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五行生剋”理論的內容及其起源

“五行生剋”理論的內容及其起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古人的認識很簡單,理解力也有限。最初人們根據白天黑夜相互交替以及氣候的陰晴變化等現象,認識到自然界有陰陽二氣的區分;隨後通過觀察,人們從生活中又歸納出萬物可分爲金、木、水、火、土五大基本元素這個符合直觀經驗的道理。在明確了這一認識的基礎上,人們又從水流向下、火焰向上,樹目有曲有直,金屬可延伸變形,土壤宜於種植等現象裏,歸納出了“水潤下,火炎上,木曲直,金從革,土愛稼穡”這些特徵;又從植物可以生火,火後必有灰燼(土),土中埋藏金屬,金屬冶煉成液體狀(水),水又可以滋潤萬物的直觀經驗中形成了“五行相生論”;又從水來土掩,木鎬掘土,刀斧鑿木,火能克金,水能滅火等現象中形成了“五行相剋論”。這是早期人類對客觀世界的一種樸素認識,當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自然界的客觀規律,多少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成分。五行相生,具體說來,就是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而五行相剋,則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生剋”理論的內容及其起源

  大約中國人對“五”這個數字的偏愛,他們通過向外推理,五行就發展爲五色(青黃赤白黑)、五味(酸甜苦辣鹹)、五方(東西南北中)、五嶽(泰、華、衡、嵩、恆)、五臟(心肝膽脾肺)、五官(眼耳鼻喉舌)等相對立的整體,甚至認爲就連政治上的王朝更替,也與“五行”的交替秩序有關。這樣,整個世界就被有條不紊、結構清晰地描繪成一幅由金、木、水、火、土排列組合成的循環運轉的大圖畫。

  “陰陽”、“五行”原是兩個獨立的整體,到了《呂氏春秋》那裏,則被糅合成一個整體,形成了新的宇宙圖式。在這個宇宙圖式中,萬物被描繪成了一個井然有序、時空交叉、互相聯繫的網狀系統。這個網狀系統不僅是兩維的、平面的,而且是立體的、多維的,使自然、社會、人形成了一個同源、同物、互感的龐大系統。這個宇宙圖式奠定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思維模式與理解模式,使幾千年來中國的哲學、科學、藝術有了一個可以依據的整體理論框架,無論它是否準確,畢竟在那個時代裏它是理性的最高成果,由它而形成了我們這個民族對宇宙萬物的“分類原則”與“聯繫原則”,形成了我們這個民族“邏輯思維”的特殊方式,形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獨具特色的天文學、醫學、生物學、化學、物理學等科學知識,形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思考與行爲方式。

  當然,陰陽五行說不盡符合現代科學對自然界的認識,但也不宜將之完全歸於封建迷信。它畢竟在客觀上反映了一種樸素的自然觀,而且五行相生相剋理論多少也有一定的事實依據。只要對其加以批判繼承,還是可以發現它有很多合理的因素,對現代生活和現代管理極富啓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