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孫中山爲什麼後人稱爲國父?

孫中山爲什麼後人稱爲國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5W 次

孫中山爲什麼後人稱爲國父?

孫中山爲什麼後人稱爲國父?

以孫中山的資歷和貢獻,稱呼其爲國父是一點也不爲過的。但是,孫中山在活着的時候,並沒有人稱其爲國父,他的一生中先後有過總統、總理的頭銜,但是沒有“國父”的尊稱。

“國父”的尊稱的獲得是有一個歷史過程的。孫中山在1925年去世後,國民黨黨內出現了一波紀念孫中山的高潮。國民黨大佬樊鍾秀在孫中山去世後首先提出“繼承國父遺志”,這也是國民黨內迄今所知最早的尊稱孫中山爲國父的人。其後,蔣介石在東征的過程中也在激勵將士們說總理是國父。不過,蔣介石在其掌權後並沒有立即通過正式的法案尊稱孫中山爲國父。

其後,國民黨在1925年5月份發佈的《公祭總理文》中也尊稱孫中山爲“國父”。

1930年代,雖然民間仍然稱呼孫中山爲國父,但是國民政府官方開始冷處理“國父”的稱呼。直到抗戰爆發後,孫中山的“國父”地位才最終正式確立。11940年3月21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尊稱本黨總理爲國父。因而,孫中山的“國父”稱呼一直沿用至今,並且成爲海峽兩岸關於近代中國歷史人物認同的最大公約數。

孫中山爲什麼後人稱爲國父?

民主與共和的萌芽

孫中山13歲時跟隨大哥孫眉來到夏威夷檀香山,就讀於當地的意奧蘭尼學院。當時的夏威夷還是一個獨立的王國。中山先生耳濡目染當地人民對侵略者的抵抗,讓他聯想到在清政府的封建專制統治下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就此萌發了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爲榜樣,來改變中國社會的想法。

其次,是宗教教育對他的影響。在檀香山學習期間,宗教學習佔據着很重要的地位。聖經課程、每天的禱告、每週的禮拜以及濃厚的宗教氛圍使他對平等、博愛等教義銘刻於心。對比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套嚴格的封建等級制度,前者給予了他思想上顛覆性的轉變。

最後就是中法戰爭對孫中山思想上的巨大影響。1884年中法戰爭爆發,馮子材鎮南關之役重創法蘭西軍隊,並收復了諸多失地。捷報傳來,遠在重洋的中國留學生歡欣鼓舞、振奮不已。然而,清政府在此時卻卑躬求和、放棄失地、下令停戰。並派李鴻章到天津與法國公使簽訂了進一步喪權辱國的《中法新約》。這樣以賣國喪權以換得心安得做法徹底使孫中山看清了封建專制下皇權至上的本質和劣根性,進一步激發了他的愛國熱忱,堅定了革新求變的決心。

從政與從醫並行

又一次,孫中山到教會司鐸杜南山家裏拜訪,看見他書櫃裏的醫學書刊,就問他爲什麼要讀醫書。杜南山答:“范文正公有云,不爲良相,當爲良醫,竊採其意耳”。范仲淹認爲:不能當一個好宰相,至少可以做一個好醫生。兩者雖職業不同,影響力也大不相同,但都能救民於水火。孫中山對杜南山說:讀書從政需要有一個過程,即使從政,未必就能位極人臣。如果一味的去追求宰相之職,而又久久不能達到,反過來再去選擇從醫的話,恐怕就爲時已晚了。因此,首先選擇學醫,救民於水火,從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同時設立遠大的志向和理想,這樣理論與實踐能夠有機的結合,理想才能逐步實現。這是中山先生選擇學醫以及後來從醫的初衷和契機。

於是,1886年,孫中山進入廣州博濟醫院附設醫科學校學習。後轉入香港麗雅英文醫學書院。通過五年的學習,他以第一名的成績完成學業,順利畢業,同時獲得了行醫資格證書。畢業以後他來到澳門鏡湖中醫院工作,剛開始,他就做了一件對後世有重大意義的事情。由於他是一位西醫的醫師,到醫院以後他向院方提出中西醫結合診療的建議,獲得院方採納,這是中國中西醫結合的開始。他曾爲患者實施外科手術,取出大如雞卵的結石;充當婦科醫生爲難產的的婦女接生;讓一位已經在家裏處於垂死狀態的患者起死回生;他爲窮人治病,分文不取。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山先生最後成爲一位政治領袖的初衷,絕不是僅有遠大的政治理想這麼簡單,而是立足於民生疾苦、家國安危,又眺望於社會大同的崇高追求。

上李鴻章書

這是中山先生寫給晚清重臣李鴻章的一封諫言書。中山先生在書信中開宗明義:“歐洲富強之本,不盡在於船堅炮利,壘固兵強,而在於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旨之大經,治國之本也。”這是中山先生對國家命運的深度思考,同時也是他職業革命家道路的開始。

《上李鴻章書》從教育、農業、工業、商業等四個方面論述了中國當時的不足,以及應當向西方國家學習的地方。是發展中國民族資本的經濟綱領。最後,孫中山沒有得到李鴻章的接見,讓他希望通過開明官員實現改變現有落後情況的想法落空,希望通過實業救國而無法實現。從此,他走上了革命救國的道路。

於是,中山先生於1894年11月24日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提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創立聯合政府”的宗旨。這標誌着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登上政治舞臺,是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開端。

爲革命,中山先生擁有衆多的名字

首先要說的是,孫中山並不是他的原名。“中山”二字是他在日本進行革命活動時,他的好友平山周爲了掩護他而在旅館登記簿上寫下了“中山樵”的化名。中山先生把它解釋爲:“中國的山樵”。“山樵”指的是樵夫、砍柴人。孫中山的名字由此而來。中山先生的譜名,也就是家譜上的名字叫:德明。因此他的原名應該是:孫德明。幼名:帝象。讀書時取名孫文,字載之。在香港接受基督教受洗禮的時候取號爲:日新。“日新”二字典出《大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爲:及時的反省和不斷的革新。他還有一個名字是大家比較耳熟能詳的,叫:孫逸仙。“逸仙”其實只是“日新”的廣東話諧音。後來他自己獨具匠心,把名號連在一起使用,稱自己爲“孫文逸仙”。當然在從事革命的過程中他還有許多其他的化名,比如:陳文、陳載之、林行仙、張宣、吳仲、山月、翠溪、高達生等等。在正式的公文、電函中他一般會署名:孫文。按照地域和國家的不同,大家對他的稱呼也不一樣。在中國人們習慣稱呼他孫中山,在日本喜歡叫他孫文,在歐美則叫他孫逸仙。

民國成立以後,大家習慣稱呼他:孫總理。因此,總理這一稱號在國民黨內專指孫中山。你看大家後來叫蔣介石就只能叫:總裁、校長。由於他還擔任過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和大元帥[]。因此也稱他:孫大總統和孫大元帥。後來大家爲了表彰他的偉大功勳,尊稱他爲“國父”。

中山先生還有一個外號叫“孫大炮”。這是詆譭他的人爲他取的,認爲他只會吹牛,不會做實事,甚至有人懷疑他是否識字。著名學者胡適先生有一次去拜見孫中山,看見他屋裏擺滿了書。認爲只有像他自己這樣的大教授的家裏纔會有這麼多的書。而像孫中山這樣的政治人物不過就是擺擺架子、撐撐場面。於是在中山先生離開的空隙就隨便拿過來一本翻看。哪知道書裏面全是勾勾畫畫、圈圈點點,以及旁批別注。於是又換了一本,還是如此。胡適不甘心,接連抽出幾本,結果都是一樣。後來他對其他人講:孫大炮不是你們所說的空炮,而是一門實炮。民國建立以後,有人對他有意見,還當面叫他孫大炮,他也能夠泰然處之、虛心接受。

孫中山爲什麼後人稱爲國父? 第2張

辛亥革命的開端,武昌起義

武昌起義是中國辛亥革命的開端,也是中山先生進行民主革命的重要節點。武昌起義爲清王朝敲響了滅亡的喪鐘,同時也引出了此後對中國革命以及整個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人物。

武昌起義的前奏是四川保路運動。1911年5月,清政府向英、法、德、美四國的銀行借款,宣佈實行鐵路國有政策。但對1903年爲修建鐵路在四川地區籌集的股金,清政府表示:不予退貨,全部充公。此時,清政府的首腦人物是攝政王載灃,清王朝最後一任皇帝,宣統帝愛新覺羅溥儀的爹。在宣佈鐵路收歸國有,股金不予退還的前一天,清政府廢除了軍機處,成立了所謂的責任內閣。對外宣稱清政府要實行和歐美一樣的君主立憲國體,而不再是傳統了君主專制,希望以此來緩和國內外矛盾,看能不能把大清朝這艘破船再支撐一下,別沉得太快,死得太難看。結果責任內閣的名單中共計13人,滿族佔9人,皇族(就是皇帝家的)佔7人,而漢族官員只有4人。這種做法在當時的中國哪裏是在維護大清政權,這完全就是在大清這艘破船上又安裝了一枚馬上要爆炸的巨型炸彈。而作出以上兩項重大決定的人正是溥儀他爹,攝政王載豐。

言歸正傳,於是乎四川人民跳起來反抗,川漢鐵路股東代表在成都成立保路同志會,提出“路存與存,路亡與亡”的口號,掀起了保路運動。接下來萬惡的清政府派兵鎮壓,當場打死32人,矛盾進一步激化。此事激發了中山先生所領導的中國同盟會的團體之一,湖北共進會的起義決心。於是共進會決定和另一個湖北的革命團體文學社聯合起義。並藉助中山先生的影響力招兵買馬,效果顯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打響,大清朝湖廣總督瑞澂、提督張彪倉倉皇潛逃。11日成立湖北軍政府,改國號爲中華民國,任黎元洪爲都督。10月22日,湖南宣佈獨立。23日陝西宣佈獨立。11月1日,雲南宣佈獨立。2日,江西宣佈獨立。3日,上海發動起義。上海的起義連文藝界的演員都親自參加了戰鬥。4日,杭州起義。杭州起義時有一支100人組成的“先鋒敢死隊”,敢死隊的隊長是剛從日本留學回國的留學生,他的名字叫:蔣介石。11月5日,杭州光復,江蘇宣佈獨立。

建立臨時政府

1912年1月1日,晚上10點,在前清兩江總督署大公堂裏,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並宣誓:傾覆清朝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還發出宣言書,提出對內方針是:民族統一、領土統一、軍政統一、內治統一和財政統一。對外方針是:洗去清朝辱國之舉措與排外之心理,秉持和平主義,與其他國家友好交往。使中國能立於國際社會,使世界漸趨於大同。

接下來通電各省,廢除陰曆,改用陽曆。這是一個比較重大的決定,因爲按照中國古代幾千年來的歷法習慣,當時應該是: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也就是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

並設置副總統,通過選舉,黎元洪以最高票當選。臨時政府下設:陸軍部、海軍部、外交部、內務部、財政部、教育部、司法部、事業部和交通部等九個部門。

又制定了具有憲法性質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臨時約法》規定:政權機構實行三權分立的制度,即參議院行使立法權,總統行使行政權,法院行使司法權,三者相互獨立又相互牽制。並約定,參議院有彈劾總統的權力。人民享有參政的權力。這一部分的約定可以說非常重要,這從實質來講就是在約束袁世凱。因爲當時臨時政府裏包括孫中山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認可一個約定,那就是:只要袁世凱能夠把清政府給搞黃咯,就公舉他爲大總統。原因很簡單,因爲當時大家都認爲:只要清政府垮臺,封建專制就徹底被推翻了,封建專制被推翻了,革命也就勝利了。而當時最有這個能力和條件的人,就是袁世凱。這是當時的普遍認同感。但孫中山並不信任袁世凱,因此提前起草《臨時約法》。因爲袁世凱在中山先生就任臨時總統後就宣佈支持共和,然後又通過威逼利誘唆使隆裕太后接受退位條件。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大清朝就此被袁世凱給搞黃。2月15日,南京參議院就選舉袁世凱爲第二屆臨時大總統。

《臨時約法》還約定:人民一律平等,沒有種族、階級、宗教的區別。人民的身體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審問、處罰。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言論、著作、集會、結社的自由;有請願、陳訴、訴訟、考試、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這些約法條款於現在看起來很平常,但在當時,這絕對是石破天驚、亙古未有、天翻地覆的變革。它一舉將統治了中國人兩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給推翻了;將自古以來神聖不可侵犯的天子給徹底的侵犯了。

兩千多年以來,中國人只相信皇帝是天的兒子;只相信皇帝昭曰是因爲奉天承運;只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不相信事在人爲;不相信人人平等;不相信能夠改變、可以改變。

縱觀中國近代,如果說林則徐是“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康有爲是“變法維新的第一人”,那麼孫中山先生就是“開民主共和的第一人”。

孫中山是全體中國人共同尊敬的革命領袖,不分黨派,不分地域,至今仍然很多人尊稱孫中山爲國父,孫中山的一生實際上也是相對較爲短暫的,活了59歲,但是孫中山卻能獲得這麼崇高的生前身後名,原因是什麼呢?

這其中最爲重要的當然要屬孫中山個人的貢獻以及人格品質了。孫中山二十多歲就投入革命,而且不顧個人之安危,一度在英國被清廷的駐英使館所捕,生命受到威脅,但是孫中山仍然能夠化險爲夷,堅持革命。

從1895年開始,孫中山在海外連續流亡超過16年,這在常人看來是難以堅持的。在此期間,孫中山不僅要面臨清廷的海外追殺,還要面對來自黨內的不同派系的討伐,但是孫中山從來沒有因此動搖過。孫中山親手改造了國民黨,並且在後來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

當然,孫中山的地位之高也與後來的宣傳有關,國民政府有專門的總理紀念週,並且在每次會議之前都要選讀“總理遺囑”,這些都是孫中山個人形象強化和提升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