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流浪地球》的科學奧祕

《流浪地球》的科學奧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6.87K 次

  近期,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收穫大量好評。那麼,這部電影中哪些說法具有較強的科學基礎,哪些說法現在還只是幻想?
  
  引力彈弓:地球搬家動力
  
  依照影片中描述的“流浪地球”計劃,人類給地球安裝上萬座巨大的重元素聚變發動機(被稱作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逃離年邁的太陽,飛往最近的恆星比鄰星。但地球是個龐然大物,平均半徑6371公里,質量超過59萬億億噸。要讓它飛往比鄰星,需要脫離太陽引力,只靠人造的發動機還不夠,於是電影裏讓它藉助木星的“引力彈弓”。
  
  木星體積約是地球的1300倍,當地球靠近木星時,會被其強大的引力吸引,從而加快行進速度。由於木星也在繞太陽公轉,在天體的互相影響下,最後地球會被木星像拋球一般拋出去,從而達到脫離太陽系所需速度。這就是引力彈弓效應。
  
  在人類的航天征程中,引力彈弓效應的應用已十分廣泛。首個進入星際空間的人類探測器“旅行者1號”在飛離太陽系前,就曾多次藉助引力彈弓效應;“帕克”太陽探測器也曾7次藉助金星的“引力彈弓”而逐漸逼近太陽,最終成爲史上最靠近太陽的航天器。
  
  洛希極限:地球超限會解體
  
  影片中,地球由於接近洛希極限,導致行星發動機發生故障,地球即將解體墜入木星,人類面臨滅頂之災。
  
  如果一個天體與另一個天體離得太近,以致後者的潮汐力可以將前者撕碎,這個距離就被稱作洛希極限。這個距離極限值是由法國天文學家洛希首先計算出的,因此稱爲洛希極限。
  
  地球與木星之間的洛希極限是科學上可計算的,但讓地球靠近木星到如此近的程度,還只能是幻想。
  
  依照電影中的計劃,人類原本想要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如果離得太遠的話,就不能“借”到足夠的力,達不到衝出太陽系的速度。太近不行,太遠也不行,這個問題需要科學家精確計算,也給了影視作品發揮的空間。
  
  重元素聚變:讓石頭變燃料
  
  電影中,爲了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人類在地球上建造了上萬座重元素聚變發動機,單個發動機通過重元素聚變能夠產生150萬億噸的推力。
  
  目前人類已經實現的聚變是氫彈,它利用氫同位素聚變釋放出能量,有巨大的威力。但氫彈的能量是爆炸式釋放,目前人類還不能實現可控核聚變,即讓聚變產生的能量平穩輸出,一些相關裝置還處於實驗階段
  
  電影中,行星發動機的燃料不是氫,而是石頭。這不是說把石頭燒成石灰,而是石頭中的重元素髮生聚變,從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推動地球飛出太陽系。這當然只是想象。不過,所謂重元素聚變並不是空想。在宇宙深處有不少恆星“巨無霸”,內部就在進行着重元素聚變。
  
  未來,人類如果能夠掌握從重元素聚變中穩定獲取能量的技術,或許真能夠徹底解決能源問題。

《流浪地球》的科學奧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