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孟子名言

孟子名言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1、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孟子名言

2、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3、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

4、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5、人之易其言也,無責耳矣。

6、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7、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禮,斯孔子受之矣。

8、殺一無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

9、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10、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11、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

12、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13、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

14、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爲政。

1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16、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17、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18、不仁而得國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0、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21、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也。

22、權,然後知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23、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

24、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

2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7、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28、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29、惟仁者爲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

30、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31、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32、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33、是故君子有終身之憂,無一朝之患也。

34、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35、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捨我其誰也?

3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7、不挾長,不挾貴,不挾兄弟而友。

38、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39、志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

40、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

41、窮困便獨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42、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衆也。

43、臣聞郊關之內,有囿方四十里,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

44、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爲也。

45、尊賢使能,俊傑在位,則天下之士皆悅而願立於其朝矣。

46、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4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48、有爲者闢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爲棄井也。

49、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50、體有貴賤,有大小。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大者爲小人,養其大者爲大人。

51、楊子取爲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爲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爲之。

52、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3、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

54、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芻蕘者往焉,雉免者往焉。與民同之,民以爲小,不亦宜乎!

5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56、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爲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57、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58、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59、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

61、存乎人者,莫良於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惡。胸中正則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則眸子眊焉。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瘦哉。

62、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63、求則得之,舍則失之;是求有益於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無益於得也,求在外者也。

64、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

65、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心,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66、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

67、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68、雞鳴而起,孳孳爲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爲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69、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今之爲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70、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71、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

72、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