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紀錄片《敦煌》觀後感:看紀錄片是種享受!

紀錄片《敦煌》觀後感:看紀錄片是種享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K 次

紀錄片《敦煌》觀後感:看紀錄片是種享受!

紀錄片《敦煌》觀後感:看紀錄片是種享受!

最近看了紀錄片《敦煌》,拍的很用心很規整的一部紀錄片。看的時候小小地感動了一下:因爲題材本身,因爲許巍的主題歌,因爲張楚何勇的配樂,因爲鏡頭的整潔,因爲周兵許巍張楚何勇都生長於古時的絲路上……更是因爲:周兵一直在做紀錄片,張楚許巍他們一直在做音樂。

導演周兵是原《紀事》的製片人,所以積累了大量拍紀錄片的經驗。在此懷念下《紀事》,它是《東方時空》裏我最喜歡的一個子欄目,每期都會播出一個紀錄片或專題片。但是,《東方時空》先是改版又是改主持人最後改播出時間,把自己改的漸漸淹沒於熒屏裏。我在臺裏聽到改版就頭疼,我們做電視的爲什麼總要改版呢?是觀衆浮燥還是我們更浮燥?壽命很長的《動物世界》正是因爲不改才屹立不敗,連音樂都是十幾年前的那個音樂,大家還是很喜歡看。

我喜歡做電視,卻越來越少看電視。現在,屏幕上玩過選秀之後玩明星,玩過明星之後玩相親,一浪高過一浪。紀錄片,越來越難看到了。我承認我也是其中做無聊節目的一員,尤其是娛樂節目,做的時候很熱鬧很刺激,特別是直播前精神昂揚,調光時的一束追光或對講耳機裏同事的對話都能激起對工作的熱情,如果某次,哪個機位換了攝像或者導播換了人我都會覺的沒譜,龐大的舞臺和同事團隊彷彿泰坦尼克,和燈光音響一樣變幻多彩。但是節目結束之後,音樂還在耳邊揮之不去,舞臺上瞬間人去樓空,聽着同事們一聲聲收工的聲音,看着黑暗的舞臺,心裏比舞臺更加空洞,似乎什麼也沒有留下,只有幻覺般的過眼雲煙。

這個時候電視吸引我的,不是因爲作品的問世感,而只是它不可或缺的團隊精神。同時,我也無限懷念起紀錄片。

拍攝一個紀錄片週期很長,拍攝過程較悶。拍攝週期從最短的幾天到幾個月甚至幾年,需要一定的沉澱和耐心。前期對畫面質量和鏡頭語言要求較高,所以攝像要扛大機器,以拍出小機器拍不出的景深感,一個大攝像機的重量有二十多斤,每次攝像需要一扛幾個小時,天天如此。而回來後素材的選取率基本是1/10或者更低。現在我還能記起原來那些炎熱的夏天,我們出差很多天到一個地方,裝着滿滿BT帶和充電器,帶着沉重的大攝像機和三角架拍攝紀錄片的日子。

相比前期的勞累,紀錄片的後期也頗費功夫。首先對稿子的要求很高,因爲鏡頭太多,需要一個個記鏡頭、同期聲。我們做後期時都喜歡開夜車,因爲白天編輯室裏人多靜不下心,到了夜晚,沒人搶編輯機,沒有聲音打擾,幹起活兒來很有感覺。我喜歡這個過程,說不準原因,雖然很累,但是真的很喜歡。等到片子做完時,差不多眼皮都睜不開了,但這時也是最興奮的時刻,因爲可以坐下來一遍一遍觀賞勞動成果了。

敲完這些字的時候,彷彿時光回到了十年前。的確,找一個有意義的選題,搭檔一個默契的攝像,再加上一個幽默的司機,一起艱苦而專心地拍些日子,再經過我們的手變成一個個片子,給它們起一個個名字 ,這樣的工作再累也有意思。

和同事交流時他說:“年紀越大越愛看紀錄片了,安靜下來看紀錄片是一種享受。”我說:“我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喜歡紀錄片了。”只是現在,哪家電視臺還會把更多的時間讓給紀錄片呢?

我想到了陽光衛視,想到了楊瀾。別的不想多說,只想說:不管怎麼樣,楊瀾創辦的陽光衛視給我們開創了一個人文地理紀錄片頻道的先河,也許她一開始就知道這個頻道在中國會是什麼命運,但是她的確是一個徇道者。在今天,誰還會像《小鴨的故事》那樣,對着一隻小鴨不停地拍下去呢?

所以,周兵他們只要一直在做電視紀錄片,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