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文案 > 勵志電影 > 宮崎駿作品《千與千尋》的影評

宮崎駿作品《千與千尋》的影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K 次

導讀:下面是小編收集的關於千與千尋的一些的影評,希望大家喜歡。

宮崎駿作品《千與千尋》的影評

 影評:與人類的共同成長

談論宮崎駿的作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或者說談論任何一個領域裏的傳奇人物都是困難的。從《風之谷》到《起風了》,宮崎駿創作生涯的30多部作品,每一部作品都值得反覆品味。

曾經看過一個訪談,幾位影評人在賞析《千與千尋》,主持人問:我們講了這麼久,都在說這部作品的優點,難道它沒有什麼缺點嗎?嘉賓反問主持人:“那你說它有什麼缺點呢?”然後大家相視一笑,這個問題不了了之。

獲得這樣的評價跟宮崎駿本身的人物個性是分不開的。一個是由於他的專注於勤奮,從對於配樂的高要求,到堅持手稿創作的習慣,造就了每一個精品。以至於每次電影上映之後,就會涌現大量高品質的壁紙、鈴聲以及周邊玩偶。另一個則是來自於宮崎駿所獨有的恢弘的想象力,據說宮崎駿每天早上到達自己的工作室之後,都會面對空無一人的工作室鞠躬並道早上好,因爲他認爲這個空間之內,也有靈在和人類一起生活。這些細節聽起來有些讓人毛骨悚然,但是卻在影片中表現成爲宮崎駿的強烈的個人色彩。

對於他的動畫,不同的人看總會有不同的感受,這些電影作品不僅僅是爲孩子們所創作的,或者說在童年看和長大之後回看很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解讀和體驗。以這部《千與千尋》爲例,有人看到了無臉男默默付出的愛情,有人看到了白龍堅守的友情,有人看到了老爺爺的善良,還有人看到了不減肥的嚴重後果……但是可以統一的是,這一定是一部關乎成長的作品。

從人物設定的角度來看,《千與千尋》在宮崎駿的所有作品中是顯得獨樹一幟的。他筆下的主人公,大多數是留着短髮,身手幹練的女性,即使像《懸崖上的金魚姬》裏波妞那樣瘦瘦小小的萌妹子,也是擁有神力的傢伙。而千尋卻與他們完全不同,影片的開場,千尋與父母一同出行,大大的腦袋顯得四肢尤爲瘦弱,全程還擺着一副臭臉,是個明顯的有心氣沒能力的青春期少女。在穿過隧道之後,影片正式開始,也拉開了千尋的成長之旅。

10歲的千尋當然是脆弱的,尤其是看到父母由於偷吃了給神的食物而變成豬之後,整個人都變得手足無措,這是她這個年紀所無法接受和處理的重大打擊。以至於後來白龍在給她飯糰的時候,千尋一邊吃一邊哽咽的哭出聲來,因爲這個時候的白龍是千尋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了。

但是依靠無法解決問題,當千尋意識到自己只有工作才能救回自己父母的時候,她堅持要獲得一份工作,面對湯婆婆的百般刁難和侮辱,千尋只是低着頭重複一句話:我要在這裏工作,這個信念是支撐着她成長的動力。

整部影片的展開就是千的成長史(這個時候的她已經被剝奪了名字)。她去服侍別人都避之不及的腐爛大人,去尋找湯婆婆的姐姐,去解救白龍和無臉男,最後鼓起勇氣跑過在影片開頭她不敢觸碰的水管,隨着她一躍而下,千已經突破了自己,她已經不是最初那個懵懵懂懂,瘦弱無力的千尋了。

關於十幾歲花季少女的成長的動畫片不在少數,但《千與千尋》是與衆不同的,它不像國產動畫那樣只是簡單了狼與羊的大鬧;也不是好萊塢式的閤家歡大團聚,在《千與千尋》中沒有臉譜化的人物,這其中或許也寄託着宮崎駿對於孩子認識這個世界的期望。

湯婆婆在面對千尋的時候不留情面,但是在千幫助了腐爛大人之後,她也會真情流露的`笑着擁抱千。而在面對大寶寶時候,湯婆婆唯唯諾諾的樣子又令人忍俊不禁。這樣的例子在影片中俯仰皆是:正直的白龍也會去偷東西;代表着權威的父母也會抵不住誘惑而變成豬;而在傳統觀念裏恐怖威嚴的鬼怪在影片中卻顯得人情味十足。他們也會疲勞,也會和普通人一樣在閒暇的時候來泡湯放鬆自己。在千尋第一次跟着白蠶神去湯池的時候,看見那憨態可掬的神靈相信很多觀衆都忍不住笑了。當然還有無臉男的塑造,他對於千尋的態度和舉動,豐富的人物情感以及立體的人物形象與傳統的鬼怪截然不同,這裏就不一一細表了。

其實在宮崎駿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可以看見他對於自然,神靈的刻畫,以及藉此傳達出來的價值觀念。在《千與千尋》中,千找到了腐爛大人身上的一根刺,叫來衆人幫忙之後,卻拔出來一輛自行車,之後是更多的工業時代的產物。原來腐爛大人是河神,是因爲受到了污染才變成人人避之不及的怪物。他爲澡堂的人留下了金砂,給了千一顆藥丸,這直接推動了之後的劇情發展。可以說千通過自己幫助了河神大人,同時完成了對於自己的救贖,而宮崎駿想借這個橋段表達什麼相信是再明顯不過了,千何嘗不是在幫人類贖罪呢?

這樣的觀念宮崎駿表達過很多次,比如樹洞後的世界裏居住的只有純淨的孩子纔看得見的龍貓,比如《哈爾的移動城堡》(可能是《天空之城》)裏願意爲了拯救河谷環境獻出生命的主人公,再比如《懸崖上的金魚姬》裏被人類污染所嚇倒從而不讓波妞接近人類的神……

不過宮崎駿卻很少用大自然的報復或是神靈的處罰來宣揚這樣一種觀念,反而在他的筆下這些被人類背叛的自然之神都透露出一種友善與寬容。河神會在被幫助之後給人類留下他們最想要的金子,海神會向人類展示她的恢宏壯麗,並給人類與自己女兒共處的機會。宮崎駿一直在尋找的,是人與自然的和解,是人類與這個世界和諧共處的美好願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河神的變身還有千與千尋身份的轉化,都可以被認爲是一種隱喻:在面對世界誘惑的時候,我們往往會被異化,丟失了自己原始的身份。而只有通過成長,通過對自我的突破,才能完成對自己的救贖,達到與世界的和解。

據說宮崎駿原本是打算用千尋與白龍和無臉男大戰一場作爲影片的結局的,但後來覺得不妥就改了,這真是觀衆的萬幸,因爲成長本就是一趟沒有回程的火車,用一段旅行作爲影片的結尾要比一個爛俗的對決好得多。影片的最後,千尋拯救了父母回到最開始的隧道,一切都好像沒有發生過一樣,但是身爲千的那段經歷讓現在的千尋早已不是之前那個小姑娘了。在隧道的這頭,沒有腐爛大人,沒有險惡的鬥爭,只有面前一片鳥語花香,而人類何嘗不是跟着千尋一起成長了呢?

影評:淺析《千與千尋》的人物形象與多層次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