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觀百家講壇有感3篇

觀百家講壇有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百家講壇》是一檔熱播的講座式欄目,它選擇了觀衆最感興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選題。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你精心編輯的3篇觀百家講壇有感,歡迎閱讀!

觀百家講壇有感3篇

篇一:觀百家講壇有感

這一年以來,我越來越喜歡看《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了,從中我學習到不少知識,尤其是我比較感興趣的文學歷史方面的相關知識,這讓我覺得十分充實與快樂。這個欄目一系列節目的播出在社會上也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尤其是易中天教授品三國、講漢代風雲人物都給人們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他講課詼諧幽默,可以將比較平淡無奇的歷史故事講得繪聲繪色,讓人們感覺自己彷彿置身於當時三國鼎立那紛繁複雜的歷史時期,於是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易粉”,我自己也快成爲其中一員了,在迅雷上面下載了許多集《易中天品三國》系列節目,並且推薦同學也看看這個節目,結果反響都很好,看來一個好的欄目還是會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的。

真的希望會有更多這樣好看的電視節目,讓大家再看節目的同時能學習到一些知識,這對於提高全民的科學文化素質是十分有幫助的!

篇二:觀百家講壇有感

今天,我觀看了《百家講壇》的王立羣讀史記的秦始皇系列。我覺得秦始皇之所以能統一天下的原因,是由許多人的智慧和汗水換來的,爲秦國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從秦國的祖先秦穆公開始,就一直在發動對外戰爭以及與六國的交涉。先王在百里奚、蹇叔的輔佐下確定了秦國的發展方向。秦國在向西擴張勢力的同時也遇到了重重困難,蘇秦的“連橫”(蘇秦起初以“連橫”遊說秦,但秦沒接受,後以“合縱散橫”對付秦)對付秦國的方法傳入秦國後,令秦國束手無策,最後,由張儀出謀劃策確立了“遠交近攻”的長遠戰略方針,在戰國末期,由秦始皇、丞相李斯、姚賈聯合確立了統一天下的大計,並且這個大計與韓非之死密切相關,制定出“軍事”“金錢”雙管齊下的總攻略。用武力佔領城市,用金錢收買他國重臣。秦王用這一方法只用十年左右的時間就將六國統一了。

我覺得,秦始皇能成功地統一天下離不開一羣精忠報國的文武大丞和謀士,王翦父子是戰國中赫赫有名的兩員大將,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他們不但精通用兵之道,也會一些謀略。正是王剪父子辛勤汗水,戰國七雄中的五國都是被他們消滅,白起、張儀、百里奚、蹇叔、呂不韋、李斯等都是精忠報國的,爲了祖國而不停奮鬥精神的人。這讓我想起我們偉大的子弟兵—解放軍,正是他們保家衛國,抗洪行動圓滿成功,抗震救災行動成功落下帷幕,正是他們在那廢墟中搶救出了成千上萬的生命。在抗震救災行動中人民解放軍不顧地勢的險惡,天氣的惡劣,儘自己最快的速度抵達了難區。到達了災區,也要日夜不停地移開沉重的石頭,救出傷員,直到雙手磨出了血,腿腳筋疲力盡,仍堅持在第一線,爲的是救出老百姓。

其實,《百家講壇》講的事實上是人性,讓我們從事件中去感悟人生的哲理,怎樣做一個更好,更完美,對社會有用的人。如果這個社會懂得如何報國,如何關愛社會、集體和他人,那麼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戰爭,而是和平與美好!

篇三:觀百家講壇有感

<論語>所記載的,是孔夫子從生活中演繹出來的爲人處世的經驗和他對弟子的教導。其中許多經典的詞句是我們許多人耳熟能祥的,這部曾經統治中國社會思想兩千多年的儒家經典,今天仍然能爲我

們現代人構建和諧社會,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提供一份溫馨的勸導。

北京師範大學的于丹教授將做客<百家講壇>,從七個方面,爲觀衆朋友講述她解讀<論語>的心得。

<天地人之道>:您知道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嗎?我們一個生命個體,在浩瀚的宇宙中意味着什麼?

<心靈之道>: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當遇到人生的缺憾時,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處世之道>: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怎樣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

<君子之道>:我們常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那麼何爲君子,何爲小人呢?

<交友之道>: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我們如何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又如何才能交到好朋友而遠離壞朋友呢?

<理想之道>:“匹夫不可以奪志”,理想是一個人奮鬥的動力和前進的方向,但我們該怎麼理解“理想”的含義呢?

<人生之道>:您知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的真正含義嗎?

這兩天,看到于丹教授的講課,很精彩!她是一個很有文采的一個學者,這些年隨着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國民在物質生活逐步提高的過程中,人們的精神需求越來越強烈,政府也在逐步引導,把中國2000多年的儒家文化的精髓在這個物質至上,道德淪喪的時代作爲一個軟力量在宣講,不但在國內宣講也越來越讓“孔子文化”對國際上在宣講。在聽的同時,自己也感受到對聖經知識的缺乏,對中國古代文化和歷史的匱乏。

教授講解的<論語心得>,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這部在中國傳承了近2500多年的<論語>,詮釋了人類的'道德品質,淨化了人類的靈魂。而教授把先賢那些精闢的理論轉化成了大衆易於接受的平民化的內容,影響到了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羣,同時也深深的影響到了我。更令我感觸的是教授講課時的氣概,真是一種大家風範,言談舉止,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氣勢,對我來說真是來自於心靈的震撼與洗禮!

教授講解的過程中有一句話給了我深刻的印象,就是泰戈爾說過的:如果你因爲失去月亮而哭泣,你也可能失去星星。這是教授在講解<論語心得>之——心靈之道時引用的一句話。孔子曰:人生百年,熟能無憾?教授是這樣給我們詮釋這句話的含義的: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你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並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

也正如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多學會寬容的看待學生,看待工作,其實就給自己留下了一片海闊天空。如果那樣的話,我們的教育就會變成一件其樂無窮的事,也會讓我們樂在其中的。

教授講解的<論語心得>精髓不是我們能立刻領悟的,但心靈的震撼和淨化卻是實實在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