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名人名言 > 《百家講壇》傅佩榮:心靈的殿堂

《百家講壇》傅佩榮:心靈的殿堂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6W 次
《百家講壇》傅佩榮:心靈的殿堂

《百家講壇》主講人傅佩榮關於心靈感悟的文章:心靈的殿堂人的心靈世界是變化莫測的,高貴時宛如神明,低劣時又近似猛獸。大多數人在這兩極之間,摸索出一條人生之路。宗教自古以來就扮演了明燈的角色,直接照亮人的心靈,啓發向上提升的動力,爲一切生命界定終極的意義。真誠的人面對生命的根本問題,如死亡、痛苦、罪惡、煩惱,乃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思與期盼;理性走到了盡頭,依然沒有答案,這時只好等待信仰的光照了。信仰與宗教並不完全相等。信仰是人與超越力量之間的關係,宗教則是這種關係的具體表現。宗教以信仰爲核心本質,信仰以宗教爲外顯形式。因此,信仰必須千古一貫,而宗教的規模與處境,難免隨着時空條件的差異而改變。換句話說,世界各大宗教在表面上歧異互見,其內在的信仰卻有不少相通、相似之處。我們聆聽各教代表敘述他們對生命所持的立場時,就好像踏進一座心靈殿堂,可以欣賞人類共有的偉大情操與至高理想。根據近年的統計,是人明白宣示自己信奉某一宗教的,超過百分之八十,其餘的人雖未明白宣示,但是通常以順其自然的方式接受傳統文化中的信仰成分,如中國人對於儒家,日本人對於神道,以及各地原住民對於本土信仰皆是如此。換言之,真正的無神論者或什麼都不信的人,少之又少。問題在於:衆多宗教同時存在,難道每一個都是真的?或者,他們都具有相同的價值?如果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信什麼教都差不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必須提出判斷的標準。 爲了尋找合理的答案,有兩種可取的作法。一是研究各教教義,進行客觀的比較與評估;二是集合各教代表,讓他們自由溝通、自行表述信仰,希望能夠異中求同,展現宗教對人類的良性引導作用。以第一種做法來說,英國曆史學家湯恩比(A. Toynbee)在《現代世界與宗教》一書,曾經區分宗教之高級與低級,其判準有三:第一,高級宗教無不認爲“人性不完美”,所以人類需要信仰,以求得完美。所謂不完美,以死亡爲其大者,而生命中的困境與限制也都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所謂完美,是隻解脫或得救而言。相對於此,低級宗教就會掩飾人性的黑暗面,甚至鼓勵人追求現世的利益與安慰。其次,高級宗教必定“向罪惡宣戰”。任何社會都有承襲自歷史與環境的負面因素,行程不義的鎖鏈,環環相扣,以致人間的罪惡層出不窮;同時,個人也可能由於無知、偏差的意念與過度的慾望,而增長邪惡的勢力,造成自己與他人的種種不幸。高級宗教對罪惡絕不妥協,並且想盡辦法“勸人爲善”,具體從事救濟、醫療、教化的工作。第三項判準是,高級宗教以積極態度“迴應人生的痛苦”。既然痛苦是無法避免的,就不必妄加詛咒,也不能以任何手段來麻醉或欺騙自己。面對痛苦的考驗,可以視之爲精神的鍛鍊、修行的機緣,甚至是證得解脫智慧的必經之途。如果是低級宗教,就會汲汲營營於消災解厄的祕方了。湯恩比的看法在原則上幫助我們排除了一切低級宗教,使我們不必費心於某些僞教與邪教,也可以暫不考慮許多假借宗教名義而爲禍人間的事件。譬如,世界各地的大小戰爭從未間斷,揆其原因,常與宗教及種族有關,但是宗教在此真的能負多少責任呢?試問有任何一種高級宗教會主張仇恨、殺戮等等猖狂妄行嗎?宗教以信仰爲其本質,自然可以激起非理性的狂熱及衝動,因而容易受到誘發、刺激與煽動,結果則是被人所利用。這種令人遺憾的事實在歷史上一再重演,並且將來也很難絕跡。與其爲此而批判宗教,不如省思人性的弱點,加強教育啓蒙與理性溝通的工作。宗教不是雙面的刃,宗教必然是有益於人性成長與人類和諧的。我們擔心的是宗教被人誤用,以致最好的成爲最壞的,舉世淪於迷惑與茫然。宗教界向來是多元分立的現象,不過既然冠上“宗教”之名,就屬於共同的領域,可以互相觀摩與學習。一八九三年,第一屆世界宗教會議在芝加哥召開;多位宗教領袖共聚一堂,分享彼此的經驗,並且思考人類的處境。一百年之後的一九九三年,召開了第二屆世界宗教會議,參與的宗教代表更多,討論的題材也更深入。會議期間與會議之後,託拜亞斯、葛雷與莫利森三人,分別採訪了十三種不同宗教的二十八位代表,編寫成《心靈的殿堂》一書,提供了極爲豐富的材料,使我們在宗教多元化的表相之外,能夠異中求同,認識宗教在今日世界的基本關懷與奮鬥目標,由此展示人類精神的強勁生機與永不凋零的希望。我們在閱讀這些篇章時,得到許多訊息,較爲鮮明的是:第一,即使人性充滿弱點,我們依然保持信心。只要真誠回顧內在自我,必能發現一點靈明,稱之爲良知、精神力量、神的形象,皆無不可。我們需要的是工夫與實踐,設法在寧靜中傾聽良知的聲音,並且順從良知的召喚,勇於付諸行動。宗教如果缺少這種覺悟與迴應,就不能算是成熟的信仰。哲學家懷德海(A.N.Whitehead)說:“宗教是一種力量,用以清潔我們的內部。”又說:“宗教教人善處孤獨;如果你不曾孤獨,則你不曾有過信仰。”他的意思是:宗教帶來的光明與歸依之感,必須在個人的自覺與自信中產生共鳴。人與超越界建立關係,不是爲了放棄自己的責任,而是爲了成全這種責任。信仰並非人類心靈貧乏脆弱的表現,而是心靈在誠懇與嚴肅的態度中,對超越界的體認與抉擇。第二,在比較落實的層命,宗教界取得了共識。向環境保護、種族平等、兩性平權之類的議題,已經成爲二十世紀末的共同關懷,這些議題如果撇開宗教理由,純粹從世俗角度去討論,可以得到任何結論嗎?可以找到可行的辦法嗎?答案很不樂觀。政治人物在勉強維持國際與國內局勢的穩定方面,已經疲於奔命;企業界領袖在促進消費主義既續發展的同時,所能做的一切也是破多於立,環保問題日益惡化就是最明確的例子。至於廣大的羣衆,除了隨着媒體資訊而追逐短暫的幻覺與滿足之外,還能發揮多少積極的作用?然而,宗教界現在表明了共同立場,從各自的教義與信條中引申出支持這些議題的堅定主張。情勢將由此轉向樂觀的一面。我們在《心靈的殿堂》中,依次看到各大宗教殊途同歸的觀念時,幾乎可以斷言:人類若想達成這些目標,舍宗教別無他途。第三,在消弭罪惡、化解仇恨、減少痛苦與災難方面,宗教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在二十世紀中,人類所製造的恐怖事件甚多,其中以猶太人遭遇大屠殺最引起普世的公憤。六百萬無辜百姓只因爲生爲猶太人就慘遭迫害,這豈是任何理性思維所能解釋的?但是,猶太教畢竟不同凡響,在痛定思痛之後,決心以信仰來超越惡魔的手段,以民族的苦難來見證世人的命運,呼籲寬容與博愛,和平與非暴力。儘管世間仍有不少爭鬥可以直接或間接與宗教拉上關係,但是宗教界已經開始覺醒,不甘再充作任何利益團體遂行其野心的藉口,而要清楚大聲說“不”。虔誠的猶太人也表示:對於不義的行爲,不再逆來順受,而要勇敢站起來抵抗。宗教已經調整姿態,準備爲世界和平放手一搏,它以非暴力爲手段,以慈悲與同情爲武器,並以信仰爲動力來源。在這樣的旗幟下,善惡之爭的成敗是可以預測的。我們中國人對於宗教往往採取折衷的觀點,好像在本能上就認定宗教多元化是合理的。這種不慍不火的態度是出於寬大的心胸?還是出於現實的顧慮?或者竟是出於欠缺真成的反省?無論如何,在國內出現一連串宗教事件之後,我們察覺了宗教教育的重要。如果要爲宗教教育推薦一本好書,可以客觀、平實、生動地展現十三種重要宗教的內涵與理想,那麼《心靈的殿堂》是上上之選。傅佩榮簡介:傅佩榮,祖籍上海。臺灣輔仁大學哲學系畢業,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宗教哲學。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2009年6月,他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孟子的智慧》,中國講師網500強品牌講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