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禪理故事 > 開一個女人的書館勵志故事

開一個女人的書館勵志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2K 次

端一杯咖啡,坐在崇文門新世界百貨二層雨楓書館的圓形沙發裏看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感覺一下午的時光就如同一個小時。或許是這小小的書館能讓時間定格吧,第一次見到30多歲的老闆許春宇時,我實在無法將眼前這個長髮飄逸的文靜女子和她的年齡掛鉤。

開一個女人的書館勵志故事

許春宇不是那種個性張揚的創業者,說起雨楓,她的眼睛裏卻閃出光來,“雨楓是我年少時候的一個夢。”她說。

夢中的書屋

許春宇帶着我穿行在這用純白色和紫色巧妙構成的小小世界裏,靠窗的位置是閱讀區,小小的茶几和白色沙發營造出一份舒適,書屋另一側的牆角,用紫色珠簾隔出一個更加幽密的小小空間,單單用鼻子,就能嗅出那氤氳的油墨混合着茶水的馨香。許春宇在書館裏側的一張會議桌前落座,她說:“我夢中的書屋,就是這個樣子。”

閱讀是許春宇從小的愛好,她不是那種善於交際的女孩子,一本書、一個溫馨舒適的安靜之所讓自己打磨時光是讓她感覺最愜意的事情。大學畢業以後,許春宇進入清華同方工作,八年的時間裏她更換過各種不同的崗位,卻不知不覺地離書本越來越遠,離夢想中的書店也越來越遠。

2006年,母親被診斷爲癌症,許春宇從清華同方辭職,準備回到家鄉全力以赴照顧母親,到後來才知道是誤診,雖是一場虛驚,但已經從單位辭職卻不打算再回到那種朝九晚五的生活中去,塵封在記憶深處的那個小小願望又開始探頭。當時許春宇手頭已經有一筆可觀的股票收益,反覆思量以後,她決心開一個小書店。

家裏人並不贊同春宇的想法,開書店不掙錢,這是明擺着的事情,論規模比不上大的書城,論價格比不上網上書店,如果沒有自己的特色,到最後肯定是慘淡收場。“幻想是幻想,現實是現實,你還是要務實一些。”身邊有很多人這樣對她說,許春宇自己卻拿定了主意,爲自己熱愛的事業奮鬥一次,並不虧。

“其實我一直都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不是頭腦發熱。”許春宇告訴我:“我只是想給大家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場所——從書店或網上買回來的書,有很多看完以後覺得沒有必要買,讀一遍就行,去圖書館借書又總有這樣那樣的限制,不能多借,也不能超期。”

開一家女性專屬的書店,不光是賣書,還給那些和自己一樣的“書女”們一個隨心所欲的閱讀環境,這纔是許春宇最想做的事情。這並非她一拍腦門做出的決定,她做過調研,北京還沒有一家書店專門針對女性,也沒有一家書店提供借書的業務。2006年下半年,許春宇開始謀劃這家夢想中的書店。

艱難的第一年

很多人不看好她的創業項目,開書店本來就不是容易掙錢的行當,開女性書店,更是將消費能力較高的另一半消費羣排除在外,要成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好在也有兩個朋友比較認同她的創業想法,他們投了一部分錢來支持她,雖然不多,但對創業初期的許春宇,卻是不小的鼓勵。

選址和裝修都不是什麼難事,牆壁應該是什麼顏色,窗簾該是什麼樣子,什麼地方該放什麼樣的植物,在許春宇決定開這個書店之前就已經想過多次。2007年,她的雨楓書館正式落成,地點就在離家不遠的海淀區成府路附近,白色圍欄和紫色臺階透露出典雅的韻致,門口留下一行小字:“讓腳步停留,讓心行走”。

從一開始許春宇就想將雨楓書店建成一個女性的心靈驛站,“我們去書店買書,常常是選了書交了錢就走了,不可能有更深層次的交流,但我希望雨楓能成爲一個大家經常來坐一坐的地方。”

想法雖好,做起來卻不容易。想法要落到實處,考慮的問題也一下子變得多起來,在選書的問題上,許春宇就已經費盡了心思。雨楓的目標讀者是25歲到45歲的知識女性,每個年齡階段的女性都因個人閱歷、文化背景等的不同,而遇到不同的問題:25歲左右的女性,或初入職場,或開始組建家庭,她們需要心理勵志、職場技能進修、親子閱讀等圖書爲其指點迷津;30歲前後的女性,大部分開始當媽媽了,她們對親子類、育兒教育類、女性職場類、女性心理類等方面的圖書會傾注更多熱情,並且開始更多地關注宗教、哲學等方面的書,從中獲得智慧,啓迪思想;45歲上下的女性,對書的甄選能力變得更強,眼光放得更高遠,她們更多地關注生命、生活,有更加成熟的心態,希望通過書得到心靈的滿足。爲了滿足不同女性的需求,許春宇將書館的書分爲“女人寫的書”、“女人需要看的書”和“寫給女人的書”三個大類,又找了很多愛讀書的朋友推薦書目,以確保每一本書對讀者都是有價值的。

除了選書的問題,讓人們接納會員制這樣一種新形式更是不容易,當時的'會員費幾乎只有現在的一半,顧客只要繳納三百多塊錢,就能以六折的價格購書,還能免費閱讀店裏的任何書,不限定借閱的數量,也不規定還書的時間。在許春宇看來非常實惠的模式,推廣起來卻很難,很多人對這樣一家開業不久的書店缺乏信任,而對於那些沒有太多的時間來看書的人來說,一年交三百多塊錢也讓他們難以接受。

2007年5月,雨楓書館已經在冷清中維持了將近半年,之前一直熱情很高的許春宇自己也沒了信心。“那段時間我差點就有了放棄的想法,店裏一直冷冷清清,店員們也缺乏信心,他們覺得向顧客解釋我們的會員制度很費力。倒是我的先生,之前一直都不贊同我,那時候卻不斷爲我打氣。”最終許春宇還是堅持了下來,“書店是需要養的,下半年,知道雨楓書館的人開始多了起來,2008年1月,我們甚至還得到了一個意外驚喜,獲得了年度最佳小書店的榮譽。雖然當時還沒有盈利,但這一切都激勵着我繼續下去。”

做受人尊敬的心靈驛站

獲獎也沒有使雨楓書館馬上脫離困境,2008年的好長一段時間,小書館依然處於虧損狀態,令人欣慰的是會員開始多了起來。會員與書館之間良好的關係已經建立起來,定期的沙龍和觀影活動讓志同道合者在這裏成爲朋友,每一個雨楓的會員都可以將自己看過的好書推薦出來,有興趣體驗圖書管理員的會員甚至還可以申請參加“一日店長”活動,在經過一些基礎的培訓以後在雨楓書館上崗一天。

“讓都市女性在雨楓書館自我調節和療傷,這一點我們慢慢地做到了。”許春宇向我一一細數着出國和去外地工作的朋友們逢年過節發來的明信片和電子郵件。有一位上海的朋友是雨楓書館最早的一批會員之一,當年在北京工作的她正處在人生最低谷的時期,一個偶然她路過溫馨寧靜的雨楓書館,在這裏辦了一張會員卡,閒暇時就到這裏看一看書,算是給自己的一個禮物,一年以後,閱讀幫助她徹底走出了這段灰暗時光,這裏也成了她在北京最覺得親切的地方,後來到上海工作,有一次來北京出差,還特意從機場打車到書館走走。許春宇自己也開始慢了下來,儘管身爲老闆需要考慮很多的問題,但忙忙碌碌的狀態少了,思考的時間多了起來。

崇文館的店員孫怡之前也有過在書城售書的經歷,那冰冷的收款機和排成長龍的隊伍讓她絲毫感覺不到自己身處一個書的環境裏,如今,她微笑地跟我交流着怎樣讓每一位讀者都喝到濃香的咖啡,怎樣迅速打出最蓬鬆細膩的奶泡。

2008年,雨楓的會員快速地增長,到2009年已經開始有了盈利。許春宇自己知道,成功源於自己的那一份堅守。名氣漸大的雨楓書館開始受到一些生意人的關注,很多人找到她,希望能夠加盟這個書店,但大部分機會都被許春宇拒之門外。“做書店和別的項目不一樣,雨楓的模式到現在爲止還是在進一步探索當中,我希望她真正成熟以後再複製。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懂書,就做不好。”

許春宇的謹慎的確甚於很多同行,雨楓書館的會員細則一年一改,每年都會增加許多更有利於讀者的條目,刪掉一些沒有價值的條目。每一個新店的開業都力求精益求精,後來新開的崇文館和比如館,沒有完全照搬之前的那一套,而是重新根據周邊環境進行設計,成府路的清華館,靠近高校,人文類的書更多。位於三元橋和四元橋之間的比如館設置了專門的母嬰區,增加了家教類圖書的數量。高大的書架變成了便捷易取的矮書架——許春宇連同清華館的圖書陳設也進行了一些改進,翻閱率低的高層書架被用來放置藏書;在規模上,作爲國內第一家會員制的書店,雨楓到現在仍然只有三家店,今年纔開業不久的崇文店,在正式營業以前籌備了兩年之久。許春宇的謹慎甚至細微到了每一個茶品和每一本書的選擇上,2007年,曾經有人向書館推薦過於丹的《論語心得》,許春宇讀過之後,覺得這本書不如另一本《論語今讀》有價值,最終沒有將這本書上架,當時正是雨楓書館最困難的時刻,在她看來,生意人雖然不能完全抗拒市場潮流,但雨楓要做女性的心靈驛站,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場,對於許春宇來說,她並沒有刻意在這些方面特立獨行,她如此解釋自己的固執:“我也要掙錢,但是我更希望在以後,人們提起雨楓書館的時候,大家能尊重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