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名人故事 > 錢偉長的個人簡介資料

錢偉長的個人簡介資料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錢偉長的個人簡介資料

錢偉長的個人簡介資料

導讀:錢偉長是我國著名科學家、教育家,是中國近代力學、應用數學奠基人。以下是本站的小編給大家編輯的錢偉長的個人簡介資料,歡迎閱讀。

錢偉長的個人簡介資料

簡介

錢偉長(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江蘇無錫人,世界著名科學家、教育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

1935年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後,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1940年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學習,主攻彈性力學,1942年獲多倫多大學博士學位。1946年回國後,應聘爲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1955年被選聘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6年當選爲波蘭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至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第五屆、六屆、七屆中央委員會副主席,第七屆、八屆、九屆名譽主席,中國力學學會第一、二屆理事會副理事長。曾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籌備處主任、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組織部部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副祕書長,民盟中央常委,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教務長、副校長,上海工業大學校長,上海大學校長,漳州職業大學名譽校長,沙洲職業工學院名譽院長,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校長,江南大學名譽校長、名譽董事長,暨南大學名譽校長、董事長,揚州大學名譽董事長,上海大學附屬中學名譽校長,天津市耀華中學名譽校長,重慶交通大學《應用數學與力學》雜誌主編,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等職務。

錢偉長兼長應用數學、力學、物理學、中文信息學,在彈性力學、變分原理、攝動方法等領域有重要成就。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錢偉長

國籍中國民族漢族

出生地江蘇無錫

出生日期1912年10月9日

逝世日期2010年7月30日

職業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

畢業院校清華大學、多倫多大學

信仰辯證唯物主義

主要成就:參與創建中國第一個力學系和力學專業;參與創建中國第一個力學研究所;主持創建上海市應用數學和力學研究所;主持組建新上海大學,終身擔任上大校長;1956年獲國家科學獎二等獎;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7年獲全國科學大會銀牌獎;1997年獲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2006年獲多倫多大學傑出校友獎

代表作品:彈性柱體的扭轉理論、奇異攝動理論、彈性力學

夫人孔祥瑛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912年10月9日,錢偉長出生於江蘇省無錫,父親是國學大師錢穆的長兄錢摯。

1925年,先後在無錫榮巷公益學校、無錫縣立初中、無錫國學專修學校(蘇州大學前身 )讀書。

1928年,父親病逝後,在蘇州上學讀高中,學習數理化和西洋史。

1930年,畢業於無錫市第一中學,高考被清華大學、交通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中央大學五所名牌大學同時錄取。

1931年,獲得吳蘊初設立的"清寒獎學金",物理5分,化學和數學一共考了20分,以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的成績進入了清華大學歷史系,同年9月18日,發生九一八事變,錢偉長決定棄文從物,轉學物理系。[2] 在校期間,和同學顧漢章測定北京地區大氣電參數。

1935年,考取清華大學研究院,獲高夢旦獎學金,隨導師吳有訓做光譜分析,並在黃子卿指導下研究溶液理論。 同年12月,參加一二九運動。

193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的抗日救國組織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

1939年,赴昆明在西南聯合大學講授熱力學,並與孔祥瑛結婚。

出國留學

1940年1月,考取中英庚款會的公費留學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突發,改派至加拿大。去加拿大留學。8月錢偉長終於趕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習,主攻彈性力學,跟隨導師辛吉研究板殼理論,用50天完成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發表於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60歲祝壽文集內 。

1941年,提出了"板殼內稟理論"。

1941至1942年,研究雷達波導管內的電抗、和A.溫斯坦(weinstein)合作研究固支受拉方板的振動,1942年獲多倫多大學應用數學系博士學位。

1942年--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射推進研究所研究總工程師,師從世界導彈之父馮·卡門,從事博士後科學研究。研究火箭彈道、火箭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氣象火箭、人造衛星軌道、氣阻損失、降落傘運動、火箭飛行的穩定性、變扭率的扭轉、超音速對稱錐流等問題。並發表了世界上第一篇關於奇異攝動的理論,被國際上公認該領域的奠基人。

學成歸國

1946年5月,錢偉長回國,應聘爲清華大學機械系教授,兼北京大學、燕京大學教授。

1946至1957年,研究圓薄板大撓度攝動解和奇異攝動解、潤滑理論、壓延加工、連續樑、扭轉問題、建築史、扁殼跳躍和方板大撓度。

1946至1948年,參加了反美扶日、反內戰、反飢餓、反美援麪粉等進步運動。

1949年後,歷任清華大學教授、副教務長、教務長。

1950年,任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常委、組織部部長。

1951年,任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常委、副祕書長,並擔任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力學研究室主任。

1952年,參加中國文化代表團,出訪緬甸、印度。

1954年,提出了"圓薄板大撓度理論"(1956年獲國家科學獎二等獎)。

1956年,制定規劃了中國第一次12年科學規劃,並被任命爲清華大學副校長。與錢學森等創辦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同時擔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祕書、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籌委會主任、波蘭科學院院士。

1957年,中國力學學會成立,任副理事長。 1957至1976年,從事飛機顫振、潛艇龍骨設計、化工管板設計、氧氣頂吹的轉爐爐蓋設計、大型電機零件設計、高能電池、三角級數求和,以及變分原理中拉格朗日乘子法的研究。

1964年,他曾獨立推得廣義變分理論,投遞給《力學學報》,但因當時他的身份問題而不予發表。

晚年時期

1972年,錢偉長由周恩來親自點名,參加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英國、瑞典、加拿大和美國。

1977至1990年,從事環殼理論、廣義變分原理、有限元、中文信息處理、薄極大撓度、管板、斷裂力學、加筋殼、穿甲力學、三角級數求和等方面的研究。

1979年,中央撤銷把錢偉長劃爲右派分子的決定。

1980年,恢復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擔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

1981年,被任命爲中文信息學會理事長、《應用數學和力學》雜誌主編。

1982年,"廣義變分原理的研究"(1979年完成)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出任校長

1983年,鄧小平親自下調令,調任他至上海工業大學任校長一職,並寫明此任命不受年齡限制。

1983年至2003年,歷任第六屆、七屆、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1984年,他提出漢字宏觀字形編碼,簡稱"錢碼"。同年任民主同盟中央副主席、名譽主席,上海市應用數學與力學研究所所長。

1986年,在國家標準局組織的全國第一屆漢字輸入方案評測會上,在34種方案中,"錢碼"被評爲A類方案。"錢碼"獲得1985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在1987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獲銀牌獎。

1988年,任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中國陶行知研究會會長。

1994年5月17日,經上海市政府任命,錢偉長繼任爲上海大學校長。

1997年,被聘爲南京大學校董會名譽董事長,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名譽校長。

2001年11月,受聘爲江南大學董事會名譽董事長。

2006年,獲多倫多大學傑出校友獎[]。

2010年7月30日6時2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8歲。遺體於2010年8月7日在上海龍華殯儀館火化。

錢偉長的個人簡介資料 第2張

個人生活

錢穆的長兄錢摯一生在家鄉從教。他有一位了不起的兒子,即著名科學家錢偉長。錢摯英年早逝,錢偉長由叔父錢穆教養成人。錢穆在臺北去世後,臺灣當局禁止錢偉長入境,錢偉長因此送了一副長長的輓聯,表達對叔父的懷念和感恩之情:"生我者父母,幼吾者賢叔,舊事數從頭,感念深恩寧有盡;於公爲老師,在家爲尊長,今朝俱往矣,緬懷遺範不勝悲。"

在清華期間,錢偉長邂逅了中文系的才女孔祥瑛。1935年,他們都積極參加了抗日救亡運動,得以相識相知。錢偉長於1939年到達昆明西南聯大與孔祥瑛匯合,同年8月1日成婚。婚禮主婚人是錢偉長的導師吳有訓,此後的61載歲月裏,錢偉長夫婦相濡以沫。他們育有一子兩女。

錢偉長從大學起,就堅持體育鍛煉。在清華期間,已經是大學足球隊的主力左前鋒。1937年,入選中國國家足球隊並參加了在菲律賓舉行的遠東運動會。古稀之年的錢偉長以長跑作爲鍛鍊形式。九十歲後,依然堅持每天步行三千步。

主要成就

科研貢獻

他參與創建北京大學力學系--開創了中國大學裏第一個 力學專業;招收中國解放後的第一批力學研究生;出版中國第一本《彈性力學》專著;開設了中國第一個力學研究班和力學師資培養班,創建上海市應用數學與力學研究所;與此同時開創了全國現代數學與力學系列學術會議,開創了理論力學的研究方向和非線性力學的學術方向。爲中國的機械工業、土木建築、航空航天和軍工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被人稱爲中國近代"力學之父","應用數學之父"。

錢偉長長期從事力學研究,在板殼問題、廣義變分原理、環殼解析解和漢字宏觀字形編碼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貢獻。1941年提出"板殼內稟理論",其中非線性微分方程組被稱爲"錢偉長方程"。1954年提出"圓薄板大撓度理論",獲1956年國家科學獎二等獎。1979年完成的"廣義變分原理的研究",獲198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84年設計提出的"錢碼",獲得1985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在1987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獲銀牌獎。曾被授予波蘭科學院院士,加拿大拉爾遜多科大學榮譽教授。1986年被選爲加拿大多倫多賴爾遜學院院士。1988年獲澳門東亞大學榮譽博士稱號。1997年9月23日獲何樑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共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包括《應用數學與力學論文集》等共約300餘萬字;還擔任5種國際學術刊物的編委和一些國內學術刊物的顧問。曾創辦《應用數學和力學》刊物,採用中英文兩種文字,在國內外發行。著有《變分法及有限元》、《廣義變分原理》、《穿甲力學》,合著有《彈性力學》。

二戰期間,當倫敦正在遭受德國V1、V2導彈威脅的時候,丘吉爾向美國請求援助。這件事被轉到著名科學家馮·卡門主持的噴氣推進研究所。錢偉長正在研究所從事火箭、導彈的設計試製工作,他仔細研究過德國導彈的射程和射點後發現,德國的火箭多發自歐洲的西海岸,而落點則在英國倫敦的東區,這說明德軍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僅如此。據此,錢偉長提出:只要在倫敦的市中心地面造成多次被擊中的假象,以此矇蔽德軍,使之仍按原射程組織攻擊,倫敦城內就可避免遭受導彈的傷害,英國接受了這一建議。幾年後,丘吉爾在他的回憶錄中談及此事時,讚賞道:"美國青年真厲害。"可他不知道這個年輕人是中國科學家錢偉長。

教育貢獻

作爲一名教育家,錢偉長提出了一套完整、豐富、系統、科學的中國高等教育理論,對中國高等教育理論的突出貢獻。他提出了"拆除四堵牆"的辦學理念;堅持"三制"(學分制、選課制、短學期制);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想和人文思想 ;提倡和諧教育思想和美育思想。

在1949年至1956年的短短几年間,錢偉長爲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影響深遠的貢獻。作爲主要執筆者之一參與制定了我國"十二年科技規劃"。

1990年後,錢偉長還擔任暨南大學的名譽校長和校董會董事長,漳州大學、沙洲工學院的名譽校長,南京理工大學、江蘇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華僑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還任美國《應用數學進展》、《國際工程科學月刊》,荷蘭《分析和設計工作中的有限元》,英國《薄壁構件》等雜誌編委;烏克蘭《應用力學》等雜誌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副主編;《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文版編審委員會委員;《辭海》副主編;重慶出版社《現代化探索叢書》主編;科學出版社《應用數學和力學叢書》主編。

人物軼事

爲國而學

錢偉長在中學時屬於"偏科生",在數理上一塌糊塗,物理只考了5分,數學、化學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沒學過是0分。1931年的9月18日,日本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從收音機裏聽到了這個消息後,錢偉長拍案而起說:"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決定要轉學物理系以振興中國的軍力。"

提出新理論

1939年9月2日,中英庚款第七屆留英學生22人抵達香港時,不幸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錢偉長在留學途從王竹溪那裏借到拉夫著的《彈性力學的數學理論》,仔細研讀後發現當時國際學術界關於彈性板殼理論十分混亂,於是,錢偉長決心尋找一種統一的以三維彈性力學爲基礎的內稟理論。他以高斯座標張量表達的微分幾何來表示變形和應力分析之創新思想,提出了新的統一內稟理論。

1940年9月中旬抵達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錢偉長與自己的導師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談時,發現兩人都在研究板殼理論,辛吉用宏觀的內力素張量求得在外力作用下板殼的張量平衡方程,稱之爲宏觀方程組,而把錢偉長的方程稱爲微觀方程組。辛吉認爲雖然兩種理論所用的力學量和符號有所不同,但其實質是等同的。辛吉教授提出把兩種理論合在一起,錢偉長寫成一篇論文《彈性板殼的內稟理論》,發表於馮·卡門教授祝壽文集之中。愛因斯坦看後說:"這位中國青年解決了困擾我多年的問題。"

人物評價

參與了籌建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自動化研究所,20世紀70年代,創立了中國力學學會理性力學和力學中的數學方法專業組。1980年又創辦了中國最早的學術期刊"應用數學和力學",促進了力學研究成果的國際學術交流。爲中國的力學事業和中國力學學會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他的科學分工做得很仔細,有什麼工作他都做。(錢學森評)

錢老先生對力學貢獻很大,他是力學奠基者之一,他對後輩非常關心,他對中國的教育事業都很關心,作爲上海大學校長,很關心教育事業的發展。他很重視基礎科學。(谷超豪評)

錢偉長老先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教育者,雖然這麼大年紀,但還一心爲中國的高等教育探索。上海大學也是我國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一個典範。(饒子和評)

在爲人方面,他用謙遜的態度爲後輩樹立了非常良好的楷模。(吳樹青評)

從義理到物理,從固體到流體,順逆交替,委屈不曲,榮辱數變,老而彌堅,這就是他人生的完美力學!無名無利無悔,有情有義有祖國。(2010年感動中國頒獎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