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成功勵志 > 成功勵志 >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500字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500字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5.92K 次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500字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500字

導讀:快跟本站的小編一起來看看爲大家精心準備的《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500字吧!

範文一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講述的是一個關乎農村教育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魏敏芝——一個只有13歲的女孩,卻因爲特殊情況臨時擔起了水泉小學代課老師一職。由於學生持續流失,這個學校的學生僅剩28人。工作交接時,高老師(學校原來的老師)還特意囑咐這個13歲的女孩:學校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再少了……

然而,如果只是陳述劇情,那就是在浪費自己和讀者朋友的時間。因爲這些你們完全可以自己去觀看和體驗,如果說有什麼值得我專門作文表達,我想大概就是影片反映的農村教育問題以及世人的某些態度。

楊東平曾說:“中國在農村的義務教育欠債之多,遠遠沒有還清。”其實,我想:“一個關乎人一生成長髮展的大事,怎麼還?拿什麼還?難道依靠那些爲了保研而去欠發達地區支教一年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來裨補闕漏?”

以前國家不富裕,辦農村教育確實缺錢;但現在如果誰還拿“缺錢”來爲此開脫,我只能替他感到羞恥。

其實現在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錢。

而現在的農村教育,什麼都不缺,就是缺老師。

改革開放的時候,國家、企業發展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於是農村人民義無反顧地奉獻自己,造就城市裏一個個“血汗工廠”。最後的確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可大部分農村人依舊貧困。爲什麼無數的農民願意進城務工?養家餬口是一方面,社會需要他們,又是一方面。

而當他們的子女渴望受到良好的教育,需要國家在教育上給予其充分的關懷與公平時,國家迴應的,大多隻是年復一年喊着的乾巴巴的教育口號。那裏的孩子需要我們,可有能力的百般推脫,無能力的當真無能爲力。我並不是否認這些年來國家和社會各界在農村教育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做出的成績,只是這些遠遠不夠。

此刻我在想:如果魏敏芝和水泉小學的事情沒有接觸到新聞媒體,沒有獲得這意外的幫助,那電影的結局會怎樣?恐怕應是悲慘的現實之痛。

年輕的時候,滿懷抱負,揚言:“等我以後有實力了,一定回報社會。”只是等到那一天,或許終究還是回報自己。這時“社會”就像電影中,當魏敏芝渴求那個電視臺的接訪人員放她進去幫她尋找張慧科(進城走丟的學生)時,其對魏敏芝所說的話:“他丟了幾天,關我什麼事?”

是啊,社會好不好,他人是死是活,農村教育有多少問題……這些關我什麼事?是的,確實不關你任何事。但我想,即便是一個極端自私的人,也會爲這個社會良好發展盡一份責任。畢竟如果周遭的生存環境十分惡劣,社會動盪,不必說你無法像現在這般做好理性經濟人,身處這樣的環境,你的利益能不受損,那都是萬幸。

無論是出於社會責任還是同理心,我們都應該去幫助他們,不僅是他們,還有無數的社會弱勢羣體。學生的任務的確是學習,但知識分子的任務卻是時刻守護“社會良心”,併爲之付出努力。

範文二

上週,老師利用晚自習給我們播放了一部電影叫《一個都不能少》,這部電影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看完後,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電影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有一個貧困的小山村,村裏有個水泉小學,小學裏只有28個學生,學校的環境十分簡陋,課桌椅都破爛不堪,老師和留校的女同學還得擠在一張牀上[]。男同學則是把幾張課桌拼在一起做牀,所幸的是這些孩子都成長得健康可愛。學校裏只有一個老師,姓高,同學們都叫他高老師。一天,高老師的母親病危,不得不回家探望。於是,村長就找了個名叫魏敏芝的老師暫時頂替高老師。高老師走的時候,再三囑咐小魏老師,在他回來的時候班裏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一天,班上最調皮的學生張慧科,因爲家裏十分缺錢,就輟學到城裏打工,魏老師爲了找他回來上學,歷盡千辛萬苦,最後在電視臺的幫助下找回了他。

這部電影最打動我的一個情景是,小魏老師瘦小的身影被夕陽拉得很長很長,她一聲接一聲地詢問:“你是臺長嗎?”這分明是告訴所有觀衆,不要管前方的任何困難,只要認準了目標,就一個都不會少。小魏老師很犟,犟的讓人拍案叫絕,犟的讓人心服口服。

這部電影十分優秀,不僅因爲動人的情節,還因爲人物形象塑造十分豐滿。小魏老師的執着堅毅,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倔強歷歷在目;同學們的天真無邪,活潑淘氣的形象讓人過目不忘,每個場景與人物都是那麼真實感人。

農村教育的現狀,冰冷淡漠的城市,僵化死板的國人思維……一幕幕都呈現在電影之中,讓觀衆感到要深思反省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範文三

教育問題,對於城裏人來說,是一個宏大卻與每個人息息相關的話題。擇校、素質教育、減負、課改、升學率、就業等一系列話題,將隨着我們自身和後代的成長糾纏一輩子。然而,在邊遠山區,教育則縮減至最小內涵:只關於老師和學生,只需要教室和粉筆。

拍攝於1999年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講述的便是這樣一個情節簡單卻意味深長的故事。在一個只有一間教室、一個老師的鄉村小學,因前任教師高老師被迫離校,一名僅小學畢業的十三歲女生魏敏芝被找來代課。其間,她雖無上課的能力,卻始終恪守規則即“一個都不能少”,所以,當學生張惠科因家境貧困而輟學到城市打工時,魏敏芝隻身進城,尋找這個丟失的學生……

在影片裏,教育被還原到最低標準:硬件設施匱乏,師資匱乏,教學工具匱乏,教師工資長期拖欠,學生因貧乏而逐日流失……在這裏,不是“學生學到了什麼”,而是“有幾個學生還在”,這成爲衡量教育價值的標準,這也成爲“一個都不能少”的理論基礎。

故事裏有一個“學生在就是希望”的隱喻,它成爲故事發展的動力,所以小小的魏敏芝並不知道,她恪守着“一個都不能少”的誓言,其實是對鄉村教育希望的一種堅持,而她與城市的對峙和交涉,正是鄉村教育尋找城市支援的一種暗喻。本片讓觀衆讀到了一種荒誕。荒誕得居然可以叫僅小學畢業的十三歲女孩來給小學生代課,而那個身無分文的小女孩,居然會爲了一個學生進城冒險;荒誕得讓三元錢一瓶可樂的時代,一元錢一盒的粉筆卻如此珍貴;荒誕得看到教室的內間是寢室,老師得和住校生擠睡在一起。……種種荒誕讓觀衆看得悲涼到流淚,也許並無這樣一所學校,這樣一羣師生,但是我們也知道,在某些地方某些角度,影片離現實並不遠。它所提煉的鄉村教育遇到的諸如學生流失、師資流失、資源匱乏等困境,也許沒有這樣離譜,但大量存在於邊遠山區。

教育是促進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和精神源泉。只有城鄉教育一起搞好,才能更有力地促進整個社會的發展。 《一個都不能少》將鏡頭聚焦於貧瘠的農村,揭露的則是中國農村難掩的隱痛——輟學,而一個自己尚還是女孩的小老師面對一羣孩子“一個都不能少”的執念,以尋找自己學生而展開,既有着對現實社會殘酷冷漠的展現,也有着充滿希望的暖意,於此中更爲值得一提的便是魏敏芝與一羣小演員們毫無扭捏作態的本色出演,構建了電影最爲淳樸的基色,如此方纔使其對農村教育問題的落足如此真摯動人