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故事 > 創業故事 > 懶人汽車CEO龍亮的創業故事:努力的人永遠不會被辜負

懶人汽車CEO龍亮的創業故事:努力的人永遠不會被辜負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懶人汽車(Caloha.com)是在美國炙手可熱的二手車電商創業公司,今天要給你講述的是懶人汽車CEO龍亮的創業故事

懶人汽車CEO龍亮的創業故事:努力的人永遠不會被辜負

汽車工程師出身的龍亮,自打幼年記事起就對汽車有種執念。玩模型、拆零件樣樣在行。長大後,他去汽車修理廠做學徒,闖入上汽工作,四年內三次升職。而他放着安穩的工作不要,心一橫,飛去了美國念MBA。

龍亮是個資深車迷,從父親副駕駛座位上對汽車有着濃厚興趣的小孩,到汽車修理廠去當學徒,再到考上夢寐以求的汽車專業的學生,龍亮對汽車有着深沉的情愫,這份堅定的情懷和拼搏的決心讓他畢業以後進入上海汽車集團擔任汽車工程師,四年的工作升職三次,成爲了上汽集團最年輕的汽車質量控制主管,2012年龍亮辭去上海汽車集團的工作,來到美國紐約攻讀MBA,而後龍亮進入了美國豐田擔任汽車質量工程師。

2014年,就從一個人開始,一頁PPT開始,從不善於社交變得積極出沒各種創業社交活動,找合夥人、找投資,其中一份天使投資是他幫投資人修車開始,他pitch完投資人以後,當時的VC說會考慮。最真切的場景是,那會兒緊接着投資人的車出現了狀況,四下無人的時候他親自幫投資人的車修好,讓投資人被他的專業和熱情觸動,於是談成了一筆投資,他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閃光點,但是真的是一步一步地堅持下來,做到現在,公司不僅發展成一個全美的公司,還真正讓網購二手車不是夢,員工也從1個變成了將近20人,業務走向全美國,經過三輪融資,也估值上千萬。

二手車買賣一直是北美華人生活中的重要一環,區別於國內較爲廉價的公共交通的是海外昂貴的Uber們。一輛質量過硬的二手車帶來的不僅是出行的便利和節約,更是對華人生活品質的極大提升。龍亮表示,“文化的衝突,語言的障礙,是每一個華裔創業者都會面對的問題,所處的行業決定這些因爲影響的大小,針對二手車行業而言,這些障礙正好是我創業的動因,正是文化的衝突,語言的障礙,讓每一個留學生、新移民買車、賣車都相當痛苦,我創業的初衷就是要解決這個痛點”。

值得一提的是懶人汽車在北美首創的C2C模式,消費者將可以在平臺上直接對話前車主。傳統模式下的經銷商鮮有敢於互聯網化的最大原因,莫過於不願意消除信息差,讓渠道和消費者直接對話了。懶人汽車改變了習慣了人情模式的汽車市場,讓用戶的選擇不限於自己的“朋友介紹”。爲了解決私人買賣質量沒有保障的痛點,懶人汽車經過數年試錯,組件發展成爲C2C與B2C並存,不僅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更好地實現私人買賣雙方直接的架接(車主直售平臺),更利用平臺獲取資源的快捷性,槓桿出體驗更好、利益更持續地B2C模式(認證車平臺),直接收購私人的汽車,作爲懶人認證車,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銷售給客戶,砍掉線下運營成本,給客戶讓利,開創全美包郵,送車上門,十天包退,讓網購變得像亞馬遜購物一樣簡單放心。

懶人汽車在鑽研如何更好保障二手車質量的同時,也致力於提供極致的服務體驗。“全美送車上門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創新”,懶人汽車CEO龍先生說道。二手車交易的豐富車源往往基於跨地域的買賣,一輛車況和配置稱心的轎車很可能不在客戶所處的州縣。就像國內發達的電商物流一樣,懶人汽車自主搭建全美送車的物流網絡,保障了客戶能第一時間和愛車見面,並可以通過網站和客服隨時追蹤送車進度。懶人汽車的信心來自於龍先生和團隊的努力和精益求精,因此也是全美唯一一家保證十天無條件退貨的二手車平臺。


在美求學的那段難忘經歷

出國之前的龍亮,英語磕磕巴巴,積蓄,也因早些年走南闖北貪愛旅遊,而所剩無幾。他一人一箱,赤手空拳地來到美國。初來乍到,猶只孤鴻,孑然無依。他開口說的英文,連美國人也難聽懂。於是龍亮便和這語言拗上勁了。

到美國的第一年,他逼着自己杜絕一切中文資源。不聽、不看、不說中文,每天逼着自己開口說英文,跑到各個場合和人打交道、練口語。這麼一個逼出來的純英文環境下,他口語突飛猛進。

生活好像也要和他較勁到底。只帶了20萬人民幣的他,要去完成10萬美金的學位。經濟上的不充裕,讓他需要比普通人多出一倍的努力。白天工作9小時,晚上至少上課4小時。週末最忙的時候,一天兼職五份工作。

那段日子裏,爲了保證學習效率,他每天還得在下班下課後,抽出時間複習和預習學術內容龍亮總是說“努力的人永遠不會被辜負。熬過了這段艱難的時光,麪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也會好起來。”

龍亮從畢業後開始,在上汽和豐田積攢了豐富的實戰經驗,可靠踏實的作風也贏得了業界同行前輩們的廣泛讚譽。從個位數的團隊到十位數的團隊,擔當更大,壓力更多,有彷徨有慌張,有找不到出口有不知所措,但龍亮心中一直帶有期望,對懶人汽車和北美二手車行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延伸閱讀:

80後億萬富翁李想的成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