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關於勵志文章讀後感

關於勵志文章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2K 次

勵志文章讀後感

關於勵志文章讀後感

早在兩個月前就拿到了這本書,只是一直沒有好好閱讀,直到最近,我才靜下心來認真翻閱了一遍,深感受益匪淺。事實上,我一直對勵志書籍或者成功學書籍抱以不屑的態度,因爲它們絕大多數都是“空談”,內容無非是衆多例子+說教,不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往往起不到實際效果。起初以爲這本書也是如此,但是真正閱讀之後,才發現這本書強過很多勵志書籍,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

與其他勵志書籍相比,我認爲這本書最爲突出的特點有兩方面:

第一,作者對人們抱怨的原因、行爲表現做了非常深刻的詮釋,分析非常到位;

第二,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建立了一套可操作的方法(紫手環運動)來幫助人們減少抱怨的行爲,可以使讀者“身體力行”。

可以說整本書都貫穿了科學的心理學思想,無論是作者對抱怨行爲的分析還是這套操作方法,尤其是後者,其本質上就是一種認知行爲療法,其步驟、方式、時間都蘊含大量的心理學原理在裏面。可能是和自己學了七年心理學有關吧,我認爲這是迄今爲止我讀過的最好的勵志書籍,比較推崇。作者威爾?6?1鮑溫認爲,我們之所以會抱怨,就和我們做任何事情的理由一樣:我們察覺到抱怨會帶來好處。許多抱怨涉及了從他人身上誘發的人際互動反應,例如同情或認可。比如說,人們可能會抱怨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是因爲真的覺得生病,而是‘病人的角色’能讓他們取得附帶的好處,例如他人的同情,或是可以避開反感的事件。聯想到自己也常常對着朋友抱怨,仔細思考起來,我想不會僅僅是爲了發泄那麼簡單,恰恰是朋友們給予的同情、關懷和正向的認知纔是我最想要的,也正是這些因素導致抱怨已經成爲一種我無法覺察的習慣了。鮑溫認爲走出不抱怨的四個階段,即無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無能,有意識的有能及無意識的有能。無意識的無能,即是對自己的抱怨(無能)毫無所覺(無意識)的;有意識的無能,是指自己能覺察到自己的抱怨,以及周圍其他人的抱怨;有意識的有能,是指傾向於用沉默來便於自我反思、慎選措辭,以便於說出有價值的話語,而非喋喋不休的抱怨;無意識的有能是指你已經重塑思維模式,習慣於不愛抱怨了,並且不需要意識控制,讀後感《勵志文章讀後感》。

此書對於我的幫助是非常大。作爲新一代的年輕人,我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抱怨,努力地接納自己、確定自我價值。遇事多從自己身上尋找問題,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刻都要努力保持積極良好的心態。馬雲說過,“不抱怨的態度是人生的第一態度“,非常有道理。我不能將眼光只着眼於眼前的困境,而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到未來,看到我漫長的生命歷程。因爲,在漫長的生命中,眼前的困境僅僅是滄海一粟而已,我相信自己會有很多機會來改變的。正如書中所說:“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雖然這條路還很長很遠,還需要我付出無法想像的努力和代價,但是既然做了選擇就應該積極地走下去,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中的各種不確定。

爲什麼一生只做一件事,聽我慢慢道來!我家門前有兩家賣老豆腐的小店。一家叫“潘記”,另一家叫“張記”。兩家店是同時開張的。剛開始,“潘記”生意十分興隆,吃老豆腐的人得排隊等候,來得晚就吃不上了。潘記的特點是:豆腐做得很結實,口感好,給的量特別大。相比之下,張記老豆腐就不一樣了,首先是豆腐做得軟,軟得像湯汁,不成形狀;其次是給的豆腐少,加的湯多,一碗老豆腐半碗多湯。因此,有一段時間,張記的門前冷冷清清。有一天早上,因爲我起牀晚了,只好來到張記的豆腐店。

吃完了一碗老豆腐,老闆走過來,笑着問我豆腐怎麼樣。我實話實說:“味道還行,就是豆腐有點軟。”老闆笑了笑,竟有幾分滿意的樣子。我說:“你怎麼不學學潘記呢?”老闆看着我說:“學他什麼呀?”我說:“把豆腐做得結實一點呀!”老闆反問我:“我爲什麼要學他呢?”沉思了一下,老闆自我解釋說:“我知道了,你是說,來我這邊吃豆腐的人少,是嗎?”我點點頭。老闆建議我兩個月以後再來,看看是不是會有變化。

大概一個多月後,張記的門前居然真的排起了長隊。我很好奇,也排隊買了一碗,看看碗裏的豆腐,仍然是稀稀的湯汁,和以前沒什麼兩樣,吃起來,也是從前的味道。老闆臉上仍然掛着憨厚的笑,我也笑着問:“能告訴我這其中的祕訣嗎?”

老闆說:“其實,我和潘記的老闆是師兄弟。”我有些驚訝:“那你們做的豆腐不一樣呀?”老闆說:“是不一樣。我師兄———潘記做的豆腐確實好,我真比不上;但我的豆腐湯是加入好幾種骨頭,再配上調料,再經過12個小時熬製而成,師兄在這方面就不如我了。”見我還有些不解,老闆繼續解釋:“這是我師傅特意傳授給我們的。師傅說,生意要想長遠,就必須有自己的特長。師傅還告訴我們,‘吃’的生意最難做,因爲衆口難調,人的口味是不斷變化的,即使是山珍海味,經常吃也會煩。

因此師傅傳給我們不同手藝。這樣,人們吃膩了我師兄的豆腐,就會到我這裏來喝湯。時間長了,人們還會回到我師兄那裏。再過一段時間,人們又會來我這裏。這樣,我們師兄弟的生意就能比較長遠地做下去,並且互不影響。”我試探地問:“你難道就不想跟師兄學做豆腐麼?”老闆卻說:“師傅告訴我們,能做精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有時候,你想樣樣精,結果樣樣差。”張記老闆的這番話,我以爲除與老豆腐有關,與一個人的擇業、一個人一輩子的堅守似乎都有些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