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葉問4》觀後感3篇

《葉問4》觀後感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W 次

《葉問4》觀後感3篇

《葉問4》觀後感3篇

導語:《葉問4》是甄子丹導演,吳樾、吳建豪、斯科特.阿金斯、鄭則仕、陳國坤等參演的動作片。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了3篇《葉問4》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葉問4》觀後感3篇

篇一:

從2008年《葉問1》面世,到2019年《葉問4》完結,還是忍不住想要寫上一兩句。十年多的磨練,將一個人物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已經沒有了演技之說,甄子丹就是葉問,葉問也只是甄子丹。

在完結篇中,角色有一定的延續性,更多展現的是市井生活下、宗師背後的普通男人形象,唯一不變的是他淡然儒雅的氣質。依然優秀的是酣暢的打鬥場面,動作設計和畫面運用上依舊保持了高水準,打戲的鏡頭調度,搭配震撼而富有節奏的BGM,讓武打畫面非常有衝擊感,將中國武學的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再精彩的打戲,仍然掩蓋不了劇情是硬傷的問題,雖主講種族歧視和父子親情,但有些場面的“目的”痕跡很嚴重,忽略劇情推動過程,爲了展現武打戲,而故意設計劇情,導致有幾條故事線和小細節處理得有斷裂感,明顯沒有交代清楚。比如:李小龍的高調串場,又低調退場、赫文在軍隊的來去自如、軍官的無腦挑釁、中秋晚會上的“主角光環”扭轉乾坤、萬會長女兒的冗長戲劇戲份、被萬會長女兒劃傷臉的女生的莫名其妙的戲份、最終打戲的優劣勢突然反轉等等等等

人物怪異的行爲邏輯、脫離現實語境的臺詞,及稍顯多餘的劇情鏡頭,都在將劇情發展強行往打鬥戲上引。所幸不負所望,打鬥戲還是最受期待的地方。

喜歡後面《葉問》1-3的打鬥精彩時刻閃回,不僅是對葉問這一人物一生的高光回顧,更是爲這一系列武打代表片畫上完美句號。

全場最愛鏡頭,沒有之一。葉問教兒子打人形樁,兒子鏡頭裏的父親形象。一人一樁間,一代宗師,老態盡顯,甄子丹最後的演繹,他就是“葉問”。

篇二:

看了葉問4,我感覺這是葉問系列的終極篇了,看來不會有葉問5了,因爲葉問4的時候,葉問已經得了癌症晚期,最後死了。只不過我感覺能拍到葉問4已經不錯了,國產片很難拍到系列4,葉問系列橫跨10年,能連續拍四部,已經非常成功了,況且每一部都比較經典,葉問4依然相當精彩。如果再拍功夫片,就應該拍李小龍系列了。

不記得什麼年代了,當時特別特別流行香港武打故事片,好像我小時候吧,應該在二十年前,當時香港電影非常吃香,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香港片不在受歡迎,就算把喜劇大王周星馳弄出來,也無濟於事,大家好像並不買賬,去年的賀歲片《新喜劇之王》就是例子,看來香港電影逐漸沒落了,目前香港的電影並不賣座,相對來說大陸的影片越來越受歡迎。

在如此慘淡的情況下,葉問4橫空出世了,票房很牛逼,看過以後,感覺良好,沒讓我失望,雖然沒有那麼震撼,但是足以讓人有足足的自豪感和正義感,這就足夠了,有人說葉問系列電影都是煽動民族情緒,宣揚愛國情懷,那又怎樣呢,只要你看了有愛國情懷,有自豪感,這不就是好事嗎。

有人說,葉問系列都是靠詠春拳搏擊洋人的自由搏擊取勝,這個太假了,現實生活中好像可能性很小,或者根本就不可能,當然,這麼說也有一定的道理,中國功夫就像香港電影一樣也走向了沒落,但是,誰不想看到中國人用中國功夫以小博大,教訓外國人呢,誰不想爲這樣的鏡頭叫好呢,這樣的虛幻又有什麼不好呢,況且真實都如此殘忍。

葉問4,影片的故事情節很簡單,和前幾部套路一樣,講的是一羣身在他鄉爲異客,在美國唐人街生活的華人,他們爲了在那裏生存下去生活下去,他們都各盡所能,互相幫助,尤其是中國功夫使他們揚眉吐氣,站穩腳跟,各門派的師傅被洋人欺負的時候,葉問師傅挺身而出爲華人出氣,胖揍洋人,情節很簡單,打鬥確很精彩。

我不知道爲什麼,我特別喜歡看中國人打外國人,尤其是小個子的中國人用中國功夫打倒美國大漢,更喜歡看中國人用傳武解決彪形大漢的老外,特別解氣,葉問系列都是這個套路,我可能有點仇視老外,我不想看到華人受欺負,所以只想看到葉問或者李小龍或者其它什麼門派的師傅打老外,雖然這些都是故事,也都是虛構,但是我就是喜歡。

練武之人的初心是什麼,該出手時就出手,面對底線和原則問題,我們這些中華武師沒有選擇退讓,沒有任何人迴避,中華總會會長萬宗華師傅,羅師傅等等,練武之人,面對老外的偏見與凌辱,都不惜性命,死拼。尤其葉問師傅,本來沒有他什麼事,他只是爲了孩子葉正求學來到了美國唐人街,實際上他完全可以不摻和,但是他作爲華人一分子,願意爲華人儘自己一份力,用自己的詠春拳來證明中國功夫,用自己的拳頭砸爛老外的偏見與凌辱。

葉問師傅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挑戰,雖然當時葉問師傅已經是老年人,面對底線和原則問題毫不手軟,用中國功夫-詠春拳打服老外,爲了在唐人街的華人爭了口氣。也打出了自豪感和自信心,把老外的偏見打沒了。

我感覺功夫片看的就是打鬥,這幾場好鬥是贏得觀衆的最好看點,一場是李小龍用自己的截拳道功夫連戰四位洋人壯漢,並且最後用自己擅長的雙節棍狠狠地教訓了老外的囂張勢焰。第二場是詠春葉問師傅和太極萬宗華師傅的切磋較量,也是非常好看。第三場是葉問師傅和洋人哥連的打鬥,更是精彩。最爲精彩的打鬥是葉問師傅和軍隊教官的打鬥,直接把教官打的用擔架擡走,給在場的各國士兵深深上了一節中國功夫課,,最爲關鍵的是,關鍵的打鬥都不是一邊倒的形勢,尤其是葉問師傅和教官的打鬥,斃敵一千自傷八百,勢均力敵。棋逢對手將遇良才,這樣的打鬥纔是好看的[]。

洋人的 拳腳重,葉問的拳腳輕,外國人用的是蠻力與重擊,詠春用的是寸勁和巧勁,以小博大,用一些招數化解重拳重腿,打擊老外的脆弱之處,葉問師傅用短而急的寸拳像雨點一樣錘擊老外的面部和頭部,尤其葉問師傅用自己的四根手指戳了洋教官的脖子,使其瞬間喪失了抵抗力。看得我心服口服

整個影片貫穿着葉問和葉正的親子之情,萬宗華和他女兒的親子之情,葉問師傅和各門派師傅的異鄉友情,葉問師傅和李小龍的師徒之情,然後就是葉問等師傅和外國人的友情。可以說是一部有溫度有深度的電影,以武會友以德服人。

當然了,這部電影如此好看,離不開甄子丹、吳樾、吳建豪,斯科特·阿金斯、等人的精湛演技,也離不開導演的精彩構思,我感覺這部電影值得一看,我給這部電影打8分。

最後說點題外話,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武林夢,中國功夫存在於每個人心中,雖然現實很打臉,自從格鬥狂人徐冬瓜把我們的功夫夢打碎以後,我們很受傷。現實中的詠春拳也並不像葉問系列的詠春拳那麼能打,我只看到了當代葉問餘昌華敗給了獨臂拳王熊呈呈,詠春呂剛被徐冬瓜秒殺。這些人雖然代表不了詠春,但是不可否認他們是詠春的練家子,他們確實不能打。但在我們心中,詠春永遠是能打的,並且能和世界上任何功夫較量,並且最終都能贏,就叫做精神勝利法吧。

我們需要有夢想,尤其我們的武林夢,我們的中國功夫夢,葉問系列電影正好符合我們的武林夢,所以很能擊中我們內心。

篇三:

完結篇沒有葉問第一部那麼驚豔。依舊設計了多場葉問與各類高手過招、打擂臺的情節,看得很爽。雖然知道情節可能是虛構的,還是忍不住回來查了一下歷史,發現葉問確實是跟日本憲兵隊的高手打過,而美國人之類的,並沒有真正在擂臺開打。電影有意把葉問塑造成人民英雄、時代英雄,葉問作爲電影的主角也應該是最強的。所以, 電影嘛,肯定要把葉問誇張和虛擬化,不然就不夠戲劇了。

電影裏面有一場戲我有些動容,可能是年紀大了淚窩淺吧。就是葉問打越洋電話給兒子,兒子得知父親得了癌症後,在電話那頭說會聽話、要父親早點回來的那段對話。這一段,雖然年輕的演員表演有些青澀,不過我能體會到大洋彼岸那頭一個老父親的關心與擔憂。葉問作爲父親話不多,只是緊緊的叮囑幾句,對兒子的一切關懷,都隱藏在行動裏,不明說卻盡在不言中。這種剋制式的父愛,不知道是不是葉問作爲練武之人獨有的表達情感方式。

吳樾飾演的萬宗華,從開始對葉問的誤解,到後來二者產生共鳴,惺惺相惜,二者結下深厚的情誼。葉問第一次見萬宗華,倆人意見不合卻不大肆爭吵,而是在圓桌上進行輕微的武力僵持。這一幕,讓我想起了第二部和洪金寶在圓桌上驚險對打的經典場景。圓桌玻璃兩端的均勻震碎,也寓意着二者武功不分高下,爲後期二者在中華總會比武時難分高下,埋下了伏筆。而葉問也重申自己的觀點,即比武分輸贏意義不大,應該團結一致,把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一致對外抵抗不友好的洋人。

結尾用閃現的方式,快速回顧了葉問系列的精彩片段,讓我很是觸動。想想葉問就要完結了,葉問年紀大了得癌去世,讓人很是傷感和不捨。看到張天志、看到去世的妻子張永成,令人懷念的一幕幕襲來,終將塵埃落定。也告訴我,葉問系列是時候結束了,但葉問的故事,還永遠留在我心裏。電影對葉問塑造的勇敢又愛國,長情又戀家的形象,與真實的葉問雖有出入,但不影響葉問在影片故事中的美好人設。甄子丹飾演的葉問,這個容貌與形態之根深蒂固,我想,我是很久都揮之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