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孫中山演講,孫中山在嶺南學堂的演講稿:非學問無以建設

孫中山演講,孫中山在嶺南學堂的演講稿:非學問無以建設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9W 次
孫中山演講,孫中山在嶺南學堂的演講稿:非學問無以建設
1912年2月,孫中山辭臨時大總統職, 任全國鐵路督辦,從事振興實業,倡導“建設之學問”。1912年5月7日, 孫中山蒞臨廣州嶺南學堂參觀,在馬丁堂前向員生作“非學問無以建設”之演講。分享這篇孫中山演講稿。
非學問無以建設
演講時間:1912年5月7日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嶺南學堂馬丁堂的演講稿  僕今日得貴校諸君開會歡迎,不勝欣謝!  諸君在此,莘莘濟濟,有緣同學,今我見之,頓觸少年時事。憶吾幼年,從學村塾,僅識之無。不數年得至檀香山,就傅西校,見其教法之善,遠勝吾鄉。故每課暇,輒與同國同學諸人,相談衷曲,而改良祖國,拯救同羣之願,於是乎生。當時所懷,一若必使我國人人皆免苦難,皆享福樂而後快者。又數年即回祖國,就學於本城之博濟醫院,與貴校廖得山同學。僅一年,又轉香港推[雅]利士醫院凡五年,以醫亦救人苦難術。然繼思醫術救人,所濟有限,其他慈善亦然。若夫最大權力者,無如政治。政治之勢力,可爲大善,亦能爲大惡,吾國人民之艱苦,皆不良之政治爲之。若欲救國救人,非鋤去此惡劣政府必不可,而革命思潮遂時時涌現於心中。惜當時附和者少,前後數年,得同心同行者不過十人。得此十人,即日日籌劃,日日進行。甲午中日之役後,政學各界人人憤恚,弟等趁此潮流,遂謀舉事於廣州,失敗後居外經營,屢蹶屢起,直至去年八月在武漢起事,不半載而大功告成。此固天之不欲絕吾中國也。然則,功既成矣,吾從前之志願,豈遂達乎?非也,千未得一也。今日所成,只推倒一惡劣政府之障礙物而已。以後建設,萬端待理。(負責)何人,則學生是也。  凡國強弱,以學生程度爲差。僕從前以致力革命,無暇向學讀書。行醫日只一兩時,而事革命者實七八時,而學業遂荒。沿至於今,歲不我與。今見學生,令人健羨,益見非學問無以建設也。譬諸除道,僕則披荊斬棘也,諸君則駕樑砌石者也。是諸君責任,尤重於僕也。肩責之道若何,無他,勉術學問,琢磨道德,以引進人羣,愚者明之,弱者強之,苦者樂之而已。物競爭存之義,已成舊說,今則人類進化,非相匡相助,無以自存。倘諸君如有志而力行之,則僕之初志賴諸君而達,共和新國亦賴諸君而成。是則僕所厚望於諸君者。

嶺南學堂簡介:

嶺南學堂就是現在常說的嶺南大學,其前身爲格致書院,創辦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校址設在廣州城內。在舊中國最初由美國基督教會創辦,以後收歸中國人自辦的私立大學。1904年遷至廣州河南康樂村,改名嶺南學堂。1918年定名嶺南大學,主要設立文理科,由美國人任學校監督(校長),中國人任副監督和教務長。在美國設有董事會。1925~1927年廣州處於大革命高潮,該校工人、學生連續罷工、罷課,1927年4月學校宣佈停辦。當時以錢樹芬爲首的一批愛國校友倡議接辦學校,同年7月經廣東政府批准,學校收歸中國人自辦,並正式改名私立嶺南大學。1952年嶺南大學在院系調整中與國立中山大學及其他院校的文、理科合併,組成現在的華南理工大學,中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