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詩歌 > 勵志詩歌 > 此情可待成追憶

此情可待成追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小說和人生,到底何者更爲真實?寫作的意義是什麼?我不知道該如何分辨,我不知道何怎樣解說。

此情可待成追憶

  到底是“本文情節純屬虛構,但感情絕對真摯”;抑或恰恰相反:故事無非街頭巷尾俯拾皆是的尋常人生,書中那噴薄欲發的感情卻與我們從不曾相遇。

  在隔壁人家的閒聊裏,《廊橋遺夢》只是一段中年的偷情:“那女人真是,趁着老公孩子不在家,跟一個外頭來的男的……嘖嘖嘖……當然不會了,她憑什麼要離婚?那男的也不會帶她走啊……嗨,這種事多了。”

  《羅馬假日》當然不可能發生,卻有無數的男女在影院裏流着自己的淚:生命中都有曾過短暫的相遇相知,因爲她的溫柔,整座城、整片記憶都成爲他的珍愛,但到底,但到底……而有哪個女子,不曾是唯一的公主?

  是寫作者不由自主地,以手中的筆,彷彿電影中的霧鏡,將取鏡框裏所有不美麗的成分一一消隱,只呈現那最華美的、最驚動的剎那吧?

  寫王子與公主幸福地結了婚,他們婚後第三天打大架把水晶鞋砸得稀爛的事,就不必提起了;寫執手相看淚眼,竟凝噎無語,也不用告諸天下,當夜他在另一個女人的懷。

  彷彿只記錄蓮花初冉,並不管她是否出了污泥;惆悵於繁花落盡的時分,卻假裝沒有看見,那殘瓣漸漸腐爛、發臭……

  我該如何說呢?是說我時常遇到文學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但他們的行爲並非理想狀態;還是每本小說的每段感情經歷全來自寫實,卻在現實的河流裏,它從來都發生在,那個錯誤的人身上。或者,什麼都不用說吧。就如同,喝下一杯醇香的牛奶,不必問它的原產地,那頭母牛,是否有一雙溫柔的褐色眼睛。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也許,完全不是那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