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哲理故事 > 善於思考的小故事及感悟: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事情

善於思考的小故事及感悟: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事情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7.34K 次

善於思考的小故事及感悟: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事情

善於思考的小故事及感悟: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事情

硬塞知識的辦法經常引起人們對書籍的厭惡, 這樣就無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養的那種思考能力, 反而會使這種能力不斷地退步。

——林語堂

《孟子·盡心章句下》 有云: “盡信書, 則不如無書。” 意思是說,我們在讀書的時候應善於獨立思考問題, 敢於對書中的觀點提出質疑。

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 曾擔任過北大代理校長的傅斯年是一個敢於批判舊時書籍的人。它提出 “上窮碧落下黃泉, 動手動腳找東西” 的主張, 對後來歷史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響。

民國時期, 中國的史學研究者大多以從舊有的詩書典籍中尋找歷史的蛛絲馬跡爲主。然而當時同樣在做歷史研究的傅斯年卻認爲, 舊有的史書典籍也是人寫的, 難免會有受主觀因素影響而出現的曲筆、紕漏、斷章取義等現象。因此, 對舊有的書籍應該以一種懷疑、審視的眼光去看待, 而不能全盤接受, 最好還是要有實物實地的驗證。

傅斯年認爲書本上記載的事蹟, 只要是未經考據的, 就都是不能相信的, 最起碼是存在疑問的。他提倡在研究歷史的時候要抱着對原有書籍懷疑的態度, 利用一切機會尋找甄別材料。中國史學界中的“考據派” 就是在傅斯年的影響下產生的一個新的研究派別。

善於思考的小故事及感悟: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事情

宋代哲學家張載在 《經學理窟》 中寫道: “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 學則須疑。” 曾任北京大學教授的著名教育家朱光潛曾說過: “我所說的話都是你所能瞭解的, 但是我不敢勉強你全盤接收。一切事物都有幾種看法, 我所說的只是一種看法, 你不妨有你自己的看法。”

很多時候, 人們往往執著於一紙條文, 而對近在咫尺的現實不聞不顧。其實只有敢於懷疑, 才能通過思考, 不斷解開自己的疑團, 激發靈感, 從而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就好像愛因斯坦, 他正是憑藉其認真思考的好習慣, 始終信奉 “懷疑一切” 這句格言, 因此提出了著名的 “光量子” 概念, 並創立了相對論。

雖然我們提倡要樂於聽取別人的意見, 可是就如同 “盡信書, 則不如無書” 的道理一樣, 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聽取別人的意見, 而不去了解實情, 那麼可能就會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通常盲目相信別人或已有的經驗, 最終將會是一事無成。

齊威王當政以後, 委政於卿大夫, 九年之間, 國勢衰微, 鄰近諸侯紛紛來犯。齊威王下定決心要徹底整頓國家政務。朝廷裏, 經常有人講即墨大夫如何如何腐敗。齊威王便派人到即墨去調查情況, 發現人民安居樂業, 官府沒有積壓的公事, 邊境也安寧無事。於是, 再有人蔘奏即墨大夫, 齊威王一律斷言回絕。

同時, 齊威王聽到的最多的好話是頌揚阿城大夫的, 說阿城大夫治理阿城如何井井有條。齊威王打算把阿城大夫立爲典範, 作爲羣臣學習的榜樣。於是, 齊威王派人去搜集阿城大夫的優秀事蹟, 可是那人回來向他報告說: “阿城田野荒蕪, 官府腐敗, 民不聊生。” 齊威王當即下令將阿城大夫斬首示衆。很多大臣都來爲其求情, 但齊威王對他們的話置之不理, 堅決將阿城大夫處死了。

事後才知道, 原來那些爲阿城大夫求情、說好話的人都是因爲接受了阿城大夫的重金賄賂, 而那些說即墨大夫壞話的人則是因爲即墨大夫不向他們送禮送錢。齊威王大怒, 對那些搬弄是非的大臣們給予了嚴厲的處罰。齊國上下受到了極大的震動, 人們再也不敢搬弄是非、混淆視聽了, 齊國國力也日漸昌盛。

【感悟】

我們要相信在這個世界上, 充滿着溫馨的親情和友情, 同時也存在着僞善和欺騙, 所以有些時候不要盲目聽信別人的話。別人的話不可不聽, 但也不可全聽, 我們要有自己的主見, 對別人的意見三思後再作判斷, 如此才能避免自己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或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