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小時候過年故事:80後的回憶,小時候真好

小時候過年故事:80後的回憶,小時候真好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9W 次
春節、過年,這對於80後一代來說,是小時候最美好的回憶。因爲過年的時候有紅包拿,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有好玩的,放着鞭炮的日子,很值得回味。

但是等長大以後,覺得過年真的沒以前那麼好玩了,沒有了小時候的衝動,看着乏味的春節聯歡晚會,卻要想着這個“年關”怎麼過。

所以對小時候過年的氣氛,更加懷念,我們不禁覺得小時候真好。

現在已經是2013年春節了,大部分80後們已經奔三了,奔三的80後,成家立業,結婚生子組建了家庭,不知道現在回憶起來有什麼感覺。

我們來看看遼寧省葫蘆島一80後對青春少年的春節回憶:



 在葫蘆島市一事業單位工作的小李相比其他同事,顯得忙碌些。“大家很多都是城裏人,我是要回農村的家了。 ”小李出生在1980年年初,13歲之前,生長在建昌縣二道灣子鄉大北溝村,後來舉家搬到縣城,再後來在市裏工作。雖然已在城市生活了很多年,但每到春節 的回家,對小李來說是“必須的”。

回家意味着要鞍馬勞頓,有些折騰,但小李說自己已經習慣了,“回趟家,走動走動,可能要費些時間、花些錢,但跟大家見見面、嘮嘮嗑,總讓人感覺親切和輕鬆。雖然和小時候比很多事情和傳統都變了。 ”在這個“80後”的心底,春節有着獨特的記憶。春聯

小時候過年故事:80後的回憶,小時候真好

“爺爺是個教師,爸爸也當過教師,後來成了公務員。 ”小李這樣說自己的家庭,“不算書香門第,但在農村絕對是有文化的。 ”談起春節記憶,小李首先提到的,是寫“對子”。

“因爲爺爺和父親有文化,會寫毛筆字,每當春節臨近,家裏總是很熱鬧。 ”在小李的記憶中,爺爺是很少寫的,因爲當時30多歲的父親已經接了寫“對子”的班。 “當時的農村集市可不像現在,到處是印刷春聯。大家都是買來紅紙,裁剪開,在上面寫。”小李說:“一般從小年開始,村裏人就會陸續到家裏請父親幫着寫對子 的。 ”

“一些對聯我現在還記得: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風水寶地千財旺,天順人和萬事興;鴻運當頭迎百福,吉星高照納千祥……反正都是吉利 話、吉祥語。 ”小李說:“太小的時候不記得了,到了六七歲,我和姐姐也跟着幫忙,不是寫,是把紅紙剪開,然後按字數疊出方格的印記,這樣父親能寫得快些。 ”

“全村有五六百戶,能寫春聯的也就三五個人,那幾天家裏基本不斷人。鄉親們看重的是父親的‘手藝’,父親當然不能推辭。紅紙是大家自備,筆墨則是家裏的,還要供着茶水、迎來送往。 ”

“後來搬到了縣城,父親基本就只寫自家的春聯了,有時會嘮起在村裏幫大家寫春聯的事,會說‘現在不知道誰在寫了?’”正因爲寫春聯的記憶,現在 已經在城裏安家的小李總讓父親寫春聯。 “不是看不上印刷的春聯,總覺得寫出來的有味道。”小李還說:“小時候貪玩,沒練書法,最近也買了文房用品,和5歲的女兒一起練習。將來父親寫不動了,爭 取自己也能寫。 ”在小李心中,這個記憶和傳統,應該一輩一輩地傳下去。磕頭

雖然年紀並不大,“80後”的小李還經歷了老家一個傳統的革新。

“我們村裏很多人都是同姓的,有李、王、劉、鄧等幾大家族。大年初一是相互拜年的日子,這天晚輩是要給同族的長輩行磕頭禮的。”談起這種傳統禮 節,小李說:“其實挺有意思的,晚輩的必須給長輩磕頭,平輩的,年輕的要給年長的磕頭。大家是按輩分成羣結隊的,有時候一個隊伍能有一二十個人,挨家串, 有時候不是一個家族,也互相拜。只有女孩是免禮的,但新過門的媳婦,會在嫂嫂或大姑姐的引領下,同族間挨家認門磕頭。 ”

“我不認爲這是種陋習。並不像影視劇裏演得那樣三拜九叩,大家都很客氣,長輩也很理解人,基本是磕頭的腿還沒沾到地,就會被熱情地拉起來,坐下 喝茶。其實就是互相問個好、拜個年。”小李說:“磕頭有很多好處,你想平日裏大家各忙各的,好不容易聚到一起,互相拜年,這個過程就是個交流的過程。不用 拿禮品,磕個頭,比啥感情都深不是。 ”

小李說,大約在他10歲左右的時候,村裏這個傳統不經意間被“革命”了。小李笑着說:“那年村裏的一些年輕人覺得磕頭很繁瑣,而且串來串去耽誤 了打麻將、玩撲克的時間,有人提議,‘都20世紀90年代了,咱這禮節也該變變了’。結果從那之後,沒人再張羅磕頭的事了,一些年長的人還互相走動,也磕 頭,但越來越少,年輕的就真的變了。 ” 上墳、豆包、鞭炮及其他“在我們老家,每年的大年初二是要上墳的,現在也是。 ”小李說:“除了清明,春節的這次上墳大家都很重視,這叫給老去的人過年。 ”

“其實老家的墳包基本都在山地或坡地上,一是所謂的高處風水好,二則大家都明白,平地要用來種莊稼,是用來養活人的。”小李說:“我基本每年都 回去上墳,裏面埋着的,是故去的長輩和親人。在墳前,不一定哭出來,但有些話,有些事,即便不用說出來,在心裏唸叨唸叨,也是個慰藉。墳在那兒,好像根就 在,這個地方,能讓心裏有個落腳的地兒。現在國家土地緊張,平墳的好處,咱明白,也不知道將來是個啥政策? ”

在小李的記憶中,關於春節的記憶,還有很多。比如每年春節前,老家村裏幾乎家家戶戶都要蒸的黏豆包很好吃;鄉村就在山溝裏,放鞭炮的聲音格外響,而且能聽到迴音……

另外,在“80後”的小李的記憶中,小時候特別盼望過年。因爲過年了,意味着會有新衣服,家裏會有吃不完的餃子,還有能跟着哥哥姐姐們一起跑出去瘋玩。

小李的女兒今年5歲。 “孩子也想着過年,但她有太多的新衣服,早就沒了感覺,餃子也不是很喜歡吃。至於拜年,小傢伙首先想到的是‘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小李說:“等她長大了,我會把小時候記着的那些事講給她聽,到時候比一比,看誰的春節過得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