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法國尼斯遭恐怖襲擊,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法國?

法國尼斯遭恐怖襲擊,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法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14K 次

法國尼斯遭恐怖襲擊,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法國?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4日深夜,法國尼斯市在進行法國國慶日慶祝活動時遭恐怖襲擊,一輛大卡車撞向正在觀看巴士底日煙花表演的人羣。據法新社報道,死亡人數已經上升至84人,另據法廣報道,這一數目仍有可能增加,因爲受傷者中有18人傷勢非常嚴重。目前已經確認有兩名中國公民在此襲擊中受傷。

法國遭恐怖襲擊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而且都是較大規模的恐怖襲擊事件。2015年1月7日,法國《查理週刊》位於巴黎的總部遭遇恐怖分子襲擊致12人死亡。2015年11月13日晚,法國巴黎再發系列恐怖襲擊事件,造成至少132人死亡。此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宣佈將法國的緊急狀態延長3個月。

來看一篇學者陳在田的評論文章:爲什麼受傷的總是法國?

原文如下:

從巴黎到外省,從東北部法國-比利時邊界到地中海之濱,這一年多來,恐襲在法國多地開花,這讓人憂心。

1789年7月14日,象徵着封建統治的巴士底獄被攻破。第五共和國建立後,每年的這一天,三色旗、馬賽曲都是這個“六邊形國家”不變的主旋律。法國南部地中海之濱的度假勝地尼斯也不例外。14日23時許,尼斯著名的“英格蘭長廊”海濱大道兩公里長的路邊站滿了人,人們欣賞着國慶煙花表演之際,一輛長達15米的載重卡車直衝入街道兩側人羣。儘管警察迅速向卡車開槍,但司機被擊斃前仍有許多人倒在血泊中。截至目前至少84人死亡。

當地警方稱,犯罪嫌疑人隨身攜帶法國、突尼斯兩國簽發的身份證件,表明其可能是北非移民或其後裔。之後法國總統奧朗德在愛麗捨宮發表演說,確認襲擊性質爲“不容忽視的恐怖主義屬性和絕對的暴力行爲”。

目前嫌犯具體動機仍待查究,警方也尚未發現嫌犯有同夥,但事發後伊斯蘭國背景的網絡賬號對此幸災樂禍。儘管這不足以證明此次恐襲是其所爲,但毫無疑問,嫌犯可能的北非屬性勢必在法國社會引發諸多聯想和連鎖反應,該事件也會被伊斯蘭國等國際恐怖組織竭力利用。

和以往歷屆法國社會黨左翼政府不同,奧朗德上任後十分熱衷於參與中東地區的軍事行動,不僅延續了右翼薩科齊政府在環地中海地區的一系列干預政策、措施,還積極參與了對伊斯蘭國等目標的空襲行動。在國內,奧朗德政府表現出對原教旨行爲的不寬容、不妥協,在推行諸如“反罩袍法案”等“去原教旨化”方面十分堅決。

但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法國是歐洲國家中北非、中東移民社區最龐大,勢力也最根深蒂固的。大巴黎東北部諸省的這一現象,已因薩科齊時代“93省事件”和去年巴黎“11·13”系列恐襲案廣爲人知,而南部地中海沿岸北非移民社區歷史更悠久、“中東屬性”更強烈,此前卻因遠離法國政治中心動輒被人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