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司馬遷的名言大全

司馬遷的名言大全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1、戴盆何以望天。

司馬遷的名言大全

2、民人以食爲天。

3、不知其人,視其友。

4、不識其人視其友。

5、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7、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8、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9、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0、酒極則亂,樂極則悲。

11、雖被萬戮,豈有悔哉!

12、不知其人,則不爲其友。

13、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14、衆口鑠金,積毀銷骨。

15、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16、燕雀焉知鴻鵠之志哉?

17、酒極則亂,樂極生悲。

18、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19、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2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21、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22、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23、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24、求學貴於博,求道貴於要。

25、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26、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

27、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28、以權利合者,權盡而交疏。

29、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

30、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31、君子拙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

32、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33、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34、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35、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36、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

37、竊鉤者誅,竊國者矦。矦之門,仁義存。

38、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39、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40、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

41、日者列傳:得不爲喜,去不爲恨。

42、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43、明者遠見於未萌,智者避危於無形。

44、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45、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46、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47、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

48、反聽之謂聰,內視之謂明,自勝之謂強。

49、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

50、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

51、天下熙攘,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52、本富爲上,末富次之,姦富爲下。

53、在塵埃之中,古今一體,安在其不辱乎?

54、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

55、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56、女無美惡,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疑。

57、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58、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59、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60、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

61、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62、物盛則衰,時極而轉,一質一文,終始之變也。

63、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

64、積羽沉舟,羣輕折軸,衆口鑠金,積銷燬骨。

65、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66、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壤壤,皆爲利往。

67、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垢莫大於宮刑。

68、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69、魚生於水,死於水;草木生於土,死於土;人生於道,死於道。

70、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71、今兩虎共鬥,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爲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72、修身者智之府也,愛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義之符也,恥辱者勇之決也。

7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74、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

75、此其義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後世,豈妄也哉!

76、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77、順不妄喜;逆不遑餒;安不奢逸;危不驚懼;胸有驚雷而如平湖者,可拜上將軍也。

78、齊桓公用管仲之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以朝諸侯,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

79、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知名,無勇功,圖難於易,爲大於細。

80、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

8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82、夫乘時以徼利者,市井之志也;酬功而報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於人,不亦難哉。

83、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爲人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

84、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闢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源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