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短語 > 經典的句子 > 陳春花: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問題出在了哪?

陳春花: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問題出在了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陳春花: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問題出在了哪?


60%的員工都在無效工作?他們的績效都去哪兒了

作者:陳春華(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聯席董事長)

請認真思考一下,你的公司是不是存在着這樣的普遍現象——

有5%~10%的公司員工,一上班就是來挑毛病、和你對着幹的,所有的制度他都看不慣,所有的決策他都有不同想法,而他不會去想自己做得如何;

有15%~20%的員工,他做出的東西就是不合格;

有20%的員工是蒙着做事,做得對與錯,他都不知道爲什麼;

只有20%的員工的工作,是高績效的。

也就是說公司中有60%的員工的工作沒有正常產生績效,這是多麼大的浪費?儘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們也學習過不少管理知識,嘗試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總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裏?

這是我10年間對200家企業跟蹤研究的發現。十數年來,正是這些問題深深地吸引住我持續迷戀、關注管理——

爲什麼同樣的資源和人,交給不同的管理者進行管理,結果卻相去甚遠?

爲什麼這樣多的人陷入了無效的、甚至毫無意義的工作中?

影響人們工作的關鍵要素是什麼?

人員爲什麼會流動?

爲什麼很多人覺得組織並沒有讓他們發揮作用?

這些問題的出現,其實都是源於管理觀。

管理觀一:用績效說話:管理只對績效負責

現象一:功勞與苦勞

現在大家普遍知道,“苦勞”是對績效沒有幫助的。但是在現實中,很多人有了“苦勞”之後,就會覺得已經很對得起公司了。其實我們也會接受這些看法,很多公司還是以苦勞爲考量標準。這說明對管理的觀念還是沒有認識清楚。講苦勞是對管理上的第一浪費。

現象二:能力和態度

管理只對績效負責,直接產生績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態度。誰產生績效,誰就最重要。當態度轉化爲能力,纔有用。

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企業,你公司活得好的員工是誰?是不是能幹的人累死,不幹活的人活得很好?而通常是能幹的人總是態度不那麼好,不能幹的人總是很討好。那麼你的管理就一定出問題了,你考覈的是態度多,還是能力多?

如果你50%的內容都是在考覈態度,那你的公司能幹的人就自然活得很累了——而這意味着如果有機會,他就會流走。這是對管理的第二大浪費。

現象三:才幹和品德

品德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戰時才能評價,通常情況下,我們很難去評價一個人的品德是好還是壞,管理不能把賭注押在這裏,而恰恰應該去設法解決它:管理要承擔的責任就是沒有機會讓人去犯錯誤,讓品德轉化爲才幹,創造績效。所以學管理,要看經濟學和組織行爲學。

兩點重要補充:何時“德”比“才”重要?

必須要說明的是:在兩個時間點上,德比才重要。一是在招聘時;一是在提拔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