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叛逆者》好看嗎?

《叛逆者》好看嗎?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叛逆者》挺好看的 ,《叛逆者》能夠在諜戰題材一蹶不振的2021年逆轉封神憑的就是跌宕起伏的故事,節奏緊湊的劇情以及嚴謹高能的情節,再加上細思極恐的細節把握,使得第一集開始,就讓觀衆記住了演員們的人物形象,開播五分鐘就讓你聞到好劇的味道。這些都不得不歸功於編劇李曉明和導演周遊。能夠將一部嚴肅文學作品改編到如此程度,足見主創們的誠意,也代表他們對觀衆的尊重。

《叛逆者》好看嗎?

其實在該劇播出之前,外界對於該劇的故事有過很多的猜想。畢竟諜戰題材電視劇已經在影視行業被玩了太久,前有《潛伏》《懸崖》《黎明之前》這樣的珠玉,後要面臨諜戰題材在觀衆受衆的持續萎縮。作爲主旋律的《叛逆者》將要面臨什麼樣的壓力可想而知。然而,《叛逆者》在第一集就讓觀衆看到多而不雜的人物,用故事引領人物出場,用對白展現劇情發展,用細節鋪墊伏筆。一部好看的諜戰劇最突出的看點就在於緊張的感觀刺激,在說明事件的同時讓觀衆深刻體會到做上帝是何其有幸的事情。從這點來說,《叛逆者》是真節奏大師,也十分有可能成爲繼《潛伏》之後的又一諜戰經典。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塑造人物細膩用心,敘事脈絡清晰,結構有力的一面。在林楠笙歷經的一次次考驗與蛻變中,對於觀衆來說,也是一次次精神的洗禮。人的一生可以走的路千萬條,走錯的路也千萬條,有幸的是,在人生走向終點之前,能找到對自己來說最對的那條路。找到了那條路,人生就有了歸途。每一個人都可能是叛逆者,有人一生都在掙扎,無非是爲了走一條正確的路。

6月7日,諜戰大劇《叛逆者》播出,開播三週以來,該劇的景氣指數表現堪稱一枝獨秀,關於劇集人設、情感線、製作等各方面的討論更是全面開花,在德塔文近期連續兩週的藝人上升能量榜的TOP10中,因《叛逆者》而新上榜的藝人多達三位。該劇的豆瓣評分也爲同期開播劇最高、18萬以上的評分人數給出了8.3分的高評價,這些數據都說明,該劇不但是今年以來景氣指數表現最佳的國劇之一,也是近幾年熱度最高的諜戰劇之一。

在該劇的各項觀看指數數據中,德塔文發現,該劇作爲諜戰劇,獲得了相當多年輕觀衆青睞,其中20~29歲的中青年羣體佔比最高,達到了35.51%;從提取的輿論熱詞來看,該劇不僅僅覆蓋了演員粉絲,而是實現了口碑破圈,討論角色名、人物關係等的熱度也非常高,這說明《叛逆者》的觀看趨勢異於常規的諜戰劇,得到了相當多年輕人青睞。那麼,《叛逆者》做對了什麼?是如何贏得了年輕觀衆的?

1

大時代下的小人物,用信仰與理想打動觀衆

從6月7日開播,《叛逆者》的景氣指數就幾乎是一路上漲,當前保持在穩定破2的水準,這一難得的市場熱度,讓它成爲今年以來最熱的劇作之一,也是近年來國產諜戰劇中最熱的表現。同時,《叛逆者》的口碑也很優秀,在知乎,該劇得到90%知友推薦,在豆瓣,該劇評分高達8.3分,打五星+打四星的觀衆佔比超過80%。

劇讀|《叛逆者》:信仰、理想、剋制、熱血,非典型諜戰劇的勝利

不少每天準時追劇的觀衆都會發現,該劇具備張弛有度的劇情節奏、豐富有趣的人物情感關係、以及激動人心的對抗關係、內憂外患時代背景下的浪漫理想情懷這些優點,這是該劇能夠獲得目前如此多好評的主要原因。在不同維度,創作者都爲該劇增添了不少看點。

首先,《叛逆者》作爲諜戰劇,其劇情切入視角就與常規諜戰劇有較強的差異化,它以一個初出茅廬的特訓班學員來到上海進入特務處上海區開場,不是觀衆常見的“諜戰劇全能大男主”、充滿主角光環式的開篇,這樣的設計對廣大年輕觀衆是非常友好的。

對於本身時代背景與當下受衆距離較遠的諜戰劇,觀衆需要一個接入口、能夠對人物命運產生興趣,劇中“林楠笙”作爲新人、在復興社的種種遭遇,讓廣大年輕人充分共鳴,更親切地稱爲“林楠笙的職場歷練”,這個切入點就找得很好,一下拉近了跟觀衆之間的距離。

找到普世性以後,本劇在主題表達上找的思辨點,也與常規諜戰劇不太一樣:常規諜戰劇講得更多是敵我對抗、是與非的問題,而本劇的主題立意則建立在“信仰”這個已經很少能在現在聽到的詞,這個主題非常浪漫和詩意,而它卻貫徹在劇中主人公的無數選擇中,林楠笙面對陳默羣、顧慎言、王世安、左秋明等人的影響和考驗、永遠都在做兩難抉擇,到底是在混亂的時局中選擇看似較穩定但是人心隔肚皮的地方,還是跟隨自己本心、永遠堅持救國救民,這樣的人物抉擇使得本劇的立意更高了一層,不是選擇站隊哪邊,而是選擇利己還是利他。

這與當下年輕人的主流情緒不謀而合,社會上充斥着“躺平”“佛系”等散漫情緒時,林楠笙式的崇高信仰就成爲了普通年輕人嚮往的一種人生狀態,作爲和平年代享受種種福利還躺平的現代人,追劇看劇,看林楠笙在戰火中艱難求生,其實是在提醒自己的侷限。

作爲諜戰羣像劇,本劇在人物關係上的維度複雜性也堪稱歷年國劇之最,主人公林楠笙先是面對“魔鬼”上級陳默羣,然後面對外表溫和內心殘忍的王世安、再到深藏不露的顧慎言,以及特訓班的好兄弟左秋明,每個人都給林楠笙上了生動的一課。

而林楠笙自身強大的內省力讓他在經歷這麼多人事後越發強大,強大的同時,他的身上揹負的傷痛也越來越多,譬如,從前從不吃蛋糕的林楠笙,在左秋明犧牲後默默地吃起了蛋糕,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緬懷戰友。小細節勾勒出了張弛有度、緊張刺激中有柔情萬分的獨特劇情節奏,可供品讀的豐富層次。

從輿論熱詞來看,觀衆在看《叛逆者》時聊得最多的就是“細節”“動人”“高級感”,以及林楠笙的“職場”發展、“工作能力”、“剋制”的“戀愛”等關鍵詞,這說明本劇找到了準確的主題立意點和切入方式,成功地切準了時代的主流情緒,讓諜戰劇也找到了堅實的現實土壤,能夠與當前觀衆的心理需求接軌。觀衆在搜索“林楠笙”人物關鍵詞時,非常關心他和“魔鬼”上級陳默羣之間的人物關係變化,也很關心他在顧慎言犧牲後的人物蛻變,這是紮實的劇作給觀衆帶來的良性觀劇體驗。

2

小細節見真章,將浪漫進行到底的非典型諜戰主義

說《叛逆者》是非典型諜戰劇,不僅因爲它的主題立意點做在信仰與理想上,更因爲在製作與劇作的種種細節,本劇都做到了真正的極致浪漫理想主義,從輿情提取來看,觀衆完全get到了該劇在製作上的巧思與某種“高級感”。

比如片頭曲配樂選用了柴可夫斯基的《六月船歌》,這首曲子創作於1936年前後,當時蘇聯的先進思想給中國帶來了新浪潮,可以說也是暗喻了主人公林楠笙的意識覺醒。

劇中精緻且符合時代的服化道也成爲了網友看劇時津津樂道之處,比如林楠笙作爲新人時,身上衣服是沒有袖釦的,而袖釦作爲一個細節,是彰顯着十里洋場不同身份階層的人經濟水平的一個以小見大的象徵,在陳默羣帶他置辦行頭之後,林楠笙的衣服就都有袖釦了,暗示着一個新人正式走上他的“舞臺”。

這些細節未必所有觀衆都能感知到,但它們作爲一部劇集的細節、支撐起了一個故事的底子,讓細節很好地服務於情節的推進,值得觀衆一品再品。現在口味刁、審美高的觀衆,“細節控”和“顯微鏡追劇”是他們的人設,而《叛逆者》的製作精良,完全對得起觀衆的預期,從輿論熱詞來看,討論“細節”“高級感”的人非常多,說明觀衆對劇組工作人員的細心完全接收到。

男女主克己復禮的情感線也讓觀衆感到很新鮮,就像看到英劇中那令人感慨萬分的情感線。林楠笙與朱怡貞初遇時,朱怡貞的大膽、自由思想就讓她成爲了諜戰劇中少有的女性角色形象,在“大男主”當道的諜戰劇,朱怡貞的女性主義思想首先就能夠讓女性觀衆入坑。

數據監測也表明,《叛逆者》的女性觀衆大幅高於男性觀衆,這是從前諜戰劇的觀看錶現中從來沒有過的情況,充分說明該劇的動人細節真正打動了觀衆。

而林楠笙對朱怡貞的敬重、互信更讓觀衆感受到了平權的美好,尤其在戰火連天的時代,仍然有兩個人平等地相處,守望互助,由於前期身份立場的差異,兩人只能將情感默默放在心裏,這讓觀衆大呼心疼,這種東方式的含蓄情感是本劇在情感線塑造上的一大亮點。

觀衆在看到兩人的情感互動時,輿論熱詞都圍繞着“剋制”“動人”等,表明觀衆對於這種非典型的情感其實是能夠接受的,甚至會因爲這樣的情感在現實生活中稀缺,在那個戰火連天的時代,更顯得彌足珍貴。

更有觀衆發現,林楠笙看書的細節中,有一頁打過折,正是和朱怡貞最愛的那段“我平等地歌唱女性和男性”,這說明林楠笙內心對朱怡貞的澎湃情感,讓他把這本書翻了千遍萬遍、以至於都出現了摺痕。

習慣於被工業糖精喂糖塞糖的現代觀衆,在看《叛逆者》時真實地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東方浪漫主義,原來在那個年代,喜歡是不能隨便說出口的,相互喜歡的兩個人也是不能隨便在一起的,正是因爲這份情感的不容易,才讓人始終揪心,兩個人明明很少交心、卻能始終互信,這樣沉甸甸的情感徹底打動了當下的年輕人,讓人不禁開始反思速食時代的情感,是否過於速朽,擁有了物質上的極大便利,卻失去了心靈的豐沛寧靜。這種發自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含蓄內斂所帶來的的深層共鳴,亦是它能夠打動現代年輕觀衆的優勢之一。

3

結語

《叛逆者》作爲一部口碑熱度雙贏的國產佳劇,是今年以來景氣指數表現最佳的國劇之一,值得肯定的是,它先是找到了與年輕觀衆接軌的密碼,又生動地再現了歷史背景下充滿信仰的一羣人的奮鬥、讓現代人重新思考職業理想、生活與情感,精良的製作更讓它成爲一部耐品的劇集,經得起常看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