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人和人到底差哪兒了?

人和人到底差哪兒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人和人到底差哪兒了?


人和人到底差哪兒了?

作者:周桂伊

從初中時候,志瑋就是一個“注意力不集中”的小孩。數學老師講勾股定理,他卻在語文課上漫天地想,勾股會不會是一個典故;美術課去寫生,大家奮筆疾書,他卻全程忙碌着小心地把一隻天牛藏在口袋裏,帶回家飼養。志瑋的時間都花在一堆不靠譜的事情上:看書、研究做風箏、收集漫畫,人很聰明,但成績始終中不溜秋。

好在他有一對分外理解他的父母。高中的時候,志瑋看了一些談論中國教育的書,突然宣佈要休學,態度堅定且情緒劇烈。父母見規勸無效,商量了一個晚上,居然同意了,只不過有兩個條件:一,把目前這個學期學完,人不要半途而廢;二,休學後不要去打工,在家想幹點什麼就乾點什麼,爸媽養着。

在所有人的錯愕中,志瑋當真休學了一年,在八十年代,這算件大事兒。一年之中,他睡到自然醒,看電影成了最大消遣。一年之後,他突然宣佈,要考去香港,學電影。他又回到學校,在低一屆學弟學妹們奇怪的眼神中,很努力地學。

志瑋考入了香港一所大學,讀的電影。對於一個工薪階層,父母供養他花了很多錢。他爲了減輕父母負擔,大一就開始打工,入職了當地一所紀錄片公司,負責整理視頻資料。那些美好的畫面把他深深迷住,畢業之後,他告訴父母,想邊旅遊邊打工,去看看世界。

二十六歲開始,他用腳把五湖四海都丈量過,發在他網絡空間上的,都是坑坑窪窪的岩石、壯麗的河山和落日的輝煌。他的賬號被很多人關注,大家被他精湛的照片吸引,問怎樣可以到達,回答得多了,志瑋乾脆整理一些帖子發表出來。這樣的日子過了五六年,他一個高中同學聯繫了他,說拉到一筆風險投資,打算弄一個高端旅遊——“你有這麼多探險經歷,回國一起吧!”

一拍即合。志瑋迅速辭掉工作回到了北京。他專心地爲這個公司奮鬥了五年,卻發現商業和理想之間有專業的鴻溝難以跨越。

公司倒閉了,志瑋頹廢了半年,開始思考自己該將什麼作爲終身職業的問題。他的經歷太雜,做電影手已經生疏,做旅遊只有理論,他發現,自己學的專業、愛好的東西彷彿跟時下主流的賺錢方向格格不入,看似輝煌的經歷卻沒辦法換一個富足的麪包。

志瑋只能暫時棲身於一家雜誌,提供旅行的圖片和文字,月薪五六千。他開始做一些重複自己的事兒,有了勾心鬥角、職場壓力、經濟目標。一個晚上,陪着爸爸喝酒,喝到深處突然流淚:“爸,我錯了,不該浪費了那麼多時間。早知道最後也只是回到這裏當個普通白領,出國花那麼多錢去學習,看那麼多好風景,吃的那些苦,都白費了。”

爸爸慢慢喝掉杯子裏的酒,第一次說起了自己的人生。爸爸說起了他從小立志當科學家,文革一來卻下鄉務農十年。高考恢復,他考上了大學,服從分配卻去學了計算機。畢業的時候,去美國是潮流,他去美國呆了幾年,剛剛建立自己的工作室,就遇到了媽媽。媽媽不願意留在美國,他不願意跟他媽媽分居兩地,回來進入了體制單位,呆到現在,做了搞環境的處事的局長,簡直就是造化弄人。

爸爸說,他的一生,很多時候被時代所累,即便這樣,也難忘其中許多美好。——“你做的都是讓自己最快樂的事兒,如今居然說後悔這種沒種的話? ”

爸爸說到激動處,又開了一瓶酒,說起志瑋小時候的一件事情。小時候,市裏搞了個比賽,獲勝的孩子可以直接進省文工團當舞蹈演員。當時志瑋非要報名。爸爸深知,兒子只是喜歡,但並不適合這個行業,一定會落選。但他不忍心打擊兒子,決定讓他去嘗試。初選的時候,志瑋意外通過了,他拿着通知信尖叫跑進屋的樣子,爸爸好像看到了志瑋一歲時候單純的樣子,爸爸太久沒有見過志瑋這樣對他敞開一切。初選之後,他們要到另外一個賽區做複賽,從來辦事拖沓的志瑋第一次爲旅行做規劃、圖標,甚至叮囑爸爸該帶什麼,自立又負責。到達省會,志瑋發現表演嘉賓是自己偶像,興奮得拉着老爸一起追,爸爸那天累得到賓館就趴下,被感染的激情卻讓他覺得年輕了好幾歲。志瑋回來的路上跟他說了好多這個偶像的事兒,他仔細聽着,原來志瑋的心裏有那麼多燦爛的夢。練習了一個月,志瑋還是複賽第一輪就被刷掉了,爸爸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心無比痛,他完全忘記了自己當初做出的預測,只顧得上抱着志瑋一起在賽場門口掉眼淚。這件事從頭到尾折騰了三個月,打道回府的時候兩個人兩手空空。但爸爸知道這一趟旅程給他帶來的,是跟志瑋互相理解的深刻聯結,志瑋也潛移默化長大了那麼多。

爸爸說起的這個事兒,志瑋徹底不記得,他聽傻了。

媽媽在一邊坐着,忍不住也開始插話。她說小時候經常給志瑋講故事,驚心動魄的時候,志瑋大喊,這段跳過,跳過。媽媽說,她那時候會跳過,因爲那隻在故事裏。“可真實人生,哪有什麼跳過?”

真實的人生,沒有刪除、跳過、改寫。浪費也好,耽誤也好,彎彎曲曲就是人生的常態。最好的和最壞的日子都不短不長,循序漸進。

志瑋那天晚上喝得大醉,第二天上班都遲到了。

後來的志瑋也沒有消停,幹了一會,他跳到了一家國際廣播電臺。有一次,他經過演播廳,發現一期的節目是“出國之後的同學有什麼不同”,他覺得有趣,在播音間聽了一會。有很多答案有趣惡搞,“出過國的同學更厭世憤俗”、“國外一個老婆,國內一個老婆,重婚查不到”、“女生都嫁了老外,男生基本回國結婚生子”。一個主持人略帶嘲諷地說,有個總結性的答案是“跟我們一樣結婚生子,沒有任何不同”。另外一個主持人立刻反駁了他。他說:“那只是表面有所不同,但待人接物、重大選擇,甚至生活細節肯定不同,因爲你在不同的文化裏生活過,自然會去比較,分析問題的時候,會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場去看待。你會知道世界之大,給自己更多選擇和寬容。這就是不同。”

志瑋笑了。

當然很不同,人生每一段路,都是爲了讓你與他人不同,最後成爲自己。輝煌和轉折都用來寫在履歷表上,無用的歲月,才包含着我們區別於他人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