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讀書名言 >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5篇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2K 次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5篇

傲慢與偏見讀後感5篇

篇一: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

愛情沒有浪漫就失去其美好的色彩了。小說中種種關於門當戶對,以及財富對婚姻的考量卻充斥其中。

伊麗莎白爲自己家人的行爲給自己帶來的影響萬分懊惱,達西也因此勸賓利先生離開簡,後來自己也是在理智與情感較量之後萬分矛盾地向伊麗莎白吐露心事。所以說什麼是愛情?那種純粹的感情,愛的不顧一切,單純的潔白如雪的愛情是不是真如鏡中花水中月,是不是隻不過是人們心中的美好幻想和追求罷了,而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尋找二者之間的最佳平衡點。

伊麗莎白在知道威克姆的真實面目前對其充滿好感,她的姨媽卻說這樣的青年託付終身不會幸福,因爲他沒有財產沒有穩定收入,伊麗莎白接受這樣的看法,並且主動剋制了自己的感情,呵呵這樣並沒有給伊麗莎白抹黑,只會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理智的伊麗莎白,聰明理智的姑娘。

達西繼承祖業,生活無憂無慮,在上流社會裏也是受人尊敬,在那樣的地位,一切的美德都不爲過,慷慨大方,助人爲善,這些東西無助與對他形象的豐富,對他倒是沒什麼評價。

有一個細節的描述很有意思,伊麗莎白和她的舅媽舅舅到彭伯利-達西的莊園去遊玩時,不小心遇見達西之後,iner和達西先生的交流讓伊麗莎白非常滿意,她覺得達西應該知道自己的親戚不都是那種舉止讓人厭煩的人。這樣的心理描述的確很有意思,伊麗莎白已經非常在乎達西的感受了,如果不是的話,她的親戚如何的糟糕又關達西何事?再者,伊麗莎白是不是也有那麼一點的虛榮心呢,這無損她的可愛,反而使她更加可愛!誰不有一點點呢?

在追求愛情的路上,一定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要因爲金錢、名利或其他原因而草草決定,要堅持尋找真愛。如果對方的某些缺點是自己所不能容忍的、而且也是自己所無法改變的話,就應該果斷選擇放棄;當然也應該要珍視彼此,不要由於別人的一些話就改變自己的決定,幸福要自己去經營。

篇二: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

在重讀名著傲慢與偏見前,寫下這篇文,記錄的,是我記憶中的傲慢與偏見。毫不懷疑重讀後還會有新的驚豔,甚至再寫讀後感,因爲一本好書是值得反覆閱讀的,每讀一次都會帶給你不同的感受。

簡奧斯汀的作品這兩年常常見諸於銀幕,其生命力可見一斑。貌似簡愛的作者夏洛蒂曾對她嗤之以鼻,總覺得這姑娘寫着英國鄉村屋檐下發生的瑣碎小事,缺乏戲劇性和激情澎湃的趕腳。是的,如果說簡愛像一曲奮進反抗的生命交響曲,傲慢與偏見就是一首悠閒細膩的田園小夜曲,個人有個人的愛,我更愛小夜曲。平凡人生雖然少了大風大浪的跌宕起伏,卻更爲平淡雋永,就像簡奧斯汀借書中主人公之口表明的心跡,大意是說,城裏來的人初到鄉下還覺得新鮮,時日稍久就不耐煩了,覺得日子單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總有新的話題,再小的空間也總也新的事物在發生,如果留意這有趣的一切,又怎麼會覺得厭煩呢?所以她的文,總帶着向上的朝氣,讓人不由自主地熱愛生活,因爲生活是多麼生機勃勃的事情。

在傲慢與偏見中,開始時女主人公因爲他人的詆譭和當事人的矜持高傲對當事人產生了非理性的偏見,直到後來在事態的發展中看清了事實真相,和當事人冰釋誤會,同時在摒棄前嫌,拿掉了有色眼鏡後,發現了當事人可貴的品質和優秀的人格,正應了中國一句老話,日久見人心。她用了大量細膩的描繪來展現生活中的細節,這些細節勾勒出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他們各自不同的背景,修養和思想,睿智的語言和風趣的調侃在文中隨處可見,時時讓人忍俊不住,沒有說教,卻充滿生活哲理,讓人有獲益良多之感,不得不說,簡奧斯汀可以說是有大智慧的人,雖然和我們不在同一時代,但她的很多處事信條至今仍然適用。

談到傲慢與偏見,總要說到愛情。現在有很多關於愛情的命題,無非愛情重要還是生存重要之類的辯論。在傲慢與偏見中,錢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志趣相投也同等重要,套用一句時髦的話來說,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什麼樣的人前來。作者似乎熱衷於對生活環境是否影響個人成長、個人品質如何在劣境中堅守等問題進行剖析,她的筆觸總是很辛辣見底,離不開衣食住行,也讚美真愛的思想交流;戀人們必須正視現實潔身自愛,但是沒有從相處中日久生情、有共同語言的那種顯然也不合適。不激進,她看似略微矛盾的表述,卻比別的女性文學更接地氣。如果曾經被粗製濫造的言情搞得迷失方向,正可以借簡奧斯汀的作品來洗重生。細讀慢品傲慢與偏見的字裏行間,有高貴的堅韌,也有邂逅的驚喜。或許作者想說的是,感謝生活賜予的機會,不強求也不懦弱,美好的情感永遠是值得人們珍惜的。

篇三: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

在我讀大學的時候就有機會看《傲慢與偏見》,但說句心裏話,當時我並不認爲這本書有多好,甚至只看了個開頭就放到了一邊,心想:語言如此貧乏,故事又無激動人心之處,怎麼會成爲世界名著呢?

這次我是在偶然間弄到這本書,由於書的主人極力推薦,我滿腹狐疑,才決定看完之後再對此書下一個自己的定論。在這種想法推動下,我花了一些睡覺時間將它看完,於是對它的看法大爲改觀。不過,我這裏所謂的改觀,並非指完完全全、徹徹底底地改變了原先的看法。我所謂的改觀,是指現在才發現它並非毫無優點。

先說說我發現的優點吧。從風格上看,它有與衆不同之處,這是毫無疑問的,大多數書都是從男性的角度看世界,即使是《簡·愛》和《呼嘯山莊》,也基本上從男性的角度來寫,而《傲慢與偏見》則明顯地充滿了女性思想色彩,包括世界觀及生活方式。這一點在寫作內容上得到最好體現:假如是男作家,寫出的作品大多具有驚險色彩(只是強弱一些的問題),而本書中,最激動人心的一段也不過是威克姆與伊麗莎白之妹私奔(而且結局並不悲慘),作者能想到的最惡劣的行徑,也只是一些人與人之間的簡單欺騙;貫穿全文的一件事就是母親如何嫁女兒。這一系列的事實,都表現了這本書的女性化,而這類書在那個時代當然極少,所以我認爲這是本書極大的成功之處。

一部好的小說應當可以反映一個時代的風貌,就這一點而言,此書也表現得相當成功。讀了這本書,頭腦中不難形成當時歐洲女性社會的狀況——所有女子都以嫁出去作爲一種榮譽,而不管嫁給誰,婚娶成了婦女唯一的人生目標,真正的感情既少見,又難以被理解,作者深刻揭露與批判的正是這些。

談到缺點,我想與其他書作比較:就運用語言的能力而言,它不及《基督山伯爵》;就故事的曲折豐富性而言,它不及《亂世佳人》;就表現社會現實的高度而言,它不及《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就人物心理描寫而言,它不及《呼嘯山莊》。雖然這些缺陷很大程度上是由它要描寫的社會現實決定的,但一本名著出現這麼多的漏洞,畢竟是太過分了。

讀完這本書,我極想將它與《亂世佳人》進行完全深入的對比。這兩本書在故事內容,情節發展上太相似了,就連人物選取也如出一轍:達西對應瑞德,伊麗莎白對應斯佳麗,賓利對應維希禮,簡對應媚蘭。前兩者間關係都由感情封凍到暖化,再到熱烈;後兩者的感情則始終如一。唯一不同之處是,前者以和平爲背景,後者以戰爭爲背景。所以我將《傲慢與偏見》稱爲和平版《亂世佳人》,試想,讓賓利處在亂世,他必然會與維希禮一樣落魄。相反,維希禮在開始時也是十分體面的紳士。

但在感情的激烈鬥爭與轉化上,《傲慢與偏見》完全無法與《亂世佳人》對比,《亂世佳人》以戰爭爲背景,那麼感情衝突自然容易表現,尤其是戰爭的宏大場面(例如亞特蘭大潰退,北軍圍城),這一幕幕都是如此激動人心,以至於讀者難以釋卷。這些對《傲慢與偏見》來說是無法達到的藝術效果。對整場戰爭及戰後的社會問題,《亂世佳人》也都表現得很成功,於是這本書的境界也就由兒女私情昇華爲對國家、對社會的深刻思索,這些也是《傲慢與偏見》的匱乏的東西。

從整本書的藝術性來看,《傲慢與偏見》的確不及《亂世佳人》。但這在深刻思索後的確不難發現,也不難理解。奧斯丁作爲女作家,並無太多人贊同,這當然造成了女作家在許多寫作才能上不及男作家。儘管我可以原諒這些不足,但相對於同樣的女作家夏洛蒂與艾米莉,奧斯丁也顯然有這些方面不足。所以至今我還堅信,《傲慢與偏見》的確有許多過人之處,但毛姆將它列爲世界十大著名小說之一就未免言過其實了。

篇四: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

不知爲何,“純情小說”之類的東西已經不能勾起我絲毫的興趣,也許我會在某個花好月圓之夜,觸景生情而衝動地去翻開一本“純情小說”的第一頁,然而,我很難保證我會讀到第三頁。何爲“純情小說”?在個人看來,就是那些爲寫愛情而寫愛情的矯情之作,通篇下來,只是看到男女主人公盡做些無聊至極之事,而這些情節又常常讓人發笑,笑過後只是會讓人斷定作者和主人公們一樣低智商、低趣味[]。所以,懷着對愛情的美好憧憬,我會在一大堆小說中留意着描寫愛情故事的小說,但有懷着它不要讓我失望的強烈希冀。畢竟,我一向相信愛情,超過婚姻的相信。

《傲慢與偏見》是奧斯汀的作品,當我還是17歲時我就大概瞭解了它,而僅僅限於瞭解,這就是說我只知道它是描寫愛情的。想想看,現在我20歲了,直到昨天我才把這部作品看完,不過我也難以斷定我從此就讀懂了它,和它交上了朋友。這樣說來,我仰慕它確實有這麼長的時間了。

好比一個景點,入口處能引人入勝的話,那確實能給遊客帶來無限的遐想和憧憬。“凡是有錢的單身漢,總想娶位太太,這已經成了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這樣的單身漢,每逢新搬到一個地方,四鄰八舍雖然完全不瞭解他的性情如何,見解如何,可是,既然這樣的一條真理早已在人們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們總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個女兒理所應得的一筆財產。”就這樣開了個頭,一個有着五個單身女兒的家族是如何將女兒們嫁出去的故事就接連着展開了。諷刺而幽默的筆觸,營造了整篇的輕鬆氛圍,我想挺適合在這個鳥叫蟬鳴的暑假裏來消遣時光,更何況再過幾天就是七夕了呢!

就愛情主題來說,女主人公伊麗莎小姐和男主人公達西先生的結合是比較富有故事性的,“首因效應”(人們交往時往往第一印象會給人帶來先入爲主的效果)使伊麗莎小姐認爲達西先生是個自高自大、傲慢無禮的傢伙,而這個評價就當時舞會上達西先生的表現來說,也並沒有冤枉他。“她還可以,但還沒有漂亮到打動我的心,眼前我可沒有興趣去擡舉那些受到別人冷眼看待的小姐。”換做是任何一個單身小姐,聽到一個陌生男人這樣含沙射影般地評價,都會生厭,何況伊麗莎小姐是個有着明亮眼睛的聰明善良而聰明的女人。自此,“傲慢”便成爲達西先生的代名詞,當然,至少在伊麗莎小姐前期的心中是這樣認爲的。而這個標籤是否就是合情合理的呢?當然,隨着故事的發展,“偏見”也越發冒頭了,當伊麗莎小姐拜訪了達西先生的莊園起,她就意識到自己對達西先生確實缺乏公正了。可以說,是“偏見”的消解促成了他們的幸福。伊麗莎小姐存在偏見,而達西先生又何嘗沒有偏見呢?他看不慣她父母親的行爲舉止,也看不上她家的地位和財勢,尤其是她家還有幾個窮親戚,而除了她和她姐姐吉英外,她的三個妹妹他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滿意。於是,他就越發傲慢了,更做出了妨礙她姐姐吉英和彬格萊先生的愛情的事情。

就社會性來說,小說的諷刺之劍透過幾對眷侶的終成擊中了社會的某些風尚和流弊,而這也正增加了小說的社會意義,不至於與我先前所說的“純情小說”同流。雖說伊麗莎小姐和達西先生的愛情婚姻是以美滿幸福結束,但他們在交往過程中的傲慢和偏見的形成正反應出社會的一些問題。當班納特太太一心一意只爲財產地位着想而不顧女兒們的真正幸福時的醜態,在讓人捧腹之餘,又生髮出許多心酸。當婚姻成爲攀附權貴的階梯時,愛情的影子在哪裏?柯斯牧師和盧卡斯小姐的婚姻,想想就不可思議,他們兩個都是“聰明人”,在婚姻的路上考慮得“面面俱到”,結果就幹成瞭如此蠢事。如果說他們倆是有思想有見地的成年人,那韋翰先生和莉迪雅小姐的婚姻簡直就是一場騙局、一場尋歡作樂的遊戲。

小說在人物塑造方面採取的是單性描寫,並不是多重矛盾性格的複雜描寫,“一就永遠是一”.吉英小姐單純善良,一個賢良淑德形象,永遠不會認爲想到某人某事的陰暗面;伊麗莎白聰明活潑又獨立,一個智慧女人形象,永遠有自己的想法和原則;曼麗雖說描寫不多,但其學術才女的形象躍然紙上,一切都是從書上得來的東西來解釋生活;吉蒂和莉迪雅小姐是未成年,自有一種幼稚的瘋狂女生特質。這五個女兒的形象如此,而其他人也是描寫得極爲成功的,雖然免不了有種單調的感覺,甚至於就整個故事情節來說,也比較直接,沒有九曲迴腸的曲折美,但這也或許就是奧斯汀本小說的特色吧。

篇五:傲慢與偏見讀後感

====================

每天的傍晚,是兒子學習,我的讀書時間,我喜歡這份寧靜、溫馨和從容。就是伴着這份寧靜從容,我讀完了英國女性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並看完了它的同名電影與電視劇。雖然上學期間讀過這部小說,但也只是走馬觀花,一味追求故事情節,這次細細品讀,才發現它的真正魅力,讓人久久回味。

英國女性作家簡·奧斯汀出生於18世紀的英國鄉村小鎮,她沒上過正規學校,但受到較好的家庭教育,她終身未婚。奧斯汀的作品以輕鬆詼諧的筆調,描繪了當時英國鄉村中產階級日常生活與田園風光,尤其是紳士淑女間的婚姻愛情風波,一掃當時文學界假浪漫主義潮流。

《傲慢與偏見》全書講述了四樁不同的婚姻,展現了奧斯汀的婚戀觀,在她眼裏,其中的兩樁婚姻是不幸的:一是伊麗莎白的好友夏綠蒂、表兄柯林斯的婚姻,完全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二是伊麗莎白的麼妹麗迪雅與威爾的婚姻,完全建立在初次相識與美貌之上。夏綠蒂是一個聰明的女子,但卻接受了自高自大、愚蠢的柯林斯的未婚,只因家裏沒有多少財產。對於婚後生活,夏綠蒂也抱無所謂的態度。這樣的婚姻狀況在現代也非常具有現實意義,我認爲單純的以物質爲基礎的婚姻是沒有生命力的,在一個感情淡而無味的婚姻裏,人的樂趣何存?夏綠蒂固然可以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但是她的精神世界永遠是蒼白的,她安排與柯林斯每天見面的時間只有幾分鐘,她是多麼聰明,但又是多麼可憐可悲啊,一個無財產的女子就這樣成爲一個時代的悲劇。

伊麗莎白的麼妹麗迪雅是另一種情況的婚姻。在五姐妹當中,她行爲最爲放蕩無知,每日只知與軍官調情。她貪戀威爾的美貌,衝動的跟威爾——一個表面溫文爾雅,實際生活放蕩的人私奔,置家人的感受於不顧。後經達西的慷慨解救,兩人才苟合結婚,婚後麗迪雅還在家人面前炫耀幸福,實在是一個非常自私自利的女人。嫁給了一個僞君子,可想而知婚後生活如何拮据,全靠伊麗莎白與達西救濟生活。

奧斯汀所推崇的是後兩樁婚姻:伊麗莎白與達西的婚姻,吉英與彬格萊的婚姻。美麗而文雅的吉英與活潑機智的伊麗莎白對待婚姻的態度是理智聰明的,她們的婚姻建立在愛情基礎之上,但也不排除物質與相貌的因素。達西在初次見到伊麗莎白的舞會上並未對伊麗莎白的外貌產生好感,也反感她家人的低俗無知,但是隨着越多的接觸,發現了伊麗莎白的可愛之處。伊麗莎白也在越來越多的接觸中發現了達西的美德,消除了對達西的偏見,成就一樁美滿的姻緣。儘管他們在門第與教育上存在差異,但婚姻生活是依然是美滿幸福的。

在奧斯汀的筆下沒有驚心動魄、激情四射的愛情故事,更多是的理智與道德,所以,奧斯汀的愛情觀是理智的。在我看來,愛情是美好的,以愛情爲基礎的婚姻才能經受住婚後油鹽醬醋的平淡,真正的愛情不會因爲形體的接近或遠離而改變,真正的愛情是日久生情,而非一見鍾情。

《傲慢與偏見》在對人性的描寫上也是深入的。傲慢與偏見屬於人性弱點最常見到的兩種。出身高貴、財產雄厚、地位高高在上的上流人最容易染上傲慢的習氣,對貧窮、粗俗的人瞧不上眼,達西就是其中一例。而地位低下、財產少而又有強烈自尊心的人在面對驕傲的優越者時則以偏見相對抗,這是另一種扭曲的傲慢,伊麗莎白就是一個典型。伊麗莎白最初看不慣達西的傲慢,受風度翩翩的威爾的蠱惑,更對達西的人格產生嚴重的偏見,但隨着深入瞭解,才發現誤會了達西。但是她能勇敢地糾正自己的觀點,擺正自己的態度,這一點是值得尊重的。而達西在初次求婚遭拒的情況下,敢於正視自己的缺點並積極改正,這才成就了這樁美滿的姻緣。

不難想象,如果達西在初次求婚遭拒後傲慢依然故我,如果伊麗莎白在瞭解真相後沒有面對達西的勇氣,那麼他們之間永遠都會存在着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人與人之間相處,總會有摩擦,有衝突,有誤會,但只要你勇於面對自己的不足,積極改正自己的缺點,削去自己的棱角,小處說,能達到人人和諧、羣組和諧,大處說達到社會和諧、世界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