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創業故事 > 如何打造自品牌,讓你迅速增值?

如何打造自品牌,讓你迅速增值?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如何打造自品牌,讓你迅速增值?

沒有建立“自品牌”,你的努力只是個笑話

作者:Spenser(混跡創投圈的職場墨客)

2016年最後的那天,我在自己的家鄉做了跨年分享,現場來了很多好友和老師,分享結束後,他們最感慨的一句話是——沒想到你在外面兩年時間,可以發展得那麼快。

那天下午四點在寧波天一講堂演講完後,直奔機場飛往深圳,參加當天晚上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四個小時聽下來,除了乾貨滿滿,我其實更多了一層感慨,我是從羅振宇三年前不知名的第一期節目看到如今的,回想一下,也就三年而已。

時間在我們身上沉澱出了很多東西,但我們都是幸運的,因爲時間都不算長。

前些天收到李笑來老師的邀請,在“一塊聽聽”平臺上做分享。我說分享些什麼呢,他說我雖然寫了那麼多文章,也應該好好覆盤,總結,提取精華。

於是,有了這個主題——如何打造自品牌讓你迅速增值。

“自品牌”算是我自己造的概念。

自己畢業後在職場上摸爬了滾打了很多年,在新東方當過老師,在體制內教過書,去香港留過學,留在香港做金融,做海外資產配置,如今在九龍最貴地段的寫字樓擁有自己的辦公室。

兩年前開了自己公衆號——“Spenser”,寫自己最一手的職場體驗和乾貨,寫過幾篇爆款文,比如《沒事別想不開去創業公司》,比如《你和頭等艙的距離,差的不止是錢》,相信你可能之前讀過,或者從我的平臺,或者看其它平臺的轉載。如今擁有三十多萬訂閱用戶。

2016年8月出了一本書《優秀的人,都敢對自己下狠手》,上了京東新書暢銷榜,書封面有這麼三句文案,概括了我這些年的職場起伏;

“從體制內到體制外,狠是放棄穩定

從小城鎮到大都市,狠是不求歸屬;

從月薪三千到年入百萬,狠是野蠻生長。”

回顧了自己的職場經歷,也算豐富,踩過一些風口,也掉過一些坑,細細總結和覆盤自己的職場生涯,常常反思爲什麼以前吭哧吭哧努力,收入卻沒有大幅增長;教科書上所謂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到底是真理,還是笑話。如今也只是同樣努力和付出,收入卻漲了幾十倍。還有影響力和個人品牌。

後來我發現很多我們傳統觀念裏的一些固有思維,其實誤導了很多人,或者已經完全不符合當下互聯網的職場生態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問題在於:

“未來的商業,不再是渠道的競爭,不再是價格的競爭,而一定是品牌的競爭。”

很多傳統思維的人,對互聯網的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同樣的,很多人遠遠低估了於互聯網對於每一個個體的影響,以及帶給每一個人未來的可能性。

所以,很多人並不能理解,爲什麼有些普通人只用一兩年時間,就能做到不可想象的規模,實現職場的彎道超車,和個人的迅速崛起。

關於本次分享會

我會把我這些年的職場經驗,全部濃縮成一小時的精華版;以“自品牌”爲框架和主線,結合自己職場親身經驗和所看所感,不是無用的雞湯,也不是純學院派的理論乾貨,而是最一線最一手、掏心掏肺的分享。

爲什麼有些人已經做了公司的管理層,依然對未來感到迷茫,困惑,甚至焦慮。

爲什麼25歲的李叫獸可以在短短一兩年打造自己成爲中國最懂品牌營銷的專家,併成爲百度最年輕的副總裁。

很多人有專業感,但無品牌感;很多人有打工思維,而不是股權思維;我相信所有不沉澱自己品牌的努力,都是僞努力。

那麼如何系統地做“自品牌”呢?

有人說自品牌是一個很虛的概念,其實在我看來,它有一套系統的邏輯,甚至落實在很多人注意不到的細節上。

“自品牌”的概念,根本不是純理論,而是一套完整的方法論。

其實關於自己品牌裏面的很多內容,我都在我的公衆號“Spenser”裏闡述了,幾十萬字的篇幅,讀者們都表示看後有很大提升,甚至顛覆了他們固有的思維方式,豁然開朗。我相信,大家聽完我這些濃縮版的分享後,一定有所啓發,並指導自己未來的職場行動,少走彎路,又快又穩。

可能引領甚至顛覆你未來職場思維的一堂課,所需要的,是你半杯咖啡的價錢(其實就9塊錢),和你絕對值得的一個小時。

延伸閱讀:

怎麼讓自己變得更好?9個自我提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