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活出職業農民的新樣子!”——“80後”張凌雲創業記

“活出職業農民的新樣子!”——“80後”張凌雲創業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4.86K 次

利落的短髮,乾淨的妝容,高跟的短靴。無論如何你也不會將她同一位經管着4000多頭豬的“豬倌”聯繫到一起。

“活出職業農民的新樣子!”——“80後”張凌雲創業記

2011年,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陳村鎮槐北村的張凌雲,24歲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養豬。

“大學白唸了?父母白供了?”“女娃娃可咋尋對象呀!”……村民們議論紛紛,張凌雲的父親因此一個月沒有同她說話。

大學生變“豬倌”,張凌雲一開始也深感自卑:“整整兩年都不敢跟大學同學聯繫。”

談起當初回鄉養豬的緣由和幾年創業的經歷,張凌雲至今依舊眼泛淚光。

2008年夏天,槐北村從外地買來的800頭小豬發現疫情,全部被捕殺。這對以養豬爲生的張凌雲一家來說,如同滅頂之災。生活驟然拮据,姐弟三人的學費都需要借。

大二開學那天,父親送張凌雲去車站。大巴啓動,透過車窗,看見父親愈發佝僂的身影在車輪捲起的黃土裏漸漸模糊,她紅了眼眶。

畢業後的張凌雲,決心回家替父母分擔壓力。“這女子倔得很,幹啥事一定要幹出個名堂!”槐北村的副支書呂銀喜評價道。

自2013年起,張凌雲相繼建起了年出欄一萬頭的生豬養殖場,年產萬噸的有機肥加工廠,280畝的設施蔬菜基地和700立方的沼氣池,形成了“以廢產氣、以氣補能,以廢產飼、以飼供養,以廢產肥、以肥促種”的生態循環。

如今,養殖場裏自動餵養線取代了人工餵養,1個人便可以管理1000頭豬的飼養;數據採集系統深埋地下,定期將土壤的水分、養分、有機質含量等情況傳輸到“中樞”系統,通過“中樞”系統下達指令,對蔬菜進行科學滴灌;園區還設立了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多個科研院所合作的實驗基地……

2017年,張凌雲的養豬場被有關部門評爲標準化養殖示範場。目前,公司年銷售額達4000餘萬元,解決固定就業62人,帶動貧困戶88戶,沼氣池產生的沼氣惠及327戶農戶,每年幫助村民節約電費共12萬元……

新時代給予了張凌雲發展的機遇,她自己也不斷地尋求學習的機會。在政府有關部門的組織下,張凌雲參加了縣農廣校的職業農民培訓班,並多次赴省外參觀學習。

2017年11月,張凌雲更是走出國門,遠赴美國交流學習農業生產和發展經驗。

各種培訓和外出學習不僅讓張凌雲開了眼界,學到了新的知識和技能,也增強了她對新時代職業農民身份的認同感。

“農民是一種職業,與教師、醫生沒有區別。上班穿上工作服,在田間地頭工作;下班換上漂亮的衣服,逛街、旅遊樣樣不缺,生產生活兩分開。”張凌雲眼中的農民與父輩眼中的農民已大不相同,“我們更愛學習,更容易接納新事物!”

“以前覺得養豬是個髒活、粗活,讓大學生幹,太浪費人才了。現在一看,還是有文化有見識的年輕人能幹出一番事業!”呂銀喜稱讚道。

2018年1月,一襲淺藍色西裝的張凌雲站在了“全國十佳農民”的頒獎舞臺上。

當初強烈反對張凌雲回鄉養豬的村民閆亞妮自嘲道:“我現在都成了反面教材咧。”一句話逗得大家都樂了,村民們紛紛對張凌雲豎起了大拇指。

這幾日,閒不住的張凌雲風風火火地張羅起了新一年的職業農民培訓班;另一邊,她的蔬菜大棚裏即將種下今年第一茬西瓜;不遠處她又新流轉了200畝土地,準備全部種上蘋果……

如今,張凌雲常常自豪地介紹自己:“我是個農民,就是個養豬的,就是要活出職業農民的新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