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2017第六期朗讀者觀後感

2017第六期朗讀者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8W 次

《朗讀者》之所以總能輕而易舉戳中人們內心最柔軟處,與你的靈魂共舞,是因爲它敢於披荊斬棘、獨闢蹊徑,拋開譁衆取寵的綜藝外衣,走一條“不忘初心、迴歸精神關懷”的人文之路。以下是勵志網收集的2017第六期朗讀者觀後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更多詳情,請關注本站。

2017第六期朗讀者觀後感

2017第六期朗讀者觀後感【1】

《紅樓夢》裏第一回就有“用一生所有的眼淚去還他”的說法,而今天當我們回望這些與眼淚有關的經典作品時,會不由自主地喚起內心的共鳴。

原來,生命的體驗是如此接近,感覺直接表達着我們的內心與心路歷程。

睹物思人,會“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情人之間難免會“執手相看淚眼”,“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着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成了對故土家園最深沉的告白。

眼淚,就像一條永不幹涸的河流,滋潤着我們的生活。

朗讀者:斯琴高娃

斯琴高娃曾經演繹了很多銀幕上經典母親的形象,在40多部影視劇中,她飾演的母親慈愛、大氣、深情,多少帶有她本人的性格和情感的色彩。

有人說,演員的表演,是永遠在別人的故事裏,流自己的淚。

在劇中,她流下過一個母親的熱淚,在生活中,也有一個偉大的女性爲她落淚,那就是她摯愛的母親。

朗讀者:丁一舟、賴敏夫婦

賴敏患有一種罕見病,會造成行動不便。但她說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丁一舟是一個造型師,因爲他的女友賴敏身患這種病,而放棄了自己的工作,帶着女友和一條名叫阿寶的狗,騎着一輛三輪車,在中國地圖上留下了一個心形的路線圖。

丁一舟說:“我只是用我人生當中的一段,二十分之一甚至是十分之一去陪她,她卻用她剩下的所有的餘生來陪我,對於我來講是不可辜負的一件事情。”然而在旅途中發生的一個“意外”,讓他們不得不重新做出選擇,也讓他們流下了淚水。

朗讀者:張魯新

一位和“鋼鐵、凍土”打了一輩子交道的人,如果“眼淚”有反義詞的話,那麼也許就是“張魯新”。

他是青藏鐵路建設總指揮部惟一的首席科學家,他是用一生只走“一條路”的人。

“千里青藏一根軌”,這條世界屋脊上的天路,是西班牙《先鋒報》眼中“史無前例的工程 ”;英國《衛報》評價“這條鐵路正是中國的‘敢爲’精神的最佳例證”。

張魯信這樣一個有淚不輕彈的人,也留下了“生死之淚”,“悔恨之淚”,“圓夢之淚”。紀錄片《西藏的誘惑》給他的命運帶來了怎樣的轉變?

朗讀者:張家敏

張家敏本人罹患癌症後,23年如一日地幫助乳腺癌姐妹走出心裏陰影,幫助她們建立戰勝癌症的信心。

在生活裏,生命的脆弱,往往讓我們都拒絕不了眼淚,但如果讓眼淚淹沒了人生,何嘗又不是一種悲哀呢。

張家敏善待每一次傷感,善待每一次堅強,善待每一個雷雨交加的日子,善待每一次秋風掃落葉的淒涼。

她說她要做的,就是昂起自己的頭,不讓眼淚掉下來,然後和她瀟灑的說一聲再見。讓我們期待她“眼淚與水同流”的故事。

朗讀者:陸川

男兒有淚不輕彈。但面對可可西里,他卻第一次流下了眼淚。

這裏是可可西里。這裏是天堂,永遠閃耀着神祕粗獷,未經開化的美;這裏也是地獄,充斥着貧窮,殺戮,和向死而生的絕望。置身可可西里,一切好壞標準統統失效。面對人性,善與惡如何定義?面對利益,信仰該如何安放?在不相信眼淚的可可西里,是什麼讓人不得不流下眼淚?本期《朗讀者》,自然影片《可可西里》導演陸川將爲大家還原最真實的可可西里,以及他面對自然,面對生命,內心最深刻的思考。

眼淚,是人最赤裸的情感釋放。《朗讀者》之所以總能輕而易舉戳中人們內心最柔軟處,與你的靈魂共舞,是因爲它敢於披荊斬棘、獨闢蹊徑,拋開譁衆取寵的.綜藝外衣,走一條“不忘初心、迴歸精神關懷”的人文之路。這條路道阻且長,但它的質感與厚度,卻隨着時間延伸越來越受人認可。
 

2017第六期朗讀者觀後感【2】

第六期《朗讀者》,主題詞以“眼淚”爲主題詞,“人們最真摯的情感,通過眼淚釋放;最悲痛的經歷,通過眼淚平復;最快樂的事情,通過眼淚慶賀”

生活中我們往往拒絕不了眼淚,那是一種情感的傾訴,眼淚雖無色,但它分明又有着最豐富的色彩。

這一期最讓人感動的是:勇敢的人不是不流眼淚,而是含着眼淚繼續奔跑的人……
 

2017第六期朗讀者觀後感【3】

《朗讀者》採用“明星結合素人”的嘉賓陣容,既有著名作家麥家、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等人們熟悉的名人,也有來自四川金堂縣的周小林、殷潔夫妻倆這樣的普通百姓。節目將他們的人生故事與文學佳作相結合,用最平實的情感讀出文字背後的價值。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這是節目製片人、主持人董卿在《朗讀者》中的開場白。

“做《朗讀者》,一方面是因爲央視作爲國家電視臺,應該承擔起文化傳播的職責和使命;另一方面是我個人的興趣,我對文學很感興趣,同時對人也很感興趣。”董卿認爲,“從《朗讀者》中像是尋找到了其高吻合度,因爲這檔節目就是把文本和人物結合在一起,讓時代背景和個人興趣同步共鳴。”

總導演之一田梅認爲,真誠是《朗讀者》最大的特點。事實證明,“非市場化手段”一樣能夠贏得收視率與口碑雙豐收。當下,藝人參加真人秀綜藝的片酬水漲船高是公認的事實,但田梅認爲,《朗讀者》在邀請嘉賓時更多是靠真誠與情懷而非其他,“很多人是花錢請不來的,比如馬雲先生,他很願意參加我們的節目”。

“節目爲觀衆打開了斑斕的情感世界,情感是人類共通的,它讓我們團結在一起。”對於這樣一個清新脫俗又平易近人的節目的走紅,另一位總導演劉欣並不感到意外,他認爲隨着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升級,文化類綜藝確實迎來了“突圍”的時機,“直擊觀衆內心最深處的那份感動,才能引發最大程度的共鳴,做到這點很難,但是卻很重要。”

從文學出發,走向情感和生命體驗

飽含書卷氣,是這檔綜藝的另一顯著特徵。朱自清在《文學的美》一文中寫到:“文字的藝術,材料便是‘人生’。”當一對來自四川的普通夫婦念起《朱生豪情書》中的語句,“不要愁老之將至,你老了也一定很可愛”,我們很難不被感動;翻譯家許淵衝已96歲高齡,卻仍堅持每天工作至凌晨三四點,說到動情處,他感慨“生命並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在於你記住了多少日子”,我們心中也很難不起敬意。

“理學家朱熹說,凡讀書需字字讀得響亮。朗讀是一種學習方法,但更多時候,朗讀也是傳播思想、傳遞情感、傳承精神的一種手段。通過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成風化人,也正是我們做這個節目的初心。”董卿表示。

文匯報首席記者王彥談道:“漢語之雅馴,文化之寬廣,情感之豐厚,全都在節目不疾不徐的節奏中漸次打開。”

爲了讓《朗讀者》能擁有期望中的獨特氣質,董卿邀請了北京奧運會閉幕式導演陳維亞、作家劉震雲、導演陸川等人,一起加入策劃,還邀請了著名作家鐵凝、王蒙、餘秋雨、馮驥才擔任文學顧問。在朗讀者的選擇上,不管公衆人物或普通人,唯一的標準是必須具有閱歷和感染力,這樣才能很好地勾勒出文字所描繪的情感。而至於讀什麼,節目策劃之一的劉震雲認爲:每個人都有朗讀的原動力,他們讀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爲什麼要讀這段文字,這段文字會與我們產生怎樣的共情。說到底,《朗讀者》想做的是從文學出發,走向情感和生命體驗,將每個人連接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