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有趣的漢字故事(精選90個)

有趣的漢字故事(精選90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1W 次

漢字,又稱中文、中國字,別稱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自源文字之一,而漢字除了是語言外,還蘊含着我們老祖宗的深刻智慧,以及豐厚的人生哲理。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歷史類、簡短類、搞笑類等90個有趣的漢字故事,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點擊對應目錄可以直接查閱該故事正文哦!)

有趣的漢字故事(精選90個)

分類導航    歷史類    簡短類    搞笑類
▼歷史類▼
【1】十根竹子一片葉【11】“面前人”妙對寇宰相【21】楊大年答對罵奸臣
【2】結繩說【12】河圖洛書說【22】兩隻巨手握在一起
【3】“立早章”之說質疑【13】水從門前流過【23】“妻”是搶來的
【4】國(國)【14】家【24】五行
【5】圖畫文字【15】風月無邊【25】西夏王陵
【6】示巴古王國之謎【16】伏羲畫卦【26】神農結繩
【7】倉頡造字【17】結繩記事【27】契刻記事
【8】例證【18】百家爭鳴【28】矯枉過正
【9】孺子可教【19】家徒四壁【29】齊心協力
【10】望梅止渴【20】忍辱負重【30】“蘭”——王者之香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十根竹子一片葉

北宋有個詩人叫王琪〔qí〕,他年輕時候挺傲氣。有點不知天高地厚, 老覺着自個兒能耐大。 有一天,他到一個花園去玩,看見一片竹林子,竹子綠綠的,長得真好 看。王琪看了,馬上想了個聯句。提筆寫了出來: 葉垂千口劍; 幹聳萬條槍。 王琪把耷拉下來的竹葉子比作寶劍,直直的竹竿比作長槍,比方得還算 形象。他拿這副聯句讓朋友們看,大家夥兒全誇他寫得好。王琪美滋滋地把 對聯貼在了屋裏牆上。他還吹出這樣的大話:“誰要是能改一個字,我白送 他十兩金子!”多狂啊。 過了些天,大學士蘇東坡上他這兒來串門,看見了對聯,可沒言聲。王 琪裝模作樣地對蘇學士說:“我寫的這兩句,請學士指教。” 蘇東坡微微一笑,對王琪說:“聯句比方得還不錯,可惜就是十根竹子 才一片葉兒!”王琪細一想,可不是嘛!自己寫的是“千葉”、“萬竿”, 葉兒少竿兒多,平均十根竹子才長一片葉兒,這叫什麼竹子吶!王琪的臉一 下臊得跟大紅布似的,一個勁兒地向蘇東坡道謝,連聲說:“提得好,提得好。” 打這兒起,王琪再也不狂了,老老實實地做學問。往後,他成了個有真 才實學的詩人。 據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十一。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面前人”妙對寇宰相

寇準是北宋有名的宰相。

一天,他跟幾個大官兒聊天兒,寫了個上聯讓 他們來對: 水底日爲天上日; 是說水裏的太陽,不過是天上的太陽照出來的影兒。這幾個大官聽了, 大眼兒瞪小眼兒,誰也對不上來。 趕巧,楊大年這會兒進來,要跟寇宰相談公事。寇準跟楊大年談完了公 事,就把剛纔的上聯跟他說了。楊大年盯着寇準的兩眼,稍微一琢磨,馬上 對了一句: 眼中人是面前人。 寇準說的是日影,楊大年就對了個人影。我往你眼前一站,你眼珠裏準 能照出我的人影,這就叫“眼中人是面前人”。讀者朋友要是不信,你就盯 住別人的眼珠兒試試看! 據宋歐陽修《歸田錄》卷下, 宋曾敏行《獨醒雜誌》。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楊大年答對罵奸臣

楊大年成了翰林,在朝廷裏當工部侍郎〔shìláng,相當於副部長〕

楊大年長得挺精神,特別是他的鬍子又密又長,都過了胸脯,真叫漂亮。 天下了早朝,楊大年從皇宮裏出來,正好碰上了丁謂。丁謂看着楊大年 的那把長鬍子,就跟他開玩笑說: 內翰拜時須掃地; 內翰,就是翰林。意思是說,你這個大鬍子翰林,向皇上磕頭下拜的時 候,長鬍子就跟笤帚〔tiáo zhǒu〕 似的直掃地。這個丁謂是個什麼人吶? 這可是個大人物!丁謂和姦臣王欽若幾個排擠抗遼〔北方的遼國〕 宰相寇準, 末了他當上了宰相、晉國公。丁謂和王欽若,還有三個壞傢伙,被人們叫做 “朝廷五鬼”。 楊大年對這個“五鬼”裏頭的“大鬼”,早就恨透了,他看了丁謂一眼, 冷冷地對了這麼一句: 相公坐處幕漫天! “相公”,指宰相丁謂:“幕”是大帳子。楊大年在說,你這個宰相淨 排擠好人,獨霸朝廷,真能一手遮天! 丁謂一聽楊大年拐着彎兒罵自己,挺有氣。可又一想,這是自己招出來 的,也沒法發火,只好乾笑了幾聲。 據宋歐陽修《歸田錄》。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結繩說

神農氏是七八千年前的傳說人物,相傳他教會人們種田、治病,還讓人們用結繩記事法來治理社會。文字起源於結繩,這種說法早已有之。《周易繫辭下》:“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蓋取諸央央。”《莊子勝篋篇》:“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氏、慄陸氏、驪留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犧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據此,上古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用結繩記事,神農氏是用結繩的最後時代。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敘》中也說:“神農時結繩爲治而統其事。”關於結繩這種記事方法如何施行,《周易正義》引《虞鄭九家易》說:“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之多少,隨物衆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不過,把結繩與漢字的起源聯繫在一起的說法比較晚,晚近學者朱宗萊在《文字學形義篇》中說:“文字之作,肇始於結繩”。這才明確地把結繩作爲漢字的起源。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河圖洛書說

《周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黃河魚龍獻“圖”,洛水靈龜獻“書”,這個神話反映了古人的書畫同源觀念。唐蘭先生在《古文字學導論》中明確指出:“文字起源於繪畫,到統一的國家出現後,和語言結合,就產生了可誦讀的真正文字,文字的產生,由於自然的趨勢,而不是一兩個人所能創造的。”伏羲造字

關於伏羲造字的故事,我們最常見到的是這樣的:很早很早以前,我們的祖先是用結繩記事的。多一隻羊,打一個小結;多一頭牛,打一個大結。結滿十個小結就打一個圈,十個圈就是一百。人們把繩子掛在牆上,一家的賬目就清清楚楚了。可是時間一長,繩子被老鼠咬斷了,家家的賬目全亂了。爲了弄清賬目,人們之間互相爭鬥起來,你打我,我打你,天下大亂。

有個大神叫伏羲,看到人們這樣爭鬥,心裏很着急,他躺在天台山頂想辦法。他看看天,天上有太陽,有月亮,太陽只有一個,就畫了一個小圈表示一。加上月亮是兩個,畫兩個小圈就是二。三個小圈是三,四個小圈是四。可是畫圈太麻煩了,就改畫點,後來又改畫線。這樣,一、二、三……數字就造出來了。可是數字大了,就要畫很多劃,比如,十就要畫十劃,多麻煩呀。伏羲又開動了腦筋。他看看自己的手,有五個手指,四指併攏是一條線,拇指橫生在另一邊,就成了一個“丫”,伏羲就用它來表示五,“丫”一造出,“十”字、“廿”字也造出來了,這就簡單多了。

可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光有數字還不行,還得有其他的字。伏羲又看看天,看看地,按照萬物的形狀造出了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羊、魚、牛、人等幾百個字。伏羲心裏可高興了。正在伏羲得意的時候,有個小孩來找他,小孩說:“伏羲王,你造的字恰當不恰當?”“你說恰當不恰當?”“我說有很多字都不夠恰當。”“哪些字呢?”“比如‘牛’只有一個角,‘魚’卻有四隻腳,‘羊’字有六隻腳。”伏羲沒有想到,這個小孩比自己還要聰明,連忙問:“你是誰?”小孩回答說:“我叫倉頡。”“啊,倉頡,那你就把我造錯的字改過來吧.“伏羲王,你已經造的那些字,人們都用習慣了,就不必再改了。以後你就不必再造字了,還是由我們人類自己來造吧。”倉頡說。伏羲沒辦法,只好同意讓人自己去造字。人自己造的字,一個一個都很恰當。據說在所有的字中,倉頡造的最多,所以後來人們只說是倉頡造字了...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兩隻巨手握在一起

在上古,“朋”和“友”的含義是有區別的。古稱“同門曰朋”,其意思是同從一個老師學習的人稱爲“朋”,即我們今天所說的同學同志曰友,也就是說,志同道合的人稱爲“友”,即今俗稱的同志。《說文解字·又部》:“友,同志爲友。”許慎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友”爲什麼指同志呢?我們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體就一清二楚了。

古文“友”字是由兩個“又”構成。“又”像手之形,並且爲右手。可見“友”是會意字,其意思是兩隻右手緊緊地握在一起。從“友”字的造型,可以想見我們的先民,朋友相逢時,他們也會像今天一樣用握手來表示朋友之情。這種習慣一直延續至今,當舊友重逢,兩人仍然是熱情地伸出右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以表示彼此之間的深厚友誼。

對“友”字也有不同的會意。有的學者認爲是兩隻手共同伸向一個方向,表示雙手互相協調、配合密切的意思。“友”的本意是用手相助。

不管怎麼會意,“友”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人與人之間互相幫助、互相愛護,以及人與人之間深厚的交情。“友”字的創制,體現了我們民族傳統的美德。友由同志、“朋友”引申爲動詞,其意思爲“與……爲友”。如《論語·季氏》:“友直、友諄、友多聞,益矣。”其意思是同正直的、誠實的、見聞淵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事。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立早章”之說質疑

“章”和“張”在漢字中都用於表示姓氏,當有人問你姓什麼時,答姓“張”爲“弓長張”,當然無可非議,而要將“章”說成是“立早章”,似乎有些不妥。要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必須瞭解一下“章”的造字結構。

小篆作“章”,由“音”和“十”兩字組成,且與金文的“章”保持着一種內在的聯繫。《說文解字·音部》:“章,樂竟爲一章。從音,從十,十數之終也。”其中的“音”,指“音樂”、“樂曲”;“十”的解釋明顯受到了老子“起一終十”說的影響,“一”爲萬物的開始,“十”爲萬物之終。由“音”和“十”會出的意思是樂曲演奏完一遍叫一章。由此看來,稱“章”爲“音十章”更爲妥當,稱它爲“立早章”只是從它的形體結構來說的。

由於“章”表示一支樂曲一段的演奏過程,因此“章”便引申出文章的“章節”、“段落”的意思。又因爲任何樂曲的構成與演奏都必須有規律可循,由此“章”又引申出“章法”、“規章”、“法律”等意思。將此聽覺的規章,用之於視覺上,“章”又有了印章、圖章的意思。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水從門前流過

《說文解字·門部》:“闊,疏也。從門,活(guo念二聲)聲。”“疏”就是“疏遠”的意思,或引申爲“寬廣”、“寬大”的意思。漢字的聲符有表意的功能,因而可以會意爲寬大的門。

“活”有活動、靈活的意思。《說文解字·水部》:“活,水流聲。”由於“活”爲流水聲,有人認爲流水爲“活”,因而將“闊”的意思會意爲:水從門前流過。“活”的引伸義爲“靈活”、“自由”的意思,所以又有人將“闊”會意爲:人只有在門內(屋子裏)纔可以活動。

據《世說新語》載:東漢末年,楊修在曹操部下任主管。時逢相國府修造門樓,當門樑修建竣工後,曹操親自來查看,看後,他一言不發,只向手下的人要了筆墨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後,便拂袖而去。此時,在場的人摸頭不知腦,不瞭解曹操此舉的用意是什麼,於是他們請來楊修。楊修看後解釋說:“曹相國的意思不是很清楚嗎?他嫌門太寬了,因此在‘門’上寫了一個‘活’字,這就是‘闊’。”衆人一聽,方纔明白曹相國是借門做的一個字謎。後來,這個門樓重新改建後又請曹操來看,這次曹操果然滿意了。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妻”是搶來的

無論是甲骨文還是金文,一望便知古“妻”字中有一個或跽或跪的被奴役的女子形象,這個女子的頭髮顯然是飄散的,另外加一隻罪惡的手,這隻手正伸向女子的頭部,將她的頭髮抓住。可見“妻”是一個會意字,其意思是:用手去抓住一個女子的頭髮。古文的“妻”字生動地描繪了上古社會中搶奪別人的女子作爲自己配偶的一種風俗。

隨着社會的進步,這種搶婚習俗當然要退出歷史舞臺,但是在人們的婚姻中,還保持着一種假搶的情形。所謂假搶,就是這種婚姻是得到女方和女方家長同意的“搶”。現在許多地方流行的娶親要在天亮之前,或者是在天黑時的習俗,就留有古代搶妻習俗的痕跡。《說文解字·女部》:“妻,與夫齊者也。”許慎的說解告訴我們,“妻”與“齊”是兩個讀音相近的字。“與夫齊者”的意思是:在妻妾之中,唯有妻才與丈夫有同等的地位。從字形看,“妻”從“又”,“又”就是手,所以可表示“秉持妻職之義”。古人造“妻”字之所以千方百計表明其比較尊貴的身份和主子的地位,當然是因爲在家庭中還有比妻子更低賤的,被妻子支配的妾的存在。不過,在古代的家庭中,妻子對於丈夫來說又永遠是處於被支配的地位,也就是說“妻”子不可能與丈夫“齊”,不可能享有平等的地位。“妻”由“配偶”又引申爲動詞,指以女嫁人或娶別人的女子爲妻。如《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罪也。’以其子妻之。”其意思是:孔子說公冶長這個人(很好),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在監獄之中,但這並不是因爲他有罪。因此,(孔子)便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爲妻。

李鴻章是清末名臣。一次,他有個遠房親戚赴考,這個人不學無術,接到試卷一看,竟然一題也不會答。此時他靈機一動,突然想到自己是當朝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戚,於是在試卷上寫道:“我是當朝中堂大人李鴻章的親妻。”這個不學無術的親戚竟然將“戚”寫成了“妻”。主考官看了哈哈大笑,於是在試卷上批道:“既是中堂大人的親妻,我不敢娶。”因此,這個親戚還是落第了。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國(國)

甲骨文中的“國”(國)字由“戈+口”組成,其含義是“軍隊、人口”。可以理解爲:由人口組成軍隊,由軍隊來保衛人口,這就是國家。在金文、隸書、楷書中,“國”字多了一個四周的“囗”,表示國家有邊境四周;隸書、楷書中的“國”字還多了“一”,表示“土地”。這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

在古漢字中,“國”字的組成中有外面一個大囗和裏面一個小口,這兩個口,意思是不一樣的。外面的大“囗”,表示的是國家有四方疆域;裏面的小“口”,表示的是人口;而“一”,則表示土地;此外,還要執有“戈”矛的軍隊來保衛國家的土地、人口和邊疆。上述的大“囗”、小“口”、“一”還有“戈”等因素,構成爲國家的.“國”字。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具有的共同特徵。

可以說,古漢字在幾千年前就已經深刻地解釋了國家的幾個基本特徵,或者說構成國家的幾個基本要素——邊境、疆域、土地、人口、軍隊等。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家

家是宀+豕。“宀”,房屋的象形字;“豕”,豬的象形字。“家”字的本義是:上層住着人、下層養着豬的房屋,這就是人的.食宿生活的地方——“家”。

甲骨文“家”

古時中國以男子耕田爲主的農業社會,社會整個生產力低下,農業很重要,同時又必須有飼養業做補充,人們才能夠生活得好一些。即使是有錢的人,比較富裕的人,養殖業對於他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家畜對於家庭的經濟影響很大,是家裏的重要財產之一。因此,家家戶戶都會飼養牲畜,特別是豬(豕)。那麼怎樣飼養呢?就是養在家裏,一來豬等家畜不會被人偷走;二來可以防止猛獸吃掉家畜,遇到猛獸來,人們可以立即拿起武器驅逐猛獸,使家畜免遭損害;三來,房子下層飼養家畜,雖然豬屎馬尿等味道臭點,但是對家庭衛生無根本性大礙。這種房屋上層住着人、下層養着豬的做法,即使在當代,在中國一些貧窮山村裏依然或多或少能看見。

在古代,養豬成爲家庭的一個基本特徵。沒有養豬的家庭是令人驚訝的。家以是否養豬,而不是以是否養羊來標識。這也表明中國中原地方已經擺脫了以往遊牧的生產、生活方式,比較徹底地進入了農耕社會。

“家”字。《說文》:“家,居也。”《新華字典》:“1、家庭的住所。2、學術流派。”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人認爲這五種物質構成世界萬物,中醫用五行說明生理、病理上的種種現象,迷信的人用五行推算人的命運。

非常有意思的是,金、木、水、火、土的品字結構都是存在的。

鑫(xīn),財富興盛。多用於商店牌號或人名。“金”本來就是財富,三個“金”字磊成金字塔形狀,當然是財富興盛了。“鑫”字大家一定是再熟悉不過了,現在還有很多商店、公司的名號中有這個字的。所以,也有字典對“鑫”的解釋爲:商店字號及人名常用字,取金多興盛的意思。“鑫”應該是最富有的漢字。

森(sēn),樹木衆多;繁密。獨木不成林,三個木指木(樹木)很多,就是森林了。好象有不少公司喜歡“木林森”這個名字,好像有牌子叫“木林森”的皮鞋。“木林森”體現了漢字的神奇。“森”是最環保的漢字。

淼(miǎo),又作“渺”。本義是水大的樣子。水面遼闊;微小、藐小。“淼”應是最滋潤的漢字了。

焱(yàn),火花、火焰。值得一提的是,“火”比“木”更有意思,“木”有木、林、森,“火”則有:

火【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本義是物體燃燒所發的光、焰和熱】;

炎【本義是火苗升騰,炎熱、酷熱】;

焱【火花、火焰】;

燚【燚(yì)火燃燒的樣子,多用於人名】。“燚”應該是最火的漢字。

垚(yáo)高。這個字不常見(所以使用智能拼音輸入法打不出這個字)。偶爾見到的不是作爲商店字號就是用於人名。“土”也有土、圭、垚。第一次看到 “垚”,一般人望文生義猜想“垚”字應該是土多的意思(因爲鑫、森、淼、焱基本上都有金多、木多、水多、火多的意思,所以以爲鑫、森、淼、焱應該屬於會意字),你查字典了才發現意思是“高”,大概古人覺得很多土堆起來就很高了吧。“垚”應該是最土的漢字。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圖畫文字

由於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的不足。人們不得不採用其它的,比如圖畫的方法,來幫助記憶表達思想,用文字的線條或筆劃把要表達的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的勾畫出來,繪畫導致了文字的產生。“文字的產生,本是很自然的,幾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已經有很好的繪畫,這些畫大抵是動物和人像,這是文字的前驅。”然而圖畫發揮文字的作用,轉變成文字,只有在語言被廣泛使用之後纔有可能。

譬如,畫了一頭象,大家見了纔會叫它爲“象”。久而久之,大家約定俗成,類似於“象”這樣的圖畫,就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久而用之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圖畫越來越多,畫得也就不那麼逼真了。這樣的圖畫逐漸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終導致文字從圖畫中分離出來。這樣,圖畫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圖畫和變成爲文字符號的圖畫文字。文字不再是圖畫的,而是書寫的。而書寫的技術不需要逼真的描繪,只要把特點寫出來,大致不錯,使人能認識就夠了。”這就是原始的文字。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風月無邊

“風”在甲骨文中看上去像一隻傳說中的鳳凰。此字實爲鳳凰的鳳的本字,象形。而“風”這種摸不着,看不見的東西,既難以用一個符號來表示,又難以描畫出具體的形狀,因而將“鳳”字借用爲“風”。如甲骨文中的“大風”就是“大鳳”,“小鳳”就是“小風”,“不鳳”就是今天不颳風。

到了小篆時代,人們將“鳳”字還給了“鳳凰”,而造了一個“風”字,“風”爲“風”的繁體字。《說文解字?風部》:“風,八風也。……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從蟲,凡聲。”《六書故?動物四》:“天地八方之氣吹噓鼓動者命之曰風。”可見“風”的本義就是指自然界空氣流動的現象。古人認爲“風”動而蟲生,因此用“蟲”作“風”字的意符,“凡”字作聲符,新造“風”字。《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其意思是大地發出來的氣叫做風。

由於“風”與“空氣”關係密切,因而引申出“風氣”、“風俗”的意思。如《呂氏春秋?音初》:“是故聞其聲而知其風,察其風而知其志。”高誘注:“風,風俗。”其意思是:因此聽到那個地方的音樂就可以瞭解那裏的風俗,考察那個地方的風俗,就可知道那裏人的志趣。由於“風”指“風俗”,因此引申指“民間歌謠”。如《詩經》中的詩分爲“風”、“雅”、“頌”三類。自《周南》至《豳風》合稱爲十五國風,收詩160篇。宋朱熹《詩集傳?國風一》:“風者,民俗歌謠之詩也。”“風”指民歌、民謠。

歷史上關於“風”字的故事也不少。宋代大散文家范仲淹在浙江做地方官時,在富春山上的鉤臺上造了一座嚴子陵的祠堂。祠堂落成後,范仲淹爲之寫了《嚴先生祠堂記》一文。記中寫道:“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長。”文章寫好後,將此文送給友人李泰伯看,李看後讚不絕口,隨後對范仲淹說:“如果詩中改動一個字,那就更完美了。”范仲淹連忙請教。李泰伯說:“詩中寫雲山江水的話,意境很大,後面用一‘德’字來承接,便覺得有些局小,而且太呆板。把‘德’字改成‘風’字,你看如何?”范仲淹聽了,連聲說好,馬上就把“德”字改成了“風”字,並且尊稱李泰伯爲一字之師。

清代著名畫家李方膺有一次到朋友家裏做客。席間話題突然轉到繪畫上來,有人說:“世上什麼東西都好畫,就是有一種東西畫不了!”另一個人問他是什麼東西難畫,那個人只回答了一個字:“風!”

在場的人聽後都默不做聲,心裏都承認風確確實實是一種難畫的東西。

這時李方膺站起來說:“能!風也能畫。”

在座的人愕然。李方膺當場揮筆作畫,一會兒,他果然把“風”畫出來了。這就是我們今日所見到的《風竹圖》。看了李方膺的《風竹圖》,有人評價說:“李方膺不僅把風畫出來了,而且把風聲也畫出來了。”

遊泰山的享受,除了自然風景之外,便是登泰山途中的歷代文人墨客的題字石刻。20世紀50年代末期,有幾位日本學者到中國來訪問。一天,他們登臨泰山時,見盤山路一側的石壁上刻着“二”兩個字,這兩個字引起了這些日本客人的極大興趣,卻不解其中的意思。於是便詢問陪同的中國學者。不料,陪同的人也被這兩個古怪的字難住了,他們只好答應客人回去查詢。

遊山歸來,日本學者追問“二”的讀法和意義,於是陪同者翻遍典籍,多處走訪專家學者,都沒有解開此謎。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坐落在賀蘭山下一片奇絕的荒漠草原上,進入陵區,九座西夏帝王陵園和二百多座王公貴戚的陪葬墓一覽無餘。這片博大雄渾的陵園建築遺蹟不僅被日本遊客稱爲“東方金字塔”,而且給人留下了許多難解的謎。

西夏王陵一帶地勢平坦,被山洪沖刷出的道道溝坎縱橫交錯。這些不太深也不很寬的山洪溝裏,生長着北方特有的酸棗樹,樹冠不大,但厚實油亮的綠葉卻十分濃密。它們像一條條綠色的絲帶,疏密相間地交織在方圓53平方千米的陵區裏,網着那一座座高大突兀的陵墓。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沒有一條山洪溝從帝王陵園和陪葬墓園中穿過。西夏建陵近千年,賀蘭山山洪暴發不計其數。但是,沿賀蘭山一線,僅有西夏陵區這片土地沒有遭受山洪襲擊。原因何在?這至今還是一個謎。

西夏陵園內最爲高大醒目的建築,是一座殘高23米的夯土堆,狀如窩頭。仔細觀察,其爲八角,上有層層殘瓦堆砌,多爲五層。於是有學者認定,它在未被破壞前是一座八角五層的實心密檐塔,“陵塔”之說便屢見報端。

但塔式建築緣何立於陵園之內,其功能、作用是什麼?則少有人說得清楚。至於這座“陵塔”又爲什麼建在陵園的西北端,學術界的說法至少有四種,各執一端,拒理爭辯了十多年仍不見分曉。

拒理爭辯了十多年仍不見分曉。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示巴古王國之謎

在《聖經》中提到的示巴王國,經考古學家驗證,認爲其位於現今東非的埃塞俄比亞北部,瀕臨紅海。

在公元前10世紀左右,示巴王國盛極一時,國內盛產香料、寶石和黃金,商業發達,與鄰近的以色列、埃及、也門、蘇丹等國有着密切的貿易聯繫。

據說,示巴商人當時已經會利用紅海的季風之便遠洋航行了。他們在每年2~8月海風吹向印度洋和遠東時,便加大對這個地區的貿易運輸量。等到8月以後海風回吹時,他們又溯紅海而上與以色列和埃及交往。這個季風的祕密長期未被泄露,直至公元1世紀時才被希臘人發現。

示巴的陸路貿易也很發達,他們的駱駝商隊活躍在阿拉伯半島和西亞的廣闊地帶上。

關於示巴王國,《聖經》中還有這麼一個故事:公元前10世紀中葉,示巴女王馬克納美麗而聰穎,治國有方,王國版圖不斷擴大,與當時所羅門統治的以色列相得益彰。由於仰慕所羅門的智慧和聲名,示巴女王在龐大的扈從隊陪同下帶着香料、寶石和黃金,浩浩蕩蕩地抵達耶路撒冷,拜見以色列國王。

示巴女王在《聖經》中偶然閃爍的神祕色彩,引起了歷代史學家、文學家、詩人和民間藝人的極大興趣,由此引出了各種傳說、臆想和荒誕不經的故事。

但是,有關示巴女王的種種事蹟都缺乏考古或文字所提供的可靠依據。示巴女王是否確有其人,至今還是一個謎。同時,示巴古蹟的發掘,已透射出這個文明古國的奇光異彩。但失落的示巴文化這個歷史之謎,還遠未被揭開。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伏羲畫卦

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乎始作八卦。

這是《周易·繫辭》中的一段話。庖犧氏就是伏羲。這段話的意思是說,伏羲氏仰觀俯察,取鳥獸萬物之紋理,把天地萬物概括爲象徵着天、地、水、火、雷、風、山、澤的八個基本符號。河南省周口的陳洲,現在還殘存着伏羲畫八卦的臺子,附近有伏羲氏的墳冢遺蹟。

現代學者經過長期的研究,認爲“揭示了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中一種由數字構成的符號實際上就是八卦”。有的甲骨上刻有數字圖形畫,被稱做數字卦。這些文字,後代已經廢棄不用,只相應按上了乾、坤、坎、離、震、巽、艮、兌等卦名。八卦中有兩個基本符號,代表陰和陽。天地萬物的一切性質、關係和變化,都可以用陽卦與陰卦、陽爻與陰爻的性質、關係及變化來象徵和概括。它們簡單而又複雜,對立而又統一。這兩個符號,在哲學家眼裏是陰陽,在社會學家眼裏是男女,在天文學家眼裏是天地,而計算機專家則可以把它們歸結爲1與0。二爻、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變化無窮,萬物可寓,這就是八卦文字符號的神祕之處。這種神祕,困擾了無數的文字學家和書法研究學者。因此也大大加深了這個傳說的無窮魅力。

八卦是造字的神話傳說之一。其可靠性已被越來越多的考古資料所動搖。作爲“占卜的宗教意識”而長期留存於人們的頭腦裏的八卦文字,孕育了中國書法藝術的陽剛之美。正如黑格爾所言,藝術,在起源時總是與宗教緊密相連。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神農結繩

子獨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慄陸氏,驪畜氏,軒轅氏……伏羲氏,神農氏,當是時也,民結繩而用之。《莊子·祛篋篇》中的這段話,說明神農結繩是漢字產生的又一傳說。

《周易·繫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如此看來,在畫卦之後,書契之前,有一個結繩而治的階段,而結繩就是漢字書契最初的實物線條。

《周易注》說:“結繩爲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說明了神農氏以結繩作爲原始的記事方法,大事就在繩上結大結,小事則結小結。

《說文解字》說:“……神農氏,結繩爲治,而統其事,庶業其繁,飾僞萌生。”按照當時人的分析和推測,庖犧氏畫八卦之後,卦象雖然包含了文字的意思,卻被用於占卜,而文字作爲思想交流、信息傳遞和知識繼承的功能卻不能發揮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結繩而治的時代就開始了。

雖然古人的這種闡釋與史實未必吻合,但是,結繩而治的時代確實存在過。與文字的交流意思也是並行不悖的。那時侯,結繩在表示戰爭、管理、貢賦、儀式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每一條繩上都有很多結和彩色的線。結的大小表示事情的大小,綵線的顏色則表示不同的信息。比如,紅色表示戰爭,白色表示和平,黃色表示金子,綠色表示收成,黑色則表示死亡和災禍,等等。古代的許多刻劃符號,即使複雜結繩的寫實。這也說明了結繩的傳統一產生就具備了強盛的生命力,從而代代相傳,越傳越真。

經專家考證,結繩記事並非漢民族的獨創發明。在世界上很多古老的民族都有記載。在我們中國的很多少數民族中也出現過。廣西省的瑤族,雙方爭執說理,就各用一條繩子,在辯論中,誰贏了一個理,就結一個結,最後誰的結多就是誰獲勝。西藏的一個羣族,邀請人蔘加宴會,向被邀請者送繩,繩上的結數表示幾天後舉行宴會。

後來,由於社會的不斷進步,淘汰了結繩記事的辦法。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倉頡造字

研究漢字的權威書典《說文解字·敘》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坑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 ,萬品以察。”

在漢字的起源——造字的傳說中,影響最大、又形象具體、又被後人信服的,要數倉頡造字了。距今五千年前的倉頡、黃帝時代,文明漸漸進步,交際激增,事務繁多,結繩的記號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了。於是就用利器在木版上或竹片上刻畫各種形狀作爲符號。而這種符號是圖畫形式的。可是,這種符號仍然難以滿足人們的交流需要。創造正式的文字迫在眉睫。於是,倉頡擔當了這個歷史重任。

倉頡來到了南方,在陽虛山下的洛 水裏看見一隻大龜。紅色的龜背上有許多青色的花紋。倉頡感到十分奇怪,就把龜取來研究。一天,他恍然大悟:這哪裏是什麼花紋,分明是有意義的文字呀!從此產生了創造文字的強烈願望。

倉頡造字,一方面結合過去刻在竹木上的符號,一方面從各種物象上去觀察,他仰觀天上的星辰日月,俯視地上的山川脈絡,旁查身邊的鳥獸魚蟲、草木器具的形狀,“博採衆美,合而爲字”。

倉頡造字後,世間萬物都有了符號有了名稱,有了明確的文字根據。大大的向前推進了混沌的原始文明。傳說,上天爲此而慶賀,對人間施以“雨粟”。就是雨一樣的米從天而降。神鬼無法施展自己的伎倆,因而悲哀痛哭。古代的人認爲文字對於自然現象和野獸有一種神祕的影響力量。正如任何社會的大變革後,都有人爲之慶賀,也有人爲之悲哀。傳說中的上天施恩典、神鬼悲而泣,實際上是代表了對於倉頡造字的兩種思想認識。

倉頡創造的字,不同於埃及文、契形文和梵文。少則一筆,多則幾十筆,筆畫少的不顯空闊,筆畫多的不覺擁擠,難怪古今中外多少人讚歎:中國漢字是偉大的創造!而倉頡也因此名垂千古。唐代書法理論家張 在《書斷》中這樣稱讚倉頡:“夫倉頡者,獨蘊聖心,啓明演幽,稽諸天性,功侔造化,像被生靈,可與三光異懸,四時終結。”把倉頡造字的偉大功勞讚美到了極致。長沙貢院西街有一座倉頡廟,廟門口有一幅對聯:上古結繩,惟軒轅史官,查見帝痕,克繼庖犧而聖;新祠釋奠,願湖鄉闢彥,蒐羅鐘鼎,勤研 長之書。恰倒好處地概括了人們對倉頡的崇拜和研究。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結繩記事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爲了幫助記憶,採用過各式各樣的記事方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結繩和契刻。中國古籍文獻中,關於結繩記事的記載較多。公元前戰國時期的著作《周易·繫辭下傳》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漢朝人鄭玄,在其《周易注》中也說:“古者無文字,結繩爲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說:“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衆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這是講結繩爲約,說得已相當明白、具體了。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契刻記事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記錄數目。漢朝劉熙在《釋名·釋書契》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清楚的說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幫助記憶數目。因爲人們訂立契約關係時,數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因素。於是,人們就用契刻的方法,將數目用一定的線條作符號,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爲雙方的“契約”。這就是古時的“契”。後來人們把契從中間分開,分作兩半,雙方各執一半,以二者吻合爲憑。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數目,主要用來作債務的憑證。右圖是在甘肅省西寧縣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遺址的骨契圖形。

結繩記事,契刻記事,以及其它類似的記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國一直到宋朝以後,南方仍有用結繩記事的。南美洲的祕魯,尤其著名。有的民族,利用繩子的顏色和結法,還可以精確地記下一些事情來。

作爲原始的記事方法的結繩記事,不論它用一根繩子打結,還是用多根繩子橫豎交叉,歸根結底,它只是一種表示和記錄數字或方位的一些簡單的概念,是一種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產生前的一個孕育階段,但它不能演變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產生。因爲它只能幫助人們記憶某些事情,而不能進行思想交流,不具備語言交流和記錄的屬性。因此,結繩記事不可能發展爲文字。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例證

肉說:“瞧見沒?我是內字加個人字,就是內人的意思。有方言爲證,有的地方,男人會管自己的妻子親暱的稱做‘肉肉兒’。”

婆說:“如此說來,我是女字上邊一個波字,就是說我是個波霸女子,身材超正點。有典雅詞彙爲證,人們常說婆娑,就是誇我曲線玲瓏曼妙呢。”

我們要想爲自己找到一個自己並不具備的優點,那真是太容易了,而且,通常我們會找到許多有力證據,來予以證明。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百家爭鳴

在中國歷史上,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是思想和文化最爲輝煌燦爛、羣星閃爍的時代。

這一時期出現了諸子百家彼此詰難,相互爭鳴,盛況空前的學術局面,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據《漢書· 藝文志》的記載,數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後的《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等書則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爲著名的不過十二家而已。即只有12家被髮展成學派。

春秋戰國時期,各種思想學術流派的成就,與同期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以孔子、老子、墨子爲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

至戰國時期,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

但至漢武帝時,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於是以孔子、孟子爲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爲統治階級思想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兩千餘年。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過,當今混亂的局面,和人民過於聰慧、創造有關,採取的對策爲應當“愚民”。但這是未曾看到事件本質,用堵非疏的想法。

春秋時期人類生活富足,對自然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產生了更深層次的需要,社會發生了急劇的變化,歷史由分裂走向統一。舊的體制已經不能適應滿足人民,急需新的體制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所以在無序中產生歷史的混亂。正如老子所言,混亂的局面和人類的發展有關。

那我們應當選擇“愚民”嗎?事實上,歷史的先人選擇了這種方式,而“愚民”政策的結果,歷史已經給出了答案。

人民的需求如河流,宜疏不宜堵。處理的方法應當是什麼呢?供需問題不可避免,是歷史進程中的客觀部分,不能爲了避免衝突而去壓抑需求。解決供需問題,是一個發展的過程,雖然會因爲未知、不穩定等等在探索的過程中,產生錯誤和混亂,但也會在嘗試和摸索中進步,誕生滿足需求的新的供需體制,此時的社會也會在新體制的運作下趨於穩定,如同宇宙秩序。而在此過程中,人民發展開拓,學習總結積累,不斷演化進步,創造豐富而強盛的世界。正如物種進化、人類文明、個人成長,都是不斷與環境鬥爭適應開拓學習發展的結果。

百家爭鳴,在於供需中探索新的體制,是對新體制的構建,在發展中、探索中、歷史的進程中必不可少。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矯枉過正

周武王滅掉商朝以後,總結了夏、商兩朝滅亡的經驗教訓,把王族和功臣按公、侯、伯、子、男五個等級分封到全國各地,成爲諸侯,進行分區管理,以維護周王朝的統治。當時共封了800個諸侯國。

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諸侯國的後代並不一心扶助周王室。他們之間因爲利害關係的衝突,你爭我奪,互相攻打,長期進行爭霸戰爭,周王朝則日趨衰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秦王朝,他廢除諸侯分封制,將天下分爲36郡,以便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但是,由於秦王朝對人民實行極其殘酷的壓迫和剝削,激化了地主和農民之間的階級矛盾。終於爆發了以陳勝、吳廣爲首的農民大起義。

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以後,認爲秦王朝所以滅亡,是因爲沒有分封諸侯,造成處境孤立。於是,他改變這種局面,恢復分封制,劉邦設立王、侯兩級爵位,大封功臣。但是,後來諸侯義紛紛叛亂。

漢景帝在鎮壓了吳楚七國叛亂後,下令把諸侯王任免官吏的權力收歸朝廷;王國的行政南朝廷任命官吏處理,以鞏固中央集權。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撰寫《漢書-諸侯王表序》時,對此評論說:西漢初年恢復分封制,大的諸侯王國跨州兼郡,擁有幾十座城池,宮室百官的制度同京都的朝廷一樣,真可說是矯枉過正。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孺子可教

張良,字子房。他原是韓國的公子,姓姬。後來因爲行刺秦始皇未遂,逃到下邳隱匿,改名張良。有一天,張良到下邳附近的圯水橋上散步,在橋上遇到一個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一隻鞋掉在橋下,看到張良走來,便叫道:“喂!小夥子!你替我去把鞋撿起來!”

張良心中很不痛快,但他看到對方年紀很老,便下橋把鞋撿了起來。老人見了,又對張良說:“來!給我穿上!張良很不高興,但轉念想到鞋都拾起來,又何必計較,便恭敬地替老人穿上鞋。老人站起身,一句感謝的話也沒說,就轉身走了。

張良愣愣地望着老人的背影,猜想這老人一定很有來歷。果然,那老人走了裏把路,返身回來,說:“你這小夥子很有出息,值得我指教。五天後的早上,請到橋上來見我。”張良聽了,連忙答應。

第五天早上,張良趕到橋上。老人已先到了,生氣地說:“跟老人約會,應該早點來。再過五天,早些來見我!”

又過了五天,張良起了個早,趕到橋上,不料老人又先到了,老人說:“你又比我晚到,過五天再來。”

又過了五天,張良下決心這次一定比老人早到。於是他剛過半夜就摸黑來到橋上等候。天矇矇亮時,他看到老人一步一挪地走上橋來,趕忙上前攙扶。老人這才高興地說:“小夥子,你這樣纔對。”

老人說着,拿出一部《太公兵法》交給張良,說:“你要下苦功鑽研這部書。鑽研透了,以後可以做帝王的老師。”

張良對老人表示感謝後,老人揚長而去。後來,張良刻苦研讀《太公兵法》,成爲漢高祖劉邦手下的重要謀士,爲劉邦建立漢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家徒四壁

西漢時期辭賦家、文學家司馬相如博學多才,以文才聞名天下,善於擊劍撫琴,爲人風流瀟灑,許多人都願意同他交往。

漢景帝和樑孝王在世時,司馬相如曾做過小官,後來他回到家鄉成都,過起清閒的生活。家鄉的朋友們見司馬相如回來了,都前來拜訪,司馬相如有也外出訪友。他有位朋友叫王吉,是臨邛縣令。有一次他去拜訪王吉,住在臨邛縣的一個小客店裏。王吉聽說司馬相如來了,親自到小客店去看望他。兩位好友高談闊論,他們的交往被城裏的一些大財主得知了。有一位大財主名叫卓王孫,見王吉如此敬重司馬相如,也想結識他,就備下宴席,請王吉和司馬相如來做客。可是司馬相如不願意見他,推託有病不肯前來。這可把卓王孫急壞了。

卓王孫有個女兒名叫卓文君,丈夫去世後她回到孃家居住,卓文君自幼喜愛詩賦音樂,早已聽說過司馬相如的大名。卓王孫請了幾百名客人,央求王吉親自去請司馬相如,這才把他請來。酒宴熱鬧非凡,司馬相如演奏了幾支樂曲,博得滿座賓客讚賞。卓文君在窗外聽到司馬相如悅耳動聽的琴聲,又見他一表人才、舉止大方,愛慕之情油然而生。司馬相如得知此事以後,非常高興。兩人私下來往,暗訂終身。

卓王孫發覺後,嫌棄司馬相如貧窮,不同意他倆的婚事。卓文君毅然投入司馬相如的懷抱。兩人趁着黑夜偷偷離開臨邛,回到成都,來到司馬相如家中。卓文君一看,司馬相如家徒四壁、一貧如洗,可她仍然愛着司馬相如。卓王孫得知此事後十分氣憤,不肯接濟他們一文錢。卓文君對此毫無怨言,願意同司馬相如過艱苦的生活。他們返回臨邛,開家小酒店,卓文君親自當壚賣酒,司馬相如穿着短褲當夥計,點兒也不以爲苦。卓王孫怕丟面子,給了卓文君一些錢,他們才又回到成都。後來漢武帝讀了司馬相如的文章,大爲讚賞,把司馬相如召進京城,封他爲郎。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齊心協力

夏桀又叫癸、履癸,商湯給他的諡號是桀,是發的兒子。夏桀文武雙全,赤手可以把鐵鉤拉直,但生活荒淫,而且很殘暴。發在位時,各地諸侯已經不來朝覲了,朝政混亂,外患不斷,各種矛盾空前尖銳,國勢逐漸衰落。到了桀統治時期,更是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但夏桀不思進取,驕奢淫逸,從各地蒐羅美女,藏於後宮,整天與妹喜及宮女飲酒作樂。傳說酒池修建得特別大,可以行船,經常發生喝醉了淹死的事情。百姓的生活卻十分貧苦,他們每年的收成連溫飽問題也解決不了,更沒有餘下的糧食了,每逢天災則民衆妻離子散。夏桀認爲夏朝的統治會永世長存,他說:“天上有太陽,正像我有百姓一樣,太陽會滅亡嗎?太陽滅亡,我纔會滅亡。”老百姓指着太陽咒罵桀說:“你什麼時候滅亡,我情願與你同歸於盡。”此時各地的諸侯紛紛反叛,夏朝面臨內外交困的局面。

這時候,夏朝諸侯小國在商湯的領導下,日益興旺起來,湯是一個賢明的君主,他得到了伊尹的輔佐。桀擔心商湯會危及自己的統治,就找了個理由把商湯囚禁在夏臺(河南省禹州市境內)。不久,湯使用計謀讓桀放了自己。

後來,商湯見時機成熟,在名相伊尹的謀劃下,君臣戮力同心,齊心合力,終於滅掉了夏朝,把夏桀放逐在南巢(今安徽省巢湖市西南)。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望梅止渴

東漢末年,曹操率領部隊去討伐盤踞在宛城的張繡。當時已經到了中午,烈日當空,天氣十分炎熱。將士們攜帶着沉重的武器,全身都被汗水浸溼,又熱又渴,非常難受,給行軍帶來了嚴重影響。

曹操見將士們一個個舔着乾燥的嘴脣,勉強行走,心裏非常焦急。下令隊伍原地休息,派人分頭到各處去找水。過了好一會,派去的人全都提着空桶回來。原來,這裏是一片荒原,沒有河流,也沒有山泉,根本找不到水。曹操又下令就地挖井,士兵們揮汗挖土,但過了好長時間,也挖不出一滴水。

曹操心想,情況很嚴重,如果在這裏久留,會有更多的人無法堅持下去。曹操略微思索了一下,猛地用馬鞭指着前邊的山坡,大聲對手下的將士說:“這個地方我熟悉,翻過前邊的山坡,就會有一大片茂盛的楊梅林,到了那裏,你們每個人都可以盡情的將楊梅享用個夠。”

將士們一聽說梅子及梅子的酸汁,就自然而然地想像起酸味,從而流出口水,頓時不覺得那麼渴了。曹操立即指揮隊伍行進,經過一段時間,終於帶領隊伍成功找到了水源,大家痛痛快快的喝了水,精神煥發的繼續行軍。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忍辱負重

221年,蜀主劉備爲了從孫權手裏奪回荊州,爲結拜兄弟關羽報仇,親率部隊攻打東吳。蜀軍深入吳境達五六百里,一直打到夷陵,連營數百里,聲勢浩大。

孫權任命年輕有爲的陸遜爲大都督,帶領五萬人馬前往迎戰。陸遜在吳將中資歷較淺,而歸他指揮的諸將,有的是跟隨孫氏征戰多年的老將,有的是皇親貴戚,他們對年輕的書生陸遜當都督很不服氣,甚至不肯服從陸遜的命令。對此,陸遜十分着急。

一次,陸遜召集衆將,手握寶劍高聲叫道:“劉備天下知名,連曹操都有些怕他。如今他率大軍攻進吳地,是我們的強敵,決不可以輕視他。希望衆將軍以大局爲重,同心協力,共同消滅來犯之敵。我雖是書生,但主上任命我爲大都督,你們必須服從。主上之所以委屈諸位將軍,使你們屈尊於我,就是因爲我還有一點微薄的能力,能夠忍辱負重。今後,希望你們各負其責,不容推辭,軍令如山,違者必按軍法從事。”經陸遜這麼一說,諸將心中雖有不服,但行動上再也不敢違抗。

陸遜指揮軍隊堅守七八月之久,一直不與劉備決戰。後來,蜀軍疲憊,驕傲輕敵,陸遜乘機利用順風進行火攻,大破蜀軍,取得夷陵之戰的重大勝利。劉備敗退白帝城,不久病死。從此,東吳諸將十分佩服陸遜的才能。

  返回歷史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蘭”——王者之香

甲骨文、金文均不見有“蘭”字。《說文解字?草部》:“蘭,香草也。從草,闌聲。”形聲字。“蘭”的本義就是蘭草。如《易?繫辭上》:“同心之言,其臭如蘭。”這裏的“臭”爲氣味,“蘭”顯然是指香蘭。其意思是從心底裏發出的共同語言,如蘭花一樣清香。“蘭”字在古代漢語中有一個特殊用法,就是常作文人雅士及士大夫之間的一種雅稱,亦曰美稱。

如“蘭房”,指文人雅士們的住房;“蘭友”、“蘭交”,是指文人雅士結交的朋友;“蘭言”,既指心意相合之言,又指文人雅士的話語或書信等。再如南宋詞人柳永的《雨霖鈴》:“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其意思是說:在京城(汴京)的郊外搭起帳篷備辦酒宴爲人送行時情緒很不好,正在戀戀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催促快出發。“蘭舟”有人講乘蘭木所造之舟,未必妥當。“蘭舟”就是“舟”。這“蘭”字已經虛化,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此外還有所謂“蘭夢”或稱“蘭兆”,更是富有傳奇色彩。據《左傳》記載,盼子心切的鄭文公姬妾成羣,可就是沒人給他生個兒子。有一個叫燕姑的小妾,一天夢見天使給她送來了一束蘭花,不久她懷孕了,生的還是一個男孩。文公喜出望外,給孩子取名爲蘭,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穆公。可見“蘭夢”就是美夢,又稱“蘭兆”,就是懷孕生兒子的吉兆。

“蘭”的姿態優美,芳香馥郁。古人譽之爲“香祖”、“天下第一香”或“王者之香”。“蘭”稱爲王者之香還有一段動人的故事。據《孔子家語》中載,孔子周遊列國,從衛國返回魯國,看見幽谷之中“蘭香獨茂”,便感慨道:“蘭當爲王者。”故後人稱“蘭”爲“王者香”。

我國對蘭花的栽種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的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打敗之後,退居於會稽山上,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在山上種植了許多蘭草,以迷惑敵人。這就是我國曆史上栽蘭草的最早記載。

南宋詩人、畫家鄭思肖善畫花鳥,尤其擅長畫蘭。可就是這樣一位畫蘭花的大師,在南宋淪亡後,隱居蘇州之時,他筆下的蘭花一反常態:花葉零落散亂,無土無根。一天,他的一位好朋友看他畫的蘭花後,建議道:“這蘭花無土無根怎麼活呀?還是把根畫上去吧!”哪知,鄭思肖聽了朋友的勸告後竟悲憤滿腔,扔下畫筆,長嘆道:“土地都被外人奪去了,叫我的蘭花長在何處啊!”原來,他畫“無根蘭”,是藉以抒發愛國情懷與亡國之痛。

蘭花人們又將它稱之爲“空谷佳人”。除了它的美之外,還有它那“無人亦自芳”、“堅貞還自抱”的氣質品格,更爲世人所稱道。所以有人把蘭花放在“歲寒三友”的鬆、竹、梅之上,說:“歲稱三友,竹有節而無花,梅有花而無葉,鬆有葉而無香,唯蘭獨並有之。”正因爲如此,蘭花才博得人們的廣泛厚愛。

  返回歷史類故事>>>

▼簡短類▼
【1】醉漢父子【11】爲了10元錢【21】鄉村開會
【2】地名有關【12】棺材匠【22】團字和圓字
【3】望文生意【13】無法控制【23】很好與更好
【4】不是東西【14】便飯【24】漢語太奇妙了
【5】處處都漂亮【15】屈原醫生【25】書法藝術
【6】借“點”【16】彼此【26】個個草包
【7】“會”字新解【17】王婆賣瓜【27】先生
【8】八卦說【18】亡羊補牢【28】施氏食獅史
【9】張打油【19】別字【29】羅馬文字的來歷
【10】諾亞方舟【20】一盒酥【30】萬字難寫

  返回漢字故事導航>>>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醉漢父子

有父子倆都是酒鬼。

一天父親喝得酩酊大醉,搖搖晃晃回到家來。一進屋就盯着兒子的臉看了老半天,生氣的說:“奇怪,你的臉怎麼變成三個?像你這樣人不人鬼不鬼的東西,我這所房子絕不能留給你。”

兒子也早已喝得爛醉如泥,不服氣地回答:“那更好,像你這搖搖晃晃、來回打轉的房子,給我還不要呢。”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爲了10元錢

老師:你爲什麼遲到?

學生:有人丟了10元錢。

老師:於是你做好事替他尋找?

學生:我踩在那錢上面,直到那人離開。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鄉村開會

一個鄉里開會,由於諧音,村長說:"兔子們,蝦米們,不要漿瓜,鹹菜太貴了."同志們,鄉民們,不要講話,此刻開會了.主持人說:"鹹菜請香腸漿瓜."(此刻請鄉長講話.)鄉長說:"兔子們,蝦米們,這天的飯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們,鄉民們,這天的飯夠吃了,大家都用大碗吧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地名有關

元旦晚上,小弟帶兩位僑生到家晚餐,一個性情開朗,一個較爲拘謹.

席間,那位開朗的`同學笑指拘謹的同學給我們介紹說:"他是緬甸來的,所以比較靦腆."隨後他舉起酒杯向大家敬酒,仰首一飲而盡,之後說:"我是仰光來的."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棺材匠

爺爺在病危之際,將年少無知的孫子叫到牀前,用盡最後一口氣囑咐道:“孩子阿,這個世道……做官纔好阿!”小孫子是個聽話的孩子,他將爺爺臨終前的話牢牢記在心裏。許多年以後,他最後成了村裏最好的棺材匠。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團字和圓字

一天上午,“團”在逛街,突然見到了“員”,他熱情地上去打招呼:“你好啊!圓!”

“員”說:“我不認識你啊?”

“團”說:“我們之前還在一起去給人家拜年,祝人家閤家團圓,怎麼天氣一熱,你把外套脫掉了,就不認識我了?”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望文生意

海明威:“你們中國人的確是一個勤奮的民族。”

祕書:“怎見得?”

海明威:“每當我早晨經過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寫着‘早點’兩個大字,提醒過路上班的人,不要遲到。”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無法控制

海明威參加“普通話演講比賽”,他的開場白是這樣的:“諸位女士、諸位先生,我首先得向各位道歉,我的普通話說得不好。我與貴國語文的關係就如同我跟太太的關係一樣,我很愛它,卻又無法控制它。”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很好與更好

海明威剛來中國不久時,他只會說兩句中國話:“很好”、“更好”。

一天,一位職員說:“我要請假兩星期。”

海明威說:“很好。”

僕人說:“因爲我父親死了。”

海明威說:“更好。”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不是東西

海明威召開全體職員大會:“中國人把物品稱爲‘東西’,例如桌椅、電視機……等等,但是有生命的動物就不稱東西,例如蟲、鳥、獸、人……等等,所以,你們和它們都不是東西,我自然也不是東西!”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便飯

一次宴請海明威,中方代表客氣地告訴他今晚爲他準備了一餐便飯時,這位洋老兄望着滿桌山珍海味吃驚道:“如果說這是一餐便飯,那可真正是一餐‘大便飯’了。”

搞得我一個晚上沒胃口。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漢語太奇妙了

海明威對翻譯說:“你們的中國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

‘中國隊大勝美國隊’,是說中國隊勝了;

‘中國隊大敗美國隊’,又是說中國隊勝了。

總之,勝利永遠屬於你們。”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處處都漂亮

海明威不知道中國人的“哪裏!哪裏!”是自謙詞。一次他參加婚禮時,很有禮貌地讚美新娘非常漂亮,一旁的新郎代新娘說了聲:“哪裏!哪裏!”不料,這位洋老兄卻嚇了一大跳!於是便用生硬的中國話說:“頭髮、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結果引起全場鬨堂大笑。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屈原醫生

在歷史課堂上,老師同一個學生:“屈原是什麼人?” “是醫生。”學生回答。“胡說!” “怎麼胡說呢,書上說他是大夫嘛!”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書法藝術

一對打扮時髦的男女青年,手挽手地走進一家報刊門市部。男青年指着一本《大衆花卉》對營業員說:“買一本《大衆花開》。”營業員衝他一笑,遞給了他。身旁的女青年摘下蛤蟆鏡,拿過來一看刊名便問;“這個開字怎麼上面多了一豎?” 男青年答:“這是書法藝術?” “哦。”女青年點點頭。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借“點”

一個人姓卜,名字叫不詳;另一個姓冢,名字叫不消。他倆交了朋友,結拜爲把兄弟。

一天,把兄對把弟說:“咱倆的姓氏都很出奇。你看‘冢’字很像‘家’,只是少一‘點’,好像官員沒有紗帽一樣。今日特和兄弟你商量,如果你能將你的‘卜’字腰那一‘點’,押在我的‘冢’字頭上,使我成了‘家’,不是很好嗎?”

把弟聽了回答說:“借給你一‘點’,使你成了‘家’,也無不可,但是你成了‘家’,我就只好耍光棍了!”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彼此

自古有一句俗話說:“秀才認字,念半邊。”

認字念半邊,很容易出錯,這句俗話是用來諷刺“白字先生”的。

有一個周姓秀才,就是一個認字念半邊的。有一次與一個姓陳的互遞名帖(名片)。

周秀才看了一下對方的名帖說:“東兄,久仰,久仰。”

姓陳的也看了一下手中名帖,拱手說道:“吉兄,久仰,久仰。”

周秀才聽了不高興,說道:“我明明姓周,你怎麼扒了我的皮?”

姓陳的迴應道:“我明明姓陳,只許你割我耳朵,就不許我扒你的皮?”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個個草包

權臣和珅新修了一所府第,請紀曉嵐題一匾額。

紀曉嵐提筆給他題了“竹苞”二字,說是“竹苞松茂”之意。

和珅高興地把它懸在正廳,乾隆皇帝見了,對和珅說:“你被紀曉嵐捉弄了!把‘竹苞’二字拆開來,不就是‘個個草包’四個字嗎?”

和珅頓時哭笑不得。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會”字新解

1956年簡化字剛開始推行,有人一時間還不能順利掌握。

甲:簡化字的“會”字怎麼寫?

乙:“人”字下面加一個“雲”字。

甲:爲什麼這樣簡化?

乙:“開會的時候,別人怎麼說你就怎麼說,這叫‘人云亦云’。”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王婆賣瓜

王婆從農村搬到城裏,迫於生計,找了塊地盤,和丈夫王麻子做起了西瓜買賣。當時,女人們很少在外拋頭露面,上街做生意的更是鳳毛麟角,屈指可數。當王婆打扮的花枝招展時,很快引來一大批看稀奇的人,再加上她的伶牙利齒,對自己的瓜誇大其辭的宣傳效應,很快便銷售一空。

嚐到甜頭後,王婆很快又從鄉下販來一批西瓜,想着再掙一筆錢。誰知因先前賣出去的西瓜,與她所說的味道相去甚遠,做壞了行情,買瓜的人一傳十,十傳百,都說街上賣瓜的女人嘴上說得好,賣的瓜卻不怎麼樣,還在秤頭上做手腳,所以再也沒有人來買她的西瓜了。不久,這些賣不出去的瓜便全部爛掉了。

虛假廣告是不會長久如願的。王婆賣瓜,自賣自誇,可以說是開了虛假廣告的先例。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先生

甲:你可知道,人類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

乙:先有男人唄。

甲:根據什麼?

乙:這都不知道,我們的男人稱先生,不就是一個鐵證嗎?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八卦說

伏羲在結繩記事的基礎上,“畫八卦造書契”(朱熹《通鑑綱目》)。《史記》中還說“太吳伏羲氏德合上下。天應以鳥獸文(紋)章,地應以龍馬負圖。始畫八卦,卦有三爻,因而重之,爲六十有四,以通神明之德,作書契以代結之政。書制有六,一日象形;二日假借;三日指事;四日會意;五日轉註;六日諧聲。使天下義理,必歸文字,天下文字,必歸六書。這也就是說,文字是由八卦而造出來。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亡羊補牢

亡羊補牢,未爲晚也

某師解書,頗有新見。一日講“亡羊補牢,未爲晚也”二句曰:“亡,

死也,羊,畜名,補,供也,牢,太牢也,合起來說,就是羊死了,再去

供太牢,也不算遲。意即世人不必將活羊宰了去供祭祀。”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施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溼,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食時,始識是十獅,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

只用一個發音來敘述一件事,除了中文,怕是再無其他語言能做到了。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張打油

唐朝有個人叫張打油,寫了一首詠雪的詩:江山一籠統,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全詩用語俚俗,淺白顯露,張打油名聲就此傳開。

蘇小妹的前額特寬,兩人曾互作打油詩戲謔對方。蘇軾首先發難:前腳未出閨房內,額頭已到華堂前。蘇小妹不甘示弱,反脣相譏道:去年一點相思淚,今年始流到嘴邊。明初大才子解縉生性滑稽詼諧,機智善變,一次隨朱元璋同出釣魚,朱釣了半天,不見一條魚上鉤。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別字

一家商店的售貨員在黑板上寫了“現在另售”四個字。

旁邊一顧客說“同志,零售的‘零’,你寫的是別字。”

售貨員瞪了顧客一眼說:“得了吧,‘別’字還有個立刀旁兒呢!”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羅馬文字的來歷

羅馬文字,像豆芽嗎?

羅馬皇帝派了一位大使,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按禮儀向孔夫子下跪,請求賜予文字。此時孔夫子正在吃飯,口無二用,無法答覆,於是用筷子夾了幾莖豆芽菜放在大使的帽子裏。大使帶回羅馬,就成爲今天流行全世界的羅馬字母。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諾亞方舟

西方《聖經》裏諾亞方舟的故事,在漢字裏早有反映,說漢字的“船”字,左邊的“舟”就是諾亞方舟,而右邊的“八”與“口”,正是諾亞的一家八口。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一盒酥

有人給曹操送來一盒酥,曹操在盒子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楊修看後,立即把酥分給衆人吃了,曹操假裝責怪他。

楊修說:你在盒子上分明寫着一人一口酥,我們怎敢違抗丞相的指令呢,曹操雖然表面上嬉笑,心裏卻越來越討厭他了,楊修與人分吃貢酥,則完全是曲解曹操的題字,純屬惡作劇,曹操“心惡之”,而尚能表現出“喜笑”之態,已很寬容。

  返回簡短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萬字難寫

有一年,老翁聘請了一位楚國的讀書人教他的兒子認字。第一天上學,老師用毛筆在白紙上寫了一筆,告訴他兒子說:“這是個‘一’字。”他兒子學得很認真,牢牢地記住了,回去後就寫給老翁看:“我學了一個字——‘一’。”老翁見兒子學得用功,看在眼裏,喜在心裏。第二天上學,老師又用毛筆在紙上寫了兩筆,說:“這是個‘二’字。”這回,兒子不覺得有什麼新鮮了,記住了就回家了。到了第三天,老師用毛筆在紙上寫了三筆,說:“這是個‘三’字。”兒子眼珠一轉,彷彿悟到了什麼,學也不上了,扔下筆就興高采烈地奔回去找到父親說:“認字實在簡單,孩兒已經學成了。現在不用麻煩先生了,免得花費這麼多的聘金請先生,請父親把先生辭退了吧。”見到兒子這麼聰明,老翁高興地準備了酬金辭退了老師。過了幾天,老翁想請一位姓萬的朋友來喝酒,就吩咐兒子一大早起來寫個請帖。兒子滿口答應了:“行,這還不容易嗎?看我的吧。”老翁看兒子滿有把握,就放心地去做其他的事情了。時間慢慢地過去,眼看太陽都快偏西了,還不見兒子寫好,老翁不禁有些急了:“兒子這是怎麼了?”等了又等,老翁終於不耐煩了,親自到兒子房裏去催促。進得門來,老翁見兒子愁眉苦臉地坐在桌邊,紙在地上拖得老長,上面盡是黑道道。兒子正拿着一把沾滿墨的木梳在紙上畫着,一見父親進來便埋怨道:“天下的姓氏那麼多,他爲什麼偏偏姓萬呢?我借來了母親的木梳,一次可以寫20多劃,從一大早寫到現在,手都酸了,也才寫了不到3000劃!萬字真難寫呀!”

  返回簡短類故事>>>

▼搞笑類▼
【1】有“機”可乘【11】耳朵在此【21】見雞而作
【2】何必在乎【12】彼此【22】打賭
【3】先生【13】海量,海量【23】多餘的中年婦女
【4】文縐縐【14】“而”字【24】嗚呼
【5】之乎者也【15】觀點與角度【25】因漢字被打板子
【6】兩個人相愛的過程【16】能發財的名字【26】怪不得今天口乾
【7】李鬍子不是人嗎【17】德配孟母【27】女皇武則天取名字
【8】“竹竿”和“豬肝”【18】天心取米【28】錯誤字鬧笑話
【9】張弓李木【19】字同命不同【29】濟公對秦檜
【10】狐女詼諧【20】小姓,二十九【30】心田不正

  返回漢字故事導航>>>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有“機”可乘

有一個商品推銷員去廣州出差,到北京後,由於想乘飛機前往,因怕經理不同意報銷,便給經理髮了一封電報:"有機可乘,乘否"經理接到電報,以爲是成交之"機"已到,便立即回電:"可乘就乘."

這個推銷員出差回來報銷旅差費時,經理以不夠級別,乘坐飛機不予報銷的規定條款,不同意報銷飛機票費.推銷員拿出經理回電,經理口瞪口呆.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爲要掛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去買兩根竹竿來."

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

心裏該有數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立刻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了一副豬耳朵.

離開肉鋪後,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是我的了……"於是便將獵耳包好,塞進口袋裏.回到縣衙,向知縣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裏去了!"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裏!"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見雞而作

從前有一個地主,很愛吃雞,佃戶租種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還得先送一隻雞給他.

有一個叫張三的佃戶,年終去給地主交租,並佃第二年的田.去時,他把一隻雞裝在袋子裏,交完租,便向地主說起第二年佃田的事,地主見他兩手空空,便兩眼朝天地說:"此田不予張三種."張三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立刻從袋子裏把雞拿了出來.

地主見了雞,立刻改口說:"不予張三卻予誰"

張三說:"你的話變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纔那句話是'無稽(雞)之談',此刻這句話是見機(雞)而作'."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何必在乎

胡主任總是寫錯字,唸錯音,笑話百出,卻從不虛心學習。

一次,單位開表彰大會,他把馮建國讀成馬 建國,引起鬨堂大笑,他估計又是念錯了什麼。

祕書提醒道:“還有兩點呢!”

胡主任想糾正一下,又怕失面子,便板起面孔說:“大家不要笑了,少兩點也沒什麼關係嘛!都是革命同志,何必在乎這一點兩點的?”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彼此

周先生接過陳先生遞過來的名片,看了一下說:“東先生,久仰,久仰。”

陳先生接過周先生的名片說:“你是吉先生?”

周先生聽了不高興:“我姓周,怎麼扒了我的皮,我哪裏得罪你了。”

陳先生說:“我姓陳,興你割我耳朵,就不興我扒你的皮?”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打賭

看臺上,兩個素不相識的球迷爭了起來。

“甲隊準贏。說錯了,就把我的姓倒寫!”

“甲隊準輸。否則,把我的姓橫寫!”

“你貴姓?” “姓田。”

“你呢?” “姓王.”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先生

甲:你可知道,人類先有男人還是先有女人?

乙:先有男人唄。

甲:根據什麼?

乙:這都不知道,我們男人稱先生,不就是一個鐵證嗎?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海量,海量

學生的作文裏寫道:“我正走在路上,突然路面出現了一堆牛糞,我大吃一斤(驚)。”

老師閱後批道:“海量,海量。”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多餘的中年婦女

學生的作文裏寫道:“我的媽媽是一個30多歲的中年婦女。”

老師在“中年”兩字下面批道:“多餘的。”後讓學生重抄。

學生重抄後此句成了:“我的媽媽是一個30多歲的多餘的中年婦女。”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文縐縐

有個姓朱的財主,又將忌諱,又說話文縐縐。他對新來的小豬倌說:“記住我家的規矩:我姓朱,不準叫我時帶朱(豬)字,叫“老爺”或“自家老爺”就行了。平時說話要文雅,不準說粗言俚語。如:吃飯要說用餐,睡覺要說就寢,生病要說患疾,病好了要說康復,人死了要說逝世,但犯人砍頭就不能這樣叫,而要說處決……”

第二天,一頭豬得了病,小豬倌急忙來對財主說:“稟老爺,又一個自家老爺患疾了,叫它用餐不用餐,叫它就寢不就寢,恐怕很難康復了,不如把它處決了吧?”財主氣得話都說不出來。

小豬倌接着說:“老爺要是不想處決這個自家老爺,讓它自己逝世也好。”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而”字

老師講解虛詞“而”字,對學生說,這個“而”字可以作“但、與、如”等意思講,是一個一詞多用的常用字。

第二天,一個學生寫了一篇文章,不管三七二十一地亂“而”而字。老師看後極爲生氣,便在文章後批道:“該而而不而,不該而而而,而來而去,已而已而,而今而後,應而便而,不應而而不而……”

學生看完這一批語,不禁讚歎說:“我寫了170個字的文章才用上十幾個“而”字,他寫了20多個字的批語,卻用了10多個“而”字,怪不得他能當老師。”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嗚呼

起嗚呼,終嗚呼,中間獨自盡嗚呼。

長嗚呼,短嗚呼,說來說去總嗚呼。

嗚呼復嗚呼,嗚呼連嗚呼,恐君不久亦嗚呼。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之乎者也

一位秀才屢試不中,但仍自命不凡,開口閉口都是之乎者也,自以爲很有學問。

有一天,他的舅舅有病,他主動前去探望。一進門便高聲說道:“舅舅有病我知之。”舅舅皺着眉頭不加理睬。秀才自討沒趣,但酸勁不減,他擺弄着牀邊的食具,搖頭晃腦地說:“進粥乎?吃藥乎?”舅舅乾脆閉目養神。秀才見狀,彎腰看着舅舅道:“莫非是要死了者?”舅舅大怒,順手抄起枕頭向秀纔打去。秀才抱頭逃跑邊走邊喊:“哎呀,一枕費來,險也!”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觀點與角度

林生:“數字是不騙人的。例如,一盤瓜子,一個人吃一小時吃完,四個人吃,15分鐘便可完。”

李生:“數字是騙人的。例如,一段路,一個人走需一小時,但四個人走,卻不能在15分鐘走完。”

天地是我屋,月亮當蠟燭。

蓋的肚囊皮,墊的脊樑骨。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因漢字被打板子

一文書寫字常把筆畫寫錯。一次造名冊,將“陳”字的“阝”寫在了右邊,被長官打了二十大板。書生從此記住“阝”是應該寫在左邊的,結果不幸又寫錯了“鄭”字,又捱了二十大板。一日,一姓聶之人託他寫張狀子,文書大驚失色:“我寫了兩個‘耳’字,捱了四十大板,你又弄來三個‘耳’,要我命啊?!”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兩個人相愛的過程

兩個人結婚了,他們的好朋友送來一塊賀匾,上面寫着:"北比臼舅"四個大字,大家看了都不明白是怎麼回事。

那位朋友解釋說:"這是他們兩個人相愛的過程:北字,背靠背,二人互不相識;比字,一個人開始追求另一個;臼字,二人面對面,傾心交談,直至結婚;

舅字,二人合作,生下一個小男孩。"衆人聽了,都拍手叫絕。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能發財的名字

一個姓魏的男人,給老婆說:"爲了能讓下一代發財,不受窮,高大哥給閨女取名叫高麗黛(高利貸)。我也想給咱閨女取個有錢的名字,你說叫什麼好呢?"

老婆立馬回答:"你的姓更好起名,咱們家的孩子,我看就叫魏生金(衛生巾)!”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怪不得今天口乾

春節的第一天,有個人心想:"大年初一,開門大吉!"就用大紅紙寫了一個"吉"字,放到了桌子上,這纔開心地出門拜年。

不成想,串了好幾家,也沒吃上一杯茶。快中午了,才口乾舌燥地回到家。

一看桌子上,那個“吉”字被小孩子動了位置,倒了過來。他左看右看,恍然大悟:"怪不得今天沒有一個人讓我喝茶,原來我是寫了‘口乾’兩個字呀。”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李鬍子不是人嗎

三個人在一塊兒喝酒,其中一人出酒令,用"相"字起頭,"人"字收尾,他先說:"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第二人說:"相逢開口笑,都是快樂人。"

第三人說:"相州有個李鬍子。"

第一個人質問第三人道:"我要求末尾是‘人’字,你說的不符合要求呀?"

這人反問:"李鬍子不是人嗎?”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德配孟母

有位老闆給母親做壽,想了一副壽幛,“德配孟母”——自己的母親品德高尚,就像孟子的母親那樣,一句很有詩意的話。

讓手下人去幛店製作,很快就做好了,拿回來,掛到了牆上。前來祝賀的人,看到以後哈哈大笑。主人一看,上來就給了手下人一個耳光:原來字的順序排錯了,弄成了“母配孟德”——母親許配給了曹孟德(曹操)。

不經同意,私下做主,把人家的母親,另嫁他人,人家能不生氣嗎?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女皇武則天取名字

話說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則天登基後,她想給自己取一個非常適合自己的名字,中國要名字要表達出自己的獨特之處,並且把自己的光輝也展現出來。可是取什麼字才能讓自己顯得與衆不同呢?如果用一些熟悉的漢字肯定不能體現,於是武則天想自己造一個從來沒有的字出來,這樣肯定就沒有重複了。說造就造當時對日月有一種封建迷信,都覺得日月是神聖的,武則天就把自己比喻成了日月,想讓自己和日月一樣永遠高掛在天空,所以就有了那個字,日月在天空上面:曌.。

曌:zhao

曌字的意思:大概有日月當空、明亮闊大的意思吧。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竹竿”和“豬肝”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爲要掛帳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去買兩根竹竿來."

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着,急急地跑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心裏該有數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馬上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了一副豬耳朵.

離開肉鋪後,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是我的了……"於是便將獵耳包好,塞進口袋裏.回到縣衙,向知縣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裏去了!"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裏!"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天心取米

有一次,北方匈奴要進攻中原,遣人先送來一張“戰表”。皇上拆開一看,原來是“天心取米”四個大字。滿朝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解得此謎。皇上無法可想,只得張榜招賢。這時,宮中一個名叫何瑭的官說,他有退兵之計,皇上急宣何瑭上殿。

何瑭指着“戰表”上的四個字對皇上說:“天者,吾國也;心者,中原也:米者,聖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奪我國江山,取君王之位。”皇上急道:“那怎麼辦呢?”何瑭說:“無妨,我自有退兵辦法。”說着,提筆在手,在四個字上各添了一筆,原信退給了來人。

匈奴的領兵元帥,以爲是中原不敢應戰,可是拆開一看,頓時大驚失色,急令退兵。

原來,何瑭在“天心取米”四個字上各加一筆後,變成了“未必敢來”。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錯誤字鬧笑話

從前,有個紈袴子弟,自幼好吃懶做,不好好唸書。長大以後,常因寫錯別字鬧笑話。

有一天他妻子說想吃枇杷。他從桌子上隨手拿出一張紙,揮筆在上面寫了幾個字。寫完後便招呼僕人去買枇杷。他妻子接過紙來一看,噗哧一聲笑了。原來上面寫的是“買琵琶五斤”。五個字寫錯了兩個,將“枇杷”誤寫成“琵琶”。他妻子看過後,在後面題了一首打油詩:

枇杷並非此琵琶,

只怪當年識字差。

倘若琵琶能結果,

滿城簫鼓盡飛花。

這個紈袴子弟看過妻子的題詩,羞了個大紅臉。“枇杷”和“琵琶”讀音相同,都讀pípa,是同音詞。但“枇杷”是一種水果,而“琵琶”則是一種絃樂器,意義和寫法完全不同。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張弓李木

明末,南京有一個習武的後生,名叫張弓,射得一手好箭,但他有個毛病,好自吹自擂。

有一次,他正在練習射箭,不少圍觀的人連連叫好,張弓十分得意,當即揮毫寫了一上聯:

弓長張,張弓張弓手,

張弓射箭,箭箭皆中。

衆人都對不上來。恰好這時,走過來一個賣弓人,看過上聯之後,拿出自己的弓來,請張弓試一試。

張弓連試了幾張都拉不開。賣弓人問:“你知道這是什麼木料做的嗎?”張弓搖頭說:“不知道。”

賣弓人說:“我這弓是李木(李子樹木)做的。”張弓非常奇怪:“李木並非良材,怎麼能做這麼硬的弓?”

賣弓人笑道:“這就是木匠的本事了。”說罷,提筆出寫下聯: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

李木雕弓,弓弓難開。

衆人不解,請教是什麼意思。賣弓人解釋道:“他姓‘弓長張’,我姓‘木子李’;他叫張弓,我叫李木;人稱他‘張弓手’,卻喚我‘李木匠’;他善張弓射箭,我卻會用‘李木雕弓’;他射箭是‘箭箭皆中’,可惜拉我這李木弓卻是‘弓弓難開’。”

衆人聽了,哈哈大笑。張弓羞得無地自容,忙收拾起弓箭,灰溜溜地走了。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字同命不同

兩位讀書人一起去占卜。其中一位先寫了一個“串”字給算命的拆字先生看。

拆字先生認爲“串”可以分解爲兩個“中”字,這一年他一定能夠高“中”兩次(科舉考試分爲不同的層次和階段,有時一年內可以有不止一次的等級考試)。

這時另一位讀書人也想得到幾句恭維,也寫了同樣一個“串”字。

不料拆字先生板起面孔說:“閣下不但不能高中,而且即將災禍臨頭。”

那人詢問原因,拆字先生回答道:“剛纔那位先生是無意中寫的‘串’字,閣下則是故意書寫的。故意,就是‘有心’。‘串’下有‘心’,成了‘患’字,就是將有禍患了。”

後來,前一位讀書人果然連中雙元,而後一位讀書人則因考試作弊,犯了欺君大罪,被下獄。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濟公對秦檜

相傳有一天,濟公和尚去見秦檜。

秦檜就出了一個上聯來讓濟公來對:

酉卒是個醉,目垂是個睡,

濟公僧懷抱酒罈古廟躺,

不知是醉是睡?

正好秦檜的妻子正在院子裏散步,濟公用看了看肚大腰肥的秦夫人,說出下聯:

月長是個脹,月半是個胖,

秦夫人懷抱大肚滿院逛,

不知是脹是胖?

秦檜當下氣得直哆嗦,濟公搖着蒲扇,樂悠悠地走了。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狐女詼諧

一天,朋友們在一起宴會。萬福坐在主人位上,孫得言和另外兩位客人分坐左右,上邊擺一坐榻,讓狐女坐。

狐女推辭說不會喝酒,大家異口同聲地請她坐下說話,狐女答應了。

酒過數巡,衆人擲骰子,行“瓜蔓”酒令。其中一個客人犯令受罰,應該喝酒,便開玩笑地將酒杯推到上坐說:“狐娘子還很清醒,請代喝一杯!”

狐女笑着說:“我不會喝,願意講一個故事,給大家下酒!”孫得言忙捂起耳朵,連說不聽。

客人都說:“誰罵人,就罰誰喝酒!”狐女笑說:“我罵狐,可以嗎?”大家說:“行!”於是都豎起耳朵,聽她講。

狐女講道:“從前,有個大臣,出使紅毛國。這個大臣戴一頂狐皮帽子去見國王。國王見了帽子很驚奇,問道:‘這是什麼皮?皮毛這樣厚實溫暖。’大臣告訴他是狐皮。國王說:‘這種東西,我生平從沒聽說過。那狐字怎麼寫?’大臣在空中用手比劃着說:‘右邊是一大瓜,左邊是一小犬!’”

在座的人鬨堂大笑。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小姓,二十九

楊書生進京趕考,途中住到一家旅店。老闆娘見有客至,迎了上來:“先生可是要住店?”

楊書生答道:“正是。”

老闆娘道:“爲了見面時好招呼,請問先生貴姓?”

楊書生答:“免貴,木易。”並隨口問了一句:“老闆娘貴姓?”

這老闆娘一聽給她玩拆字,心裏有點惱,答道:“原來是楊公子。小姓二十九。”

楊書生聽了道:“原來是……”說下不去了。

先生爲了想這二十九到底是什麼姓,從進房間起,到第二天天亮,也沒想起來,可憐把百家姓都背誦了好幾遍。

天亮後,楊先生結賬要走。結好賬後,忍不住問老闆娘:“你到底姓什麼呀?”

老闆娘一聽:“還沒想出來?我提示你一下。”拿了個木塊往地下一摔:“我就姓這個。”

書生還是不解:“還是不明白。”

老闆娘聽了說道“木塊是木,地是土,木和土放在一起是什麼呀?”

楊書生明白了:“你姓杜就姓杜,說姓二十九做什麼?”

老闆娘答曰:“楊公子不是喜歡拆字玩?我就給你拆得徹底一點,木字拆開就是十八,土字拆開就是十一,十八加十一,不是二十九?”

  返回搞笑類故事>>>

《有趣的漢字故事》之心田不正

從前,有個大財主叫胡心田,心術很壞,專門刻薄窮人。一天遇到文三說:“文三,都說你會講古,今天講個聽聽。”

文三答應,就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姓十的和姓喻的結親家。

姓十的嫌自己的筆劃太少,再說《百家姓》上也沒有這個姓,就對姓喻的說:“你的嘴巴吊在旁邊,是多餘的,把那個口字讓給我姓古,在《百家姓》上也可歸宗。”

姓喻的想,把我旁邊的口字送給他,我改姓俞,音還是不變,就答應了。

可是,姓十的還不知足,不久又對姓俞的說:“親家,我這古字的筆劃還是太少,你把那個月字也給我,讓我姓胡吧!”

對方一聽,火了:“想把我的下面掏空嗎?你這人真是心田不正!”

胡心田捱了罵,自討沒趣。

  返回搞笑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