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論語中關於君子的句子

論語中關於君子的句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1、子曰:“君子不器。”

論語中關於君子的句子

2、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3、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4、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5、子曰:“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6、子曰:“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7、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8、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9、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羣而不黨。”

10、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1、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12、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3、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1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5、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7、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18、子曰:“論篤是與,君子者乎?色莊者乎?”

19、子謂子夏曰:“女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

20、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1、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22、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23、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2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25、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26、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27、子曰:“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28、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29、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30、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爲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31、子曰:“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32、子夏曰:“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

33、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爲也。”

34、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35、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36、子曰:“君子義以爲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7、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8、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39、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

40、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41、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42、子貢曰:“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

43、子曰:“不知命,無以爲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44、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爲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爲謗己也。”

45、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我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46、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47、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48、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49、子華使於齊,冉子爲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

50、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51、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52、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53、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54、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義以爲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爲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爲盜。”

55、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56、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57、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58、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59、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6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61、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62、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63、南宮适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64、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爲木鐸。”

65、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爲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

66、棘子成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爲?”子貢曰:“惜乎!夫子之說,君子也。駟不及舌。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革享),猶犬羊之(革享)。”

67、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68、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69、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爲有,虛而爲盈,約而爲泰,難乎有恆矣。”

70、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71、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72、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以爲知者,惡不孫以爲勇者,惡訐以爲直者。”

73、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74、大宰問於子貢曰:“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子貢曰:“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子聞之,曰:“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曰:“子云,‘吾不試,故藝’。”

75、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爲褻服。當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76、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孔子退,揖巫馬期而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爲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孰不知禮?”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過,人必知之。”

77、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78、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爲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緇。吾豈匏瓜也哉?焉能繫而不食?”

79、子夏之門人問交於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張曰:“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衆,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於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80、陳子禽謂子貢曰:“子爲恭也,仲尼豈賢於子乎?”子貢曰:“君子一言以爲知,一言以爲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其生也榮,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81、陳亢問於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82、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

83、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爲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84、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莜。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使子路反見之。至則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85、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爲禮,禮必壞;三年不爲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爲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爲也。今女安,則爲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86、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衆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張曰:“何謂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