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90後海歸的創業感悟:互聯網的機遇和挑戰力並存

90後海歸的創業感悟:互聯網的機遇和挑戰力並存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2K 次

“90後”海歸的創業標籤

90後海歸的創業感悟:互聯網的機遇和挑戰力並存

作者:趙貝貝

摘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7年05月27日 第 10 版)

標籤1:有大把未來 也意味着辦事不牢

提到“90後“羣體,社會上褒貶不一。當他們開始創業,要承擔責任時,這個標籤能給他們帶來什麼呢?

1994年出生的高宇同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他創業的方向是互聯網金融。在上大學時,他就和團隊研發了一款針對留學生學雜費匯款的APP,現在已經投入市場一年半了。


高宇同(左一)

被問及“90後”的身份對創業的影響時,他說:“我的留學生身份和年齡對我推廣軟件有一定的幫助,很多人會覺得我是留學生,瞭解留學生的需求,因而比較信賴我的產品;但也有人因爲我是‘90後’,年齡小,不相信我能開發出這樣的與金融相關的產品。”

“‘90後’這個標籤對我來說更像是一種未來資本。因爲我的長相比較成熟,很多人跟我合作以後,聽說我是‘90後’都很驚訝。他們雖然也會覺得我年齡小,但卻認可我處理問題的能力。合作伙伴也比較看好我,願意和我合作。”留學回國後創辦了自己的影視公司的師鈺奇說,“身爲‘90後’,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年齡資本並不意味着可以輕率地反覆犯錯誤,也不意味着有放縱的權利,要利用好自身年齡優勢去創造更大的價值。”

標籤2:“互聯”和“共享”的同義詞

“我們生活在互聯網時代,擁有互聯網思維。”27歲的陶翀畢業於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現在正在做一個共享型社交軟件的研發。“我們擅長用數據手段分析用戶,分析市場;我的團隊在創業中融入互聯網的共享理念,使軟件的基礎功能免費,只在增值服務上收費;而且我們適應快速變革的創新時代,能做出更好的產品。”


師鈺奇(右四)

師鈺奇認爲,“90後”身上有勇往直前的勁兒。他表示,在創業過程中自己很少會因爲遇到麻煩、困難而擔心害怕。而他了解的“70後”、“80後”創業者的顧慮則會稍微多一些,想得也多一些。他認爲,風險和機會成正比,有時候考慮過多會錯失機會。

“我覺得‘90後’海歸創業者在領導公司方面會少一些條條框框。像老闆與員工等級分明、老闆在公司要樹立絕對權威等這樣的思維習慣在我的公司裏是不被鼓勵的。我更希望員工從心裏認可我。我們公司開會的氣氛很活躍,常常是吃着零食聊着工作,這樣大家更放鬆,更容易把真實的想法說出來。我認爲,員工對我的認可,部分原因就是基於我對他們的包容。”師鈺奇說。

標籤3:社會使命感和挑戰力並存

創業者往往是公司發展的領路人,這對一名創業者很有挑戰性。

“做一家企業首先要考慮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即要去思考自己的工作有沒有幫助到其他人。我希望能做一些推動社會進步的事情,讓用戶的生活因爲我們的工作而改變。”高宇同研發的APP去年註冊人數已經達到2.7萬。該軟件現在支持7個國家、共1500多所學校直接用人民幣在線支付留學生的學費,切實爲留學生和家長帶來了便利。“作爲一名創業者,我希望能發現社會中的問題和人們的需求,然後解決它,在這一過程中即使付出再多也值得。以後我會繼續尋找市場中的需求,有針對性地研發產品,真正做到補行業的短板。”

同樣做軟件研發的陶翀也很看重自己能給這個社會帶來什麼。在共享模式快速發展的今天,他結合線下消費,提出了社交軟件內共享需求的概念,這樣有助於產生和建立互幫互助的良好社會氛圍。

師鈺奇充滿人文情懷,他說:“我創立公司不是單一地爲了利益,沒有一上來就給員工講業績、立目標。在有了齊心的團隊,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公司氛圍後,員工們明白自己在公司的價值,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