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有關曾國藩的小故事:曾國藩輕鬆馭悍將

有關曾國藩的小故事:曾國藩輕鬆馭悍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有關曾國藩的小故事:曾國藩輕鬆馭悍將

有關曾國藩的小故事:曾國藩輕鬆馭悍將

曾國藩不僅善於造就人才,而且還特別善於駕馭各種類型的人才。傳說他常常看着將領而不說一句話,使人覺得高深莫測,自然生出畏懼之心。

淮軍將領劉銘傳長在民風強悍的淮北平原,自小養成了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豪霸之氣。十八歲時,一個土豪到他家勒索,其父親與哥哥皆跪地求饒,只有劉銘傳憤而尋找土豪報仇,土豪欺他年少,對他進行侮辱,不料他大步跨上前去,搶過刀來割下了土豪的首級,之後便聚衆爲王,拉了一支隊伍,成了鄉里有名的流氓頭子。

李鴻章奉曾國藩之命回原籍招募淮軍時,第一個就看中了他。因此,將他的隊伍募入淮勇,名爲“銘軍”,並花了不少銀兩,從洋人手中購買了槍支彈藥,把銘軍裝備成近代武裝,這支隊伍爲李鴻章建立功業出了不少力,但對於劉銘傳的倨傲狂妄,李鴻章也着實惱火。因此,當曾國藩借用淮軍“剿捻”時,李鴻章就把“銘軍”撥給了老師,希望曾國藩能夠管教他一下。

果然,在“剿捻”過程中,劉銘傳軍與另一悍將陳國瑞軍發生了兩次械鬥。怎麼處理這個事端,可真讓曾國藩犯了難。不處理吧,於事不公,雙方都不能平心靜氣,今後還會內訌;處理吧,這是李鴻章的屬下,且劉銘傳謀勇兼備,又有洋槍洋炮,今後自己還要倚靠他。於是,曾國藩想了個萬全之策,就是對劉銘傳進行嚴厲斥責,嘴上說得狠,但對其過失不予追究,使他心生悸畏。這一招果然管用,不久,曾國藩就調銘軍獨自赴皖北去“剿捻”了。

對於老師的辦法,李鴻章心領神會,所以他照方抓藥,在“剿捻”成功後,向清廷力保劉銘傳的功績,使劉銘傳得以委任臺灣道員。正是這個桀驁不馴的人,在中法戰爭中帶領臺灣軍民奮起抵抗法軍的進攻,使法軍終未能攻下淡水,佔領臺灣的夢想破滅了。

有關曾國藩的小故事:曾國藩輕鬆馭悍將

1885年,清政府將臺灣正式撤道改建成省,劉銘傳被任命爲臺灣第一任巡撫。

械鬥的另一方陳國瑞,原是蒙古王爺僧格林沁的手下大將。他從未讀過書,更不知道什麼德不德,只是開口髒話,只要想幹的事,任天塌下來也要辦成。

陳國瑞十五歲時,在家鄉湖北應城投了太平軍,後來又投降清軍,幾經輾轉被收在僧格林沁部下。據說,他異常驍勇,打仗時,炮彈擊碎了他手中的酒杯,他不但不避,反而抓起椅子,端坐在營房外,高叫“向我開炮”,令手下都很敬畏他。

要說粗魯莽撞,僧王比他有過之而無不及。傳說僧王是個暴虐、狂躁、喜怒無常之人,聽手下彙報戰況也要到處走動,讚賞時不是割一大塊肉塞進對方嘴裏,就是端一大碗酒強迫別人喝下去。發怒時則用鞭子抽打或衝過去擰臉扯辮子,搞得很多人都難以接受,只有陳國瑞不怕僧王,他是打心眼裏佩服僧格林沁。

僧王死後,曾國藩接替“剿捻”事宜,與陳國瑞打上了交道。當處理陳國瑞與劉銘傳所統率的兩軍械鬥事宜時,曾國藩感到只有讓他真心服自己,纔有可能在今後真正使用他。於是,曾國藩拿定主意,先以凜然不可侵犯的正氣打擊陳國瑞的囂張氣焰,繼而歷數他的劣跡暴行,使他知道自己的過錯和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當陳灰心喪氣、準備打退堂鼓時,曾國藩話鋒一轉,又表揚了他的勇敢、不好色、不貪財等優點,說他是個大有前途的將才,切不可以莽撞自毀前程,使陳國瑞又振奮起來。緊接着,曾國藩坐到他面前,像與兒子談話那樣諄諄教導他,給他訂下了不擾民、不私鬥、不梗令三條規矩,一番話說得陳國瑞口服心服,無言可辯,只得唯唯退出。

但是,陳國瑞莽性難改,所以一回營就照樣不理睬曾國藩所下的命令,看到使用軟的作用不大,曾國藩馬上請到聖旨,撤去陳國瑞幫辦軍務之職,剝去黃馬褂,責令戴罪立功,以觀後效。並且告訴他再不聽令就要撤職查辦,發往軍臺效力了。陳國瑞一想到那無酒無肉、無權無勢的生活,立即表示聽曾大人的話,率領部隊開往指定地點。

所以,對於有才無德者,要控制使用。這就好像劍一樣,控制好了,則爲利器,控制不好,則爲兇器。

一般而言,悍將多粗魯、莽撞,因此,要想利用悍將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悍將的優點是勇敢、不惜力,衝鋒陷陣的時候,還真少不了他。所以,悍將就像烈馬,要想使用他,先要收服他。

什麼人能收服悍將呢?有兩種人,一種是比悍將更強悍的人,另一種是有威嚴、能震懾住悍將的人。

曾國藩駕馭悍將,無外乎用兩種手段,或軟硬兼施,或外嚴內寬。這樣,就可以人盡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