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創業故事 > 彭麗媛和米歇爾,中美第一夫人鮮爲人知的奮鬥史

彭麗媛和米歇爾,中美第一夫人鮮爲人知的奮鬥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17K 次

中美第一夫人鮮爲人知的奮鬥史:“中國牡丹”彭麗媛與“美國玫瑰”米歇爾

彭麗媛和米歇爾,中美第一夫人鮮爲人知的奮鬥史

奧巴馬在歡迎習大大的儀式上說了句把衆人都逗樂了的話:“習主席,我相信咱們倆都習慣了,被我們充滿活力的配偶搶去風頭。” 的確,彭麗媛和米歇爾這兩位第一夫人,備受羣衆關注,無論走到哪兒都是熱點,她們,一個是“中國牡丹”,一個是“美國玫瑰”。其實,在成爲“第一夫人”之前,他們已經是當之無愧的女性榜樣。一個是中國當代民族聲樂代表人,被外媒稱爲“一代歌后”,一個則被視爲對“美國夢的最好詮釋”。

頭髮向後高高挽起,簡潔大氣的深色風衣,頸間綴以藍色絲巾,避開奢侈品牌,拎平價手提包,總是向其他夫人們贈送“百雀羚”和“阮仕珍珠”。

她們,一個是“中國牡丹”,一個是“美國玫瑰”。無論有沒有“第一夫人”的頭銜,彭麗媛和米歇爾都分別在兩個國度,經歷着同樣的時間,屬於她們的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直到今天。

60年代:牛車與小閣樓

1962年11月20日,山東省鄆城縣東南20多裏的黃堆集鄉彭莊村,彭龍坤的家裏,一個女嬰呱呱墜地,取名“麗媛”。彭龍坤,曾是村裏少有的高中生,早年當過村夜校的校長,專門負責掃盲工作。他“文革”前調到縣劇團工作,後來又調到文化館工作。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夫婦倆三四十元的月工資,沒法鬆弛一直緊緊巴巴的日子。當媽媽隨團到鄉下去演出時,彭麗媛也跟着坐上縣劇團的牛車“四處漂泊”,飢一頓飽一頓的同時,5、6歲的她也享受着登臺唱歌的樂趣。

童年時期、少女時期的彭麗媛

當彭麗媛白天乘着牛車一路顛簸在鄉間的時候,大洋彼岸的芝加哥南部貧民區,水管工一家正在度過他們的晚間時光。和哥哥一起看電視的小姑娘米歇爾,出生併成長在只有一間“臥室”的房子裏。這間“臥室”也只是將原有的客廳一隔兩半的產物。

童年時期的米歇爾

米歇爾的父親弗雷澤•羅賓遜是一位水管工,患有多發性硬化症,母親瑪麗安•羅賓遜重視子女教育,米歇爾和哥哥每晚只被允許看一個小時的電視,看完電視,他們就要回到小閣樓上,在那兒進入夢鄉。兄妹倆的童年主要在讀書、下國際象棋中度過。

“我”的讀書時代:凌晨四點半與《趕牛山》

一片漆黑之中,燈光無比突然又無比準時地從黑暗裏掙脫出來。凌晨四點半,有人開了燈。在芝加哥頂尖的惠特尼·揚高中,她是個“霸道”的學生,可以直接從第一年班跳級到第三年班,並且在4年裏,一直“霸佔”着校內成績最優等學生的位置。

青年時期的米歇爾

每天凌晨四點半,米歇爾會準時亮起燈光,起牀。因爲學校離家很遠,要坐一個小時甚至一個半小時公交車上學,早起只是能夠爲了多學點東西。“我會記起我媽媽一直告訴我的話——她說,良好的教育是誰都無法從你身上拿走的東西”。

米歇爾的畢業照

很快,就不再是一所高中要以她爲驕傲了,1981年,米歇爾升入普林斯頓大學,主修社會學、輔修非洲裔美國人研究,1985年以一級榮譽畢業,1988年在哈佛大學法學院取得法律博士學位。多年以後,一本杜撰的勵志讀物《哈佛凌晨四點半》在中國賣的不亦樂乎。只不過書的內容有虛假成分,而米歇爾的凌晨四點半是她多年不變的習慣。直到婚後,她也仍然保持這一習慣,只是由讀書改成了跑步健身、打掃衛生和準備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