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善於學習,知不足而求之

善於學習,知不足而求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善於學習,知不足而求之

善於學習,知不足而求之

《老子》中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就是善於識別人的人,便是智慧的體現;善於認識自己的人,便是明通。爲人處世必須真正地瞭解自己,以避免錯誤的發生,凡事要從多方面考慮,從而正確評估自己,不自卑亦不自負,真正地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

人生的歷程,就是一部短暫而複雜的鬥爭過程。能正確地 認識自己還需要會觀察周邊的人,只有做到了清與濁、善與惡、對與錯、忠與奸的正確辨別才能行動自如,到達人生旅程的彼岸。

唐代的李世民,是一位能夠正確看待自己、不高高在上的“明君”。李世民曾經親眼看見隋煬帝是怎樣亡國的,時常引以爲鑑。爲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他有意給自己設立對立面,鼓勵羣臣可以“犯顏直諫”,當面給他提意見。

一次,他曾經問大臣魏徵:“君主怎樣纔算明智?”

魏徵說:“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意思是說,正面的話反面的話都要聽,才能成爲明君;相信一面之詞,就會成爲昏君。魏徵還講了歷代君王的處政之道,同時也有聽信偏言而遭到滅亡的。

李世民十分讚賞魏徵的話,並相信:“人君兼聽廣納,貴臣就不能矇蔽他,下情就能上達。”於是,大臣們如果對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李世民都能夠聽取,並參照比較,擇善從之,或互相補充。這樣,就減少了片面性,也就減少了差錯。

善於學習,知不足而求之

李世民還鼓勵羣臣們對他下的詔書赦令提出異議。他說:“中書、門下都是執掌機要的。詔書赦令有不便實施的,他們都可以提出異議。現在只見他們順從,不見有所反對。如果光是收發文書,那誰都會辦,何必選拔人才來做這些事情呢?”

在李世民看來,別人只是順從自己,自己就只能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如果有人提出異議,自己才能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對事物的瞭解和認識才能更全面一些。

隋末唐初的大亂,導致社會民生蕭條,經濟蕭條,李世民掌握大權的前三年,又接連發生大災。到了貞觀四年,大治初見成效。隨後的幾年裏,人們的日子也變得越來越好。但是李世民仍然對羣臣們說:“治國就如治病,病雖好了,還要小心看護。如果任意放縱,就不可救了。”即使是國泰民安的時候,他依然很謹慎,唯恐這樣的好局面不能得到維持,也因此常常聽取大臣們的諫言。

人用銅做鏡子,可以整理衣冠;君王用歷史做鏡子,可以見興亡;用人做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李世民正是用這樣的方式治理着國家,讓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足。

君主能夠聽取臣子們不同的意見,是很可貴的,他可以承認自己的不足甚至是錯誤,是需要勇氣的。也正是因爲李世民如此有自知之明,敢於承認自己的不足與過錯,儘量完善自己,勵精圖治,唐朝才達到了輝煌的鼎盛時期。

【感悟】

人有自知之明,現實中的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用自己的長處,比他人的短處;用自身的優勢,比他人的不足。肯定自己、表揚自己容易,否定自己、批評自己則難,全面認識自己更難。讓我們永遠保持一顆謙虛的心,認真地學習別人的長處與優點,不斷地完善自己,提高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