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文章 > 令人感悟的勵志文章

令人感悟的勵志文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每個人都有一段難熬的時光,但是不要輕言放棄,熬過去,一切皆有可能。歡迎欣賞令人感悟的勵志文章!

令人感悟的勵志文章

令人感悟的勵志文章(一)

我以前是個胖子,還是個內向的胖子,所以從小到大被欺負。跟那些青春片裏的橋段無異,無非是被鎖在廁所裏、作業本被藏起來,再過分一點就是心理上的——體育差,每次投籃球或者接力賽都會被嘲笑,亦或是默默躲在角落演着路人甲無人搭理。

童年時光沒什麼值得炫耀的回憶倒是真的,但也一點不耽誤我成爲一個活在自己世界裏自得其樂的人。

初中受動畫片影響,上課把作業本都用來寫小說,爲此唯一值得驕傲的就是作文經常被當做範本來念。我從小還喜歡畫畫,沒事兒就用鉛筆在課桌上畫星矢,畫滿了就擦掉再來。

上大學時,上天給我開了扇門臉不錯的窗,半學期竟然瘦成了小“鹹”肉。班上有女生追我,回到寢室還有兄弟捧我,第一次當上人生男一號,每天都拼命開心。直到自甘墮落到一場無疾而終的暗戀裏,才稍微收斂了銳氣,靠年少時積攢的一點文筆爲賦新詞強說愁,體會了一陣子肝腸寸斷。

轉瞬就到畢業,所有人忙着工作歸屬沒空悲傷。恰好當時有個機會,我便拎着箱子去了北京,一漂就是三年。

沒有誰是不曾經歷困苦就一夜成熟的。剛到北京那一年確實不好過,在我和爸媽的概念中,幾百塊錢可以租到很好的房子,但在北京,最多就只能租一間次臥的一半。我要面子逞強說,自己過得很好,錢足夠了,實際上都是靠我給各種雜誌社投稿來勉強生活。

這一年,我去過私人軟件公司當銷售,每天打幾十個電話推銷他們抓數據的產品,後來又有幸去了某國企單位給他們運營官微。2012年倫敦奧運會,劉翔退賽震驚全國,我寫了一條爲飛人加油的微博,結果被頂上熱門,粉絲數瘋長,震驚了整個部門。

從國企離職後,我跟朋友一起開了家公司。三年下來,公司在業內也小有聲譽。直到今年,有幸翻身成了暢銷書作家,還靠當年課桌上那一點塗鴉練筆變成了半個插畫師。儘管後來“心靈雞湯”變得很氾濫,但我仍然覺得能鼓勵人的東西,都值得歌頌,哪怕看完只帶去了三分鐘熱度,但那三分鐘所做的事情,可能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變得寬裕,生活方式反而越發趨於簡單,公司和家兩點一線,一有空就寫稿看書,如此循環往復。我好像直接跳過了瘋狂的年紀,過得像個未老先衰的老頭子,但也跟當年的那個胖子一樣,永遠在自己的世界裏安閒自得。

他們問我:你不可能永遠都這麼正能量,總有煩惱的時候吧?

我挺篤定地說:確實好像沒有什麼煩惱。

小時候不懂事鬧情緒,越長大越發現情緒不過是內心的怪獸,放出來除了給自己造成一片狼藉,並不會解決問題,還要花時間“災後重建”。而且後來的諸多經歷證明,所有煩惱和害怕的東西一定會在某天不期而遇。

人因變化而不安,所以,預料之外的所有事都會滋生恐慌。勇敢的人最多隻能做到“接受”,很多人卻學不會“承受”。我處於二者之間,主動給自己找事,也願意有一些突如其來被動的考驗。

有時候我就在想,這麼多年鮮有不快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爲活得比較自我。不是自私,而是比較專注。我善於調試到讓自己舒服的狀態,不會影響晚上睡一個好覺和第二天睜眼的好心情。

說到底,人之所以矯情,都是因爲太“閒”了。暗戀的人正用力愛別人,羨慕的人往往比你更努力,討厭的人也一直待在那裏,所以,少看別人,多看自己,學會充實自身,忙碌是最安心的快樂。

我想,這就是我保持樂觀的要義吧。在沒人跟我玩的童年,一刻不閒地施展着天馬流星拳;在一個人的北京,擠在破爛民房和狹小的工位上忙着生存;在被很多人記得的現在,也不覺有負擔而更要步履不停。

其實一直陪着你的,是那個了不起的自己。這或許在外人看來只是個無關痛癢的口號,但對我而言,是我這麼多年最溫柔的悟性。

無論有沒有人認同你,無論是不是三好學生,無論經歷是否優秀,無論有沒有人愛,無論長相美醜運氣好壞,自己都應是最堅定的。

所以,永遠不要看輕自己,不要給自己設定那麼多迷茫彷徨亦或是煩惱糾結,不要因爲別人三言兩語就顛倒了自己的世界,也永遠不要放棄自己。

 

令人感悟的.勵志文章(二)

今天講三個故事,關於努力無效、階層固化、底層人難以逆襲的原因。

第一個故事,來自一個姑娘的困惑。

姑娘很漂亮,在一個公司做前臺。

工作也努力。做事也細心。對人迎來送往,客套周全。

有一天,她看着自己每月4000多的工資卡,感到人生無望,問一個經濟學家:“爲什麼瑪麗蓮夢露收入那麼高,我也很漂亮,也很努力,爲什麼我收入這麼低?”

“因爲瑪麗蓮夢露不可替代,而你,太容易被取代。”

美女不信。

向公司申請加薪,被拒絕。

她提出辭職,被同意。

一週之後,她離職。離職前三天,已有兩個美女在待命了。

在自由市場中,一個人的收入與回報,與她的努力無關,與她的付出無關,與她的稀缺性有關。

當你的工作人人都能做,你的工資只會屈指可數。

當你的工作只有爲數不多的人能勝任,你的收入就會鳳毛麟角。

所以,清潔工早出晚歸,快遞員馬不停蹄,服務員疲倦不堪,出租車司機含辛茹苦,中小學老師勞心勞力,農民工幾乎在玩命……但是,他們中的大多數,一生都與貧賤爲伍,少有人能逆襲成功。

爲什麼?

因爲他們不具備稀缺價值。

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認爲:“商品的價值,是從兩個源泉得來的,一個是獲取時所必需的勞動量,另一個是它們的稀缺性。”

你稀缺,你就是人才,你貴。

你能輕鬆被取代,你就是人員,你當然便宜。

而一個底層的屌絲,如果想具備稀缺價值,比如說,像喬布斯一樣能創新,像劉德華一樣能表演,像傅圓慧一樣能游泳,都需要一個前提:充足的能力積累。

做不到這一點,你就只能從事一些專業技能需求低的工作。

專業技能需求低=替代性很高。

結果導致死循環:缺乏能力積累——無法變得稀缺——無法擡高價格——無法財富積累——無法投資自己——無法變得稀缺。

除了勞動缺乏稀缺性,窮人無法擺脫階級固化,還有一個原因:信息的不對稱。也就是我們說的“不懂”、“不知道”、“沒聽過”。

舉一個賣腎的例子。

幾年前,一個剛剛畢業的男大學生,想買房,沒有錢,父母也窮,就在論壇中發出帖子:爲了結婚,我想賣腎。

記者找到他,詢問詳情後,方得知,男孩還沒有找到工作。

但買房的慾望令他焦灼不安,於是想出此招。

這着實令人悲哀。

賣腎對身體危害極大,稍不留神,非殘即死。

但窮人處在消費的衝動中,看不見成本、代價和風險。

所以說,物質短缺不可怕。

信息短缺,纔是窮人骨髓裏的癌細胞。

他會讓你忽略未來,忽略自我投資的必要性,不斷交換出自己最珍貴的東西——時間、健康、心智、銀行信用……導致一輩子都無法擺脫貧窮。

涸澤而漁,殺雞取卵,賣腎求房,都是自殺式生存。

哪怕你不斷賣腎、賣卵、賣血、賣身、賣房、賣老婆、賣孩子,也會被困在底層無法翻身。

你應該怎麼辦?

學習,思考,實踐,獲取充足而有效的信息。

擁有充足有效的信息,就會擁有超人的眼光;

擁有超人的眼光,就會做出牛逼的選擇。

你會知道,哪個行業是未來的黃金產業,哪一個地段會在未來瘋狂升值,哪一個人是未來的馬雲李嘉誠,然後,一直死磕,一直投資,就能在5年後,10年後,甚至20年後,擁有財富,走上人生巔峯。

當下的時代,是一個大數據時代。

信息之王,纔是財富之王。

可惜的是,權貴階層能輕易獲取的信息,底層的窮人卻難以觸及,或視而不見。

這種信息的匱乏,會讓窮人一邊喊着“我哪知道會有這種事”、“我不知道啊”、“我以爲……沒想到……”、“我沒辦法,我只有這樣做”……一邊心智下降,失去甄別能力,看不清方向和機會,引發決策失誤,導致錯誤選擇。

於是,貧窮成爲命運,一輩子難以逆襲。

前兩個,都是自身因素。

現在要講一個外在因素:缺乏社會資源。

前不久,我要買幾套寫字樓,向銀行貸款。

過程很順利。

後來和銀行高層的人吃飯,聊到底層人何以一直貧困的原因,他說:有自身的原因,也有資本的原因。

比如銀行。

銀行是嫌貧愛富的。

你有錢、有名、有能力的時候,它對你特別大方,因爲銀行能在你身上賺回來:

“親,你需要錢嗎?行,你流水這麼高,借你三百萬吧!”

“啊,你名氣這麼大,每年代言這麼多廣告,借你五千萬吧……”

如此一來,富人獲得更多資本,投資更多項目,獲利更多,更加有錢。

而窮人呢?

銀行對你可沒那麼熱情。你一無所有,怎麼還?盈利能力那麼差,銀行怎麼敢貸?

最後只有通過信譽貸款。

但窮人的信譽是不值錢的。最多能貸多少?幾萬塊。能解決什麼?不能解決什麼。

甚至,據銀行的朋友說,當農民們將貸款拿到手,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於消費,甚至賭博打牌上。

這樣一來,銀行就不太願意和窮人打交道了。

其他的社會資本呢?和銀行一樣,也有一雙勢利眼。

當你有超強的盈利能力時,資本自己會找上門來;當你窮得叮噹響,資本會揮一揮衣袖,不留下一片雲彩。

這也怨不得他們。

資本家可不是慈善家。我們希望他們救苦救難,但他們考慮的卻是:錢交給窮人,盈利小,回報低,風險大,回收可能性低,保障性欠缺,這種投資不划算。那當然不願意投。

貧窮的最大原因,是貧窮。

恰如富裕的最大原因,是富裕。

因爲貧窮本身,會對你的身心,產生一系列限制。它會搶佔你的大腦“帶寬”,令你無法正確選擇。

所以,努力很重要,但正確的努力更重要。

你要擺脫短視,不爲今天的生活而是爲10年後的生活而努力。專注學習,比身邊人擁有更多有效信息。

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職業,不斷投資自我,增加稀缺價值,讓自己財富增長,吸引資本,繼而投資更多項目,慢慢地走出底層,和舊日的貧窮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