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通用10篇)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通用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故事:在現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性現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已經發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通用10篇)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1

“高考已經離我遠去了。”我對自己說,卻又想起那一年在重壓下依舊鮮活的生命,依舊美麗的笑臉。那是一種生命的極致,催人淚下。不知是誰在後面黑板上很隨意地寫下“330”,很小卻很清晰。同學們靜靜地走進教室,默不作聲。坐下,看書。沒有人去理會那個三位數,卻都明白,那是懸在我們頭上的劍,寒光閃閃。學校把全部高三生都遷到城市邊緣的一所分校,偏僻、荒涼。學校的意圖不言自明。

到處是口號和標語。高三總動員大會結束了,各科老師的訓話結束了。教室裏不再生氣勃勃,一張張稚氣未脫的臉上寫滿沉重和冷峻。一個上海小姑娘寫了一篇《花開不敗》,刊登在雜誌上,把她的高三描述得驚心動魄,鮮血淋漓。很快,學校把這篇文章印了幾千份,告訴我們——一切皆有可能。黑眼圈的人在慢慢增多,教室裏總是飄着濃濃的咖啡的味道。課桌上的書越摞越高,就連過道上也堆滿卷子。

沒有人咒罵天氣炎熱,也沒有人抱怨如山的書本、習題。我們的高三,就這樣悄無聲息地拉開了帷幕。我的面前站着班主任:“殷浩哲,你的北大夢就要實現了!”我揚起頭,微笑着。八月的陽光暖暖地灑進辦公室。我似乎聽到了遠方的召喚。

我爲自己做了張表,最上面寫下自己在高考中各科最理想的分數,下面密密麻麻的空格等待着這一年的考試成績。詳盡的年度計劃貼了一牆。打仗似地學完高三的課程,很快進入第一輪複習。

這正是我的軟肋所在。仍然是飛一般的速度。嶄新的高一課本讓我後悔不已。由於那時的貪玩,我的高一幾乎是空白。高二的發憤圖強讓我躋身年級前十名,而高一的缺憾卻無法彌補。同學們都已是輕車熟路,我卻要從頭做起,從最基本的定理看起。一次次測驗的不如意讓我不止一次地問——我該怎麼辦?複習進度越來越快。下課後老師總被圍得水泄不通,同學之間互相討論問題的身影隨處可見。

秋天到了。沒有人站在窗口望着落葉感傷,也沒有人去秋遊。我們已經冷暖不知了。考試接踵而來,一輪輪地轟炸。雪花般飄下的卷子幾乎要掩埋掉這些年輕的軀體。林林總總的參考書鋪天蓋地地砸下來,“強化練習”、“黃岡密卷”……黑板上總是滿滿當當地抄着各科選擇題答案,A、B、C、D。被各色紙張埋沒的頭顱擡起又伏下,口中唸唸有詞,在試卷上打下一個個紅*。各科老師也開始了對自習課的“明爭暗鬥”。終於,全部自習被瓜分完畢。晚自習延長到十點半。每週大考一次。精確地計算時間、做題、等分數、排名次。周而復始。

沒有怨言,沒有呻吟,我們默默地承受着,用這個年齡不應有的平靜容忍這一切。而我卻驚恐地發現,每次考試都是數學拖住我的總分。出於對數學的恐懼和對政史地的熱愛,我開始逃避,逃避數學帶給我的苦惱和各種考試的壓力。我把數學扔在一邊不去管它,可高考怎麼辦?我在揮霍着我的高三。班主任開始每週一下午抽出一節課給我們開鼓勁大會。大家睜着呆滯的雙眼看班主任在講臺上唾沫橫飛、神采飛揚,心裏默默地算着今天還有多少張卷子沒做,還要熬到凌晨幾點。一句經典的問話——今天早晨你幾點睡的?既是一個戰壕裏的戰友,又是競爭對手,大家沒有“反目成仇”,卻更加團結,更加親密,更加默契,以一種獨特的方式珍惜着在一起的最後時光。

偶爾大家也會爲地處山東,分數線最高而憤慨。英語老師一句“天下烏鴉一般黑”讓我們復歸平靜,重投書海。班裏出現了幾對情侶,大家看着他們,幾分悵然,幾分無奈。短暫的寒假飛快過去,那個春節索然無味。很快便知道了第一學期期末成績。全班第14名。一個可怕的名次。我被徹底擊垮了。我不知道再這樣下去會有什麼結果,可是,誰能告訴我,我該怎麼辦?我選擇逃課,把有數學的晚自習統統逃掉。回到家,媽媽什麼也不說,可她的眼神卻無法掩飾作爲母親的那種深深的憂慮。

一個寒夜,我又一次逃掉數學晚自習,自己在家複習(爸爸媽媽爲了不干擾我學習,藉口出去散步)。只聽見一陣敲門聲,開門以後,門口站着的人把我驚呆了——高大卻又單薄的身材,蓬亂的頭髮,深陷的眼窩。“浩哲,這是今天晚上數學自習做的卷子,你總是不去,損失太大了。”教數學的毛老師身子*着門框,一手提着摩托車頭盔,一手把兩份題遞給我,瘦削的臉上滿是疲憊。毛老師騎着摩托車的背影慢慢駛遠,我的眼淚不可抑制地往下流。我知道,從學校到我家騎摩托車要一個小時。

回到房間,我咬破食指,寫下三個血字——走下去!淚水一滴滴地打溼白紙,血和淚慢慢交融在一起,刺得我睜不開眼睛。我咬着牙對自己說——爲了毛老師,你也要把數學學下去!距離高考只有100天了,每個班都開始了倒計時,備戰進入白熱化狀態。每天上課及晚自習前,整幢高三大樓口號聲此起彼伏。

班主任嚴肅地站在講臺上,我們拼命地吼着,歇斯底里。對面是理科實驗班,他們的口號清晰地傳來——我們都是清華北大,永不放棄!我不再張口,看着窗外的夕陽,眼淚滑落下來。“北大”就像鬆手的氣球,越飄越遠,可望而不可即。我的“北大”,就這樣逝去了。

我陷入了一個怪圈,就在離高考不足百天的時候,我反覆地問自己,我爲什麼要高考?高考於我而言有什麼意義?我苦行僧般地追尋答案。而這一切,只有步入大學才能明白。依舊玩命地做着數學題,發瘋地揹着政史地,只是,好像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失魂落魄。

我又在放縱自己,給自己找一個又一個逃避的理由。終於有一天,校長在操場上抓住了閒逛的我。當時,同學們都在教室裏上課。他扳住我的肩膀,大吼:“你不想活了?”我面無表情地盯住那張憤怒得幾近扭曲的臉,無語。班主任把我從校長那裏領回去,只是看着我,什麼也沒說。猛然飛起一腳,兩腳,我倒了下去……清清楚楚的26腳,每一腳都刻骨銘心。我已經躺在地上不能動了。

班主任心疼地把我抱起來,“孩子,你不能這樣下去了,你明白嗎?”老師哭了。走在外面,班主任指着枝頭那黃得耀眼的迎春花,一字一頓地對我說:“這是你生命的春天,你要怒放!”我漠然地看着班主任充滿希望的眼睛,甚至覺得自己已經透支了。不是因爲學習,而是因爲壓力。還是那樣過着,渾渾噩噩,痛苦卻又快樂。

直到有一天,老師宣佈第二輪複習已經全面結束,我們將迎接最後一次全市模擬考試。成績很快出來了。全班第17名,全市500名開外。這意味着我只是有希望上二本,若照這個狀態下去,二本也沒戲。班主任已經決定不再管我。她把我叫出去,只對我說了一句話:“自生自滅吧!”回到教室,我重重地在課桌上刻下八個字——破釜沉舟,背水一戰!沒有人能救得了我,只有自己拯救自己。我要孤注一擲了!就在離高考只有一個月的時候,我纔剛剛找到高三的感覺。我在慢慢地調整自己,努力忘記高三一年發生的所有事情。現在只記得那一個月真的心無旁騖,不去想自己能考上什麼,只想着要自己堅持下來。

爸爸媽媽沒有給我施加任何壓力,他們知道,在這個特殊時期,說什麼都是徒勞的。他們只是默默地平靜地爲我做着一切。心態越來越平和,學過的東西也慢慢系統起來了。成績開始回升,並最終穩定在全班前三,離校以後,我仍每天堅持在學校圖書館學習,只爲了讓自己保持臨戰的狀態,不要鬆懈。

高考前的那個晚上,我站在操場上,望着如水的夜空,我問自己——多少天以後,你就可以站在另一個校園裏仰望同一片星空?6月7日高考時,心態已經極其平和。爸爸媽媽沒有說話,只是靜靜地看着我打開車門,慢慢走進學校。

試卷發下來了,心如止水。兩天鏖戰。當結束的哨聲吹響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這是高考!我的高考,我的高三,我的高中,已經結束了!下一步,我就要上大學了!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呼吸陽光下的空氣,我叫着喊着,發瘋般地衝出考場。

守候在學校門口的班主任把我緊緊擁住,淚光閃閃:“孩子,你終於走過來了!”高三的點點滴滴猛地涌進我的腦海。這一年,我過得太艱難。我不再興奮,眼淚奪眶而出。2004年6月8日下午,京杭大運河邊,夕陽西下,垂柳依依,我淚流滿面。不久,成績公佈。全班第二。然後,我鄭重地在第一志願欄中寫下“華東政法學院”,傾盡我全部的力量和激情。

再然後,我收到了華政的錄取通知書。7月,我回到學校看那間承載了我一年夢想與希望的教室。依舊是那熟悉的黑板和桌椅,還有桌子上堆放的滿滿的書——裏面已坐滿了復讀生。又是一批人在艱難地尋夢,落水之後跳上岸向着那座獨木橋發起又一次衝鋒。

暑假裏同學們聚在一起,班長拿出錄音機,輕輕按下,裏面清晰地傳出那段日子我們喊過的口號,震耳欲聾,然後就是零點樂隊的《相信自己》。沒有人再提起高考,淚珠卻真實地掛在每一個人的臉上,懷念着那些我們共同走過的日子。高三已逝,夢想猶存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2

成績中等偏上,綜合素質和能力讓她敲開哈佛大門

去年六月的一天,復旦附中高三學生湯玫捷正式收到了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對此,學習成績屬於中等偏上的湯玫捷自信地說道:“我用自己較強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敲開了哈佛的大門”。

她從來沒有上過一次奧數課

一見面,湯玫捷就說道:“我的學習成績只能算好,但不是最優秀的,我從來沒有考過第一名第二名,但是我參加了很多集體活動,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組織能力和短時間內的凝聚力,恰恰這些能力和哈佛精神不謀而合,所以,我憑藉自己的綜合能力被哈佛大學錄取了。”

說起自己的經歷,湯玫捷特別興奮,從小學到現在,她一直擔任大隊長、班長、學生會主席等職務。“我不是僅靠成績好才被選上做學生幹部的,我的組織能力強,善於和同學溝通,所以被選上。”湯玫捷說道,父母都很開明,一直很尊重她,讓她自主發展,爲她參加各種活動營造了寬鬆的氛圍。從小到大,湯玫捷從來沒有上過一次奧數課,課餘時間都在學習樂器、素描,或者參加各種活動,爲同學提供各種服務,鍛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高一時,湯玫捷進入學校辯論隊,並獲得上海市青少年辯論賽最佳辯手稱號。高二結束後,湯玫捷作爲交換生,參與了和美國著名私立中學西德威爾學校的交換生計劃。在美修讀一年期間,每天下午都會參加學校的球隊,和同學們一起打3小時的球,並在球隊中脫穎而出,美國同學也稱讚她是學生中的領袖型人才。湯玫捷說道:“參加集體活動不僅鍛鍊了自己的能力,也讓自己交到很多朋友,幫助自己迅速融入美國社會。”

在美國學習期間,湯玫捷有幸訪問了哈佛大學,被哈佛的精神所吸引:有學術精神、有領導能力、有個性。兩個月前,湯玫捷在哈佛大學的網站上下載了申請表格,花了一天的時間填寫了數張表格,11月中旬,她接受哈佛安排的面試,由哈佛的校友———麥肯錫公司的一位哈佛畢業生執行,瞭解每位申請者的英語口語和綜合素質情況,本月15日,她收到了哈佛大學發來的錄取電子郵件。“哈佛大學錄取學生是沒有明確的分數標準的,只要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和哈佛精神相符就可以,每位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我也不希望自己成爲別人的藍本。”湯玫捷說道,“相信這不是我最輝煌的時候,而只是我的一個新起點。”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3

他們是愛科學的80後,高智商的技術宅,死理性,還特文藝。

他們提倡從今天起,做個理性的人,讀書,思考,挑戰上帝。

熬到大三,顧森終於扛不住了,他決定休學一年——從北京大學中文系。

2006年,還在念高二的顧森代表學校參加了第23屆中國青少年信息學競賽,一不小心拿了銀牌,獲得保送北大的資格。

選專業時,大家都傻了眼,他竟然是個文科生,研究數學、參加競賽什麼的純屬打醬油。最終,爲了專業對口,顧森被送進了中文系。

在中文系,他明顯感到自己和文藝青年“不是混一條馬路的”:大一那年中秋節,室友們在陽臺舉杯邀明月,喝着喝着,就開始吟詩作對起來,這把顧森嚇了一大跳。在他看來,所謂月圓只不過是月亮反射太陽光的月面最大且近於正圓形,才顯得那麼亮而已。

顧森對於用數學解釋世界萬物抱有一種使命感,或者說,強迫症。比如一次無意間看到一個山寨方便麪牌子叫“康帥博”,他立即回到宿舍編了個評比程序,計算長相最接近的漢字。

“這是中文山寨品牌氾濫的原因。”他說。

當然,他的文藝青年同學也覺得他“很極品”。三年中,“氣場不合”的顧森安靜、低調,與文學相關的科目幾乎都剛好考60分。

休學後,社會青年顧森在街上晃悠了幾個月,突然接到一個叫果殼網的加盟邀請。

去辦公室與老闆面談時,正好遇上一羣同齡人邊吃着午飯邊熱烈地討論一個問題:爲什麼一大屋子的人熱火朝天地聊天時,會突然安靜下來?大家七嘴八舌地分別從心理學、概率學、生理學等角度展開辯論。顧森當即決定入夥,“終於找到組織了。”他說。

死理性,還特文藝

這個組織定位爲科技網絡媒體,成立於2010年11月,其招募員工的特徵高度一致:80後,科學青年;高智商,宅居動物;習慣用Google Reader獲取信息,靠Gmail保持聯繫;對英文網絡資源輕車熟路,善於表達與解決問題;死理性,還特文藝。

網站由15個主題站組成,光看名字就知道是批死理科生把牛角尖鑽到底的架勢。比如“DIY”、“謠言粉碎機”、“自然控”、“心事鑑定組”、“死理性派”等。每個版的斑竹都按照各自的主題,每天更新發布千字左右,很短、很歡樂的科普小文章。

他們的目標是,讓科學像電影、音樂、文藝小清新、《生活大爆炸》(一部關於科研極品宅男的熱播美劇)一樣流行起來。

顧森是“死理性派”的斑竹,這個主題站的最上方寫着:從今天起,做個理性的人,讀書、思考、挑戰上帝。

在入夥果殼的第一個平安夜,顧森就單挑了一回上帝。

“聖誕老人的故事簡直荒誕至極。”他在版裏發了一篇文章,要想在24小時內向全球基督教家庭發禮物,聖誕老人必須以每秒1000多千米的速度奔跑,這一速度產生的摩擦與熱量將會導致他老人家在瞬間被削成水蛇腰,馴鹿部隊在1/4260秒內完全氣化。

顧森的同事,一羣死理科生的聖誕之夜也大都是宅在電阻、鑷子、電烙鐵、膠水噴槍及英文論文中歡度的。

“DIY”斑竹張浩,一個大一失戀後開始埋頭做機器人到現在的23歲男生,用16支發光二極管接成了一個混聯電路,搗鼓出來的造型俗稱聖誕樹。這也是“DIY”版當天更新的作品。

“謠言粉碎機”斑竹秋秋,一個剛從美國歸來的高分子博士後MM,一口氣粉碎了近10條關於聖誕的流言,真相包括:給聖誕老人拉雪橇的馴鹿都是母的,因爲成年雄鹿的角在10月份就會脫落;用來裝飾聖誕樹的“聖誕紅”,纔不是劇毒的“一品紅”,造謠者估計看金庸看進水了。

“自然控”斑竹馬子馭,一個植物與觀星達人,在版上祭出科學青年聖誕把妹的絕殺技:挑一株聖誕植物送她吧,家常點也行啊,比如高加索冷杉、塞爾維亞雲杉、歐洲赤松什麼的。

“趣科技”斑竹肖謙卻建議大家,不如買棵用太陽能做電源的聖誕樹吧,在環保大業面前,浪漫什麼的都是浮雲……

這是果殼科學青年們堅守工作崗位的典型一天。收工後,北京的街頭小巷便開始出沒一羣行爲詭異的小青年。

理科生也有春天

此前,在許多人,尤其是文藝青年看來,理科生大多是些呆頭呆腦的貨:整天摟着一隻保溫杯出沒於通宵自習教室,周而復始地蹲在實驗室運算數據;不聽陳綺貞不看村上春樹,還不上豆瓣;寫出的論文全世界只有不到10個人會看,其中還包括評審者。

果殼當家人姬十三在復旦大學攻讀生物學博士時,就很容易給人造成這樣的印象。絕大多數時間裏,姬十三乾的活,就是和老鼠的大腦朝夕相處,以研究出一種藥物對某種細胞間關聯的信號加強,然後還要發很多的論文。

畢業後,姬十三正式逃離實驗室,成爲一名科普自由寫手。創辦果殼前,2008年,姬十三先成立了一個叫“科學松鼠會”的博客羣,企圖“一敲鑼鼓”,把“貓在一個大房間各個角落的科學神人都喊出來吃飯”。

兩年時間,被姬十三吆喝出來的科學青年不多,但也不算少,目前寫作活躍的維持在50名左右。他們有的是媒體記者、高校老師、科研人員、在讀學生,氣質與果殼編輯一致,此前低調遁世,或只在半封閉的小圈子裏活躍,也是因爲沒有找到“組織”。

相比之下,果殼的文章比松鼠們的博文閱讀門檻更低,也更大衆化。這也是姬十三創辦果殼的動機:文藝青年有豆瓣,科學青年也該有自己的大本營。

“這個效果正在顯現。”顧森說。比如,最近他在郵件中收到兩條很有科學小清新範兒的提問:一條是,在桌上放檯筆記本如何將筆記本放穩當且佔據桌面的面積最少?另一條是,肯德基優惠券不小心被撕壞,一般平均會撕壞幾格優惠券?

再比如,那篇關於聖誕老人自焚的文章上傳不久,在本該冷清的平安夜,卻迅即引來一批科學小青年圍觀討論。有人提出,不如改用量子派禮物,也有人提出質疑,聖誕老人的速度不應以勻速計算,因爲他在北京肯定會遇上大堵車……

顧森無暇顧及討論,除了寫稿、約稿、譯稿,他和同事們還得爲起一個很有腔調的標題而絞盡腦汁,“不然怎麼吸引科學青年,還有那些文藝小清新呢?”

死理性也有危機

在“DIY”主題站,張浩目前發佈的大部分DIY創意,都來自國外兩個人氣旺的DIY達人網站,比如在傘上裝星星燈,在家裏做核爆,爲派對女郎做火焰舞裙,用自己的呼吸發電。

缺乏原創,也是顧森這些“死理性派”當下的問題,那篇關於聖誕老人自焚的文章,也是編譯作品。眼下,他手頭寫作活躍的作者不到5個。

休學後加入果殼之前,顧森的主要經濟來源是給北京一家奧數培訓機構做兼職老師,收入穩定且漲勢喜人。但同時,他爲國內一本科普雜誌開的專欄在去年突然沒了,原因是雜誌因銷量不景氣而倒閉。

“DIY”斑竹張浩的主要供稿者之中是一名初中生,爲“DIY”主題站貢獻了一架直升機、一盞充電臺燈等五六個作品。

小朋友告訴張浩,爸媽目前還算支持他,老師也沒說啥,一是他在班上成績一直沒下過前五,二是還沒面臨中考,三是還沒被送去參加奧賽。

張浩打算與這名在中國很稀罕的中學生保持長期聯繫,“就是擔心他經歷了中考、高考,再也做不出飛機了”。

以張浩們的成長來看,中國科學青年在應試機器製造出的成品中,仍屬於存活率極低的限量“差錯版”:首先,他需要具備足夠發達的大腦,只花不多的時間就能應對衆多“檢驗”關;其次,他樂於將剩餘的精力花在發呆、想象和思考上。

比如顧森,就接連逃過了中考、高考,一路保送北大。他說他最慶幸的,是可以一直在做與考試無關的事情。問題在於,中國有多少個這樣的年輕人呢?

眼下,果殼編輯們越來越多被粉絲們拿來與《生活大爆炸》裏的謝耳朵比較,顯然,他們的魅力值與吸引力也隨這部美劇在中國的熱播而上漲。

這名任性、固執、兼患深度潔癖與強迫症的極品天才宅男12歲就在家裏搞了個兩毫米的樓梯實驗,害他老爸摔斷了鎖骨;13歲時想給鎮上居民免費供電,在家車庫裏搗鼓出了一個核反應堆。

“可是沒有可比性。”張浩說,他指的不是謝耳朵IQ的高度,而是那些金髮碧眼的科學青年們輕易就能擁有的設備、實驗室、及閒得令人髮指的成長時光……

張浩生於1987年,漂在北京。房子是眼下與他同齡的人日常最重要的談資,很難想象他們在提及均價三萬五的北京樓市時,會惦記着要勻出間房做實驗室,每天加完班回到家,再去研究一下植物是不是也喜歡聽音樂。

1988年出生的顧森仍然完全沉浸在數學的世界裏,“任何一個事物都可以用數學原理來理性解決”,他宣揚自己堅定不移的信仰,“即使是玩三國殺,即使是被女友飛了,還要不要去挽回,都是可以計算的。”

但眼下有件煩心事,顯然難以將這套方法論派上用場:2011年春季開學後,究竟要不要回北大中文系繼續唸書,混個文憑,好給父母一個交代?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4

再過xx個月,孩子們就要邁進高考考場,應對人生的關鍵一搏。如何引導孩子順利渡過這一關鍵期,這是每個家長都十分關注的問題。xxx中學高級教師、曾經的高三家長xxx老師在這裏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和家長們交流他和愛人的做法。

xxx老師的女兒今夏即將中國傳媒大學第二學士學位畢業,兒子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本科三年級的學生。許xxx老師認爲,最後三個月,作爲家長,對孩子的生活、心靈、信心呵護三方面缺一不可。希望他寫來的這封信能讓家有考生的高三家長受到啓發。

第一是生活的呵護

高三學生正處在發育的旺盛期、情緒的多動期和應考的消耗期,對他們生活的呵護應該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生理生活,二是環境生活,三是營養生活,四是精神生活。

我們很注重孩子的生理衛生,每天都要求孩子內外衣服要換洗,並經常爲他們換洗枕巾、牀套和被套,力求讓他們穿得舒服,睡得舒適。平時留心觀察孩子的生理變化,及時給予指導和調理,確保他們的生理不出問題。

對於環境生活,我們尊重孩子的成長經歷、志趣愛好和現實要求。我的女兒很看重自己的成長經歷,我的愛人總是變換着用她小時候喜歡的玩具和其他用品以及她的相片等來佈置她的房間,讓她在學習疲倦之時欣賞自己的成長過程,油然而生興奮、快樂的心情。我的兒子喜歡聽輕音樂,我的愛人就天天在他回家之時放輕音樂,讓他回到家心情倍加舒暢。

對於營養生活,我們從來不強迫孩子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一個原則,務必保證子女青春期的營養,尊重孩子的飲食習慣,盡力滿足孩子的飲食要求,讓他們吃得開心。

至於精神生活,我們針對孩子的不同實際,因勢利導。我女兒喜歡時尚,兒子喜歡時事,我們便把每天報紙上健康的時尚內容和重大的國內外時事剪下來,給孩子閱讀,並經常陪着他們看新聞聯播,交流一天的所見所聞和所感所悟,以此開闊他們的視野,激活他們的思維,調整他們的情緒,陶冶他們的情操。

通過這四種生活的呵護,確保孩子的身心健康,使他們始終保持昂揚的學習狀態。

第二是心靈的呵護

孩子在學校整天聽到的是老師關於學習的嘮叨,他們不希望回到家裏又聽到家長圍繞着學習問這問那。因此,我們從來不詢問孩子學習問題,即便我和兒子同在高三年段。但是,這並不等於我們對子女的學習撒手不管,我們多是心靈的呵護。

心靈的呵護在於對孩子學習體驗的深切體悟。有一次,兒子回到家,連晚飯都不吃,就躲進自己的房間,發出聲聲嘆息,半個小時之後,他去了衛生間,我和愛人推斷,他心裏一定有問題。

我急速寫了一張字條放在他桌上:“嘆息沒法解決任何問題,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振奮精神,請你把心裏的問題從從容容地說出來,好嗎?”他從衛生間出來之後,看到字條,沉思了一下,就大叫一聲:“我肚子餓了!”

吃飯的時候,他不好意思地說:“真倒黴,一道物理題一個多小時還解不出來。”他媽跟他說:“你不是聖人,聖人也未必能夠解出每一道題。學科的問題解不出來不是那麼重要,做人的問題解不出來才重要。”我接着說:“雖然你今天花了一個多小時解不出一道物理題,但你現在卻解開了一道做人的大題。”兒子聽後樂呵呵地笑了起來。

在距離高考不到xx個月的時候,兒子打籃球摔傷了腿,一個半月無法行走,我和同事輪流揹着他。兒子憂鬱地對我說:“我不怕我的腳怎樣,我只怕影響學習。”我對他說:“我不怕你的學習怎樣,我只怕你的腳……”我倆說着相視而笑。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最疼愛他的爺爺去世了。我們帶着他回老家奔喪。趕到老家,面對他爺爺的遺體,他因腿傷無法下跪,黯然神傷。出殯那天,他堅持拄着柺杖送爺爺一程,我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在學校還要人揹着的他,居然能夠走了下來。

回到廈門之後,他連續幾天睡不着覺,我們知道他既承受着腿部的傷痛,又承受着備考的壓力,更承受着失去爺爺的巨大痛苦,但我們也知道,在這個時候,任何言語都是蒼白的。如何迅速讓他振奮精神?的辦法只有心靈的撫慰。

還是我愛人知道兒子啊!她找出兒子小時候睡覺時最喜歡抱的小枕頭,又找出他爺爺送給他的所有禮物,並讓我給他寫了一張紙條:“兒子,想爺爺的'時候,就看看這些禮物吧;睡不着覺的時候,就抱抱這個小枕頭吧!”真靈驗,那天晚上,兒子就在端詳這些禮物、抱着這個小枕頭中睡着了。

第三是信心的呵護

孩子正在走向成長和成熟,思想和心態難免有反覆,這就特別需要信心的呵護。

兒子在參加物理競賽的關鍵階段,成績不上不下,有一天回到家裏問我們:“我要不要堅持下去呢?”我說:“自己最瞭解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把握。”他媽接着說:“堅持不下去就要果斷放棄,不能放棄的是信心!”他堅持了下去,最終獲得二等獎,沒有獲得保送資格。

過了不久,校長建議讓他參加上海交大的自主招生,當我把校長的關心轉告他時,他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不能再受挫了,我還是要通過高考考上大學。”話雖這麼說,他還是出現了一系列的反覆。參加完物理競賽後的第一場統考,他只考了年段182名。爲此他打電話問他姐姐:“我只列年段182名,我還有希望嗎?”他姐姐把情況告訴了我們,我們不急不躁,認爲這個時候還是以無聲引導爲好。

我們又在他桌上留下一張字條:“任何人都沒辦法給你希望,希望是信心和信念給予的,你只有以快樂的心情和頑強的意志去征服一切,才能贏得希望!”第二次統考,他考了年段120名,前進了63名,可是最拿手的物理考砸了,他氣得在試卷上寫道:“一個獲得物理競賽二等獎的人,就考80來分,不丟人嗎?”

對此,他媽開導他:“兒子啊,你參加完物理競賽,急着趕其他科目,一時忽視了物理複習,成績一時掉下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丟人。”我對他說:“知道了成績爲什麼掉下來的原因就好了,你以後如果能夠周密地統籌好每一科的學習,各科成績自然都會好起來。”

令我們欣慰的是,第三次統考,他考了83名,又前進了37名,但是他仍有顧慮,又打電話給他姐姐:“離高考的時間不多了,我現在只是83名,怎麼能夠考上大學?”我們獲知情況後,認爲單靠我們鼓勵的力量已經不夠了,於是讓他伯伯打電話鼓勵他,又把他爺爺生前寫給他的一封信壓在他的桌上。

他爺爺在信中寫道:“爲了解放全中國,我們發揚的是一往無前的精神;爲了實現人生的夢想,你也要發揚一往無前的精神。一往無前,是征服困難,戰勝挫折的法寶。”我們堅信,他會由此增強信心的。我們的預料沒有錯,第四次統考,他考了年段52名。然而,他還是不夠自信:照這個名次,列全省多少名呢?真能考上大學嗎?他直言不諱地道出了他的擔心。

趁熱打鐵的時候到了,我們對他說:“兒子啊,有信心就有奇蹟!你回顧一下,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你既戰勝了腿傷,又忍受了失去爺爺的悲痛,還前進了130名,這不是奇蹟嗎?你繼續堅持下去,肯定還能前進,哪有考不上大學的道理!”

就這樣,直到兒子邁向考場的那一刻,我們鼓勵兒子“冷靜,沉着,充滿信心,我們相信你!”堅信兒子,我們是有根據的,這根據就是我們始終給予他的信心呵護。有信心,什麼奇蹟都會出現。奇蹟真的發生了,xxxx年高考,他考了620分,列年段31名,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法工程師學院錄取,本碩連讀,實現了人生夢想。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5

每個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從初中開始,我的夢,就是復旦大學。高三了,我似乎感覺伸出雙手就可以碰觸到我的夢想,每天無數次被灌輸高考這個概念,除了背水一戰,我別無選擇。我在牀頭的小櫃子上刻了幾個大字:殺進復旦!到現在我還記得那時的我“殺氣騰騰信誓旦旦”的樣子。每天起牀後我就默唸一次。我老老實實,安安靜靜地過着同樣的生活,心如止水。厭倦總是有的,偶爾也爲自己的小成功沾沾自喜。我對夢想的瘋狂在初入高三時達到了極限,所有的一切都在高考來臨之際幻化成自己早已認定的那個大學之夢,夢想的動力強大得讓我躊躇滿志、躍躍欲試。我知道,一切都會有的。我會擁有大考小考的失敗,但永遠不會放棄努力與夢想。環境只能影響我,不能決定我的未來。決定我的未來只有我自己。踏踏實實做好手邊的事,努力讓夢想照進現實。

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來臨,也是從那刻起我開始感到高考的真實。我每天狠命學習,睜開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怎麼做好頭天晚上沒完成的數學題,累了就幻想着拿到復旦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情景。我真的那樣癲狂地甘願做一個最老實的學生……後來我才知道,每個人都有歇斯底里的本源。我想,那年10月,我曾經歇斯底里過。

做個會思考的書呆子又何妨呢?每次月考過後,學校的宣傳欄熱鬧起來,上面寫着許多關於高三的榜單和通知,高三,不是要求你做到在生活中學習,也不是讓學習滲透到生活中去,而是要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學習,儘量讓自己在每一個時間段裏都有所得,所得的一定要利於高考。每天的日子在不停地重複,簡單充實,略顯乏味。但是沒有關係,我願意,一切都值得!

苦,是從來不會白吃的。臨近高考那段時間,各種各樣的試卷如約而至,輪番轟炸,躲不開、逃不掉。月考已經不算什麼了,每週一大考,三天一小考。我們每天都會交上N張密密麻麻地聚集了自己近一年複習心血的試卷,也會收穫N張批了鮮紅分數的試卷。分數,這個具有強烈刺激性質又很值錢的傢伙,在這一年,它的魄力足以讓所有高三學生震懾不已,即愛又恨。雖然我早已“身經百戰軟磨硬泡”地成爲了考試老手,可遇到考試我還是擔心考不到好成績,“百鍊沒有成鋼”的鬱悶籠罩着每一次將來的測試。可即使這樣,我依舊每天嚷嚷着要考復旦,依舊每天拿着繁多的試卷仔細地做着,因爲我的選擇是沒得選擇……

月考前的那兩個星期是我最累的時候,因此每一次月考後我都會犒勞自己一次,不管考得好與壞,只要我盡了的努力去複習。我一直都奉行着“苦,是從來不會白吃的”原則。生活總得有點希望,比如你在狠命學習的時候,潛意識裏要告訴自己,過了這個坎兒,會有很美好的事情等着你,這時效率就會高很多,再難熬的分分秒秒也會覺得值得。

成績下來後,我終究放棄了我最初的夢想復旦,選擇了北大,北大的魄力對於每個高三生來說都是不可抗拒的。諮詢會那天,我特意去了復旦大學的展位。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6

1982年的時候,18歲的馬雲迎來了生命裏的第一次高考。不過馬雲並沒因數學不好而退縮,反而做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舉動,因爲在他的報考志願表上赫然寫着:北京大學。

當那年的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馬雲也算創造了個小奇蹟,他的數學成績是——1分。

心灰意冷的馬雲和他一個表弟一起去賓館應聘服務生,結果因爲長得有點兒歪瓜裂棗的意思,愣是讓老闆給拒了。沒辦法,他通過找關係,才做了一份給出版社送書的活兒。也許一輩子也就這樣了吧。

但是這時候路遙的《人生》的改變了馬雲的想法,馬雲開始了艱苦的復讀,並在19歲的那一年,再次走進了高考的考場。不過他的數學成績嘛……高考成績出來以後,馬雲的數學成績實現了同比1800%的迅猛增長——19分!

馬雲又開始了一遍打工一邊複習的日子。就這樣,到了馬雲20歲那年,他毅然參加了第三次高考。在馬雲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餘的老師對馬雲說,就你這個數學成績,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兒倒過來寫。無論這老師是什麼心態,馬雲是被刺激的夠嗆,他想出了一個絕招。

在考數學之前,馬雲背下了10個基本的數學公式,考試開始以後就一個一個的往公式裏套。用這種獨門絕技,馬雲這次數學的考試成績還真就及格了——79分。

雖然馬雲這回數學成績大幅提高,不過他總分數比本科線還是差5分。唉,也行啊,馬雲心想,有個大學上就不錯了,管他是本科還是專科,也算圓了自己的一份堅持。就當馬雲準備進杭州師範的時候,又發生了一件事。

那就是當年杭州師範英語系由於剛升到本科,以至於報考的學生竟然不夠招生數。於是校領導做了一個令馬雲感覺是天上掉餡餅的決定,那就是讓幾個英語成績好的專科生直升本科。

於是,英語成績很牛的馬雲光榮的以本科生的身份踏進了杭州師範。

馬化騰:放棄天文夢選擇計算機

馬化騰在家人的翼護下讀完了初中和高中,高考之後,他仍然沒有離開深圳,就近上了深圳大學。進入大學後,馬化騰的天文理想並未實現,在得知學習天文的出路大多是做地理老師後,他在大學的申請表上改填了計算機專業,並因此獲得了更大的快樂。

2010年4月,馬化騰在接受《中國企業家》採訪時時回憶道:我原來是準備走天文方面的路。經常想很多自然科學的東西,研究什麼特異功能。1986年的時候觀測哈雷彗星迴歸,我用學校的器材拍一些彗星的照片,我是當時深圳中學第一個找到(哈雷彗星),還去寫觀測報告,得了一些獎,獲得幾十塊錢的獎勵。還得到了參加觀測比賽的機會。後來因爲當時要考高中了,到海南的觀測我沒有去成。

考大學的時候,我問老師天文系畢業後的職業,當時只有南京大學有天文系,我瞭解到基本上那時候去天文臺的少,很多都是去當地理老師。當時就覺得,別搞不好變成去當地理老師,後來又剛好開始接觸到計算機,就覺得這個也挺有興趣,那時候就考到深圳大學計算機系。“畢竟天文太遙遠了”他說。

深圳大學在國內只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大學,但是身處深圳特區,發展速度相當驚人。深圳大學受到改革開放思想影響,學校裏實用主義思潮也是比較濃厚的。可以看出,受深圳大學學校風氣的影響,馬化騰的實用主義理念在畢業之前已有了苗頭。馬化騰在深圳大學計算機系求學期間成績總是在前五名,他也漸漸地在編寫軟件和研究計算機網絡中體會到了樂趣。馬化騰表示自己學習編程的方法其實是“用最笨的方式去領悟”——用抄代碼來培養感覺。

在大學裏面,馬化騰也並不是核心,技術也不是的一個,然而馬化騰會找到比較互補的一些夥伴做成一些事情。馬化騰看問題比較中立,但他會尊重比他強的人的意見。馬化騰在產品應該往哪個地方去做這個方面想法會多一點。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7

去年,羅根斯開始申請北卡羅來納州4所大學,全都順利獲得入學許可通知。隨後,歷史老師抱着試試看的心情,決定幫羅根斯申請全球最的高等學府、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學。令羅根斯欣喜若狂的是,不久前,她如願以償地以優異的成績被哈佛大學錄取,不但如此,哈佛大學還將向羅根斯提供學費、食宿補助,並且安排她到校內工作。

羅根斯的哥哥肖恩也十分爭氣,他得到了肯塔基州伯利亞學院的入學許可和獎學金贊助。一個老師說:“學校裏的所有老師和同學都爲羅根斯能被哈佛大學錄取而感到由衷的高興。是的,羅根斯出生於一個不幸的家庭,有太多的事情是她所無法掌控的,但羅根斯知道,有一件事是她能夠控制的,那就是好好讀書。”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8

【篇一】比目標遠一點點

掌風所至,半寸厚的木板應聲而斷。這是跆拳道功夫中的劈技,連工人可以用肉掌砍斷木板。高手講,其實,多者幾天,少者幾分鐘,大多數普通人都可以練成這樣的"絕技"。道理何在?

當你準備劈木板時,你的眼睛肯定是盯着木板的上面,對麼?那麼你的手掌與木板接觸時,掌力已經是強弩之末。而加入你的眼睛盯的是木板後面半尺的地方,你的手掌劈到木板時正好力量的峯點,因爲你的目標還在半尺之外,所以,手掌會越穿木板的阻礙!把目標定的稍微遠一點點,你可能做出讓其他人驚訝的結果。

【篇二】飛翔的蜘蛛

一天,我發現,一隻黑蜘蛛在後院的兩檐之間結了一張很大的網。難道蜘蛛會飛?要不,從這個檐頭到那個檐頭,中間有一丈餘寬,第一根線是怎麼拉過去的?後來,我發現蜘蛛走了許多彎路從一個檐頭起,打結,順牆而下,一步一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翹起尾部,不讓絲沾到地面的沙石或別的物體上,走過空地,再爬上對面的檐頭,高度差不多了,再把絲收緊,以後也是如此。

於是,我記住了蜘蛛不會飛翔,但它照樣把網結在空中。它是勤奮、敏感、沉默而堅韌的昆蟲,它的網製得精巧而規矩,八卦形地張開,彷彿得到神助。這樣的成績,使人不由想起那些沉默寡言的人和一些深藏不露的智者。奇蹟是執着者造成的。信念是一種無堅不催的力量,當你堅信自己能成功時,你必能成功。

【篇三】全校師生爲她高興

去年,羅根斯開始申請北卡羅來納州4所大學,全都順利獲得入學許可通知。隨後,歷史老師抱着試試看的心情,決定幫羅根斯申請全球最的高等學府、常春藤哈佛大學。令羅根斯欣喜若狂的是,不久前,她如願以償地以優異的成績被哈佛大學錄取,不但如此,哈佛大學還將向羅根斯提供學費、食宿補助,並且安排她到校內工作。

羅根斯的哥哥肖恩也十分爭氣,他得到了肯塔基州伯利亞學院的入學許可和獎學金贊助。一個老師說:“學校裏的所有老師和同學都爲羅根斯能被哈佛大學錄取而感到由衷的高興。是的,羅根斯出生於一個不幸的家庭,有太多的事情是她所無法掌控的,但羅根斯知道,有一件事是她能夠控制的,那就是好好讀書。”

【篇四】盡力而爲還不夠

在美國西雅圖的一所教堂裏,有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戴爾.泰勒。有一天,他向教會學校一個班的學生們先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那年冬天,獵人帶着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拼命地逃生,獵狗在其後窮追不捨。可是追了一陣子,兔子跑得越來越遠了。獵狗知道實在是追不上了,只好悻悻地回到獵人身邊。獵人氣急敗壞地說:“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

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爲了呀!”

再說兔子帶着槍傷成功地逃生回家了,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隻獵狗很兇呀,你又帶了傷,是怎麼甩掉它的呢?”

兔子說:“它是盡力而爲,我是竭盡全力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竭盡全力地跑,可就沒命了呀!”

泰勒牧師講完故事之後,又向全班鄭重其事地:誰要是能背出《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他就邀請誰去西雅圖的“太空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

《聖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內容有幾萬字,而且不押韻,要背誦其全文無疑有相當大的難度。儘管參加免費聚餐會是許多學生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淺嘗則止,望而卻步了。

幾天後,班中一個11歲的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泰勒牧師的面前,從頭到尾地按要求背誦下來,竟然一字不漏,沒出一點差錯,而且到了最後,簡直成了聲情並茂的朗誦。

泰勒牧師比別人更清楚,就是在成年的信徒中,能背誦這些篇幅的人也是罕見的,何況是一個孩子。泰勒牧師在讚歎男孩那驚人記憶力的同時,不禁好奇地問:“你爲什麼能背下這麼長的文字呢?”

這個男孩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竭盡全力。”

16年後,這個男孩成了世界軟件公司的老闆。他就是比爾.蓋茨。

泰勒牧師講的故事和比爾.蓋茨的成功背誦對人很有啓示:每個人都有極大的潛能。正如心理學家所指出的,一般人的潛能只開發了2%-8%左右,像愛因斯坦那樣偉大的大科學家,也只開發了12%左右。

一個人如果開發了50%的潛能,就可以背誦400本教科書,可以學完十幾所大學的課程,還可以掌握二十來種不同國家的語言。這就是說,我們還有90%的潛能還處於沉睡狀態。誰要想出類拔萃、創造奇蹟,僅僅做到盡力而爲還遠遠不夠,必須竭盡全力才行。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9

高考發榜這天對王辰來說是個終身難忘的日子。

他也說不清,拿到成績時他有多震驚。學習一向優秀的他,怎麼考得這麼差,本來以爲穩拿重點,如今竟成泡影。脾氣暴躁的父親得知後,一個嘴巴抽在王辰的臉上,他被抽的一個踉蹌差點摔倒,站穩後他低下頭,沒敢看父親,只覺得眼睛裏乾乾澀澀的很難受,耳朵嗡嗡的像有無數只小蜜蜂在耳邊齊舞,可這些小蜜蜂很快被父親打雷般的吼罵聲嚇跑,王辰的身體晃了晃,像是承受不住這鋪天蓋地亂罵……

十分鐘過去了……一個小時過去了……父親還在狂罵不止,他想伸手堵住耳朵,他想找個地洞鑽進去,他甚至想到了死,最好馬上就死,這樣才能結束痛苦和迷茫。

見他不出聲,父親更火了,擡手又是一巴掌,他冷不防被這巴掌打倒在地,眼前出現了許多飛舞的金星,嘴角流出一股鹹鹹的液體。他一骨碌爬起來,猛地推開門撒腿就跑,他一直跑,一直跑,從中午他跑到了黃昏,直到跑不動了,他才痛苦的蹲了下來,感覺腿像斷了一樣痛着,迫使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茫然的望着天空,那時他的天空是灰色的。

“哥哥!”一聲輕輕的、甜甜的聲音在他耳邊響起,他擡起頭,瞧見一個三四歲的小姑娘站在他面前,瞪着一雙烏溜溜的眼睛說:“哥哥,媽媽說地上髒。”

王辰瞧着她沒說話,繼續沉默在自己的痛苦中。

“哥哥,地上不髒嗎?”女孩蹲在他面前好奇地問。

王辰不耐煩的吼道:“我是個廢人,站不起來的。”

女孩被他的吼聲嚇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王辰有些內疚地伸手把她拉起了,拍去了她身上的土。可他始終板着臉,沒有說話。

“哥哥,給!”女孩擡着掛着淚珠的小臉,把一瓶奶遞到他的眼前說:“媽媽說,喝了奶腿就有力氣,有了力氣就能站起來了。”說完她瞪着一雙明亮的大眼睛真誠、期待地看着他。

王辰的眼睛一酸,眼淚流了下來,心裏的委屈隨着淚水一瀉而出。他沒有去接小女孩手裏的那瓶奶,他知道這瓶奶幫不了他,他是被分數打敗了,也許永遠也站不起來了。

“哥哥!你喝吧!喝完就能站起來了!”小女孩依然伸着手,彷彿她手裏的奶是世界上最靈的妙藥。

王辰最終忍不住,伸手接過了那瓶奶,喝了一口。小女孩見他喝了拍手笑着說:“哥哥真乖,哥哥真乖。”

在小女孩快樂的笑聲中,王辰緩緩的站了起來,在站起來這一刻,他直了直腰板,彷彿看見昏暗的天空裏突然出現了曙光。也許事情還沒有他想象的那麼遭,也許他可以復讀一年,也許還有無數個也許和希望,他絕不應該輕易就被分數打敗……

2013年高考即將來臨,把這個勵志小故事送給高三備戰的同學們:人生像是經歷無數場戰役,先學會承受失敗,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人生……哈代有一句話是:二十歲的人,意志支配一切;三十歲時,機智支配一切;三十歲時,機智支配一切;四十歲時,判斷支配一切,所以堅強起來!

高考理科生勵志故事 篇10

只記得那段時間的晚飯後,總愛和班上幾個愛好籃球的同學一起到操場去過過手癮。每次全身汗透地跑回教室,心裏也會有愧疚感,但急停跳投和三步上籃的誘惑,讓自己的愧疚在持續很短的時間之後又變成對籃球場的嚮往。班主任提醒過很多次,可我們固執地認爲,沒什麼大不了的,勞逸結合纔會提高效率。終於,在高三上學期的期中考試中,我一落千丈,跌到班上第七名,在年級的名次更是慘不忍睹。現在回想起來,並不能說打籃球浪費時間而影響學習,關鍵在於,自己的心態放鬆了,學習一系列環節都抓得不緊,這纔是癥結之所在。我就這樣在第一輪複習的重要階段,錯失了鞏固提高的良機。

日子過得很快,轉眼間,第二輪複習也結束了,我們開始進入最艱苦的第三輪複習。每天,試卷像雪片一樣在教室裏飛來飛去,各科鮮紅的分數對我們輪番轟炸,許多人撐不住了,自卑,失落,絕望,構成了班上的主色調,而高考,迫在眉睫。

班上的一本《萌芽》雜誌無意之間傳閱到我手中,第一篇文章已經被翻閱得有些破舊,上面甚至還有人留下字跡,其中有一句用鉛筆寫的話讓我印象最深刻:一定要殺進北大!!那篇文章就是職燁的《花開不敗》。我想,每個讀過它的高三學生,都會感動的,都會在自己內心裏升起哪怕是一線希望。我一口氣讀了兩遍,久久不能平靜。爲了自己心中的復旦大學,職燁拿出了多大的勇氣,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我呢?還在爲平時的考試而灰心喪氣?還在庸人自擾,無病呻吟?還在盤算着一切早點結束?

我的心中彷彿有一盞明燈在指引着。

班上再次沉靜下來,試卷來了,就認真地完成;分數下來了,就認真地分析改錯。高考一天一天地臨近,模擬考也進行得差不多了。鑑於大家都有些緊張,爲了緩和一下氣氛,達到最好的競技狀態,班主任李老師和英語鄧老師商量決定,帶大家出去郊遊一天。於是,所有的科任老師和大家一起乘大巴來到黃州郊區的農村,我們遊山玩水,吃農家飯,拍照,看小孩子釣龍蝦……度過了高三以來最輕鬆最快樂的一天。

高考倒計時變成了“4”,我異常地緊張起來。一想起這一次考試幾乎決定了自己的一生,我就害怕。越到最後,看書時越感覺什麼都不知道,彷彿思維也變得遲鈍了許多。但是害怕是沒有用的,我充分利用四天的時間作最後的一搏。我把老師提供的熱門作文題目逐個審覈,列提綱,找素材,甚至背範文;我把老師強調的最有可能考的文綜專題複習了一遍又一遍。

6月6日的晚上,我躺在牀上,輾轉反側,夜不能寐。我試圖把自己置身於考場之中,並不斷暗示自己:沒什麼可怕的,像平常考試一樣對待,兩天很快就會過去。不知什麼時候才迷迷糊糊地睡着,第二天醒得很早,奶奶也準備好了早餐。

文科考場設在舊教學樓,巧合的是,我所在的考場剛好是原來高一(1)班教室。

預備鈴聲響了。所有的考生走進了警戒線。當我進入教學樓樓道時,突然感覺四周靜得讓人窒息,每個人都不說一句話,沙沙的腳步聲顯得很刺耳。一樓,二樓,三樓,我走進了考場,以前那間熟悉的教室現在空空蕩蕩,變得陌生起來。監考的老師神情嚴肅,考場裏的電扇呼呼地響……逐個清查桌面,宣佈考試規則,然後鈴聲響起,開始髮捲。我一拿到語文試卷,習慣性地、迫不及待地翻到最後看作文題目,頓時傻了眼:作文題目與我準備的素材風馬牛不相及!我有些發慌了,但我試圖讓自己鎮定下來,開始答卷,但做着做着總忍不住想那個糟糕的作文題目。時間一分一分地過去了,當我準備寫作文時,只剩下45分鐘,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審題構思了,我把考前準備的材料往上生搬硬套,寫一段停一會兒,實在銜接不起來,最後越來越急,監考老師提醒只剩下5分鐘了,我手中的筆在發抖,匆匆結了個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