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名言 > 經典禪語 > 心安即是歸處佛家禪語

心安即是歸處佛家禪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5W 次

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心安即是歸處佛家禪語分享給你們,希望你們喜歡。

心安即是歸處佛家禪語

  心安即是歸處佛家禪語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不如意的事,也常會遭遇生活環境的變遷。面對人生的各種變故,很多人很難適應,常常顯得心情煩躁,坐立不安。這種不良的心緒不僅會影響身心健康,若處理不當,還會對他人和自己造成傷害,產生無法挽回的後果。對此,我們應當首先安定自己的內心,因爲“心安即是家”。

一個人要做到隨遇而安,處處爲家,應當先做到心安。心安的前提是我們應當學會在任何處境中,都能保持內心的清淨。佛陀一次行化到舍衛城的郊外,一個久已仰慕佛陀威德的農夫知道佛陀將路過那裏,很虔誠恭敬地拿着掃帚悉心清掃馬路。佛陀看了非常感動,於是慈祥地對他說:“善男子!當淨汝心,則世間一切土皆淨。”佛陀認爲一個人如果能夠做到淨心,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能夠心境安然。如果人的內心常被嗔惱之火所襲擾,雖處清涼之室,也是坐立難安;有的人茅舍草鋪;卻內心自在,悠然安住。可見,能不能安住於生活環境,主要在於我們的這顆心。

慧可愕然,良久說:“我找不到心呀!”

“心無掛礙”也是讓我們放下心中的各種貪戀、煩惱與妄想。佛陀認爲,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是因爲心中難捨的東西太多。比如一個人擁有了財富,就會害怕失去,會想法保存它;擁有了地位,又擔心不能常保;擁有了健康的身體,又害怕患病和死亡;穿上漂亮的衣服,又怕弄髒污;熱心談戀愛,又害怕失戀;擁有了嬌妻,又擔心紅杏出牆……總之,對所擁有的東西的執著牽掛,對沒有的東西拼命貪求,使人心中時時充滿了憂愁煩惱。只有當真正看破了世間的是非、得失、榮辱之後,才能過得無牽無掛,灑脫自在。

心一動,世間萬物跟着生起,紛紛攘攘,無時或了;心一靜,浮蕩人生復歸平靜,紛爭遁形,塵勞消跡。心的動態千差萬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心的靜態是“涅槃寂靜”。所謂“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世間不管如何差別動亂,在悟道的人看起來,千差萬別仍然歸於平等,動亂顛倒終亦歸於寂靜。

現代高僧弘一大師是少欲知足的典範。在他眼中什麼都是好的。比如說,寧波七塔寺的通鋪牀睡覺踏實;破爛不堪的小旅館安逸,因爲沒有閒人打攪;萊菜好吃,菔菜也好吃;飯萊味道淡也好,鹹也好,因爲“鹹有鹹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他都能歡喜平等受食。當一個人真正知足了,處處都是可以安住的家。

有時候,我們生活在幸福之中仍覺得自己離幸福很遠,感到人生處處沒有快樂,甚至對未來失去追求的希望。因此,一些人會常常因失意而頹廢,因悲觀而落淚,其實,並不是痛苦太多,只是我們想法太悲觀;並不是幸福太少,只是我們沒有把握。

一片葉,落在哪裏都是歸宿。一朵花,開在哪裏都是芳香。一個人,走到哪裏都是生命。一顆心,想到哪裏都是情愫。佛說:隨緣放下,心安是家……

總之,我們每個人如果想過得快樂自在,就應當做到在任何環境下,心不被外境所轉。如果能達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自然會活出“心安即是家”的境界。

達摩說:“諸佛無上妙道,曠劫精勤,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尚不能至。汝以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

達摩說:“諸佛求道,爲法忘形,你今斷臂,求又何在?”

你完美嗎?世上無人完美。完美是神馬浮雲,只能出現在想象的天空。我們渴望完美,可我們終究不完美。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困惑時給自己解脫,失敗時給自己安慰,孤獨時給自己笑聲,寂寞時給自己溫暖。人的一生不可能平坦,唯有坦然面對一切,我們纔會慢慢擁有一顆完美的心。

慧可聽此誨勵,即以刀斷臂在達摩座前,以示誠心。

慧可答道:“弟子心未安,請祖師爲我安心!”

“心無掛礙”還是一種清心淡泊、心閒無事的閒適心情。唐代著名詩僧寒山有詩云:“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閒於石壁題詩句,任運還同不繫舟。”心中沒有閒事雜念掛礙,才能夠保持心境的閒適,過真正悠然自得的生活。

  心安即是歸處佛家禪語

1. 在生活中,少欲知足是我們心安的有效之法。對於知足者來說,不管生活條件的好壞與環境的優劣,始終能快樂常伴,心安理得。孔子的得意弟子顏回就是如此。在生活上,顏回過得很簡樸,但他卻非常知足。孔子讚歎他:“賢哉,回也!一簟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意思是說,顏回平常吃着粗茶淡飯,住在陋巷僻地,別人都感到難以忍受,而顏回卻不以爲然,仍然能夠自得其樂。因爲他知足,所以生活雖然簡陋,仍然能夠坦然心安。

2.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3. 生活的禪法,來自於對生命的感知和尊重,它是一種對生命關切和理解的開始,也是在煩惱中突破和覺醒的一盞燈火,悲歡交錯,苦樂疊加,活成了一場生命樸素、自然、活潑的向前。是一條長路,也是一場期待,改造生命的質量,就此開始。

4. 蘇軾大惑不解,便問柔奴:“嶺南的風土不太好吧?”

5. 柔奴微微一笑說:“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6. 心安還是一種心無掛礙的境界。《心經》雲:“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被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其中的“心無掛礙”是讓我們對所接觸的外境不要生起分別、執著等妄念,否則就會產生貪嗔癡之心,便會心有掛礙,無法安然。佛陀認爲,心有掛礙是產生各種煩惱痛苦的根源,只有做到“心無掛礙”了,你纔不會被各種煩惱痛苦所左右。

7. 好一個“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忍不住拍案叫好,遂創作了《定風波》詞相贈:

8. 我們感覺生活不如意,要麼抱怨得太甚,要麼奢望得太多。抱怨有什麼用呢,就算再不公平,也沒有人願意傾聽你的訴說,甚至沒有人願意知道你是誰。我們的需求是有限的,不要什麼都渴望得到,不要讓生命的行囊成爲一種負重。放手不等於放棄,而是爲了更好地前進。你卸下的多,痛苦就少些,就會走得更遠些。

9. 中國禪宗初祖達摩大師從印度來到中國之後,被梁武帝請至建康問道。由於彼此不對機,達摩大師便北上嵩山,在少林寺後山面壁禪坐,等待弘傳禪法的機緣。

10. 宋代文學家蘇軾有個朋友叫王鞏,曾被流放到偏遠的廣西賓州。5年後,王鞏奉調回京,蘇軾見到他,覺得非常驚訝。自己這幾年因爲命運多舛已兩鬢斑白,而王鞏卻似乎越活越年輕,雖經貶謫,卻仍然氣色很好,精神飽滿,好像沒有受過什麼苦一樣。二人把酒作歌,席間,王鞏叫出自己的歌妓柔奴伴舞、勸酒。柔奴長得花容月貌,能歌善舞,這次王鞏被貶往廣西,柔奴一直跟在身邊。在那個窮鄉僻壤生活了5年,柔奴的容顏一點都沒有變老,反而越長越年輕漂亮。

11. 蘇軾在詞中贊王鞏與柔奴兩人在蠻荒之地生活5年,由於心安,生活仍然有滋有味,而且都比5年前顯得年輕,有生氣。蘇軾由此讚歎,心安即是家,生活質量的好壞並不在地域環境,關鍵在於心地的把握。

12. 除了保持內心的清淨,還應當保持內心的寧靜。白居易《苦熱題恆寂師禪室》詩云:“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其《消暑》詩亦云:“何以消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爲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只有心靜了,身才會安然平和,才能在面對各種誘惑時,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堂堂正正地生活。如能保持這種心境,就能達到心安即是家的境界。

13. 達摩微笑說道:“我已經爲你將心安好了。”

14. 禪宗認爲,人人都有與佛平等的佛性,只因衆生常常被各種妄想執著牽絆矇蔽,心向外求,導致妄心紛飛,心中不安,難以入道。只有去除各種妄心,時時觀照自心,保持內心的清淨與安寧,才能最終見到本地風光,找到心靈的家園。

15. 對於每個人來說,無論身處何地,處境如何,如果能夠心境安然,哪裏都是我們的家,照樣會過得平安幸福,知足常樂。

16. 人生苦短,青春易逝,懂得珍惜,把握年華,纔是最佳的人生態度!正確面對內心的自己,打開心靈的窗,別迷失了該有的方向!既然許多艱難註定經歷,那麼與其煩惱不堪,不如堅定地告訴自己,“黑暗不是我的人生色彩,我只是在經歷黑暗!”人生的真諦在於不懈追求,生命的價值在於不斷追求的過程中實現自我!

17. 達摩喝道:“把心拿來,我爲你安!”

18. 慧可道:“惟願和尚開甘露門,廣度羣品。”

19. 二祖慧可禪師仰慕達摩大師的盛名,翻山越嶺來到嵩山拜謁,請求開示。見達摩在洞中面壁靜坐,不予理睬,慧可於是在洞外恭候。時值風雪漫天,過了很久,雪深及膝,慧可紋絲不動。達摩看他確實求法虔誠,纔開口問他:“你久立雪中,所求何事?”

20. 慧可於覓“心”不得處,忽有一個轉身入處,終於豁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