兩個女兒,有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之貌,是古代少有的美人。不僅長得好而且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可謂絕代佳麗。後來大女兒嫁給孫策,小女兒嫁給了周瑜。絕色二喬與孫權周瑜的故事,男人爲女人而戰,女人依附男人而活。歡迎閱讀。

話說公元199年的某一天,小帥哥周瑜找藉口離開了袁術,與割據江東、有“小霸王”之稱的孫策搭夥。孫策與周瑜同齡,早年就相識,又都屬於青年才俊,所以他們的合作頗有點英雄相惜的感覺。孫策對這位鐵哥們十分不薄,無論是在使用上還是待遇上,對周瑜都是高看一眼。因此,當哥倆合力攻下皖城(今安徽潛山縣),意外得到兩個國色天香的漂亮妞後,兩人也自然是二一添作五。孫策比周瑜大一個月,所以娶了姐姐大喬,周瑜則娶了妹妹小喬。

英雄必有美人相伴,這是古今中外文學作品的固定套路。“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東坡也寧願相信這樣的套路,畢竟周瑜是難得一見的英雄,當然,孫策也是英雄。美人配英雄,天經地義,鼻涕往嘴裏流,實在叫人找不出任何瑕疵,也說不出絲毫反對的言語。

絕色二喬與孫權周瑜的故事,男人爲女人而戰,女人依附男人而活。

那麼,三國曆史上這一對最著名的姐妹花,到底是快樂新娘還是孫、週二人的戰利品?一般來說,既然周瑜、孫策都是一時之青年才俊,有權有勢,有才有貌,所謂“門當戶對”,兩位喬小姐嫁給他們似乎並不委屈,又或者還高攀了呢。但是,《三國志》作者陳壽和後來的裴松之爲《三國志》做註釋時,用耐人尋味的筆觸、近乎調侃的語氣,向後人泄露出“天機”:二喬很無奈。

二喬姐妹倆與貂蟬不同,現存的史書能夠證明,她倆確實來過這個世界。《三國志 吳書 周瑜傳》記載:“策欲取荊州,以瑜爲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橋’通‘喬’---筆者注)。” 後來的裴松之注和《資治通鑑》都有關於二喬的記載,雖然是隻言片語,總比貂蟬好多了。貂蟬只是見於文學作品和野史,正史裏絕無文字記載。然而,二喬的命運卻遠不如貂蟬好。貂蟬曾經輝煌過,曾經幸福過,曾經奢靡過,喬家姐妹幾曾有過?從她們身上,人們不得不承認,藝術高於生活,生活現實畢竟比藝術營造的境界殘酷得多,大、小喬肯定做不了“快樂新娘”。

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陳壽和裴松之透露給我們的箇中玄機[]。

第一,陳壽在寫“時得橋公兩女”這句話時,爲何不用“娶”字,卻用了“得”字?趙炎以爲,這個“得”字用得很“賊”,足見陳壽乃玩弄文字的高手。我們知道,強行霸佔的也可叫“得”,自願送上門的也叫“得”,就不知道孫策、周瑜當時到底是哪一種“得”法。根據史書記載的情形看,喬家肯定對這兩位才俊不太滿意,否則喬公也不必等到城破之後,才讓孫策、周瑜“得”到自己的兩個女兒。可是,城池都丟了,滿眼裏都是孫、周的軍隊,喬家雖是當地大戶,又怎能不答應人家的“要求”?這時作爲戰利品的大喬、小喬,也只能由兩個要好男人用另一種形式分贓去了。至於兩位喬小姐是否打心眼裏同意,咱就不知道了,在那個亂世裏,女人的命運由不得自己主宰,無論她們同意與否,結果都一樣,戰利品的標籤,是永遠貼在她們身上了。洞房花燭之夜,與陌生的男人寬衣而睡,清淚溼透了枕頭,又有誰知道?

第二,裴松之在爲《三國志》做註釋時,引用了當時還能見到的另一部史書《江表傳》的記錄:策從容戲瑜曰:“橋公二女雖流離(‘流離’是容光煥發的意思--筆者注),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爲歡。”這段補白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很可能是大、小喬的父親並不滿意這兩樁婚事,孫策纔跟周瑜解嘲說:“喬公兩個女兒雖然魅力四射,但我們給他做女婿,也該他高興啦!”言外之意是,這個老傢伙還有什麼不滿足的?用現在的觀點來說,老頭子不同意,不一定女兒就不同意,但是,畢竟男女雙方從未見過面,並無絲毫感情基礎,難保兩位喬小姐會樂意做快樂新娘。

絕色二喬與孫權周瑜的故事,男人爲女人而戰,女人依附男人而活。 第2張

第三,文人演繹,也有所指。一年多之後,孫策便遭刺客暗算,重傷不治去世,時年僅二十六歲,青春年少的大喬就此守了寡。小喬的命還不錯,與周瑜過了十二年的小日子,當年的不樂意被時間沖淡了,據說兩人後來感情很融洽。也正是因爲如此,歷代文人被這兩個小寡婦撩撥得熱血賁張,其中最有名的,要數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意思是說,在赤壁大戰中,如果周瑜不是有東風相助,趁風勢火燒曹操戰船取得勝利,那大、小喬早就成爲曹軍的戰利品,關到曹操建的銅雀臺裏去了。這是詩人詠史時的想象和生髮,本身並不是歷史。到了明代羅貫中那裏,杜牧的詩又成了歷史的“依據”,大大被“演義”了一把,再一次詮釋了喬家姐妹的“戰利品”宿命。

看羅貫中是如何編造二喬“瞎話”的。208年,曹操在佔領荊州之後,進軍東吳,統一江東。劉備想借機與東吳聯合抗曹,但孫權(此時孫策已死)的大臣們卻意見不一。於是,諸葛亮便來到東吳,做孫、劉“統戰”的思想工作。當時東吳政權內最有影響的人物,是大將周瑜,因此諸葛亮的工作重點就放在了他身上。《三國演義》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一章中,諸葛亮這樣對周瑜說,曹操曾經發誓:“吾一願掃平四海,以成帝業;一願得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雖死無恨!”這是諸葛亮紅口白牙說瞎話(自然是老羅編的),曹操統一中國是想成就自己的帝業不錯,但如果說是爲了兩個女人,就太荒唐了。羅貫中爲了表明自己言之有據,還讓諸葛亮隨口朗誦了曹植寫的《銅雀臺賦》,其中有這麼兩句:“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三國志 魏書十九 任城陳蕭王傳》中的確收錄了曹植的《銅雀臺賦》,但其中根本沒有這兩句。更重要的是,曹操建銅雀臺是在210年,曹植寫賦也當在此之後。而諸葛亮聯吳是在208年,這時,銅雀臺根本連影兒都還沒有,曹操得了二喬也不能往那裏裝。諸葛亮除非真的有先知先覺的天賦,不然怎麼會提前兩年就知道了曹植的《銅雀臺賦》內容

羅貫中杜撰這段情節的用意,大概也有兩層意思。一是突出諸葛亮的睿智,諸葛亮本來是說服東吳一起抗曹的,但他玩了一個“倒高潮”,先用激將法刺激周瑜,說這曹軍反正咱也打不過,他們打你們的目的也就是爲了大喬、小喬兩個女人,你只要把她們獻出去就平安無事啦,反正她們也是你們原先的戰利品。這招很損,諸葛亮明白以周瑜的英雄氣概,是斷受不得這等侮辱的,爲自保而獻妻,這哪裏還是英雄?周瑜果然中計。二是強化兩位喬小姐的戰利品身份,凸顯三國時期女人整體的悲慘命運:男人爲女人而戰,女人依附男人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